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数字化管理,可不只是给线上协作打辅助

我的上一篇关于数字化管理的科普文章《没有企业招聘的数字化管理师,有职业前景吗?》在推导数字化管理发展趋势的时候,引用了前瞻产业研究院的研究数据:

截至2017年,美国超过八成企业引入了远程办公制度,已有3000万人在家中远程办公,占美国工作人口的16%-19%。

这样的表达方式似乎传达了一个潜台词:数字化管理是线上协作的管理方式,使用范畴仅限互联网公司,与实体产业无关。

在此必须重申数字化管理的定义:以数字化为工具,以管理为核心,本质是管理工具的进步。

随便举两个数字化管理在线下场景应用的例子:

案例1:2月24日,阿里本地生活服务公司正式宣布全资收购客如云。完成收购后,阿里本地生活服务公司将形成以饿了么到家业务、口碑到店业务、蜂鸟本地即时配送和客如云数字化工具融合一体的产品和服务布局。而“新服务”战略下的这一数字化矩阵,第一项目标就是共同助力本地生活服务行业在疫情面前通过数字化升级转危为机,实现复苏。

数字化管理,可不只是给线上协作打辅助

饿了么、口碑、蜂鸟大部分人应该都有过使用经验,就不多加描述了。而阿里刚刚收购的这个客如云,其实很多人也用过,只是不曾注意——客如云的商业价值是为商家提供软硬一体的SaaS(软件即服务)整体解决方案,也就是提供数字化服务。很多时候普通消费者会在支付的时候看到客如云,另外一个同类产品叫做二维火。(个人长期生活在浙江,印象中二维火的市场占有率更高)

数字化管理,可不只是给线上协作打辅助

通过这类SaaS软件,餐饮店铺告别了原本服务员接待、点单、下单、结账、收费的人工流程,不过SaaS软件的商业价值不仅仅是节约几个服务员,而是实现了客户数据的沉淀。

案例2:吉林为推进畜产品可追溯平台的建设,在每半扇猪身上戳印记,贴条码,扫描。

数字化管理,可不只是给线上协作打辅助


当这几年口蹄疫和非洲猪瘟疫情传播之际,部分买家因恐慌情绪拒绝购买猪肉,导致部分地区畜牧业损失惨重。而吉林人买肉就可以用手机扫一扫肉摊上的二维码,在开通了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平台的肉摊上查到今天吃的肉是什么品种,谁养的,哪来的,肉的来源一目了然。吉林省的肉价不仅没有大幅波动,一些采用了可追溯体系的企业收益还提高了。(现在已经不只是猪肉,前两天去买鸡肉也看到小鸡腿上带着二维码)

以上只是2个很简单的例子,我们从中不难看到数字化管理在实体行业中的使用价值,与此同时,你是否发现了一个隐藏的关键词——数据。

客如云所记录的客户消费数据,可以帮助商家更好的在采购、产品研发、服务等环节加以提升工作效率、提供智力支持,更进一步可以将实体消费和线上营销、金融服务等全产业链协作,实现商业价值最大化。

畜产品可追溯平台可以帮助消费者减轻购买过程中的选择成本,另一方面也能提升生产者的效率,帮助其更好的选择品种、安排产量,降低相关的经营风险。

那么数据从何而来?对传统的实体企业而言,在这个从无到有的过程中应运而生了传统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需求。

数字化转型是一个很庞杂的概念,其中至少包含了2个层面的转型:

一、产业数字化升级,使用数字化工具、技术实现客户体验数字化,业务流程数字化、市场洞察数字化、运营管控数字化、数据平台系统化等等,由此打造一个全新的产业生态。

二、企业的数字化管理,从搭建新型组织架构为起点,塑造数据文化、创新管理体系,最终实现高效、敏捷的内部生态。

数字化管理,可不只是给线上协作打辅助

以往被作为典型案例传播、表彰、安利的企业数字化转型案例,大部分都聚焦于产业升级:一方面是因为这部分的转型更显性可观,往往会出现大刀阔斧的整体性调整;另一方面也是因为直接与企业的经营效益挂钩,更容易满足企业家的期待,也更被媒体所关注。而企业内部的数字化管理是一个细水长流的工程,目前对其的关注度还不足,但不能因此否定其价值。

而我们不得不承认,大部分企业的产业数字化转型并不顺利,哪怕是借助知名的管理咨询机构入驻、数字化转型专家的力量,甚至是邀请大公司高管加盟,也难以幸免。原因也很简单,每个企业所在的行业情况不同、产业结构不同、内部构成不同,外部力量对内部的改造手段往往是理论正确,实难落地。通过外部力量短期速成的方式,一旦“用力过猛”就会导致“水土不服”,甚至会在转型之后出现“开倒车”的现象。

心灵鸡汤说:鸡蛋从外打破,是食物;从内打破,是生命。人生,从外打破,是压力;从内打破,是成长。

企业也是一样。

数字化管理,可不只是给线上协作打辅助

所以,如果企业还没到达“行将就木”的绝境,更适宜从内部的数字化管理开始转型。

数字化管理着力于企业内部管理,具有很强的共性。所以更容易研究出普遍科学、通用的方式方法,以最通用的数字化管理工具钉钉为例,不管是什么企业,都用得上钉钉的打卡、周报日报、财务报销、合同审批等管理工具。虽然看起来只是把原有的线下管理场景搬到了线上,但已经走出了数字化的第一步,日复一日地重复这些微小的动作,就为企业积累了初始的数字资源,更何况还有其他适用于不同场景的数字化管理工具。

数字化管理,可不只是给线上协作打辅助

另外,数字化转型是建立在企业原有的商业模式、管理模式是传统的基础之上,而现在越来越多的新型企业从一开始的商业模式就是移动的、共享的,从头建立数字化管理的系统,更方便适应其商业模式,就好像老一辈是先学会写字后学习上网的,但是对于“互联网原住民”而言,识字之前就能运用通用符号、表情包来认识世界了。

以上,切勿矮化了数字化管理的应用范围,给线上协作打辅助只是起点,绝非终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