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攝影時,怎麼選好“陪襯”,讓所拍主體更突出?

柳侍墨


其實最核心的問題是如何讓人眼第一眼就看到並注意的東西。圖片外與其他圖片的對比暫時就不說,單說圖片內的主次關係。構圖/色調/景深/光圈。其實籠統的說來,構圖是XY軸上的構圖,景深是Z軸上的構圖,兩者共同構成空間上的構圖然後呈現在最終的圖片上。所以凸出主體,最便捷,最方便的練習就是構圖。然後是景深,其實說起來景深屬於畫面的乾淨程度,也是遵循人眼習慣看清晰東西的習慣。模糊和清晰的對比來突出景深。最後就是色調,最簡單的就是冷暖色對比。當然如果細細劃分的話話還有大小對比,形狀對比,對比本質上就是為了突出你所要表現的主體~


視頻君不2


親,又到了聊攝影,看風景看美女的時間了,今天我們要討論的是:攝影時,怎麼選好“陪襯”,讓所拍主體更突出?所謂的“陪襯”就是充當背景,好比綠葉配紅花,當然了,這綠葉還得是有特色的,而不是隨隨便便的一片綠葉,攝影中的“陪襯”也一樣,


用簡潔的背景,讓所拍主體更突出,

比如在人像攝影中,人物是人像攝影所要表達的主要對象,是畫面中最重要的部分,其他景和物都必須圍繞著模特人物形成一個整體,要主次分明,而不是景物越美就越好,要適合人物的形象氣質或者畫面的風格,


在拍攝過程中,可以選擇簡單幹淨的背景,比如一面白牆、一片綠草地等等,既常見又不復雜的背景為“陪襯”,這樣簡單的背景有什麼好處呢?最大的好處就是,在拍攝過程中完全不用擔心處理不好人物和背景的關係,可以集中精力進行拍攝,因為簡單的背景不會搶了人物主體的“風頭”啊,

用虛化的背景,讓所拍主體更突出,

這虛化是拍攝的技巧,可以使用中長焦鏡頭能夠更真實地表現人物,還可以實現完美的虛化效果,所謂“虛化”,簡單的理解就是將背景的強烈的色調或者鮮明的特徵模糊,虛化的程度結合攝影照片的畫面效果而定,可深度虛化或者淺度虛化,只要背景虛化得當,就不會影響畫面中的人物主體,



當然了,選好“陪襯”有很多方法,比如在日出或者日落這個時間段,借用太陽☀的散射光進行拍攝,拍攝出來的主體沒有明暗的線條界限,也不會陰影,主體效果就清晰明瞭;或者從拍攝角度來選好“陪襯”,比如,逆光拍攝、順光拍攝、側光拍攝都會有意想不到的畫面效果,要時刻記住,畫面中的主體與背景的效果都由“光影”決定,


影影圈圈


陪襯,就是通常所說的陪體,是與主體密切相聯的畫面構圖元素。攝影時,怎麼選好“陪襯”,讓所拍主體更突出?根據本人拍攝體會,建議如下:

1、陪襯的選擇,要與主體有必然的內在聯繫,而不能牽強附會。

在主體的周邊可能有很多景物可以作為陪襯,但不能包羅成象,要合理取捨。所選擇的陪襯要與主體構成一定的情節,以表達主體特徵和內涵。如圖一,畫面簡潔,只有荷花、荷葉、蜜蜂為主要構成元素,荷花、荷葉同根而生,相互依存,紅色的荷花在綠葉的陪襯下,顯得更加光彩奪目;而採花的蜂蜜不期而至,又為畫面增添了生機和活力。

圖一(攝影/夏雪)

2、陪襯的表現,要突出從屬地位,而不能喧賓奪主。

主體與陪襯在畫面中是主次關係,其作用就是“陪同”。主體是畫面的核心,也是視覺中心,陪襯應協助主體形象、特徵、質感、細節的表現,而不能成為干擾因素。如圖二,鐵樹開花,在深綠色葉子的陪襯下,花朵的形態特徵得到了很好的表現。

圖二(攝影/夏雪)

3、陪襯的形式,要豐富多彩,而不能千篇一律。

陪襯的主要形式有對比、視線引導、節奏變化、空間拓展等,例如,對比中的虛實對比、動靜對比、色彩對比等,主體為實,陪襯為虛;主體為動,陪襯為靜;主體色彩鮮豔,陪襯色彩淡雅等。請看圖三,紅色的蜻蜓立於一片細長的綠葉中,既有線條引導,又有色彩對比,主體在畫面中非常醒目。

圖三(攝影/夏雪)

總之,一個好漢三個幫,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幅優秀的攝影作品,不僅要有明確的主體,而且也離不開陪襯,陪襯往往能讓畫面錦上添花。(圖文原創/夏雪)


夏雪視覺


主體要更突出,陪襯體就得反著來,形成對比。

1.主體亮,陪體暗;主體暗,陪體亮。

2.主體實,陪體虛。

3.主體大,陪體小;主體小,陪體大。

4.主體動,陪體靜;主體靜,陪體動。

5.主體是紅綠藍,陪體就是青品黃。

6.主體是不規則形狀,陪體就是規則形狀。

7.主體是豎線條,陪體就是橫線條。

等等,還有很多對比的元素。

這些對比可以是單個對比,也可以是多個同時對比,越多的對比,主體就越突出。

比如下圖:梅花

藍色背景與品紅色梅花的對比,藍中一點紅,醒目。

背景的虛與梅花的實形成對比,突出層次。


如下圖,無名花

背景亮,主體暗,明暗對比突出花的輪廓;

主體花是暗紅色,背景是亮青色,青紅對比,層次分明。

如下圖,這裡的虛實對比不是光圈控制的,是慢門形成的虛實,所以是動靜的對比突出後面4個人。

小孩與眾多大人形成大小對比,同時視線的方向也形成對比,小孩的表情變得尤為突出。

如下圖,利用明暗、形狀和大小的對比,突出建築的高大。

以上都是陪體與主體的強對比,使主題非常鮮明,主體更突出;

但前期拍攝時,色彩和明暗很難把這種對比直接拍出來,因此後期的處理也很重要。

比如下圖,原片色彩和明暗對比不強,會感覺有點悶,沒有梅花香自苦寒來的味道。

後期把背景調成冷色調,與梅花的色彩又形成了對比,視覺上寒梅的感覺就有了。
再用暗角把周圍壓暗點,花更突出。




結束語

主體與陪體是一個整體,主體要突出,只能用陪體與之形成對比。

拍攝前先分析主體的特徵,再合適利用陪體突出主體。

回答完畢,謝謝!


志勵好攝


攝影創作中,運用好“陪襯”的手段相當重要,它的目的就在於通過“陪襯”來對比、突出和顯示主體,達到主體突出、主題明顯的效果。

第一、人一般通過“人”來陪襯。我們沒有機會參與宮廷佳麗的生活場景,但是可以從歷史書籍和影視作品中借鑑,你看那公主、娘娘出場時,身邊的女傭、僕人、侍從等等,一般都會比“主人”“長”得“很一般”、“很普通”甚至“很醜陋”,很難想象,雍容華貴的公主後面總是跟著美若天仙的隨從,這種劇本簡直無法導演。我們只需明白這個道理,只是我們再選擇構圖時,可以考慮這一思路而已,實在是不能照本宣科。



第二、人可以通過“景”來陪襯。這個道理,攝影人都明白,說白了,就是一種場景效應、光環效應。從唯物主義的角度,你是你,我是我,不能因為你的偉大我就變成了渺小,不能因為你的光鮮我就變得暗淡,但是,同樣一個人放到不同的場景,他的形象和感覺就會立馬改變,你承認,它是事實,你不承認,它還是存在。進出宮廷的人似乎就顯高貴,迷人場景下的人似乎更加迷人,其實就是這個道理。

第三、實通常通過“虛”來陪襯。這個手段是攝影人的“慣用伎倆”——虛實對比,試圖以虛托實、以虛寫實,大光圈虛化背景就是一種典型的手段。



第四、動通常通過“靜”來陪襯。比如,你想描寫人頭躦動的大場景,往往的手段就是場景寫實、人物寫虛;場景寫靜,人物寫動。通過“極端化”的手段寫出人聲鼎沸和變化萬千。

第五、明通常通過“暗”來陪襯。這個大家都知道,甚至在後期的時候還會再來一次“加碼”,箇中用心路人皆知。

總而言之,陪襯,其實講究的就是對立與統一,共存與和諧,在求得自然得體的前提下,運用對比手段的一種描寫手段;既然是對比,就得講究一個“度”,過了度,就不會自然,過了度,就會唐突和牽強,這個尺度的掌握只可意會,很難言傳。




拍客張光林





好野山人


一張攝影作品中除了主體,還有一些其他物體和景象的出現。這些除了主體以外的內容我們統稱為陪體。陪體的加入和出現就是起到陪襯作用的,運用好陪體,可以更加突出主體。



那麼攝影時怎麼選好陪襯呢?

1,陪體的應用要按畫面的需要來選擇

我們拍攝的攝影作品,可以有陪體也可以不出現陪體。陪體的加入是為了襯托和突出主題。但是如果拍攝的圖片是極簡風格,加入陪體反而產生了畫蛇添足的感覺。所以我們要拍這樣的畫面,就果斷捨棄多餘的陪體,讓畫面更精簡更突出。



2,選擇陪體可以和主體產生各種對比

攝影畫面中陪體的存在是為了和主體產生各種對比的。有對比才有衝突,有衝突才印象鮮明。比如虛化的前景和背景,就和主體產生一定的虛實對比,同時呈現一定層次感。比如陪體的出現,襯托主體的某一方面的特質。比如以小襯大,比如以黑襯白,比如以粗襯細,用各種襯托的手法,更加突出主體的形象。



3,選擇可以豐富主體的陪體

一些攝影畫面中,只有主體的存在也許會顯得有些單調。所以我們可以選擇一些陪體的加入來豐富畫面。這樣的選擇以拍攝靜物居多。我們除了要擺放主體,也會選擇性的加入一些陪體,比如各種背景紙各種小搭配等等,這樣可以讓畫面看起來更加有趣,更加豐富。



但是我一定要選擇和主體相關的陪體,比如拍攝美食,我們除了美食可以選擇各種器皿,各種擺盤的點綴等。如果選擇一些風牛馬不相及的陪體,就跨度有點大了。



無論我們怎樣選擇陪體,一定要掌握一個原則,切記喧賓奪主。陪體的存在是為主體服務的,不能奪了主體的眼球。



我是喜歡攝影,分享心得的藍色希臘。


藍色希臘


拍攝時為了突出主體把光圈開到最大把雜亂的陪體虛化掉,不僅突出了主體而且使陪體虛化的更好看如同錦上添花。





陽光136699081


怎麼選好陪襯?這個陪襯是為了突出主體,所以陪襯可以是實物,例如物件道具、背景襯托等;同時也可以是虛物,例如構圖、用光。

目的是讓主體更突出,我們就從上面說到的道具、背景、構圖、用光講解。

一、道具

這個比較好理解,平時拍照都會運用到道具,傘、帽子等都可以,例如下圖女生用金色銅錢和元寶道具,並以俏皮的動作突出自己。

二、背景

選擇背景可以選擇人物服裝顏色與背景顏色的撞色。舉例說明:下面兩張圖片中,圖一的背景顏色與人物服裝顏色相近,視覺上難以集中在人物身上;圖二紅色的背景與人物藍色的衣服顏色分明,主體更加突出。

三、構圖

01

為了讓主體更加突出可使用長焦大光圈壓縮和虛化背景,讓人物與背景抽離從而突出人物。舉例說明:下圖第一張是用廣角小光圈拍攝,好處是能看到周圍景物的細節,但不利於突顯人物;圖二是大光圈虛化,背景虛化人物突出。

02

在構圖上,突出人物通常運用引導線構圖和框架式構圖。

引導線構圖就是利用周圍的直線或曲線場景,把線條引到人物身上,在二維的照片上看顯得立體和集中。

框架式構圖是人物在畫面框架內,有種被包圍的感覺,從而突出人物。另外框架構圖從視覺上給人一種神秘感,也是常用的構圖方式之一。

03

運用前景,把相機靠近前景,讓畫面虛化前景,用虛實來突出人物。

四、用光

用光通常以明暗對比來突出人物。

在室內,使用燈光打亮人物,與昏暗的環境形成對比,或者利用窗口光照亮人物。

明暗對比↑

在室外,白天多數用太陽光照射的陰影來表現出人物;夜晚則充分利用環境光的同時,使用冰燈或者閃光燈給人物補光。

主體人物有燈光打亮,與後面路人的亮度對比明顯↑

以上。


攝影小小新


攝影時,怎麼選好“陪襯”,讓所拍主體更突出?


用好陪襯,不只有突出主體的作用,還有美化整張照片的效果。具體應該怎麼做呢?

攝影自學班,28個字的攝影口訣,幫您用好“陪襯”,拍出漂亮照片:

拍光同時還拍影。主體暗時背景明。

主體鮮豔背景清。點線面體拍圖形。

結合具體圖片,為朋友們解說下,這3句口訣所包含的攝影技巧:

1、拍光同時還拍影,主體暗時背景明。

很多朋友喜歡拍攝剪影,剪影好不好看,和影子雖然有關係,但更和影子的“陪襯”有關係。影子的陪襯,是光,光好看,剪影的整張照片才好看。那怎麼才能讓影子照片的“陪襯”光線好看呢:

(1)挑選時間:逆光情況下,就可以拍處剪影。但在太陽昇起落下前後,光線更漂亮。

(2)挑選天氣:最好,是雨後。此時天空有云彩,加上有顏色的光線,背景會更豐富。



2、主體鮮豔背景清。

當主體是鮮豔顏色的情況,怎麼選擇陪襯呢:


(1)如果想讓照片看起來更清爽:最好選一哦那個清新、淺色一點的背景和陪襯。這樣,主體就更被突出了。

(2)如果主體的顏色不夠突出,還可以通過後期,讓其更明顯。在手機上就可以實現。

利用手機修圖,讓照片局部更明顯,操作方法:

原圖存在這些問題:比較灰暗,沒有層次,主體紋理不清晰。



(1)用手機修圖軟件Snapseed,打開照片,工具,調整圖片。手指上下移動,選擇要調節的參數,向右移動,是增加。



增加亮度,照片更亮;增加對比度和飽和度,讓照片更鮮豔;增加陰影,果實中間的陰影,亮一些;增加氛圍,讓整體綜合色彩更好。

(2)增加局部紋理感:工具,局部。在果實上,點一下,出現局部調節點,兩個手指,向中間收縮,確定局部調節範圍。手指上下移動,選擇結構,向右滑動,增加局部紋理。




(3)工具,暈影。手指上下移動,選擇外部亮度,向左滑降低,增加暗角。照片色彩更好,主體更突出了。



3、點線面體拍圖形。

攝影,不只是色彩光鮮的藝術,有些基礎,也可以幫我們拍出漂亮的照片。這些互相配合,才可以讓主體更突出。


(1)點、線、面、體,是美術的基礎,也是攝影的基礎。攝影中的所有景物,都是這4個元素的集合。

(2)當主體(貓、陽光)是一個點時,背景的線條、天(面)、山(體),與主體都是互相合作,相輔相成的關係。

(3)還可以利用線條自身的遞進關係,讓主體體現出層次感和縱深感。

這3句口訣及解釋,介紹了具體的攝影及修圖技巧,希望幫助大家,拍出漂亮的照片!

如果喜歡,請幫我點贊和轉發哦!感謝!

歡迎把您拍到的照片,在評論中留言分享哦!

歡迎大家來關注我,攝影自學班,更多攝影前後期實用教程,等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