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為啥明末時期,明軍擁有先進的武器卻打不過滿洲騎兵?

山上一課樹168


當時滿洲八旗的精銳全是騎兵,是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騎兵兵團,這一點在史學界基本沒有爭議;

明軍中當時作戰能力最強的是配備火銃重甲的關寧鐵騎了,但是主要依靠熱武器和城牆的重騎兵才能打敗八旗披甲騎兵,這支部隊可以通殺中原包括李自成在內各路起義軍,但仍無法與八旗兵在野戰中相比,而更多是依靠堅固工事來作戰。

還也說明滿八旗的戰鬥力,八旗士兵由的生活環境比較差,生產資料稀缺,長年要與惡劣的自然環境戰鬥,與不同的部落戰鬥,所以造就八旗士兵的戰鬥意志很強悍,弓馬嫻熟,戰鬥力十分強悍,戰鬥的時候,不避刀矢!滿洲真正崛起是滿洲打服了蒙古,並且與之結成同盟,要知道明朝幾百年都無法徹底消滅蒙古,可見蒙古騎兵的戰鬥力還是相當客觀,在幾十年的時間內就被旗兵徹底打服,說明八旗騎兵是相當厲害的!!


風雨戰士


明朝末年,明軍的先進武器仍然可以打過滿洲騎兵。人和武器是分開的,武器還在,但是扣扳機的人沒有了。這才是打不過滿洲騎兵的原因。

明朝末年為什麼會沒有人了?

袁崇煥在遼東的時候,有一隻鐵騎稱為“關寧鐵騎”,在明末的時候表現出了極強的戰鬥力,最初的時候只有兩三千人,多是蒙古族,後來發展到約兩萬人的數量。武器裝備是三眼火銃和狼牙棒。可遠攻可近戰,讓整個滿洲騎兵為之顫抖。

再厲害的軍隊也需要一個卓越的將領。滿洲使用反間計,讓年輕的崇禎皇帝輕而易舉的殺掉了袁崇煥,關寧鐵騎的領袖成了吳三桂,按說還是可以跟滿洲騎兵打上幾架,對決幾個回合。但是,國家用人之際,無兵無錢無糧,去鎮壓起義軍,更沒有經歷除瘟疫。最後李自成的農民起義軍已經打到北京城了,下面的大臣全都跑沒影了。可氣的是李自成也只能是個草莽,不懂得約束手下,手下的人霸佔了陳圓圓,就有了“衝冠一怒為紅顏”的故事,吳三桂直接投降清軍,讓明末統治者失去了一支強悍的軍隊。

分析明末不能打過滿洲騎兵的原因基本上就是明亡的原因。

第一是黨爭,齊黨,楚黨,浙黨,閹黨啊,名目多多,就是沒有哪個黨派能很好的處理國政。真是“內鬥內行,外鬥外行”。士大夫們已經長久的和下面的農民階層脫節了,不能因地適宜的提出解決國家弊病的方法,比如說當時的國家稅收制度已經出現了問題,土地高度集中,牢牢抓在少部分的手裡,致使國家財政收入急劇減少。官員只會內鬥,實在可悲。

第二是天災,明末的時候出現了一個小冰河時代,有點凜冬將至的感覺,只是大部分的作物顆粒無收,再加上後來的瘟疫,讓明朝的民眾苦不堪言,但是,上面的統治者還不知道下面的具體情況。電影《大明劫》很好的詮釋了明末的一個場景。

第三是起義軍,以李自成為首的起義軍,經過不斷的壯大,讓虛胖的明朝毫無喘息之力。最後是李自成攻進北京,崇禎皇帝自殺而亡。這已經預示著明朝的覆滅。

在這樣的情況下,滿洲騎兵才打敗了明朝的軍隊。有點撿便宜的感覺。

我是曹城少年,願你順心康健。


曹城少年


你好,我是涼夜寒塘,歷史愛好者,很榮幸能回答你的問題。

大明一朝國祚276年,歷經風風雨雨,最終在各種因素的促成下被清朝所滅,同時留下了崇禎皇帝“君王死社稷”的故事。縱觀明朝歷史,從初期的“洪武之治”“永樂盛世”“仁宣之治”到後期全國各地的農民起義及後金(清朝前身)的動亂,276年的時間裡太多東西發生了變化。回到問題,為何明末時期,明軍擁有先進的武器卻打不過滿洲騎兵?接下來涼夜想以下兩個方面分析一下。

一、武器方面

相比於明朝洪武永樂年間的早式火器,明朝末年的時候明軍所擁有的武器比起之前是要強上許多倍的。明朝萬曆年間火器專家趙士楨在他的著作《神器譜》中就寫到:

“然行軍戰陣隨帶便利,亦不過神槍、快槍、夾把、三眼、子母諸器。自鳥銃流傳中國,則諸器又失其為利矣。諸器一手持柄,一手燃藥,未及審固,彈已先出。高低遠近,多不自由。鳥銃後有照門,前有照星,機發彈出,兩手不動。對準毫釐,命中方寸,兼之筒長氣聚,更能致遠摧堅。”

不難發現,明朝末年的時候的武器經多年發展,彈藥、射程、火力、威力方面都不容小覷。而此時的清軍呢?


萬曆十一年(1583年),努爾哈赤的父親在戰亂中被明軍誤殺。年僅25歲的努爾哈赤悲憤交加,以祖、父所遺留的十三副甲冑起兵,開始了漫長的征戰之路。

此時清軍的主要軍事力量還是來自於滿族或者說來自於原先女真各部的遊牧民族,他們所依靠的武器還是以冷兵器為主,比如刀劍弓弩。

武器方面,明軍憑藉火器所帶來的優勢,理應穩壓使用冷兵器的清軍,那麼為何明軍會被清軍打敗呢?

二、明軍戰敗原因思考

1、騎兵對步兵的天生優勢

明朝的火器威力巨大,雖射程、火力等方面比起明朝初期要強上很多,但和我們印象觀念中的還是有很大差距的。比如明朝末年的柺子銃,射程是150米;外號“九頭鳥”的大型抬槍,有效射程也不超過200米,這樣的距離對騎兵來說實在不算什麼,基本幾秒鐘就能衝到跟前。


明朝末年,柺子銃

再者,彈藥更換需要時間,清軍的騎兵只要躲過第一輪攻擊或者一齊上陣,這裡面再算上明軍可能會發生的失誤加上清軍騎兵靈活的走位,明軍的火器部隊根本招架不住。

清朝騎兵

遊牧民族騎兵的機動性對相當於步兵來說的明朝火器部隊還是比較剋制的。

2、民心倒戈,軍心不振

明朝末年,天下大亂。明朝末年恰逢“小冰河期”,氣候發生了顯著變化,糧食產量呈指數型下降,這對一個人口眾多的帝國來說無疑是致命的打擊。北方的酷寒氣候使得降雨區域普遍向南轉移,這也導致了明朝末年全國各地幾乎連年遭受自然災害。

糧食產量欠收加上隨之爆發的大範圍性疫情,明朝末年全國上下幾乎餓殍遍野、慘不忍睹。生活悽慘的老百姓在這樣悽苦的環境下還要被強徵入伍,內心深處自然是一千個不願意,由此軍心不振。

明軍將領對徵調而來的兵大多也是不仁不義,最終導致民心倒向清軍。這些將領在軍事上只會搞龜縮防守,要不就是內鬥,像袁崇煥這種大將不是被撤職就是被殺掉,最後帶兵打仗的就剩一些無能之輩,關外之地的陷落理所當然。而李自成的狂妄自大導致吳三桂這最後一個有能力擋住清軍的將領向清軍投降,最終將清軍引人關內。反觀清軍方面,每次打仗前統帥將領都要在陣前指揮,軍隊上下同心協力。

民心所向,國之根本。一旦失去民心,想要取勝就不是那麼容易了。

3、軍力配置

按理來說,當時明軍人數是要遠多於清軍的,但事實上只有人數不到一萬的關寧鐵騎在和八旗兵打架(八旗兵是清朝主力部隊),剩下的幾支戰鬥力還可以的部隊,都被派去對付國內的李自成 張獻忠等等的幾百萬部隊。

明軍雖然數量上佔據優勢無奈太過分散,不足以抵抗清軍和起義軍的聯合進攻;而清軍方面,雖人口比較少但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所以能取勝。

結語

首先,就武器方面而言,明軍所使用火器是要強於清軍的。但清軍中騎兵的機動性對明軍產生了反制作用,使得火器的威力無法充分發揮。其次,明朝末年自然災害頻發,民不聊生,造成了明軍的士氣低下,軍心不振。而清軍一心想要推翻明朝的統治,可以說是同心協力,眾志成城。軍心和民心方面,明朝軍中比不上清軍。再者,明朝僅有的部隊中能真正發揮作用的將領太少,大多庸才當道,加上對內對外兵力分散,軍隊實力又跌一個層次,失敗也就成為必然。

為何明軍擁有先進的武器卻打不過滿洲騎兵?這個問題真的值得我們好好反思一下。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希望可以解答題主的疑惑歡迎留言,更多精彩,關注@涼夜寒塘以上圖片皆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本人刪除

涼夜寒塘


這個問題很尖銳,本文把決定明清命運的薩爾滸大戰和松錦會戰基本史實簡述,不難得出明軍火器先進而清軍獲勝的原由。清軍取得這兩場戰役的勝利,改變了歷史進程,使本來劣勢的清軍(前期稱後金軍)取得戰略主動權,為統一中國奠定雄厚的基礎。

第一場是薩爾滸大戰,明萬曆四十七年(天命四年,1619年),明廷東林黨掌權,任用在沒有實戰經驗的文官揚搞指揮,在準備不充分的情況下,在遼東兵分四路:宣化總兵李如柏,四川總兵劉鋌,山海關總兵杜松,開原總兵馬林,計八萬人馬。加上朝鮮和葉赫部參戰部隊,共十萬多人,採取分進合擊戰術。後金在身經百戰的努爾哈指揮下,率四太貝勒,即代善,阿敏,莾古爾泰,皇太極,等率後金精騎兵六萬,採用集中優勢兵力打殲滅戰的戰法。這場關係明清兩國命運第一次大戰,從戰前雙方準備情況便知端倪。戰功卓著的四川總兵劉挺要求率自已統領的四川三萬精兵參戰,川軍無論在抗日援朝,還是平定播洲揚文龍叛亂中都大獲全勝,是明軍精銳之一。他主張與後金決戰在五月,天氣暖和後進行。表明:“帶三萬川軍即勝努爾哈赤”,如是明主賢相當鼓其勁,何樂不為,卻被東林黨首樞臣方從哲,黃嘉善否定,揚鎬又極力以紅旗摧戰。不容劉挺等川軍聚集,強行督促出關進剿,劉鋌只得率先到的八百家丁,親兵和浙江等地拼湊的明軍出關參戰。山海關總兵杜松耿直,廉潔,勇敢,也認為:“戰不逢時,兵餉不濟,部隊互不熟悉,將領之間不協調,不便於大舉興師,而經略揚鎬輕率寡謀,不考慮實際情況,諸事皆謀於遼東總兵李如柏,以李如柏是非為是是非"。秘密派人越級向朝廷報告,乞請朝廷暫緩師期,(傅宗舉)《並採群言全遼安薊書》。被李如柏偵知,信使被截回來,重責十軍棍,杜松也只得帶雜牌兵馬積極參戰。明軍兩名軍事大將提出延期決戰的請求,皆被不懂軍事朝廷文官和經略揚鎬否定。開源兵備道僉事潘宗顏洋開原總兵馬林怯懦,不宜任主將,揚鎬不聽,果如潘宗顏所言。更為嚴重的是:揚鎬在李如柏的呼悠下,二月二十四日出師前夕,前往後金下戰書,訂三月十五日會戰,分路進軍,公然把進軍的秘密告訴後金,《滿州實錄》(卷5)。孫子曰“兵也,詭道也,不可不察”。揚鎬和李如松做法客觀上是在幫助觀努爾哈赤,早做準備。還未開戰,明軍敗相已很明顯。努爾哈赤派大批密探,監視明軍行動,一舉一動皆在他掌握之中。努爾哈赤知道葉赫部和朝鮮參戰,特派人遊說,送朝鮮國王五百張貂皮,希望保持中立,雖然葉赫部和朝鮮沒有公開答應,後來勢態發展證明努爾哈赤的離間工作起了很大作用。努爾哈赤採納明降將李永芳建議:“任明軍幾路來,我只一路去”的戰術,即集中兵力打殲滅戰的戰術。杜松軍開始進軍時,李如柏在杜松軍中詐傳,“清河已進兵,努爾哈赤已敗”,杜松聞之則急速進兵,渡渾河一半,即遭到後金兵伏擊,火炮和重火器皆未能過河。各路兵馬倉促應戰,杜松只得帶輕火器和朝鮮火統兵攻擊,擊敗後金大將哈都部隊。大貝勒代善,二貝勒阿敏,三貝勒莽古爾泰,四貝勒皇太極在攻佔薩爾滸大營之後,對杜松部進行合圍。李如柏遇少數疑兵吶喊逃走,狂逃中有一千多人自相踐踏傷亡,馬林遇伏並不力戰而潰逃。杜松力戰陣亡,全軍覆沒。努爾哈赤集八旗全部精銳合圍名將劉挺部,明軍雜牌兵力弱,劉挺激勵將士;“,殺身殉國,正當此時"。剩下五千人激戰,火器用盡,持刀劍血戰不降,全軍覆沒,結果是殺傷相當,劉挺奮力用大刀擊殺,終因寡不敵眾戰死沙場,所帶家丁,親兵全部陣亡,其慘烈程度也是明末用兵以來,十分罕見。朝鮮軍見狀向後金投降,葉赫部象徵的接戰即退。努爾哈赤各個擊破大獲全勝。這就是著名的薩爾滸大戰。明軍名將劉鋌,杜松的正確主張被否定,結果是兩名明末良將以身殉國,損失相當慘重。從兩軍主帥分析,明經略文官揚鎬根本不是身經百戰努爾哈赤的對手。明四路大軍,只有兩路能戰,李如柏部未戰先逃,馬林部接戰即退。而後金四大貝勒部皆奮勇當先,靈活機動,明軍處於劣勢。東北二,三月正值寒冷季節,對明軍不利,進軍先失天時。地理不熟,明軍深入後金地盤決戰,又失地利。戰前文武不和一,揚鎬瞎指揮,不等劉鋌兵馬聚齊,在糧草不濟情況下,強令進兵。劉鋌在亮馬甸地區,雪深數尺,馬無草,人無糧,陷入絕境,情緒十分沮喪。《趙紱大發幣金疏》載:劉鋌;“氣色先已暗談,安望豈有吞胡之志”。明軍再失人和,險大將於危險之地。天時,地和,人和,明軍盡失,靠不多火器,豈能取勝?!更有一局,危害極大,即李如柏行動鬼詭,前期鼓動杜松輕敵冒進,致使杜松部陷入重圍。後又知劉鋌部血戰卻不援戰,以迷路推諉,致使杜松,劉鋌兩部全軍覆沒,薩爾滸大戰慘敗,遼瀋盡失。言官交章參劾李如柏,援戰不利,先被革職,後自殺。李如柏乃明大將李成梁次子,抗倭英雄李如松胞弟,隨兄抗日援朝,擊敗倭寇立下戰功升任總兵。遇此國難之時,理當秉父兄之志,光耀門庭,卻臨陣逃脫,實在令人迷惑不解。歷史這樣紀載:努爾哈赤是靠遼東總兵李成梁提攜起家,努爾哈赤曾是李成梁家幼丁,父祖被誤殺,李成梁扶持他當明朝的二品官,李成梁讓遼東六百里土地贈與努爾哈赤,支持他統一女真。努爾哈赤孝敬李成梁自然不在話下,李如柏與努爾哈赤應該是兄弟關係。這就是李如柏鬼詭的地方,李如柏久據遼東,豈能迷路?東林自然要找替罪羊,揚鎬要為失敗開脫,矛頭直對李如柏,萬曆初念李成梁,李如松有功於國家,未下狠心嚴懲。但言官參劾不止,李如柏自殺身亡。是悔恨,還是畏罪自殺,只有自已知道。但是李成梁,李如柏父子為努爾哈赤成功做出的貢獻超越任何人,成為名符其實後金第一功臣。薩爾滸大戰後,後金逐漸統一遼陽以北地區,成為明朝的勁敵。

第二戰役為松錦會戰,皇太極在百戰中脫穎而出,在努爾哈赤去世後,因功德服眾,被三大貝勒共同推舉為後金汗。皇太極即位,先與明示弱議和。利用袁崇煥急於應付“五年復遼”的承諾,答應袁崇煥議和的條件是先殺掉東江總兵毛文龍。毛文龍在朝鮮皮島建立根據地,經常襲擊後金大後方,金大將佟養真就是被毛文龍偷襲殺死,成為後金心腹大患。在袁崇煥謀殺毛文龍後,明防禦後金的防線已然崩潰,解除了後顧之憂。皇太極說服代善,莽古爾泰奇襲北京。率十萬八旗軍繞道喜峰口,兵臨北京城下,殺明抗金名將趙率教,滿桂等。崇禎帝怒逮袁崇煥下獄,八個月後凌遲處死。從皇太極巧使連環計,先借袁崇煥刀殺毛文龍,解除後顧之憂,千里奇襲北京,又借崇禎刀殺袁崇煥,一石兩鳥,又準又狠,其文韜武略乃在其父之上,更非崇禎和袁崇煥可比,由此後金轉入戰略進攻節段。毛文龍被謀殺後,東江大亂,毛文龍手下將軍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先後率家丁,兵將和成建制火器營投奔皇太極,皇太極即組建漢軍八旗。大量仿製火槍,火炮,自此明朝火器優勢不復存在。為拉攏漢官,漢民,改後金為大清,皇太極為大清國皇帝。封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為三順王,統領漢八旗軍。此時皇太極的雄心早己不滿遼東這塊地盤了,眼光已經盯上大明王朝的萬里江山了。為此他兩次征服朝鮮,威服蒙古,剪掉了明王朝的兩翼支持,拉開松錦大戰的維幕。

崇德六年(1641年) 皇太極對錦州採取久圍而不攻戰略,促其內亂。總兵祖大壽手下蒙古兵被策反,六千多人投奔清軍,皇太極乘機發動對錦州的進攻。明朝見錦州危急,即派督師洪承疇率八路總兵,十三萬步騎兵馳援錦州。洪承疇對付李自成的農民軍還是很有辦法,但是應對皇太極這個身經百戰,駕馭全局的清帝王可就不行了。洪承疇放棄守戰結合的戰略,採納兵部尚書陳甲建議速戰速決,正中皇太極下懷。野戰是滿清八旗優勢,據險而守,尋機進攻是明軍特長。洪承疇將八路人馬集中小城松山,杏山,塔山城一帶,並沒有入錦州城與祖大壽會合,糧草放在筆架山。皇太極得知大喜,此戰關係重大,帶病連夜急馳前線,命八旗精銳先攻筆架山。奪取明軍糧倉,中途設伏,斷明軍退路。糧道被斷,明軍大亂,六路總兵率軍連夜爭先潰逃,自相踐踏,清軍前邊堵截,後邊追擊,前後夾攻,明軍損失大半。皇太極對據守在松山小城的洪承疇圍而不攻,斷其水道,果然松山副將夏成德降清,為內應。松山城破,洪承疇等被俘,巡撫邱仰民,總兵曹變蛟,王廷臣拒降被殺。可昔名將曹變蛟,李自成的剋星,競成為洪承疇兵敗的犧牲品。巡撫,兩總兵都不屈死在督師洪承疇的面前,而洪承疇經范文程勸說卻投降了。後人粉飾洪承疇,編造貴妃勸降的故事,文人相昔,云云總總,純屬多餘,投降就是投降。清軍用紅衣大炮轟擊塔山,杏山城,兩城守軍皆降。祖大祖見援軍大敗,堅守到糧盡草絕,無奈獻錦州投降。至此松錦大戰以清軍的徹底勝利,明軍完敗而告終。錦州,塔山,松山,杏山四城皆為清軍佔領,明朝只剩下山海關和寧遠一線。清軍在松錦大戰的勝利,火槍,火炮得到很好的使用,明朝已毫無優勢而言,火槍火炮在與李自成和南明的戰爭中都發揮很大的作用。松錦決戰消滅了明朝的機動軍團,從根本上動搖了明朝的統治,為李自成攻佔北京提供難得機會。而奪取松錦大戰勝利的皇太極,卻積勞成疾撒手人寰,但是他為滿清奪取江山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成為為擊敗李自成和南明,滿清能夠統一中國的第一人。











東方鉞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有必要先聽聽兵聖孫子關於戰爭勝負的論述:

孫子說:“故知勝有五:知可以戰與不可以戰者勝;識眾寡之用者勝;上下同欲者勝;以虞待不虞者勝;將能而君不御者勝。此五者,知勝之道也。”

翻成現代漢語就是說,可通過五種情況的考察預知戰爭的勝者:

一是知道可以同敵人打或不可以同敵人打;

二是瞭解多兵和少兵的不同用法;

三是全軍上下意願一致、同心協力;

四是以有備對付無備;

五是將帥有才能而國君不加掣肘。

對照這五條,明軍可以說基本不沾邊,特別是最重要的第三條,更是一點也談不上。在大明極其腐敗的政治下,明軍不敗就沒有道理了。

戰爭是政治的繼續。政治上腐敗了,軍隊裝備再好都沒有用。當年的國民黨軍就是一例。





田村山語


火器作為戰爭工具,具有一個漫長的發展過程。其前期的黑火藥時代主要在中國,黑火藥多數用於前膛火炮使用,但由於鑄造技術和火藥儲存,裝填效率等,前膛火炮在戰爭中並不能有效對抗快速移動的騎兵,自然也不可能做到所謂的炮火延伸,步炮協同等等先進戰術。前膛火炮在全世界範圍上,也一直沿用到清朝中葉,直到19世紀中葉,意大利人率先發明後膛火炮,才大大提高火炮裝填效率,減少炸膛,提高精度,火炮的戰術才開始逐漸豐富起來。

明朝時期使用的火炮自然是前膛炮,這種火炮最大的威力便是守城,因為攻城部隊移動範圍有限,努爾哈赤便是一時大意進入了火炮射程,可以說是相當不好彩被毫無精度可言的亂炮轟中。

可是我們古代的火器,除了火炮還有很多,例如騎兵的手銃,步兵的火繩槍等等。但同樣的道理,這些前膛火器,因為沒有膛線,射擊精度差,裝填費時,黑火藥迸發的彈藥射程短,在戰場上更多的作用只是用一陣陣的巨大聲響震懾和擾亂對方的馬匹和一些新兵。實際作用甚至不如弓箭來的高效。而滿洲騎兵並沒有使用笨重的鐵甲,而是使用了更輕便又有一定保護能力的棉甲,而棉甲相比於鐵甲,成本更低,材料來源方便,棉甲製作容易,價格低廉,且不像傳統重型鎧甲需要量身定做,方便大批量生產,重量輕,對當時的火器有很強的防護力。導致明軍的火器在遠距離時候基本不能發揮作用,等到近距離對戰時候,滿洲騎兵的馬刀已經揮到面前。

而威力更大,可以使得彈藥射程更遠的黃色火藥,可是到19世紀後面由諾貝爾發明出來的哦。


鐵烏龍


俗話說得好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個人覺得有以下幾點原因: 【1】明萬曆時期,朝政日趨腐敗,黨派林立,在這些黨派中,最先以浙黨勢力較大,浙黨首領沈一貫、方從哲都先後擔任過內閣首輔,在朝廷從過政,後來經過“梃擊”、“紅丸、“移宮”三案之後,光宗朱常洛即位,東林黨因擁立有功而勢力大盛。浙黨落敗,轉而投效宦官首腦魏忠賢。除東林黨之外,還有浙黨、齊黨、宣黨、楚黨、昆黨等,東林黨與各黨派之間的爭鬥不斷、永無寧日。\r

【2】當時兩派分別擁護皇長子朱常洛與福王朱常洵(鄭貴妃所生)爭奪太子之位。朝廷大臣按照明朝冊立長子為太子的原則,大多擁戴皇長子朱常洛,嚮明神宗皇帝建議立長子為太子,然而明神宗不喜歡宮女所生的朱常洛,卻加倍寵愛鄭貴妃,並且有意立鄭貴妃的兒子朱常洵為太子,卻受到大臣與慈聖皇太后極力反對。\r

明神宗與群臣爭論達15年之久。直到1601年,朱常洛才被封為太子,而朱常洵被封為福王。但是福王遲遲不離京就任藩王。直到梃擊案發生,輿論對鄭貴妃不利後,福王才離京去做了藩王,太子朱常洛的地位也因而穩固。\r

前後爭吵達15年,使無數大臣被斥被貶被杖打,明神宗身心交瘁、鄭貴妃抑鬱不樂,攪得整個朝野不得安寧。\r

【3】15年的太子之爭使得明神宗悲痛欲絕,他感到自己雖貴為天子,然而卻始終被大臣所控制,最終和大臣鬧掰,逐步對朝政失去興趣,開始怠政。從此以後長期不接見大臣、不上朝、不及時處理大臣奏摺等。執政後期經常因病無法處理朝政而傳諭輔臣。 除因病怠政之外,主要還是貪圖安逸、小病大養、無病也養。萬曆四十六年(1618年)以後,努爾哈赤的軍隊連克撫順、開原,遼東戰事日益緊張,這時長期怠政的明神宗曾經有些轉變,但其改變並不是太大。到了晚年,確實疾病纏身難以勤於政事。 萬曆皇帝的長期怠政,使明王朝中央政府幾乎陷於癱瘓,從此迴天無力,以致《明史·神宗本紀》中指出,“明之亡,實亡於神宗”。 【4】明思宗即位後,東北方的後金(即後來的清朝)佔領遼東地區,袁崇煥等人於遼西寧遠、錦州等地抵禦後金可汗皇太極的入侵。\r

1629年皇太極繞道長城入侵北京,袁崇煥緊急回軍與皇太極對峙於北京廣渠門。後經六部九卿會審,袁崇煥被冤殺,史稱己巳之變。 皇太極於1636年在盛京稱帝,改國號為大清,即清朝。陸續發起五次經長城入侵明朝北京、山東等地區。當時災荒疫疾,民不聊生。遼西局勢亦日益惡化,清軍多次與明軍作戰,最後於1640年佔領錦州等地,明軍主力洪承疇等人投降,明朝勢力退縮至山海關。 \r

【5】明朝中後期時常發生農民起義,崇禎時期本身朝政混亂與官員貪汙昏庸,加之與清廷多年的戰爭帶來大量糧餉的需求以及清兵的掠奪;以及因為氣候變冷,農業減產帶來全國性饑荒,這些都加重明朝百姓的負擔。1627年,陝西澄城饑民暴動,拉開明末民變的序幕,隨後王自用、高迎祥、李自成、張獻忠等農民起事,最後發展成雄踞陝西、河南的李自成與先後佔領湖廣、四川的張獻忠(最後成立大西政權)。\r

1644年李自成建國大順,三月,李自成率軍北伐攻陷大同、宣府、居庸關,最後攻克北京。明思宗在煤山自縊。 【6】明崇禎十七年(清順治元年,1644年)明朝將領吳三桂叛國投靠努爾哈赤,在吳三桂的帶引下清軍大舉進入山海關內,擊敗李自成,繼而進入關內直搗中原,攻佔了北京,同年十月清朝定都北京,隨後逐漸建立了對全中國的統治。綜上所述清廷武器、戰術方面上的優勢並不是造成明朝滅亡的根本原因,其實明朝徵府內部已經分崩離析,就算不被清廷所滅,明朝政府也會斷送於農民起義軍之手,只不過清廷相較於農民起義軍來說勢力更加的強大,清廷的入侵只是壓垮明朝政府的最後一根稻草!



小路講歷史


歷史總是在強調著,強大的軍事實力必須有穩定的政權、充足的財政支撐。何況明末的火器裝備相對於冷兵器還沒有絕對的優勢,明朝的社會問題,才是打敗明朝的根本。

政權不穩

明朝中後期出現了嚴重的朝政不穩,皇帝常年不問朝政,宦官和朋黨相互上臺,互相攻訐。而這些官吏階級上位只是為了個人利益,不顧百姓死活,導致民不聊生,朝堂混亂。



天災人禍

明朝後期又出現了嚴重的瘟疫和乾旱,導致赤地千里、餓殍遍野。本就不穩固的統治,加上百姓的生活艱苦,導致民變四起。李自成的大順,張獻忠在四川,接連組織的起義讓明朝政府疲於應對。


財源不足,軍備鬆弛

明末國家財政也入不敷出,乾旱、瘟疫、民變讓政府收入進一步銳減,朝堂的混亂又導致了收入被中飽私囊。沒有了財源支持,明朝政府的軍備卻不能荒廢,從萬曆年間兩次打敗日本,平定各地起義叛亂,還有徵剿滿清,每一項都需要大量的財力支撐。

一個動亂的朝堂,一個百姓困苦的國家,再加上一個如狼似虎的滿清,明朝最終滅亡了!


olby


首先,戰爭的決定因素是人而不是物。

而且在明朝末年,也就是17世紀,歐洲工業革命還未開始,不論是當時的中國還是歐洲,熱兵器尤其是像火槍之類的,擊發、裝填都比較慢,還遠未對冷兵器產生絕對的壓倒性優勢。

其實早在皇太極時期,清朝就已經利用俘虜的漢人工匠掌握並製造火器了,主要是紅衣(夷)大炮。這種大炮不論是在關外作戰時還是在入關後對農民軍和南明作戰時,都發揮了巨大作用。所以在火炮這類大型火器方面,明朝實際上早已失去技術優勢了。

這也導致清朝一直都比較重視火炮的技術,而輕視火槍的研發。不過大約在平定準噶爾之後,國內承平日久,連火炮技術也沒有進一步改進的動力了。


盧溝曉月lxy


因為打仗,武器的先進性並不能決定一切!

比如朝鮮戰爭,比如越南戰爭,甚至熟悉點我們再說抗日時期的一些具體戰爭,或者我們再看紅軍時期前幾次反圍剿!

一場具體戰爭的勝負在於人,在於指揮官,在於軍隊!都說明軍野戰幹不過清軍,那可以看看戚家軍的絕響渾河之戰,那可是步兵野外硬撼清軍騎兵!

但決定最終戰爭勝負的,就在孫子那句話:上下同欲!

人心齊泰山移!否則,再先進的武器都敵不過一批批來自自己人的刀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