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在頭條上玩對聯,你認為應該以娛樂為主,還是以對聯平仄為主?

山水悅客


小詭:經常看到有人說一副對聯平仄不符,什麼叫平仄?

大詭:平仄是漢字聲調的一種分類,古代漢語和當代部分漢語方言有四種聲調,稱為平、上、去、入,除了平聲,其餘都歸入仄聲。

小詭:那普通話呢?

大詭:普通話取消了入聲發音,只有陰平、陽平、上聲和去聲,分別對應一二三四聲,可以簡單認為一二聲是平聲,三四聲是仄聲,但在古詩詞和對聯創作時,多不用普通話作為判斷平仄的依據。

小詭:那該用什麼判斷?

大詭:古典詩詞都有韻書參考,比如格律詩一般用“平水韻”,填詞則用“詞林正韻”,這些韻書都有平、上、去、入的分類。

小詭:對聯呢?

大詭:對聯也可參照“平水韻”。

小詭:如此一來,豈不是會限制很多人創作對聯?

大詭:這確實是個問題,大部分古典詩詞和對聯的創作者還是堅持使用“平水韻”等古代韻書,官話古今發音平仄區分主要難點在於仄聲的入聲,比如唐詩《寒食》,“食”和“燭”在普通話都是平聲,但古漢語卻是入聲,對於南方人來說,因為南方方言大都保留入聲,所以判斷“食”和“燭”是入聲還不算太難,但對於北方人來說,就只能靠查韻書來判斷入聲了,這也會讓詩詞對聯的創作進入小眾化階段。

小詭:為什麼不用普通話來判斷平仄?

大詭:這或許是未來的一個方向,畢竟對聯還是要吟讀的。

小詭:我還是覺得對聯應顧及娛樂性,讓更多的人參與進來,才能煥發其生命力。

大詭:此言有理,實際上對聯既有高雅的,也有通俗的,作為純文學創作的對聯,當然必須嚴肅,必須考慮平仄相合、詞性相對和內容相關,但通俗對聯,比如在今日頭條玩的對聯,如果很有趣味性,那麼平仄相對可寬,合掌、三平尾等要求也可適當放寬,不過,上下聯字數相同和詞性相對的要求還是建議建議保留,如此才能顯現對聯的和諧對稱之美。

我是六甲番人,敬請大家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