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內心孤獨無助時,他才是最好的陪伴

這是我和《青音共讀會》品讀導師——任蓉老師在疫情居家隔離期間的一次對話,她在電話那頭,捧著書接受我的採訪。


因為我記錯採訪時間,打亂了她原本陪伴母親曬太陽的計劃。


任老師的聲音平靜、溫婉,按照她的描述,一定有一束陽光灑在她的身上。


在疫情期間聽到這樣的透露著自省和真誠的聲音,於我而言,何嘗不是一次療愈。


“每一個人內心深處都是孤獨的,書於我而言,是最好的陪伴者。”

——任蓉。親子、兒童青少年心理專家,首批國家認可的薩提亞家庭治療師,《青音共讀會》品讀導師

Q // 青音約主創團 大奎

A // 任蓉


內心孤獨無助時,他才是最好的陪伴


Q:您目前讀書的狀態是什麼樣的?

A:我從事心理學已經超過15年了。很慚愧,最近一年來,我幾乎都是在利用碎片化的時間進行網絡閱讀,似乎並沒有靜下心來,很有儀式感地捧著一本書認認真真去讀過。


這次非常感謝《青音共讀會》的邀請,成為品讀導師,讓我有了機會去重新激活自己。我以為是我推開了書,其實是我在等一個機會重新愛上書。


Q:您剛才提到了一個詞,讀書需要“儀式感”嗎?

A:現在是一個電子閱讀的時代,也是一個碎片化信息過載的時代,我們獲得信息的渠道太多了。以前,我們獲取信息,更多是有實物的載體,多少都會有一種珍重感。


就現在,我們這次是電話交談,其實現在我的手上,腿上,都有書。現在能踏下心來,靜下來,聞著墨香去系統讀一本書,成為了一種“奢侈”。當然這並不是說電子讀物不重要。儀式感,更多的是對我們要獲得的知識的尊重。


所以,這次《青音共讀會》提出“解讀、品讀、領讀、朗讀”的模式是非常好的,既有儀式感、又能讓我和學員一起共讀,一起成長。


內心孤獨無助時,他才是最好的陪伴


Q:您覺得讀書對於您的個人成長、工作、生活來說,意味著什麼?

A:無論從求學時代的瓊瑤、金庸,還是在工作時代的學術書籍,每一個人內心深處都是孤獨的,書於我而言,是最好的陪伴者。


內心孤獨無助時,他才是最好的陪伴


Q:這次成為《青音共讀會》的品讀導師,您對自己將要品讀的幾本書有哪些初步的體會?

A:總的來說,這是給了我一次,破除對一些書籍的“傲慢、偏見、逃避”的機會。


首先來說《給青年的十二封信》,這本書的挑戰很大。但是我在一所大學任教十年,之所以選擇這本書,某種程度上,是為我的學生們選的,我想對讀書會的學員也會很有益處。


選擇《超越原生家庭》,這是我學的家庭治療裡的信念!我曾經喜歡的一句話:“如果原生家庭讓你成為囚徒,你是那個唯一擁有打開牢籠鑰匙的人”。


內心孤獨無助時,他才是最好的陪伴

任蓉老師在家長講座現場


《共情的力量》,一秒內被這個書名吸引,我是一個有溫暖力量的人,在很多時候,因為共情,我會讓我的學生、朋友、來諮詢的人,向我打開心門……共情不是技術,是一種生命的狀態。


《性格里的蜜與毒——哈佛心理導師的自修課》,這是我最後選的,是這六本里的一個挑戰,因為我很想把它成為一自我剖析的過程,我內在看看我的“蜜與毒”。


《非暴力溝通》,很多人在過去向我推薦過,而且有一次上國外老師的“親密關係工作坊”聽男老師講了一點,只是瞭解,沒有認真學過……這次也是藉著共讀會的機會,破除對這本書的偏見,補上這個遺憾。


選擇《自在成長——所有經歷都是完成自己》,這本書透露著人性的光輝,這也是心理學工作者需要具備的重要質素之一。拿到這本書,就像已經故去的作者李子勳老師在我的面前。


Q:感覺您選擇的這幾本書,更像是您對自己的一些剖析。

A:的確是,我感覺有時自己處於職業倦怠期。人生常常如此,推開職業,推開愛人、推開自己、推開人生曾經喜歡的……未必真的厭惡,也許真相是,我們都是在等一個理由,正如這次《青音共讀會》的邀請,等待重新熱愛,再熱愛上書,再熱愛上自己的職業,再熱愛上自己愛的人,包括再熱愛上自己……


內心孤獨無助時,他才是最好的陪伴


Q:您自己最喜歡和反覆讀的一本書是什麼?

A:我最喜歡的是瑪麗亞·葛莫利的傳記《愛與自由》。已近百歲的她經歷了兩次世界大戰,經歷了納粹對猶太人的迫害、匈牙利亡國成為難民,經歷了摧毀性的車禍。瑪麗亞·葛莫利與既是良師又是益友的維琴尼亞·薩提亞互動,用了漫長的十九年的時間學習與訓練逐漸成為了治療界的一股溫柔力量,直至成為一位重量級的薩提亞家庭治療師。


從她身上,能夠看到一種昂揚向上的生命的力量,最近這些年,每當自己需要獲得能量的時候,都會去翻閱這本書。我希望自己能夠活得像她一樣,成為一個優雅和自由的女人。


內心孤獨無助時,他才是最好的陪伴

任蓉老師與小學員做互動心理遊戲


Q:您作為品讀導師,對於心理學愛好者來說有什麼讀書建議?

A:這次《青音共讀會》選擇的書籍,基本是通俗易懂的。這點對於心理學愛好者來說,是比較適宜的。

特別需要提醒的是,心理學類的書籍通常都會使用一些學術術語。比如,邊緣性人格、強迫症、抑鬱症等等這些術語,通常都是有嚴格的定義,讀書的時候,不要隨把這些術語投射給自己,貼標籤。


最後,我想借著我負責品讀的幾本書裡,各用一句話送給大家:


無論滄海桑田,我都會喜歡你。

——《自在成長,所有經歷,都是完成自己》


從“情感的奴隸”到“生活的主人”。

——《非暴力溝通》


這就是我,無論你是否喜歡。

——《超越原生家庭》


一切從正確認識自己成長的環境開始。

——《性格的蜜與毒,

哈佛心理導師的性格自修課》


內心孤獨無助時,他才是最好的陪伴

溫暖而真誠的任蓉老師,將用怎樣的角度為我們品讀這些自我成長的好書呢?抓緊時間趕快加入《青音共讀會》吧!


預售倒計時僅剩3天!現在下單,還可享受買一贈一優惠,和你在意的人一起收穫心靈的成長~


《青音共讀會》自我成長書系,我們為你精挑細選了26本好書。


內心孤獨無助時,他才是最好的陪伴

內心孤獨無助時,他才是最好的陪伴


全網首創「四維共讀」模式


52期青音解讀:每週一次,青音姐點睛解讀,快速理解書籍主旨

52期主播領讀:每週一次,主播選讀段落,欣賞部分精華篇章

48期專家品讀:每週一次,心理專家結合書友的需求進行講座

365天每天朗讀:每天可自己朗讀感興趣的段落,分享到朋友圈

最終通過四維共讀,收穫更多的獲得感!


2月29日24:00前下單

售價 299

買 1 贈 1 !

讓你和你在意的人一起收穫心靈滋養~

還可成為“更好創客”分銷課程賺收益!


2020年3月至2021年2月,青音姐攜手知名心理專家與情感主播,為你拆解26本自我成長好書,直面家庭、情緒、性格等難題,提升共情、溝通、心態等能力,陪你在當下收穫一份平和與堅定的能量


購買方式,參見下方海報:


內心孤獨無助時,他才是最好的陪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