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數字化管理,可不只是給線上協作打輔助

我的上一篇關於數字化管理的科普文章《沒有企業招聘的數字化管理師,有職業前景嗎?》在推導數字化管理發展趨勢的時候,引用了前瞻產業研究院的研究數據:

截至2017年,美國超過八成企業引入了遠程辦公制度,已有3000萬人在家中遠程辦公,佔美國工作人口的16%-19%。

這樣的表達方式似乎傳達了一個潛臺詞:數字化管理是線上協作的管理方式,使用範疇僅限互聯網公司,與實體產業無關。

在此必須重申數字化管理的定義:以數字化為工具,以管理為核心,本質是管理工具的進步。

隨便舉兩個數字化管理在線下場景應用的例子:

案例1:2月24日,阿里本地生活服務公司正式宣佈全資收購客如雲。完成收購後,阿里本地生活服務公司將形成以餓了麼到家業務、口碑到店業務、蜂鳥本地即時配送和客如雲數字化工具融合一體的產品和服務佈局。而“新服務”戰略下的這一數字化矩陣,第一項目標就是共同助力本地生活服務行業在疫情面前通過數字化升級轉危為機,實現復甦。

數字化管理,可不只是給線上協作打輔助

餓了麼、口碑、蜂鳥大部分人應該都有過使用經驗,就不多加描述了。而阿里剛剛收購的這個客如雲,其實很多人也用過,只是不曾注意——客如雲的商業價值是為商家提供軟硬一體的SaaS(軟件即服務)整體解決方案,也就是提供數字化服務。很多時候普通消費者會在支付的時候看到客如雲,另外一個同類產品叫做二維火。(個人長期生活在浙江,印象中二維火的市場佔有率更高)

數字化管理,可不只是給線上協作打輔助

通過這類SaaS軟件,餐飲店鋪告別了原本服務員接待、點單、下單、結賬、收費的人工流程,不過SaaS軟件的商業價值不僅僅是節約幾個服務員,而是實現了客戶數據的沉澱。

案例2:吉林為推進畜產品可追溯平臺的建設,在每半扇豬身上戳印記,貼條碼,掃描。

數字化管理,可不只是給線上協作打輔助


當這幾年口蹄疫和非洲豬瘟疫情傳播之際,部分買家因恐慌情緒拒絕購買豬肉,導致部分地區畜牧業損失慘重。而吉林人買肉就可以用手機掃一掃肉攤上的二維碼,在開通了畜產品質量安全可追溯平臺的肉攤上查到今天吃的肉是什麼品種,誰養的,哪來的,肉的來源一目瞭然。吉林省的肉價不僅沒有大幅波動,一些採用了可追溯體系的企業收益還提高了。(現在已經不只是豬肉,前兩天去買雞肉也看到小雞腿上帶著二維碼)

以上只是2個很簡單的例子,我們從中不難看到數字化管理在實體行業中的使用價值,與此同時,你是否發現了一個隱藏的關鍵詞——數據。

客如雲所記錄的客戶消費數據,可以幫助商家更好的在採購、產品研發、服務等環節加以提升工作效率、提供智力支持,更進一步可以將實體消費和線上營銷、金融服務等全產業鏈協作,實現商業價值最大化。

畜產品可追溯平臺可以幫助消費者減輕購買過程中的選擇成本,另一方面也能提升生產者的效率,幫助其更好的選擇品種、安排產量,降低相關的經營風險。

那麼數據從何而來?對傳統的實體企業而言,在這個從無到有的過程中應運而生了傳統企業數字化轉型的需求。

數字化轉型是一個很龐雜的概念,其中至少包含了2個層面的轉型:

一、產業數字化升級,使用數字化工具、技術實現客戶體驗數字化,業務流程數字化、市場洞察數字化、運營管控數字化、數據平臺系統化等等,由此打造一個全新的產業生態。

二、企業的數字化管理,從搭建新型組織架構為起點,塑造數據文化、創新管理體系,最終實現高效、敏捷的內部生態。

數字化管理,可不只是給線上協作打輔助

以往被作為典型案例傳播、表彰、安利的企業數字化轉型案例,大部分都聚焦於產業升級:一方面是因為這部分的轉型更顯性可觀,往往會出現大刀闊斧的整體性調整;另一方面也是因為直接與企業的經營效益掛鉤,更容易滿足企業家的期待,也更被媒體所關注。而企業內部的數字化管理是一個細水長流的工程,目前對其的關注度還不足,但不能因此否定其價值。

而我們不得不承認,大部分企業的產業數字化轉型並不順利,哪怕是藉助知名的管理諮詢機構入駐、數字化轉型專家的力量,甚至是邀請大公司高管加盟,也難以倖免。原因也很簡單,每個企業所在的行業情況不同、產業結構不同、內部構成不同,外部力量對內部的改造手段往往是理論正確,實難落地。通過外部力量短期速成的方式,一旦“用力過猛”就會導致“水土不服”,甚至會在轉型之後出現“開倒車”的現象。

心靈雞湯說:雞蛋從外打破,是食物;從內打破,是生命。人生,從外打破,是壓力;從內打破,是成長。

企業也是一樣。

數字化管理,可不只是給線上協作打輔助

所以,如果企業還沒到達“行將就木”的絕境,更適宜從內部的數字化管理開始轉型。

數字化管理著力於企業內部管理,具有很強的共性。所以更容易研究出普遍科學、通用的方式方法,以最通用的數字化管理工具釘釘為例,不管是什麼企業,都用得上釘釘的打卡、週報日報、財務報銷、合同審批等管理工具。雖然看起來只是把原有的線下管理場景搬到了線上,但已經走出了數字化的第一步,日復一日地重複這些微小的動作,就為企業積累了初始的數字資源,更何況還有其他適用於不同場景的數字化管理工具。

數字化管理,可不只是給線上協作打輔助

另外,數字化轉型是建立在企業原有的商業模式、管理模式是傳統的基礎之上,而現在越來越多的新型企業從一開始的商業模式就是移動的、共享的,從頭建立數字化管理的系統,更方便適應其商業模式,就好像老一輩是先學會寫字後學習上網的,但是對於“互聯網原住民”而言,識字之前就能運用通用符號、表情包來認識世界了。

以上,切勿矮化了數字化管理的應用範圍,給線上協作打輔助只是起點,絕非終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