03.01 在語文寫作文的時候老是語無倫次,沒有邏輯,應該怎樣形成一套合理的寫作文的思路?

過山小豬


有句俗語說得好:“背會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謅。”這句話就告訴我們日積月累蒐集寫作素材的重要性。它是寫好作文的充要條件。

還要分清各種類型的作文必須具備的要素、寫作方法和結構方式等等。

中小學階段要求學生寫的作文大致有,記敘文,說明文,議論文,讀書筆記,書信等。各種類型的作文的寫作要求是不同的。

記敘文要抓住時間、地點和人物這三要素,缺一不可。可以按時間的順序,也可按地點的順序,還可以按事情發展的先後順序組織安排材料。這樣寫作思路就會清晰多了。

說明文首先要抓住所要說明事物的中心論點。可運用的寫法有:舉例子、分類別,作比較、作詮釋、打比方、摹狀貌、下定義、列數字、畫圖表、引用等。組織語言要具有科學性、嚴謹性、準確性、真實性、周密性、還要求語言簡練明確、生動形象。結構方式大致有總分式,並列式,連貫式和遞進式等。理清楚這些,寫好說明文的思路就一定會很清晰的。

議論文的三要素:論點、論據、論證。先確定好論點,蒐集整理安排要用到的所有論據,然後再去加以論證。

至於寫讀書筆記,和書信比較簡單,我就不再贅述。

以上,就是我對寫作文的思路的個人見解和觀點,希望對您有所幫助,不足之處,敬請老師們賜教,謝謝閱讀支持!





海角天涯1988


身為一個語文老師,對這個問題司空見慣了,說說我們的建議。

1,列提綱,這個非常非常重要。提綱不必太詳細,先把中心思想概括出來,接著列出要寫幾段,每段段意是什麼。若還有能力,可以寫明白哪些地方用什麼手法,技巧,等。

2,模仿範文。這個方法適合連列提綱都有問題的學生,可以讓孩子看一篇作文範文,引導孩子模仿。

3.循序漸進的練習寫作。這個是長期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具體可以從造句,擴句,片段訓練,整篇作文寫作,這樣的順序來練習。

以上三點,前兩點屬於臨時抱佛腳的方法,治標不治本,最後一點是最核心的方法。

重要的是堅持,堅持,堅持……


鉅子學堂


看到這個問題,我總是想起作業輔導班初中幾個學生寫的作文,毫不誇張的可以用‘語無倫次,不知所云’來形容!其實究其原因,還是因為肚裡沒貨,腦裡沒詞,提筆沒話,下筆自然發怵,所以可以很確定的說,你沒有注重閱讀,沒有閱讀量!

在有關如何提高語文成績的一些問題中。我無數次的強調過語文貴在閱讀,重在閱讀!大量而廣泛的閱讀不僅僅是拓展知識面,陶冶情操,加大字詞句的認識理解,如果能在閱讀的同時做一些簡單的歸納總結概括性的分析理解方面的練習,不僅能夠幫助體會作者寫作文章的背景意圖和想要表達的思想,最最直接的就是能夠幫助學生學習各種類型的寫作方法,在頭腦中積累寫作知識點和寫作方法!長期堅持養成習慣性的閱讀,可以幫助學生在頭腦中保存大量的寫作素材,當遇到各類題目各類形式的作文題目時,閱讀產生的作用就是讓學生把大腦中積存的知識充分調動發揮出來,下筆千言,一揮而就,並且條理分明,引經據典,跌宕起伏,引人入勝!!

在這裡,我想根據我的經驗介紹幾點閱讀方面的方法:

一、閱讀涉及面要廣泛,歷史的,地理的。故事類的,經典名著,或者小說,傳奇,只要是有益身心健康的,甚至武俠類,言情類(金庸和瓊瑤的小說特別經典),都可以拿來閱讀,不要害怕囫圇吞棗貪多嚼不爛的情況,因為每一次的閱讀多多少少都會在大腦中留存一些東西,只是暫時沒有用武之地,一旦時機成熟,自然會叱吒風雲!

二、有針對性的閱讀一些優秀作文類書籍,學習作者的寫作方法和表現手法,或擬人或誇張或比喻或影射,或順敘或插敘或倒敘,或幽默輕鬆或深沉憤慨或慷慨激昂,必要時把文章中的一些好詞好句摘抄下來,以便自己寫作時借來一用,只要用的恰到好處,自然為你的作文增添色彩!記得我在學生時代就喜歡摘抄各類文章中的好詞好句,再自己配一些插圖,長此以往,頭腦中留存的話語越來越多,不僅寫作有用,而且出口成章,語言犀利而風趣!!

三、做到以上兩點,寫作的基本功應該是提前準備好了,看到文章題目時不要急於下筆,先在頭腦中構思文章輪廓,列出文章提綱。計劃寫幾段,各段內容計劃寫什麼,開頭結尾怎麼出彩,為了內容吸引觀眾需要列舉的事實或者引經據典的東西等等,都是提綱裡需要列出來的。這個時候再開始文章的正式寫作,所謂‘磨刀不誤砍柴工’就是這個道理,不要在頭腦雜亂無章的狀態在東一榔頭西一棒槌的匆忙開始,即使你的頭腦中有足夠的知識量,也必須條理分明有針對性的作用發揮到能夠緊扣文章題目和內容中去,千萬不要下筆千言、文不達意,差之千里,不知所云!

希望我講了這麼多對你來說不是文不達意,但願對你有所幫助!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