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海航,悲歌从何而起?

很多年以后,人们依然会认为是2020年初的新冠肺炎疫情给了海航致命一击,但却不知道命运的悲歌早已在多年前奏响。

在2016年伦敦的慈善之夜,在2017年地中海的游轮,在2018年大溪地的高尔夫度假村,甚至在2013年海口的海航大厦,当觥筹交错间,烈火烹油、鲜花着锦,谁也没想过位列世界500强的大厦将倾,而这倾倒也只在哗啦啦一瞬间。

危机初现

2018年7月4日,美国独立日,对这家偌大的民营企业来说,是一个划时代的分水岭。

“后王健时代”,外界看到海航不断上演人事更迭,上市公司海航控股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经历了两任董事长、三任CEO,总裁、副总裁、总监等职务也是屡屡换人。海航集团官网上公布的董事会成员也经历了更迭,由全盛时期的11人缩减为8人,再到2月29日最新宣布的7人。

海航,悲歌从何而起?

与人事动荡一同出现的还有无法掩饰的经营危机。

实际上,早在王健掌权的2017年下半年开始,海航的危机已经逐渐显现,在其主业航空领域,包括飞机制造商、飞机租赁商、零部件供应商、航油企业甚至海关在内的供应商以及合作伙伴发觉大大小小的海航系企业欠款数额累积巨大,关于“海航欠钱”的消息也不胫而走。

2018年初,海航旗下某些企业开始以三五天为限拖欠员工工资,起初大家以为这只是财务处理不及时的偶尔现象,回头再看,这样短暂的拖欠竟已经是最好的时候。

海航,悲歌从何而起?


只是,当时位列世界500强第170位的海航高管在各个场合均表示海航运营情况健康,时任海航集团运营总裁兼人力资源总监的高建在2018年初回应媒体关于海航流动性问题时,称海航集团的融资成本并不算高,2017年年中,海航集团资产负债率为59.5%,同时也否认频频出售资产,称买与卖都是企业调节资产结构的正常行为。

在高建发声之前几天,时任海航集团董事局主席的陈峰在接受外媒采访时,则坦诚承认公司出现流动性困难,他将海航的现金流短缺问题归结为前期的大量并购,以及美联储升息和中国去杠杆,不过陈峰也表示,相信海航能够克服这些困难。

高层间的口径不一致,显得这家企业的实际情况更加扑朔迷离。

回归主业

不过很快,事情就变的清晰起来。

在2018年7月重新掌权后,陈峰宣布海航处置资产、回归主业,并频频接受媒体采访,公开反思海航过去“扩张太快”。

继2017“合规年”、2018“效率年”等主题之后,2019年成为海航集团的“瘦身、健身”年,裁员、减薪、欠债成为与海航如影随形的关键词,而回归主业则是海航为自己找到的重要出路。

在航空主业上,海航还是很有些底气的,毕竟到现在为止,海南航空依然是中国大陆地区唯一一家五星航空公司。

海航,悲歌从何而起?


海航创业的故事已经讲过千百遍,1000万资金开始,到获得华尔街大鳄青睐,从大英山走向全世界,不可否认,海南航空创造了中国民航业经营的典范,更重要的是踩上了中国经济腾飞的鼓点,随着整体民航业年均10%以上的速度,迅速扩张起来。

在创业期间,“店小二精神”、吃苦耐劳、灵活创新都是海航身上的标签,只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这些标签变成了体系繁杂、人浮于事。

在员工还感慨于须发花白的创业团队在全球大会上面前抱头痛哭时,转眼已被绚烂的烟花迷住了双眼。

梦断500强

人们发现,在《财富》杂志2018年的世界500强名单里,前一年还排在170位的海航集团已不见踪影。有消息称,海航是主动放弃500强排名的,或许在频频出售资产之后的海航,也很难再回到榜单之上。

对于将全盛时期九大产业集团缩减到海航航空一枝独秀的海航来说,世界500强的头衔或许远没有生存下去那么重要。

也有人说,500强的梦想就是海航走上末路的开始。

2015年,海航首次进入世界500强名单,位列464名,2016年初,海航集团在海口、北京、上海、香港四地同步举行庆祝盛典,也是在这个盛典上,海航宣布“要在2020年进入全球前100强”。

海航,悲歌从何而起?


“不知道是谁灌输了个500强的梦想给老板,”来自海航内部的资深员工这样说。

当时看来,这个梦想并非遥不可及,通过一系列扩张,特别是收购全球最大技术分销商英迈,帮助海航实现了资产规模的数倍增长,也终于在2017年排名到全球170位。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海航成了中国企业海外收购的代名词,从伦敦金融城到纽约曼哈顿,从布里斯班到苏黎世,海航无处不在,是希尔顿的股东、路透社的房东,全球濒临破产或经营不善的航旅企业都在寻求海航的收购,甚至只是在出售时放出与HNA接洽的风声,也成了这些海外企业自抬身价的方式。

只是,谁也没有想到,短短几年后,海航摇身一变,从买家成为卖家。聚焦主业,无论是英国的写字楼还是澳洲的高尔夫球场一概出售,实际上,不仅是地产、金融等非航空资产,包括首都航空、祥鹏航空在内的航空公司也屡屡传出出售消息。

坚强活下去

关于海航的故事和流言,在过去的两年多里不断被重复,似乎大家都有些疲倦,都在等待,等待故事的结局,不过这个结局来的猝不及防。2020年初的新冠疫情,给了航旅行业致命的打击,根据民航局的数据显示,截至2月10日,国内外航空公司共办理免费退票1900多万张,涉及票面总金额超过200亿元。

对于已经全面收缩集中于航空产业的海航集团来说,日子更加举步维艰。

2020年2月29日,四年一遇的2月的最后一天,是一个周六,海航集团发布了两则公告,一时间市场哗然。

海航,悲歌从何而起?

新的工作组、新的管理层,希望能够给海航集团、海南航空以及一众中小航空企业带来新的未来。

只是不知道,午夜梦回时,是否还会想起1992年只身踏上海南岛的踌躇满志,想起与曾经那些人一起度过的峥嵘岁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