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高淳南漪社區抗疫札記」一名社區女書記的抗疫32天

(民生中國網/報道)

「高淳南漪社區抗疫札記」一名社區女書記的抗疫32天

2月25日早上,南京發佈微信公眾號一則推送引起了社區書記呂亞平的注意。標題是“江蘇將疫情防控一級響應調整為二級響應”,一字不落的讀完了這則簡訊,她的臉上露出淺淺的笑容。32天了,終於看到了曙光,再堅持一下,等到勝利的到來。

呂亞平2009年7月,經組織安排到高淳區淳溪街道南漪社區任黨總支書記、居委會主任,連續任期已11年。南漪社區是“村居於一體”的混合型社區,常年服務在68個居民小區11400多戶近30000人,部分拆遷後變為現有52個小區8900多戶近22000人,仍然是淳溪街道最大的城市社區。現有在冊黨員352名,下設8個黨支部,社區現有7名工作人員,其中5名是女性。

從1月24日晚上起,這個由社區女書記挑大樑的社區,便開始了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系列工作——開會制定防控工作方案,招募志願者,開展各類宣傳,入戶摸排居民信息,建檔......回顧32天的抗疫工作,最大的感受是緊張。

「高淳南漪社區抗疫札記」一名社區女書記的抗疫32天

宣戰

24小時值班,是呂亞平和社區工作人員這一個多月來的工作常態。

呂亞平回憶,1月24日晚上,街道就下達了摸排武漢和湖北返淳人員信息的工作要求,當天晚上,她就跟社工一起逐一電話聯繫湖北和武漢返淳人員,那一天就工作到深夜。

1月26日中午,社區全體工作人員全部返回工作崗位,召開了年後第一次緊急會議,部署社區防疫工作。

南漪社區52個小區中有27個是開放式區域,也是社區疫情防控工作的重點,但是社區也同時面臨人手不足的困難。為了解決這個難題,呂亞平第一時間召集社區網格員、物業人員,並向社區黨員居民發佈志願者招募令,一呼百應,黨員、居民、休假在家的大學生積極報名,迅速組建了一支強有力的抗疫隊伍,初步制定了社區防疫工作方案。

1月27日,社區組織了消殺人員,對轄區內各小區公共區域進行每日兩次消殺。

1月30日,街道和區各部門抽調黨員也來到社區,進一步增強了社區抗疫隊伍。同一天,社區開始對各小區實行封閉式管理,設置防疫卡口,對出入小區的人員進行登記,嚴控外來人員。

“防疫戰打響了”已有11年社區工作經驗的呂亞平說,“這是一場關乎群眾生命健康的戰役,作為直面老百姓的基層,我們社區工作人員責無旁貸。作為社區書記、我必須帶領社區全體工作人員,全力以赴,當好疫情防控宣傳員和戰鬥員。”

「高淳南漪社區抗疫札記」一名社區女書記的抗疫32天

宣傳

1月26日開始,幾乎每隔一天,呂亞平都要去參加街道召開的工作彙報會,彙報近期的防控工作情況,然後再馬不停蹄的趕回社區佈置新的工作。

每隔一兩天就去街道或者廣告公司領取厚厚的宣傳資料。宣傳,在呂亞平和社工制定的工作方案中,是最先行的工作。為此,南漪社區通過微信、朋友圈、QQ群等新載體和張貼宣傳標語、懸掛宣傳橫幅的老辦法,將致居民的一封信、再致居民的一封信、致全區農民朋友的一封信、倡議書、1號通告、3號通告、和《新型冠狀病毒的預防常識》等輪流宣傳到小區、樓棟、道路的顯著地方,做到家喻戶曉 人人皆知。

為了讓宣傳起到更好的效果,社區網格員將資料張貼到單元門口,有的甚至發放到居民手中。此外,社區還購置了幾十個音響和小喇叭,放置到各小區的音響每天不間斷的播放宣傳音頻,小喇叭則由社區消殺人員隨身攜帶,在各小區之間流動宣傳。社區各物業小區也各出奇招,有的抖音宣傳,有的喊起了大喇叭。

剛開始居民還不理解,對音頻宣傳有一定的牴觸心理,隨著防疫工作的開展,漸漸出門的人少了,戴口罩的多了,大家都自覺做好防護。

「高淳南漪社區抗疫札記」一名社區女書記的抗疫32天

入戶

查看疫情防控急工作群是呂亞平每天的常規工作。1月31日起,社區開始摸排轄區內住戶信息,排查是否有湖北和武漢來淳或者途徑湖北武漢來淳的人。2月1日,摸排的範圍增加了浙江和溫州籍。1月31日到2月2日,根據上級要求,呂亞平第一時間安排所有的網格員和抽調人員設2人一組,進行拉網式排查,逐戶上門登記信息。有的居民白天不在家的,工作人員晚上二次上門,甚至三次上門。

除了上門登記,每個小區門口都對進出小區的人員進行登記,再結合公安的大數據平臺,全方位掌握瞭解居民信息,特別是途徑疫區或從疫區來的居民信息,社區能第一時間掌握,並根據每個人的情況進行分類彙總上報。

落實四包一責任人,“一人一表”管控臺賬,是南漪社區制定的防控工作方案的核心內容之一。呂亞平介紹,根據工作方案,每一名新增的需要被觀察的居民,都由社區網格長、社區醫務人員、社區民警和社區網格員上門核實,宣傳防控知識及法律風險提示,教育引導對方正確認識居家隔離觀察的目的,張貼居家隔離倒計時。責任人每日還將負責收集隔離對象的體溫監測信息,做好跟蹤,並通過微信、電話等方式與其溝通交流。

要管控好監測對象就得服務好監測對象。社區的網格員主動與各自網格的監測對象對接,每日上門更換居家隔離倒計時,對於他們購買日用品、蔬菜水果等需求,網格員也第一時間幫忙代購。

「高淳南漪社區抗疫札記」一名社區女書記的抗疫32天

防控

每天巡查各小區也是呂亞平的常規工作。白天黑夜,只要有時間,呂亞平都會一個小區一個小區的走訪,指導引導卡口工作人員的工作,及時瞭解卡口執勤人員的工作狀況和需求。

考慮到各小區卡口執勤問題,2月2日起,社區就在聯繫相關人員為卡口搭建臨時帳篷,帳篷搭建好後,社區又陸續配備了暖水瓶、大功率手電、小摺疊桌,椅子,儘可能地為卡口執勤人員提供一個相對好的工作環境。

2月7日天氣突然降溫,降雨轉降雪,積水漫溢進卡口帳篷,執勤人員無處可避只能站在積水中。呂亞平巡查小區時看到了這個情況,立刻返回社區,找出很多紙盒版拿去墊在帳篷裡。第二天,考慮到天氣嚴寒,帳篷裡沒有取暖設備,呂亞平又第一時間安排社工去採購了電暖手袋,送到各個帳篷,解決了執勤人員取暖問題。

2月14日早上,社區殘疾人史小林電話打到社區,在電話裡焦急的說,“我兒子吃的藥沒有了,今天要去醫院開藥,可是現在車輛停運,我們沒法去醫院,社區能不能給我想想辦法啊?”呂亞平接到電話第一時間安排社區工作人員開車帶史小林家屬前去醫院開藥,同時也拿了口罩送給史小林,並安慰她遇事不要慌,有困難隨時聯繫社區。

“我們社區有260多名困難戶和重殘困難家庭,他們是社區的長期關注對象。在疫情防控這個特殊時期,我們不僅要做好防控工作,更要做好對弱勢群體的關心工作,不能再給他們的生活增加困難。”呂亞平說。

平時的走訪,呂亞平也會隨身攜帶幾個口罩,遇到一些沒有口罩的居民,她會送個口罩給他們。其實社區的口罩也是不夠的,在防疫初期,社區通過各種渠道去購買高價口罩。“社區的職責就是為人民服務!”針對買不到口罩的居民和困難家庭戶,社區也會給他們贈送2個口罩應急。

「高淳南漪社區抗疫札記」一名社區女書記的抗疫32天

從1月24日到2月25日,防疫開展的32天,呂亞平沒有休息一天。每天早上7點多就到社區,晚上10點後才下班,3天一次值夜班。她平時腰不太好,連著32日的工作,腰椎間盤突出問題嚴重,經常腰疼,可是她仍然堅持在崗,疼得受不了就貼一塊藥膏,繼續出去巡查各個卡口。在她的帶領下,社區上下幹勁十足,志願者們跟居民配合默契,不少熱心居民都走出家門,參與到社區防疫工作中,形成聯防聯控、群防群治的工作局面。

南漪社區一直把服務群眾作為基層黨組織的根本任務和工作要求,從2009年來到南漪社區後,呂亞平就不斷創新社區管理模式,創新提出了網格零距離服務模式,提出小事不出網格、大事不出社區的工作方法,並用這個工作方法先後多次解決了社區轄區幾個自然村因村裡資金分配不公導致的150多人的群體事件等問題。

基於這個工作方法,社區在這次新冠疫情防控工作中,第一時間便集合了包括社區網格員、巾幗志願者、社區居民、物業公司、大學生志願者、小區黨員,並將黨組織和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的神經延伸到每個小區、樓棟、家庭,形成了縱向到底的防控網絡,在織密了一張疫情防控網。

全民抗疫,不僅僅是一個口號,更是一個行動。現在,疫情防控從一級調為二級,但是社區的防疫工作依舊絲毫不能鬆懈。隨著企業的陸續復工,外地人員開始大量回淳,社區又開始了新一輪的聯防聯控工作。

「高淳南漪社區抗疫札記」一名社區女書記的抗疫32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