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中國夏朝之前真的是公天下嗎?為什麼讀史記發現五帝是有血脈傳承的,其實就是一家人?

矯瑞


中國夏朝之前真的是公天下嗎?為什麼讀史記發現五帝是有血脈傳承的,其實就是一家人?

題主想表達的意思是夏朝之前所謂的“公天下”其實也是偽裝在禪讓制下的世襲制嗎?若以此為觀點,我談一下個人觀點。

首先我們要知道夏朝之前所謂的“公天下”是一種什麼制度,我們現在所有的資料都是後世所編寫的,夏朝以前包括夏朝沒有文字記載,我們根據現在的科學發現來講,夏朝之前可以稱之為原始社會,原始社會分為兩個階段,一為原始公社,二為氏族社會,原始社會時期,當時社會生產力低下,原始人類無力單獨與大自然進行鬥爭,為了生存下去,原始人類必須共同勞動、從而決定了生產資料的共同佔有,產品歸全體人員共同所有,實行平均分配,而這種分配方式一直延續到氏族社會中期,這就是當時的“公天下”。到了氏族社會後期,隨著生產力的不斷提高,部落聯盟不斷壯大,產生了剩餘勞動成果,這些剩餘成果被被一些人佔有,並利用已佔有的勞動成果奴役他人,私有制開始萌芽,階級開始出現,自此原有的公有制制度被破壞,實質上,“公天下”在出現剩餘勞動成果被佔有時就名存實亡了。

在說五帝關係之前,我們要先了解一下氏族社會。據現有資料推斷,三皇為父系氏族社會早起,已經從母系氏族過渡到父系氏族,五帝時期應該就是氏族社會中後期。氏族社會初期以及中期,人類的生活方式為部落聚集,部落聯盟已經是一種很成熟的社會制度,而以當時的社會環境來看,成為部落首領最關鍵的是能夠獲得部落族人的認可,能夠帶來部落生存、發展、強大,因此在選舉部落首領時,一般都會推薦有能力的人,而被推薦的人需要具備基本的管理能力、行為禮數要符合大眾需求。

那我們再說一下五帝的關係。關於五帝的關係,我查詢了一下有關記載夏朝以及夏朝之前的相關古籍,我們先從《史記 五帝本紀》說,據《史記 五帝本紀》記載:從黃帝開始,然後是顓頊,他是黃帝的孫子,再是帝嚳,他是黃帝的曾孫,堯是黃帝的玄孫,舜的輩分就有點低了,他是黃帝的八世孫。同時《路史 後紀五 黃帝紀》中亦有記載。但《竹書紀年》以及《山海經》大荒四經中卻沒有提及,按照《竹書紀年》和《山海經》大荒四經的說法,五帝都為不同部落、不同時期的部落首領,因貢獻被後世傳頌,而司馬遷的《史記》也大多從民間收集而來,並加以編撰的,司馬遷受儒家典籍影響,為符合原始社會狀況,所以將五帝關係進行臆測推演,從而形成《史記》五帝本紀中記載的關係。假設五帝關係為真,但我們不可否認,部落首領的子嗣、親屬等,能夠直接接觸部落中的大小事務,並就存在的問題以及困難進行思考,並在日常實踐中解決問題,個人能力能夠很好的表現出來,很容易得到部落族人的認可,因此在選舉下一任部落首領時會佔有一定優勢,一旦部落族人共同推薦,即將卸任的部落首領就會禪讓給部落族人推薦的人,這種制度就是原始社會的禪讓制。

綜上所述,夏朝之前的禪讓制度確實為真,並不存在偽裝在禪讓制下的世襲制,畢竟任何制度都需要符合社會發展需求,符合社會生產力的要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