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監利縣橋市鎮:身負重任千斤擔 風雨兼程腳下路――記奮戰在抗疫一線的橋市小學副校長陳成

身負重任千斤擔 風雨兼程腳下路――――記奮戰在抗疫一線的橋市小學副校長陳成

作者 橋市小學教師 舒娟姣


有一座城市,叫眾志成城;有一批戰士,叫白衣天使;有一種精神,叫逆流而上;有一種信仰,叫萬眾一心!

――題記


2020年的春節,在所有中國人的心裡,註定是一個永生難忘的記憶。新型冠狀病毒的突發肆虐,打破了喜慶祥和的節日氣氛,讓辭舊迎新的鐘聲更加沉重。不管是每張戴著口罩的臉,條條冷清的街巷,還是各種媒體的連番新聞報道,無不讓這個春節充滿別樣的懼意與冷清。

疫情就是命令,責任重於泰山!疫情防控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也是檢驗黨員、幹部初心使命的考場。情況越是危急、任務越是緊迫,越需要發揚不畏艱險、無私奉獻的精神。在這國難當頭,疫情氾濫之時,橋市小學黨支部副書記、年輕有為的80後副校長陳成,於疫患中見精神、顯本色,無須動員令,只有請戰書。截止二月底,在橋市鎮的疫情防控一線,他懷著滿腔熱血與高度的責任感,已連續戰"疫"了35天。


監利縣橋市鎮:身負重任千斤擔 風雨兼程腳下路――記奮戰在抗疫一線的橋市小學副校長陳成

2020年1月26日,農曆大年初二,正在家裡與家人們共度春節的陳成接到了學校李校長的緊急通知:武漢爆發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橋市鎮疫情指揮部要求我校立即制定、執行疫情防控措施,嚴防死守。作為學校分管安全的副校長,一直關注時事的他深知這場戰鬥已經在身邊打響,在和家裡人簡單的溝通後,他暫時告別剛滿六歲的兒子和家人,毅然奔向了這個沒有硝煙的戰場。一回到學校的陳校長,便臨時"霸佔"了門衛室,搖身一變成了橋市小學的"門神"。


監利縣橋市鎮:身負重任千斤擔 風雨兼程腳下路――記奮戰在抗疫一線的橋市小學副校長陳成

"不進不出,嚴防死守!"――這是陳校長跟各位住校老師們說的最多的一句話。他三申五令勸誡所有人都好好呆在家,自己家就在學校附近卻有家不能歸。幾箱方便麵和礦泉水便成了陳校長一個人自我隔離"孤島"裡的"滿漢全席"。他說:"家裡小孩多,執完勤不敢回家!"

是啊,既然肩負起了重擔,便是告別了假期,告別悠閒時光裡的所謂"詩和遠方"……一路走來,儘管艱辛、儘管心有牽掛萬千,但在陳校長心中,使命和擔當才是信念、才是追求、才是動力。


監利縣橋市鎮:身負重任千斤擔 風雨兼程腳下路――記奮戰在抗疫一線的橋市小學副校長陳成

2月4號,因橋市鎮政府機關防控人員緊缺,曾經的"調幹"陳成,被抽調到了橋市鎮疫情防控指揮部應急分隊參與防控,嚴防死守橋市鎮唯一的進出口215省道卡口。

2月5號,因應急分隊志願者人數不夠,在得到領導同意後,主動請纓,在陳校長的號召下,身邊年富力強的好友帶著滿腔熱血前來"投奔"。瞬間,橋市鎮疫情防控10人應急小分隊,成了橋市街上一道最靚麗的風景線。


監利縣橋市鎮:身負重任千斤擔 風雨兼程腳下路――記奮戰在抗疫一線的橋市小學副校長陳成

2月10日,因學校需要,被抽調學校。回到學校後的陳校長,不僅要負責防止校內外人員的出入,負責校內教師們的體溫監測和數據上報,還要臨時充當起老師們的採購員。一到採購日,從清晨起,他創建的微信物資代購群內的消息不斷:"陳校長我要一袋大米、一條草魚、5斤土豆""還有我父親的高血壓藥快沒有了""我兒子的奶粉和尿不溼用完了,你能不能幫我想想辦法"……細細數來每次都有幾十條生活物資採購需求。陳校長分類整理好後,一一為老師們去購買,解決了住校教師的生活物質需求問題。老師們親切的稱他為"校園裡最帥的仔"。

"我是黨員和退伍軍人,我不上誰上!"疫情期間,這擲地有聲的語言便成了陳校長的口頭禪。簡簡單單的一句話,卻讓大家真切感受到了一位領導對全體教師的關懷與付出,感受到了他堅定的意志、堅定的心!在群眾面前,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陳校長時刻用共產黨員的誓言踐行著"守土有責,守土盡責,守土擔責"的初心和使命,用紮實的行動確保我校平安。


監利縣橋市鎮:身負重任千斤擔 風雨兼程腳下路――記奮戰在抗疫一線的橋市小學副校長陳成

在我們這個社會中,一旦有難,便會湧現出無數個像陳校長這樣不畏困難、衝鋒在前,甘於奉獻的勇士。但在日常裡,他們又顯得那樣謙遜普通。他們便是分散在社會各處裡的脊樑,令我們敬佩,也令我們每一個人為能有這樣的領導和同事而感到驕傲和自豪!

雖然世界不可能每個時日都像我們期盼的那樣——面朝大海,春暖花開!但我們相信,只要大家萬眾一心、眾志成城、同舟共濟,一定會共克時艱。疫情的陰霾很快就會被掃除,更加美好的生活在向我們招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