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電視中飛機被導彈鎖定後,會收到提示,在現實中是真的嗎?

何均堰


電影《深入敵後》劇照,薩姆–8鎖定“大黃蜂”後,預警系統就閃爍併發出了“蜂鳴”警告聲音。飛行員制導自己被導彈鎖定了。

導彈在大黃蜂后面緊追不捨,戰鬥機不得不釋放干擾彈、滾轉機動,還有各種大機動動作,甚至利用山體掩護讓第一枚導彈裝山逃避,卻躲不過第二枚導彈的墜機,最終被擊落!

整個過程預警系統是比較真實的體現,但是在躲避導彈過程中有著很大的藝術加工成分,比如在丟紅外誘餌彈干擾時候,導彈已經飛過來了,以戰鬥機的速度根本無法與導彈相比,這時候應該是直接被擊中才對,當然電影嘛,沒有這麼玄之又玄的藝術加工就失去了他的魅力,可以理解!下面我們具體來說說戰鬥機的導彈預警系統。

上圖就是法國陣風戰機全身的告警系統了,包含了2種,一種是雷達告警系統,另一種是尾焰告警系統。這是典型的三代半戰機的標配了,曾經美國的F15、F16對尾焰告警系統不是很上心,可能基於對自己體系作戰的強大自信,不過最近我看微博已經看到美國F15在座艙下面加設了這套系統了。

初代雷達告警系統

說起戰鬥機的雷達告警系統,其實早在二代機的時候就已經有了,只是當時的告警系統的原理和現在的還不太一樣。從二代機開始有了導彈後,各國就研發了第一代的預警系統,能夠預判導彈來襲,主要利用的早期火控雷達的”BUG“。

當自己的戰機被敵方的火控雷達鎖定後,自己的戰機也能接收到對方發射的雷達波,而早年間的火控雷達在給導彈傳輸指令的過程中,雷達會有一個短暫的時間停止發射雷達波,當這個停頓被捕捉到後,便視為對方戰機已經在給導彈傳輸數據了,戰機的預警系統就會持續不斷的發出警告,提醒飛行員導彈來襲,注意規避了!

三代機雷達告警系統

隨著航電系統的不斷完善,到了三代機的時候,這樣的斷電效應“BUG”被修復,早年間的一代預警系統就失去了作用,於是所有的戰機在預警功能上做了調整,就是在對方火控雷達照射自己的時候,就代表自己戰機可能已經被對方鎖定,並向飛行發出警告!

為什麼說是可能呢?因為這套預警系統主要是通過接收對方雷達波的頻次和強度來判斷的,如果是戰機為一個大型目標護航,比如轟炸機,很可能對方老遠就發現轟炸機進行鎖定了,而處於轟炸機邊上的戰機可能都還沒被發現,但是接收到雷達波同樣會警告飛行員!

戰機雷達可以在好幾種模式下工作,比如搜索模式、邊搜索邊測距模式、鎖定模式,比如搜索模式下他的範圍最廣頻次最低,可以搜索戰機前緣±65°範圍,但是沒個方向點掃描頻次高達10秒以上;邊搜索邊測距就是發現了目標,搜索範圍變窄,雷達掃描頻次加快,並能通過雷達測算出對方的速度和飛行方向;到了跟蹤鎖定模式下,雷達掃描範圍收窄至±10°左右,掃描頻率在1秒左右,不斷對目標移動進行測算跟蹤!雷達預警系統在接收到這麼高頻率的雷達波後就已經默認自己被對方雷達鎖定了。當然像美國這種強大的空情能力的國家,其數據鏈系統已經非常完善,在其被雷達波照射後,甚至可以通過雷達波的特徵對比數據鏈判斷出對方雷達到底是來自地面還是空中型號,甚至能更精確的判斷出對方雷達的型號!

雖然雷達系統提出了警告,至於導彈是否發射其實是不知道的,如果是發射後不管主動雷達引導頭的導彈,那麼導彈的雷達波和戰鬥機的雷達波是有差異,就可以判斷導彈來襲了!如果是紅外引導頭的,導彈發射距離比較遠的情況下是飛行員也無法判斷是否導彈已經飛來!

尾焰告警系統

最初飛行員在被導彈鎖定後是無法判斷導彈襲來的方向的,只能靠著飛行員“眼觀六路,耳聽八方”來識別,極為考驗飛行員的眼力、反應和心裡承受能力,一旦發現導彈就立馬大機動擺脫,晚了也就來不及了!

近些年隨著電子系統的發展和不斷的小信號,戰機又發展出了遠紅外預警裝置,也就是俗稱的“尾焰告警系統”,這些裝置和系統計算機連接,根據紅外特徵(速度、熱度、方向等)判斷後,自動發出來襲警報。這時,飛行員可以從容做出拋誘餌(紅外的拋紅外誘餌彈、雷達的拋箔條)或者啟動電子戰系統致使來襲導彈失去目標、做大角度離軸機動來規避導彈。

現代空戰不是“發現即意味擊落”嗎?這樣的預警有用嗎?在很多場合還是很有用,電子技術的發展和導彈的機動能力實在太強了,強於戰鬥機太多太多,因此戰鬥機在導彈面前基本沒有反抗的餘地。這個沒有反抗餘地是有前提的,那就是在導彈的不可逃逸區範圍內,這個範圍有多大呢?根據飛機與導彈的姿態有所區別,比如導彈追尾肯定就會小一些,如果迎面而來肯定就會大一些,基本來說這個範圍只有導彈自身最大射程的1/3範圍,在這個範圍內發射的空空導彈戰鬥機是很難逃脫的,但是距離遠一些就不一樣了,畢竟即使是雙脈衝火箭發動機,其發動機工作時間其實只有10s左右,其他基本都是無動力飛行,超出不可逃逸區範圍導彈仍然有很大的殺傷性和機動能力,但是導彈隨著戰鬥機的每一次機動都會損耗很大的動力,優秀的飛行員在這個範圍內擺脫還是有很大機會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