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樑化鎮全力幫助滯銷青棗銷售回暖,均價從1元

梁化鎮全力幫助滯銷青棗銷售回暖,均價從1元/斤漲至3元/斤

梁化是惠東縣青棗種植大鎮,面積約 6000 畝,畝產約 5000 斤,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今年約 1.2 萬噸青棗銷路受阻。對此,梁化鎮委、鎮政府急群眾之所急,堅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青棗銷售,及早籌劃、及早部署,通過搭平臺、建載體、謀出路、抓服務,多措並舉幫助滯銷青棗回暖暢銷。目前以每天 250 噸的銷量出貨,至今已銷售總量 60%,餘下青棗預計 3 月中旬可售完,收購批發價也從滯銷時均價 1 元/斤上漲到均價 3 元/斤。

梁化镇全力帮助滞销青枣销售回暖,均价从1元/斤涨至3元/斤

“越是發生疫情,越要注意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梁化鎮委鎮政府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講話精神,緊盯抗擊疫情和保障民生主戰場,在一線摸排出受疫情影響導致青棗大量滯銷後,鎮委鎮政府高度重視,及時統計、摸清底數,召開解決新冠肺炎導致青棗滯銷工作研判會,專題研究解決農戶銷售難題,制訂印發《關於解決我鎮疫情防控期間青棗銷售問題的通知》,謀劃助農拓寬銷售渠道方法。

梁化镇全力帮助滞销青枣销售回暖,均价从1元/斤涨至3元/斤

此外,該鎮積極開闢“綠道”,保障通行。暢通收購青棗車輛“綠色通道”,將已登記造冊並符合鎮開闢“綠色通道”的車輛及車主信息報送給村疫情防控檢測點,保障道路通行。同時,注重加強對運送青棗全流程的疫情防控措施,通過向種植大戶免費派發消毒水和口罩等防護物資,用於消毒青棗收購車輛及提供防護。實行“三集中”制度,集中收購場所、集中收購點、集中轉運,確保做到無接觸運輸、無接觸配送,切實降低疫情影響。

梁化鎮通過“三個一批”擴大銷售渠道,為果農找尋銷路。一是發動鄉賢購一批。為幫助農戶尋找銷路,在全市疫情防控工作中貢獻“梁化力量”,梁化鎮委、鎮政府迅速反應,號召了鄉賢收購青棗並送贈一線。2 月 12 日至 13 日,累計向市縣定點醫院、相關職能部門以及疫情防控工作任務重的沿海鄉鎮捐贈“愛心青棗”6 萬斤。此事馬上引起惠州日報、惠州電臺、南方都市報、惠東電視臺、惠東發佈等媒體爭相報道,收到良好的效果和社會反響,銷售方法多渠道鋪開。2 月 17 日,星湖村號召心繫抗擊疫情第一線的鄉賢、企業等出資收購星湖村 1 萬斤滯銷青棗並捐贈給抗戰一線的醫護人員及交通職能部門工作人員。二是愛心助農銷一批。疫情防控期間,惠東縣委常委、紀委書記、縣監察委主任王強多次到梁化督導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始終心繫青棗“賣難”問題,並建議梁化採取“愛心助農”方式轉外銷為內銷,隨後,縣紀委組織購買 5000 斤青棗。此外,縣工會也大力支持,組織購買 1.2 萬斤青棗。為加大幫扶力度,梁化鎮府印發《倡議書》,發動班子成員、職工幹部尤其黨員幹部、鎮扶貧單位、鎮內企業參與到“愛心助農”購買青棗行動中,中國電信幫扶購買 1 萬斤、中國移動幫扶購買 5000斤、東江威立雅公司幫扶購買 3000 斤、鎮府職工幹部合同購買 5000斤,眾人拾柴火焰高,愛心助農活動大大增強果農信心。三是電商平臺推一批。該鎮積極對接拼多多、每日優鮮、“農產品綠色銷售通道”“助農廣東專線”等電商平臺銷售青棗外,還借力白盆珠山瑤柑、鐵湧馬鈴薯等惠東特色農產品銷售平臺,全方位發佈青棗銷售信息。七星墩村、光長村在鎮銷售渠道基礎上,結合自身實際,進一步拓寬銷售渠道。其中,七星墩村扶貧單位惠州電信結合中國電信扶貧銷售平臺售賣青棗,每天銷量可達 3000 斤;光長村則利用微商售賣青棗,每天銷量可達 6000 斤。目前,該鎮還探索與圓通等快遞公司、淘寶等電商平臺合作,進一步拓寬銷售渠道。

梁化镇全力帮助滞销青枣销售回暖,均价从1元/斤涨至3元/斤

此次疫情影響青棗滯銷是一次挑戰,也是一次機會。梁化鎮痛定思痛,針對暴露出來的梁化青棗缺少自營品牌、質量不均一、銷售渠道窄等問題,逐一探索研究以光長、七星墩種植大村為試點村,以點帶面,通過統一管理技術、全面提升青棗質量、形成有知名度品牌,同時改變青棗“求快”銷售傾向,打造“線上+線下”同步銷售的模式。

採寫 | 李文聰 梁宣

長|按|二|維|碼|關|注

梁化镇全力帮助滞销青枣销售回暖,均价从1元/斤涨至3元/斤

請留下你指尖的溫度

讓太陽擁抱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