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現金流撐不下去的海航官宣:海南省聯合工作組進駐化解流動性風險

《中國經濟週刊》記者張燕|北京報道

剛剛,海航集團官宣:應海航集團請求,海南省人民政府牽頭會同相關部門派出專業人員共同成立了“海南省海航集團聯合工作組”。聯合工作組將全面協助、全力推進本集團風險處置工作。

聯合工作組組長由海南省發展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顧剛擔任,常務副組長由海南洋浦經濟開發區管理委員會主任任清華擔任,副組長分別由中國民用航空中南地區管理局副局長李雙臣、國家開發銀行信貸管理局副局長程功擔任。

海航集團表示,自2017年末爆發流動性風險以來,在各方支持下,海航集團積極開展“自救”,但未能徹底化解風險。受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疊加影響,流動性風險有加劇趨勢。

就在幾天前,海航內部人士曾對《中國經濟週刊》記者回應稱,確有來自海南省工作組的人員去過海航,與海航集團領導就就進一步化解流動性危機與集團領導有過談話,具體內容並不知曉。

近兩年以來,海航一直深陷流動性危機。海航集團2019半年報披露,截至2019年6月末,海航集團借款總額5548億元,1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781億元,資產負債率達到72.07%。

從海航集團的公開信息來看,儘管海航一直在加緊處置資產,但由於“造血”能力不強,即使加大了資產處置力度,依然難以擺脫深困流動性危機。財報顯示,2018年海航集團虧損49億元。2019年上半年虧損35億元。此外,2019年海航集團上半年籌資活動產生現金流淨額是流出285億元。也就是說,從截至2019年6月的財報信息來看,包含處置資產在內的籌資活動已經不能增加現金,而是在不停償還債務,現金淨流出了。

在2019年年底發表的新年賀詞中,陳峰坦誠,2019年海航資金短缺的情況仍未解決,並存在工資遲發、緩發的現象。陳峰同時表示,2020年是海航化解流動性風險的決勝之年。

陳峰估計不會想到,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讓一切又陷入了不確定之中。

據民航局副局長李健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佈會上介紹,從1月25日至2月14日,民航日均運輸旅客47萬人次,是去年同期的1/4。2月15日至23日,客流量將再減半,日均旅客預計不超過20萬人次,客流量不足高峰時期的1/10,客座率不足40%。

2月18日,海航控股(600221.SH)發佈了1月主要運營數據,其中顯示,2020年1月,海南航空旅客週轉量同比下降了29.92%。據媒體報道,海航已要求聘用的外籍機師無限期放無薪假,旗下的香港航空計劃裁員約400人。

這不是海航第一次因疫情遭遇危機。2003年“非典”期間,海航因疫情影響,出現了運營10年來的首次虧損,當年虧損近15億元,資產負債率超過94.3%,淨資產只有14.29億元。

“當時,美蘭機場一眼看過去,一二十架飛機,全部停著。仍在運營的航班旅客寥寥無幾,個別航班甚至僅有一名旅客,連油錢都掙不回來。”海航集團副董事長李先華在接受《中國經濟週刊》採訪時曾表示,這一次的危機使他們意識到,如果公司的收入高度倚賴單一航空業,那麼抗風險能力將始終處於低位。

《中國經濟週刊》記者梳理過去一年來海航集團的公開信息注意到,過去兩年來,在處置資產的過程中,航空主業也一直在“瘦身”。2018年,海航陸續與地方政府簽訂4家航空公司的重組協議,其中包括烏魯木齊航空、首都航空、北部灣航空和西部航空。去年12月,香港航空的牌照也差點因財政問題一度不保。

值得一提的是,歷史上海航曾面臨過一次差點被兼併重組的危機。2000年,中國民航局決定對民航企業進行大規模重組,並提出了以國航、南航、東航3家國有航空公司為中心的兼併重組思路。當時,海航的市場佔有率不足2%。關鍵時刻, 海航突破區域限制、主動出擊,接連併購了長安航空、山西航空、新華航空、祥鵬航空,重組了美蘭機場公司,成立了西部航空、海航股份新疆分公司,一舉成為國內第四大航空公司,從而避免了被“吃掉”的命運。

2月18日,國資委副主任任洪斌在接受媒體採訪中表示,目前是否是航空業重組機會,還需要尊重企業意願,按行業發展規律操作,國資委會像平常的結構調整一樣支持企業。目前未收到三大航重組的相關提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