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兒女依靠不了,養老怎麼辦?

La淘氣


樓主你好,自己的兒女依靠不了,那麼養老該怎麼辦?這個話題相對來說是比較沉重,養老對於每一個人來說他都會面對,因為每一個人都是有老去的一天,那麼實際上國家從這個社保層面,對於養老的問題已經是考慮的比較周全,因為我們只要正常的參加一份社保,那麼將來都可以按月領取一份養老金的待遇,並且這個社保當中的養老金是可以領取終身的。

所以當你擁有一份養老金的待遇,基本上可以保證自己的老年退休生活,從經濟角度這一塊來看不受到太大的影響,因為本身作為老年人群,他對這個消費的追求相對來說都是比較弱的。而且退休金的待遇每一年都是能夠正常增長的所以說隨著自己退休年限的不斷增加,退休金待遇只會是越來越多,所以擁有退休金,那麼基本上養老問題可以解決一大塊。

但是當自己年齡比較偏大一些,身邊需要有人照顧的時候,那麼這個時候兒女就顯得是尤為重要了,當然有些子女他可能因為自己工作的原因,可能和父母不在同一個城市,甚至是不在國內,這種情況下就只能夠是望塵莫及了,那麼如果說兒女有孝心,那麼可以支付一定費用的錢我們也可以給自己的父母,請一個保姆來照顧父母雙方的衣食起居都是沒有問題的。


懂社保


我覺得其實做兒女的還是苦的,為了生活,為了養他們的孩子,壓力好大的,作為做父母的還是要多為孩子們想想,就像我現在46歲還不到,老公又去了天堂,女兒也成家做了媽媽,按到理我可以吃吃玩玩什麼都不管了,但是為了自己以後老不拖累女兒,為自己的老做點準備,我還是要選擇去上班多存點錢,還有每年買點保險等,就說有個病呀,有個救急用,因為兒女們的負擔太重了。


紅蓮285317306


做為兒女我要盡到兒女的責任。就算自己少吃一點也要給父母吃,因為每個人從小到老。都不容易。我有我做人的原則。第一,我要孝敬父母,可惜我沒有公公,只有兩個婆婆,我就一個兒子,別人問我。你為什麼要那麼辛苦?我說我沒辦法啦,我就一個兒子。我不想跟他增加負擔,盡我自己的能力。減少兒子的負擔,這是天下父母心的心願。每個人都想為自己的兒女這樣減少負擔,只是 能力有限。


多愁善感的苦命人


靠誰也不如靠自己,掙點小錢,備點小儲。自己養老,上養老院。

當然,兒女也有贍養老人的義務,但是,不能依靠,那隻能自己努力。

我就一個獨生女兒,我倆有勞保,一個孩子壓力大。我決定老了不愛做飯了,直接上養老院養老,不去麻煩女兒……


冰清韻a


在正在步入老年社會的今天,提到養老問題我相信所有人都倍感壓力,尤其是中老年人及其他們的獨生子女。當我們老了,能夠自理當然最好,萬一不能自理了只有死路一條,就怕求死不得求死不能,很悲慘。現在的獨生子女本來壓力就很大,他們根本沒有辦法既要承擔來自各方面的壓力,又要照顧雙方四個老人,因此當我們老了,別考慮子女養老,他們承擔不起。過去養老靠子女,一是子女多可以輪流照顧,二是那時的子女都在父母身邊,有組織安排的穩定工作,生活壓力小一點,不能同日而語。

現在有很多人提倡抱團養老,這個辦法當然很好,但不能作為整個社會養老的支柱,抱團的前提必須是大家都能夠自理,萬一不能自理了,怎麼樣抱團,誰能夠長期照顧一個不能自理的老人,又怎麼有能力照顧?

可能養老院是我們這代人的歸宿,但養老院不規範,隔壁養老院的工作人員常常打那些不能自理的人,很慘!

我覺得養老問題不是個人問題,是整個社會問題,個人能力是有限的,還是要靠政府出臺相關政策,實行按社區劃分集體養老,獨生子女父母應該在子女所在城市安排公租房,方便孩子照顧,不至於死在家裡沒有人知道。

前段時間聽說政府將大力支持私營經濟辦養老院,並給予補貼,我覺得這個不好,他們會拿了政府補貼賺取更多利益,而不會解決老人問題。

等我老了,如果可以自理,我誰都不會靠,如果不能自理了,我希望實現安樂死。


那年初夏2005


樓主您好,如果兒女依靠不了養老該怎麼辦?這個問題是比較現實的一個問題,我相信很多獨生子女的父母最終可能依靠不了自己的兒女,究其原因實際上它是有很多的兒女的,不孝順是一個方面,實際上更多的原因,我相信在於一些不可抗力的因素而導致的。比如說失獨的家庭,那麼自己本身是一個獨生子女的家庭,然後自己的子女可能是又因為某種不可抗力的原因導致自己失去了子女,那麼最終肯定就是指望不上子女來進行養老了,這是一個方面!

另外一個方面,兒女長時間不在自己的身邊,也就是說現在的這個工作壓力是比較大的,為了能有一個更好的發展,往往自己的子女可能會留在一些經濟較為發達的城市來進行工作,那麼這樣一來的話,就會和自己的父母分居兩地,最終導致自己的兒女沒有這樣的時間,也沒有這樣的條件來照顧父母的生活。

所以說這些種種方面都會導致子女沒有辦法來給父母養老,所以我認為父母養老的問題更重要的還是應該要靠自己,靠自己擁有一份穩定的養老金的待遇,那麼擁有了養老金的待遇,實際上這個養老金首先從經濟層面來,角度來看是可以領取終身的,所以說能夠保證我們晚年的退休生活得到一個最有效的保證,所以說完完全全靠子女是不現實的,更多的還是要靠社保,然後獲得一份養老金的待遇。


社保小達人



中國即將成為老人化的社會,由於種種原因,養兒防老的傳統習慣被現實生活打破,養老問題已經成為許多老人擔憂的問題。養老已經不單純是家庭問題,也是社會問題,單純靠子女養老已經很難解決這個問題。

一 經濟壓力大無法贍養老人。

計劃生育,讓很多家庭只有一個孩子,因為生活條件好,老人都長壽,獨生子女要養活自己,還要承擔贍養4個老人或者6個,8個老人,他們根本無法做到。

二 一切向錢看,贍養老人成為負擔。

中國曆來有養兒防老的習慣,贍養老人也是一種傳統美德,因為私慾燻心忘記父母養育之恩,把贍養老人成為一種負擔,更有甚者虐待老人,讓老人一輩子辛苦養兒老來無處安身。

曾經看過網絡上一個故事,一個老人養了4個兒子,老伴去世後,4個兒子輪流養,一家一個月,到了時間就送下一家,隨著老人年紀大,兒子們開始推諉了,送到下一家,這家藉故離開家,老人等了半天不見兒子回來,就回到上一家兒子家,可以這家兒子說,我們已經負擔了你一個月,老人沒辦法,又走另外一個兒子家,同樣是這樣的回答,老人回到破屋,想想自己一輩子為了兒子,為他們建房娶妻,如今落下這種下場,老淚橫流,冬天的寒風從破屋洞中吹來,身體發顫內心涼透,加上疾病發作豪叫一晚,鄰居聽著流淚難受,就在隔壁的老二沒有反應,幾天後沒人找老母,後來被鄰居發現,老人捲縮著成為了殭屍,好可憐的老人,試問,不孝兒子,你們怎麼能忘記父母養育之恩?



目前關於養老問題已經被國家重視,很多相關的政策也在出臺,特別是社區養老被眾多老人歡迎,只待逐步完善,讓老人安心,兒女放心,有利於社會的發展。

鑑於目前社區養老院在完善中,其他養老院因為費用太高,服務質量也跟不上等原因,我有以下建議:

①老人要有防老的思想,千有萬有,自己有才好,把養老卡放在自己手裡,這樣才有主動權。

② 不要相信社會上的什麼保健品,因為很多機構就是盯著老人的口袋,為了掏盡老人口袋利用各種手段打感情牌騙取老人的錢,比如,叫老人爸爸媽媽,為他們送米送菜,電話問候不斷,體貼背後是口袋掏空,有的老人最後生病沒錢治療,留下的是一屋的保健品,只因為孤獨,只因為無人陪伴,為了片刻的溫暖,口袋掏空終無悔。

③老人老了,孩子們忙自己要找點樂事,不要把自己當老人看待,年紀大了,不要牽掛太多,你的任務就是把自己養好,健健康康的活著,小孩照顧你是孝心,不照顧你也是無奈,不要心理不平衡,兒女們所處的時代不是老一輩的時代,進了單位就等著退休,時間長了就有工資加,到了時間退休就有退休工資拿,現在生活壓力大,競爭大,再也沒有一勞永逸的工作,小孩的學費高,孩子們要顧著養家餬口,哪有更多精力管我們,我們照顧好自己,就是對孩子最大的幫助。

④孩子們,你們再忙不要忘記老人,有空少陪別人多陪老人,他們餘生不長,錢賺不完,孝敬不可等,經常看望,經常問候,讓老人的心有個溫暖的家。

⑤農村的孩子們,你們父母辛苦養你一輩子不容易,他們為你們建造房子的每一片瓦都是他們捨不得吃穿省下來的,不要辜負他們對你們的養育之恩。你們的孝敬就是給你們孩子做的榜樣,他們老了不能給你們什麼,他們老了也沒有很多的要求,只要能端個茶遞個水他們就很開心。請善待你的父母,善待你的父母,也是善待自己,不要讓你的父母辛苦養你們一輩子,寒心離開這個世界。

人都會老,都會走,要養好身體,讓老的路上多一分尊嚴,少一分憂愁,快樂活在當下,感恩國家,多活一天就多賺一天,不要去指望誰,不要去怨恨誰,過好自己的日子,走完人生的歷程。

祝天下老人健康長壽,老有所養,老有所樂,老有所為,快樂一生!!



康養軒


儘量留點錢,然後是儘量在自己爬得起燒飯就自己燒來吃,把飯鍋放在床邊燒好了,隨便吃下就好了,總比寄人籬下強,買萊可以託快遞,儘量把睡床鋪在門口旁,廁所做墩廁,可以爬過去拉一下,家裡衛生可以叫家徵一個禮拜搞一次,真的爬不動了時,說明馬上要死了,那就多買一些尿不溼,還有口袋,把用過尿不溼裝口袋裡,叫家徵一起清理,多給點錢,家徵也要佔門固定一個人,那也會給你上心一點,到自己也不會吃飯“時候,兒女侍候也不會有幾天了,圓滿結束人生。。主要是多存點錢


吉祥如意45750


“養兒防老”這種模式更多的是在一個基本穩定或者說靜止的社會中才能實現,在傳統農業社會中這種養老模式基本能實現自己的目標。

但是,在流動日益加快的現代社會,尤其是近二十年的大遷徙時代背景下,這種模式面臨著挑戰,不管是城市,還是農村,父母子女之間生活在一起的家庭開始變少,諸多的空巢老人、留守老人已是普遍現象。

而中國社會老齡化的迅速到來的同時,未富先老、空巢化、少子化等養老問題也逐漸凸顯。在政府不能完全依靠、兒女又指望不上的背景下,中國養老該何去何從?

出路——不一樣的互幫互助型抱團養老

應對新形勢,要用新手段,這才是幹實事的邏輯。

怎麼做?為解決中老年群體在日常生活和興趣愛好的實際需求,每次科技通過對互聯網技術的創新運用,從娛樂、學習、交友與活動等方面著手,為中老年人群專屬定製了中老年生活APP、每次中老年生活服務、每次網等產品服務,並採用線上線下連動的方式幫助中老年人群建立互幫互助型的抱團養老,最終形成中老年群體可依賴和選擇的養老模式。

顯然,每次科技想要構建的互幫互助型的抱團養老模式,並不侷限於幾個中老年朋友相約在一個地方,建一所房子,一起養老。雖然這很美好,但對大多數的中老年朋友來說,真正實施起來都很有難度,註定無法成為通用的解決方案。

其實,抱團養老還存有另一種形態:

在每次科技旗下的中老年生活APP、每次中老年生活服務、每次網等平臺上,中老年朋友能發現自己感興趣的視音頻內容、活動和來自全國各地的同齡人,這些有趣的內容、活動和不同的人,讓中老年人可以有無數種選擇,通向自己的幸福晚年。


標峰理評論


養老問題是進入老齡化社會的一個不可迴避的現實問題。如果沒有大的疾病可自理還好對付,吃喝拉撒安排妥自己能解決一日三餐。社區如果能夠和民政部門社會結合辦小區食堂解決老年人的吃飯問題;要收費方面像單位職工食堂福利性的。醫療服務有社區醫院有簽約合同服務,老人能操作電話可以聯繫社區醫生上門服務。建立起聯繫方式的服務小組行動困難的老人家有人流動照料服務,可收費簽訂協議。有退休金的老人家,子女每週一次安排好一週的生活具體服務項目落實到人。完全沒有自理能力的老人家人要安排護工,可以一對一也可以就近安排的選擇多個服務對象照料。子女不能陪侍社區街道辦事處,民政部門社會配合參與組成專門的服務機構一起做好退休老人的養老工作。總結經驗學習完善養老服務,讓老年人老有所養老有所依安度晚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