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B-1B戰略轟炸機高清細節,服役多年破舊不堪,實戰性能望而生畏


說到美國空軍的B-1戰略轟炸機,大家應該非常熟悉。這是美國北美航空於上世紀70年代研製的一款超音速變後掠翼戰略轟炸機。原型機於1974年首飛成功,1985年正式裝備美國空軍。B-1戰略轟炸機主要有兩款改進型號,一款是B-1A核攻擊型,一款是B-1B核常攻擊型。目前尚有50多架B-1B戰略轟炸機在服役過程中。今天與大家分享一些B-1B戰略轟炸機的細節。

眾所周知,B-1系列轟炸機一共建造了約104架。但是經過多年的服役後,由於這款轟炸機飛行多以低空超音速突防為主,對於機體的磨損太大。加上使用變後掠翼的設計,日常維護成本過高,很多B-1系列轟炸機在服役20多年後紛紛退役。目前我們看到現役B-1系列轟炸機的外觀都是修修補補的狀態。

B-1B戰略轟炸機這種4人機組的超音速轟炸機,進入上世紀90年代後,參加了多場局部競爭,由於突防能力強,攻擊力驚人。的確給當時很多國家和一些軍事組織造成了很大的麻煩。近十多年,大量現役的B-1B戰略轟炸機進行了航電系統,火控系統,電子戰系統的相關升級。其作戰能力一起位於戰略轟炸機前三。


然而B-1B戰略轟炸機可變後掠翼,這一當時的高新技術,經過多年的發展,無法做相應的升級。眾所周知,可變後掠翼保證了B-1B戰略轟炸機優異的低速飛行性能和高速飛行性能。曾經的F-14雄貓重型艦載戰鬥機也採用了類似技術。在那個年代,有能力研製生產這一技術軍機的國家,其軍用航空工業實力都是頂尖的。

圖片是B-1B戰略轟炸機可變後掠翼機翼後方的細節特寫,雖然只是拍攝的表面細節,但是可以隱約看到這一區域相當複雜。當時俄羅斯也研製了一款更為強大的可變後掠翼戰略轟炸機圖-160,其機體更大,速度更快,使用成本也更高。這兩大戰略轟炸機至今依然是軍用航空史上的奇蹟。

然而經過多年的使用後,可變後掠翼的缺點也越來越明顯。圖片中可以看到B-1B戰略轟炸機主機翼後方活動區域已經舊化明顯。這也是不得以而為之。美國空軍計劃10年內,要淘汰這批B-1B戰略轟炸機,反而保留更老的B-52戰略轟炸機,具體原因與可變後掠翼的設計,有著直接的關係。畢竟美國空軍再怎麼財大氣粗,使用這批B-1B戰略轟炸機也早已顯得力不從心。


圖片為B-1B戰略轟炸機4臺F101-GE-100渦扇發動機,安裝在翼根下方的兩個雙聯短艙中。短艙靠近飛機重心以增強低空穿越亂流時的穩定性。短艙之間的間距較大,主起落架組件佈置在短艙之間,向上收入機腹。為了達到接近2馬赫的最大飛行速度,B-1A採用了可調進氣口和尾噴管。計劃安裝8個整體油箱,兩側機翼內各一個,其餘在機身中,載油量68,039千克。這一性能特點,現在看來也是非常先進的。

圖片為4臺F101-GE-100渦扇發動機尾噴口細節特寫,這款發動機最大推力達到7.7噸,最大加力推力約14噸。俄羅斯的圖-160戰略轟炸機使用的發動機推力更大,性能更為先進。當然使用成本也更高。

圖片為B-1B戰略轟炸機垂直尾翼根部與後機身的細節特寫,可以看到這一位置有大量的擾流片。另外轟炸機機體表面也有多處維修的痕跡。我們可以看到經過多年的使用後,舊化非常明顯。但是這樣一款最大起飛重量216噸的怪物,12000公里的航程,裝備大量的巡航導彈和精確制導炸彈,B-1B戰略轟炸機實戰性能依然讓人仰望。


圖片為B-1B戰略轟炸機垂直尾翼頂端細節特寫,由於設計位置的原因,這一塊也是全機上下給人感覺最新的地方。B-1B戰略轟炸機垂直尾翼頂端距離地面約10.4米,可以想象這款戰略轟炸機的體型。

圖片為B-1B戰略轟炸機前起落架艙的細節特寫,之前我們已經與大家分享了B-1B戰略轟炸機彈艙的細節圖片,可以看到內部的很多設計,今天看來依然有很多黑科技。綜上所述,美國空軍這一架B-1B戰略轟炸機經過多年的使用後,外觀看起來已經非常破舊,但是由於原始設計指標較高,加上後期經過現代化升級,以今天的標準看依然是一款讓人望而生畏的戰略轟炸機。

本文圖片攝於日美共用三澤空軍基地,圖片中這架B-1B戰略轟炸機前起落架下方有很多日本觀眾,從這些日本人仰望的姿勢,臉上覆雜的表情。大家可以自行想象他們心裡所要說的話。戰略轟炸機在戰時是一型攻擊性武器,在和和平年代就是一型威力強大的心理戰兵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