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小朋友注意力不集中怎麼辦?

夢想做一個果農


在我日常工作來看,

小朋友注意力不集中的問題,還沒引起家長足夠的重視,大多數家長都認為孩子還小,都愛玩好動,有些家長也不太注意管教方式,所謂的順從孩子天性而為。一到一年級,在學校的行為表現問題突出了,比如課堂上不專心聽講、作業容易分心、有衝動及破壞性行為,老師也經常批評並向家長投訴,導致孩子學習及社交困難、自信心低。

這個時候一些家長就來找我諮詢,我就開門見山的直接回答他們要做專項系統的“專注力不足/過度活躍症ADHD評估”,但家長大都不太願意正視、接受自己孩子有“病理缺陷”,實際早發現,早干預,有助孩子改善“專注力不足”。

據我研修的“管教ADHD有法”課目講座資料顯示:該類兒童在香港的發病率達到7-8%、小學生達到3-5%、男女童患病比例約為4:1至6:1,男性小學生8.9%有AD/HD,而女童多表現為注意力不足,故較難察覺,中一至中三學生中有3.9%有AD/HD症狀。

而內地的數據一定比這個高,因為這種症狀除了先天性的遺傳因素外,後天的社會心理及環境因素:比如經常轉換照顧者、父母管教問題等,對孩子的影響更大,所謂的“熊父母-熊孩子”。

這些孩子其實也是很無辜的,因為他們是“自己控制不住自己”!

因為遺傳的原因,在孃胎裡就多巴胺水平不足夠,大腦及小腦體積較正常人細小,前腦、小腦功能較弱,基底神經節較小,這些缺陷導致孩子先天性的難以自控。

其實這些ADHD孩子又有很多不同的長處,他們可以是“超級聰明”的,比如充滿活力,時常都很興奮,很開放,與他們相處很有趣,等等。

有關ADHD專業評估、治療方法、矯正執行訓練在此就不展開細講,看看我們學習並採用的其中一部分訓練教案講義(下圖為教案實拍圖),感覺一下工程的專業複雜程度吧,從學前小童、小學生到中學生,都有嚴格細緻的家校聯合輔助訓練執行方案。

一旦家長認為孩子有專注力不足或過度活躍症狀,不管家長是否選擇專業機構去評估或矯治,都要首先反省自己的管教方式,發展積極的關注技巧,提高孩子的受教接受度。

在此先給出幾點改善對待孩子態度的意見,有助於改善孩子專注力:

1、瞭解及接納孩子特性及特殊需要,訂立切合實際的期望和合理的獎罰規則;

2、嘗試對自己及孩子保持寬容,小心負面的溝通方式;

3、要讓孩子知道你是關心他的,你不喜歡的只是他的行為;

4、儘量即時並明確說出孩子的適當行為,給予孩子清晰的指示;

5、讚賞孩子的努力和進步,給予正面的鼓勵,加強孩子的學習動機。

希望我的分享能促進大家都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重視,下步我將逐步把我這方面進修及矯治訓練實踐的經驗心得分享出來,有心的家長可以關注我,或留言溝通,我將極盡所能整合資源幫助大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