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很多人存了很多錢卻不買房是為什麼?

理財迦


首先沒有很多人有錢,其次那些存了很多錢卻不買房是因為房子太貴了,他們的錢好不夠多!要不然誰都想買北京內環的房子,交通、醫療、教育比其他地方好的不是一點。當然,不買房還存在其他原因。房子是用來住的,也是每個家庭幸福的象徵。在過去10多年裡,房價上漲過快、過猛,導致現在房價過高,而且存在泡沫,所以,很多人不願意投資住房。我們來看看具體的原因有哪些?



一、還款壓力大

一般來說,一套房子的首付是20%,剩下的80%取決於貸款年限,周圍很多人每個月都要付3000-5000元的貸款。如果一個人月收入不超過1萬元,即使有錢付首付,後期的房貸壓力也太大。

有一些人在想到買房後,害怕十年或二十年的抵押貸款,因為這些人比較保守,他們的生命只有幾十年,大部分時間都在還貸,這讓他們對未來充滿了恐懼。


二、擔心工作不穩定

買房之後需要每個月都能償還抵押貸款,工作如果不穩定,一旦失業,可以想象壓力非常大。有些人工作很不穩定,比如做小生意的人,也許今年的生意比較好,賺的錢多,明年的生意或許就不好了,充滿變數,還貸壓力太大,而且不按時付款也會影響個人聲譽。

三、認為買不買房子並不重要

現在國家實行“租售並舉”,隨著長期公寓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人選擇租房,所以即使有錢付首付,也不會選擇買房。其實,我覺得租房子也是個很不錯的選擇,你可以自由選擇喜歡的裝修風格,今年住的是現代簡約,明年住的是歐式風格,試問自己能買這麼多風格的房子嗎?

所以我的觀點是,房子可以不買,房子是用來住的而不是用來炒的,只要你有一個自己喜歡住的地方,就足夠了。


四、家裡有房

有房子住的人,從來沒有想過投資房子。他不買房子是因為家裡的房子夠住,有些家庭可能不止有一套房,如果只考慮剛性需求,不投資,這樣的人即使能付首付,也不會買房。如果有錢,可以做一些財務管理或好的投資項目,如果不是為了眼前的需要,這些人就沒必要買房了。

而且,許多銀行都提高了自己的存款利率,大多數人覺得存在銀行安全,所以存很多錢卻不買房。


百元理財


點擊右上“關注”,看更多理財技巧和資訊。

講兩個故事,讓大家容易理解我的觀點。

01

差不多20年前去一個朋友家做客,但是他已經結婚,也有一個小孩,但卻在城中村租了一套100多平方的房子,而是沒有買房。

那個時候的房價並不貴,聊天當中也聽說他的收入還可以,應該可以付首期,慢慢還貸買房子的,但他是主動選擇租房子住,並且花了不少功夫說服老婆。

因為他在證券公司上班,很早就開始炒股,有時賺也有時虧,跟普通的股民可能都差不多,但是最大的不同在於他有一個信念,當時的股市只是在千餘點的水平,但他卻堅信未來中國股市可以達到1萬點,所以他認為自己應該把所有的資金集中起來,放到股票裡面總有一天能夠賺大錢。

這麼多年過去了,我們的股市還在1萬點的路上,房價已經漲了10倍8倍了,後來聽說他也動搖了,但是自己在股票裡面的錢就算全部拿出來,都離一套房子越來越遠,總希望等房價跌一跌再買,所以一直都沒有買。

過去這些年光存錢不買房,看樣子是錯誤的。不過過去不代表未來。

02

另外一位朋友18年初的時候在郊區買了一套房子,頂層複式200多平方,花園小區非常漂亮,精美裝修,還送了很多傢俱家電。

但因為他在市區上班,所以那一套房子現在還用不上,也捨不得租出去,其實即使出租估計也租不出去,畢竟有點遠。

最無奈的是,他所在的業主群裡面有人正在放賣,價格已經比他購買的時候低了,這一筆投資出現了虧損。

不過他很樂觀,他覺得過些年肯定會漲的,即使不漲也可以拿來養老。

如果我們穿梭時空,一轉眼去到15年之後,這位朋友退休了,但他真想去這個小區養老的時候,他才會發現,房子已經顯得老舊了。更糟糕的是,因為折價的問題,房價比當時買入價,跌了不少(也有可能漲了一點點)

而當初跟他一起來看房子,最後卻猶豫了半天沒買的朋友,把那筆錢存在銀行,或者投在理財產品裡,現在正拿著幾百萬開心的享受退休生活。

沒買房,在未來回頭看,可能是正確的。

“財說得明白”,這裡用簡單的語言,把理財的東西說得清楚明白。已經發表的文章,包括房產,基金,銀行理財,黃金等,有些熱文已經收錄在菜單裡,請你關注,在後臺查看菜單。


財說得明白


在我們山東菏澤,花100萬買的房子出租給別人一年不到2萬,並且最好的位置才一年租金2萬,我100萬存三年的大額存單,一年利息4.2萬,並且需要現金的時候直接能用,在我們這裡100萬的二手房根本賣不出去,根本變不了現,我有一套自助房,老家還有一個院子,我存錢不買房。


讀書耕田行知


傻傻的買,傻傻的幹,傻傻的賺了幾百萬,精明的看,精明的算,最後成了窮光蛋。

現實生活中不乏這種案例,有朋友將牛刀易憲容謝國忠的話奉為金科玉律,堅信未來房價如蔥,二十年來,把錢存銀行,投資理財,運氣好的,賺了幾個利息,但是原來可以全款買一套小房,結果是後來只能買一個客廳,乃至於一個衛生間,運氣差的,被人騙光了積蓄。


西安王重陽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存錢卻不買房,這是很正常的,背後也有很多原因,存錢卻不買房在未來還會越來越多,變得更加普遍,那麼可能是由哪些原因造成的呢?

一,房價太高,即使存錢也買不起

如今的房價實在太高,就拿二線城市來說,普通一點的地段的房價在1.5萬每平方米,如果按照一套房子100平方米計算,那麼就需要150萬元才可以購買,再加上其他裝修的費用,基本上已經到了180萬左右的資金,這僅僅是普通的地段和位置,如果是更好的地段和位置,那麼房價更是高到嚇人,甚至需要“六個錢包”才可能買下一套房子,所以很多人雖然存錢,但是無奈即使存錢也買不起一套房子,這就是現實的處境。

二,炒房時代過去,現在炒房無異於高風險

也有很多人已經有了一套房子,但是對於他們來說,存錢的目的就是炒房,通過炒房來得到收益,但是他們很快地就會發現房價雖高,但是無法再上漲,現在在炒房,基本上已經成為較高風險較低收益的投資,而在過去這是高收益低風險的投資,這樣的轉變也讓人逐漸開始放棄炒房,即使願意存錢,也不會去炒房,所以不買房。

中國有著13.9億人口,在這些人口裡面很多人“存錢卻不買房”的原因都是不一樣的,低收入群體,中收入群體,高收入群體分別這樣做的原因是不一樣的,再加上即使是同一群體,它們也會面臨著各種各樣不同的環境以及影響因素,所以不同的人這樣做還是有一定道理的。

除了剛需之外,現在買房的確不划算,主要的表現就是房價高,買下一套房子要麼需要六個錢包,要麼需要揹負幾十年的負債,所以除了剛需,一定儘量不要買房,在未來,房地產調控會逐漸深深影響到房價,讓房價迴歸到正常的水平。


財道


意思是買得起房,卻不買房,有種“老子有錢,房子算屁”的大氣。

生活中,這種人比比皆是,尤其是北京、上海、深圳這些房價高的國際一線城市。


正好我有一位做投資的朋友,兩口子都是從英國回來,定居北京,既沒有北京戶口也沒有購買房子。兩口子的家境都不錯,工作也不賴,要說買不起房子是不可能。

這時候就問了,在北京沒有房子,也沒有戶口,那留在北京幹什麼啊,那不就是北漂嗎?多沒有歸宿感啊,孩子的教育怎麼辦?

巧得很,這些問題我的朋友都給予過說明。作為“洋務”的海歸派,他們對於歸宿感這件事毫不在意。

理由如下:

1.選擇北上廣深,是因為這裡有很好的工作機會,有無限的機遇和可能性,並不是來享受生活,更不是來落地生根的。

2.孩子從小上的是國際學校,並不需要戶口,也不打算參加國內高考,所以戶口在哪裡完全無所謂。

3.把買房子的錢省下來,可以給孩子買一份留學基金。反正大家買房子的初衷都一樣,都是為了孩子去更好的學校,與其在國內拼命,不如去全球競爭。

4.租房的樂趣更多,可以選擇離自己工作地點近的,可以選交通便利的,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更改住所。不需要為拮据的首付選一個偏遠的住所,然後把大部分時間浪費在路上,失去生活。

5.至於養老,兩口子可以選擇回自己的老家養老,因為回老家根本不需要再購買房產,還可以回去贍養自己的父母;如果身體好,還可以去自己喜歡的城市租房享受生活。現在很多老年人不都是冬天去三亞住,夏天去內蒙古住,春秋去雲貴。


所以,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打算和生活方式,並不能因為別人跟我們不一樣,就進行道德綁架,你說呢?


(家族財富密碼:金鐮刀)


家族財富密碼


存了很多錢,卻不買房的人,無非兩種:

第一種,名下房子已經很多了,再買沒有意思,留下足夠的現金,用以消費。這種人,肯定不再買了。

第二種,這個就是很多的概念不同。對大多數人來講,總覺得10萬元就是很多了,其實,10萬元真的很少。現在別說在大城市,就是在農村,10萬元蓋個房,都不夠首付20%的。談什麼買房。

這是概念的不同,你覺得存了很多錢。其實,連首付都沒存到呢,談何買房呢,親?

而且,時間馬上進入到2020年,賺錢是過去十年來,最難的一年。也有人說,2019年,將是未來10年,賺錢最容易的一年。

所以,多留一些現金,沒錯的。


董江波


哈哈,這個問題好像是在說我?我就是一個不投資主義者。我在青年時代就立下自己的未來生活場景:不買房不買車不買股票不做任何投資也不要孩子,過一種純粹的消費生活!為什麼呢?我來回答給大家核心原因

1、生活沒有任何負擔,超級輕鬆:我沒有結婚以前,每個月賺來的錢基本就花光,從來不存錢,也沒有存錢概念。沒有大宗購買和投資,生活就沒有壓力!

2、情緒不被套牢:買了房之後,你會時不時地關注房價,如果發現房價漲了,你就開心得不得了,好像自己做了一個英明決策,自己突然之間賺了好多錢似的;如果發現房價下跌,你就整天不舒服,愁眉苦臉,感覺自己做了一個窩囊的決策,整個生活受到影響。

3、經常換環境,心情特別好:我的租房計劃基本都是兩年租住一個地方的房子,房租也是兩年一次性交清,不需要房東每月催繳。每兩年換一個新的地方,新的房間、新的環境,新的小區人群,感覺特別新鮮有趣;

4、不做投資,賺回來的錢,就特別安全!現在結婚了,經濟交由老婆保管,每年都有去銀行存款,錢越來越多,除了老婆花,沒有第二個人花錢,爽!

這就是我的生活觀,我就是不買房,不投資,因為我有一個超級能賺錢的大腦,我滿足現在的生活!

我是財經領域創作者沈坤,感謝為我點讚的所有朋友,我是個樂於交友的人,歡迎更多朋友關注我的頭條,我努力貢獻更多佳作~!謝謝!


沈坤


最近,有網友提問,現在很多人都存了很多錢,卻不買房這是為什麼呢?實際上,我們中國還是一個發展中國家,改革開放以來,老百姓的收入都有了快速增長。但要説大家都只顧存錢不買房,恐怕這不是實情。


一方面,中國老百姓人均存款數並不多,買不了房很正常。根據央行今年第二季度末的最新數據顯示,我國住戶存款餘額77.66萬億元,按照當前實際人口13.95億計算,相當於人均儲蓄存款約為5.55萬元。


另一方面,中國老百姓可支配收入並不高,恐怕存不下錢來。按照國家統計局今年7月20日公佈的數據顯示,2019年上半年,我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492元。很明顯,我國居民真正能夠用於消費支付和儲蓄的部分並不多。


顯然,國內只有少部分人是比較有錢的,多數人基本上是開銷過後,存點錢以備不時之需的。那麼,稍微有點錢的人為啥都不買房呢?主要原因有以下幾種:第一類,對於特別富裕的家庭來説,他們本來就有好幾套房產,已經沒有繼續買房的願望,而他們更願意進行股權投資等。同時,有些人雖然也有個幾十萬或一二百萬人民幣,但苦於現在房價過高,以他們手中的這點積蓄資金根本買不起房。


第二類,目前經濟下行,房地產調控又一直沒改變,且國內房地產泡沫又很大,不僅一二線城市房價有下跌風險,三四線城市房價在經歷了過快上漲後,投機資金一旦選擇退出,當地人口流出大於流入,這很可能會出現房價大跌,所以很多有錢人覺得現在投資購房風險太大,目前正處於觀望狀態。


第三類,高房價使得投資性購房者望而卻步,因為如果想通過買房出租賺錢,肯定不如存銀行。按照國際慣例,買房者出租的投資回報率應在5-7%,而上海市中心一套二室一廳房產,總價至少600萬以上,而年租金卻只有10萬元,也就是説,靠投資房產出租賺錢的回報率過低,只能靠房價上漲才能賺錢,但是房產出租回報率過低,影響投資購房者入市熱情。


第四類,有錢並不一定必須要投資房產,國內其他領域皆可以投資,比如銀行理財產品、信託、公募基金、黃金等,都可以獲得不錯的回報率,而且投資房產也有問題,就是變現速度比較慢,流動性不佳。所以,很多有錢人更願意玩一些流動性好,回報率較高的投資品。


實際上,中國多數老百姓生活質量雖然有了較大改善,但人均存款和可支配收入卻並不高。所以,真正有錢的是少數富裕家庭。而這些富裕家庭要麼手裡早有幾套房產,要麼雖然有點錢,但離開動輒幾百萬的房子還有一段距離,當然也有很多人覺得現在房地產風險過大,且流動不佳,還不如投資其他理財產品更安全、回報率也不錯。其實,有錢也並非一定要買房,也有很多理財渠道可供我們選擇。


不執著財經


很多人存了很多錢卻不買房,並不是他們傻,而是經過精打細算之後作出的決定,每個人的情況不同,原因也不同。

1、依舊買不起房

很多人存了很多錢,那麼究竟是多少錢呢?能不能買得起房子?其實有時候我們覺得一個人的存款可能已經非常多,但是當地的房子總價可能會更高。即使在北京這樣的城市有三四百萬存款,相對於其他城市來說已經非常多,但是房子的價格可能要接近千萬水平,無法全款買房,頂多只能付首付,但是還要不要買呢?買了可能很多需要錢的地方就會變得緊迫,所以造成了不買房的現象。

2、不看好樓市

很多人有很多錢,多到足夠全款買多套房,但是你會發現他們卻不買房,事實上不看好樓市是其中一盒重要因素。現在的房地產市場在全國範圍來看,都已經沒有當初那種火爆的景象,房價也沒有繼續上漲,反而有微微下跌的趨勢,在政策不支持的情況下,很多人已經不看好投資樓市,回報率非常低甚至面臨虧損的境地。即使再有錢,有能力買房,也不會投資到收益空間已經趨向狹窄的樓市中。

3、房子是用來住的

有些人觀念比較正,在我身邊也存在這樣的人,即使房價一直再漲,他們也無動於衷。因為他們認為房子本質上是用來居住的,而不是用來炒的,自己不會跟風去投機,寧願把買新房的錢用來過好小日子。

4、有其它投資渠道或用途

買房對於很多人來說只是一種投資渠道,也是過去十幾年中最穩定、收益頗豐的渠道,但是不代表投資房地產一定是最好的投資渠道,很多人有自己的生財之道,或是投資實業、投資藝術品、投資股市等等,他們在其它領域上的投資比房地產更有優勢,所以有很多錢也會放棄買房。另外很多人有錢不買房,也可能是因為其它方面的用途,不一定是投資,或是急用錢,或是其它消費。


總之,有錢不代表一定要買房,自己已經有房可以居住,再買房就是投資性購房,而他們卻不願意再投資樓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