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疾控“福爾摩斯”:一個確診病例背後的縝密調查

在抗擊新冠肺炎的戰場上,有這樣一群人。他們不是警察,乾的工作卻有點像破案。他們不是醫生,卻是江蘇援黃石醫療隊中極其重要的角色。2 月29日,江蘇疾控的陳勇和同事們,已經在黃石待了19天。每天,他們都像偵探一樣,調查每一個確診病例背後的接觸網。而就在兩天前,他們調查發現,有個村民明知道自己出現發熱和咳嗽的症狀,還和他人打麻將,家人相繼感染,包括剛出生40來天的小孫女。

做流行病學調查有點像警察破案

在拿到新確診病例的信息後,陳勇就要開始搞清楚病例可能的傳染源、行動軌跡,排查密接,高危密接告知社區安排到集中點隔離,另外還要排查聚集性疫情的可能性。這是他們每天工作的重點。

陳勇告訴現代快報記者,就在前兩天,他在調查過程中,還發現當地有些人防範意識相對比較麻木,結果傳染了一家人。某村的村民在出現發熱和咳嗽的症狀後,還和別人一起打麻將,關鍵是還沒有戴口罩。結果老婆、兒子兒媳相繼感染,甚至連剛出生40多天的小孫女也未能倖免。陳勇說:“這種情況下需要擴大排查密接,疫點終末消毒也要果斷徹底。”

陳勇和其他三名小夥伴,是2月11日到達黃石的,他將四人稱之為“江蘇疾控最強逆行男團”。陳勇是江蘇省疾控中心疫苗管理科副科長,在這次任務中他擔任江蘇援黃石醫療隊預防控制組組長。

一個人被確診新冠肺炎,大家看到的只是一個案例,可是背後要付出無數勞動。誰來調查他的密切接觸者?誰又能防控病毒的傳播?這就需要疾控的工作人員進行流行病學調查。“ 做流行病學調查有點像警察破案,要在千頭萬緒中抽絲剝繭,去尋找傳染源的蛛絲馬跡,同時排查可能傳播的範圍,這需要有縝密的思維,還要有紮實的專業知識和豐富的經驗。”陳勇告訴記者。

疾病預防控制是為了防止有增量

陳勇一行4人到達黃石後沒多久,江蘇省疾控中心副主任醫師王福如也來到了黃石,王福如目前是江蘇援黃石醫療隊流行病學調查組組長。

為什麼要做流行病學調查呢?王福如告訴現代快報記者:“醫療救治是去存量,但疾病預防控制是為了防止有增量。只有防控做好了,才能減輕下游病例救治的壓力。怎麼去發現增量就是靠流行病學調查,實際上在整個預防控制中是打前哨的。調查主要是兩個目的,第一個是找到患者可能的傳染源,第二個目的是找到他可能接觸的人。找到患者的傳染源,就可以倒推出他是通過什麼途徑被傳染的,他在傳染的過程中,和上一個傳染源有沒有接觸。找到密切接觸者,把他們集中管理起來,這樣就便於對增量的控制。”

王福如說:“密切接觸者是通過流調發現的,然後把他們送到隔離點進行集中管理。在集中管理時,我們要對隔離點進行監管。首先這些密切接觸者不能脫離管理隨意跑動,這樣可能將疫情擴散。其次是保證這些密切接觸者的生活起居和心裡健康,他們到隔離點會緊張。我們還要對他們進行醫學觀察,重點是要發現他們會不會轉變為確診病人。我們不要只關注體溫,新冠肺炎的臨床症狀還包括腹瀉和結膜出血等,都要進行摸排。越早發現患者對他個人治療是好事,對我們去排查他的流行病學史也是很有幫助的。”

把網眼縮小,讓小魚也跑不了

剛開始來的時候,陳勇他們對黃石市整個防控環節進行摸底。針對黃石市沒有區疾控中心的現狀,預防控制組派出四名流調隊員與黃石市疾控中心專業人員結隊下沉至各區防控組,聯合公安、街道和社區管理人員,開展集中隔離點風險排查、新冠肺炎病例個案流行病學調查和發熱病人密切接觸者篩查,第一時間發現疫情隱患。

王福如表示:“只要提到江蘇衛生,基本上黃石的市民都是非常佩服,同時也很感謝。其實我們到這邊來還有一個任務,就是培養一支帶不走的隊伍。一方面通過現場對流調包括對消殺的培訓和指導,手把手教他們,現場教會。另一方面在工作中如果發現一些問題,我們會及時和他們溝通,進行培訓。”

“如果說我們在織一張控制疫情的網,那麼前一階段就是在織網。網織好了,大魚都跑不了了,而現階段我們就是要把網眼縮小,讓小魚也跑不了。”陳勇介紹:“瞭解病例的居家環境以及家屬和他們的接觸情況,做一個密切接觸者的排查,這些都是為了更好地防止疫情擴散。家屬在得知患者確診後,往往心情都比較低落,我們在做流行病學調查的時候要先安撫他們的心情,這樣他們才願意配合工作人員的調查。”

陳勇告訴記者:“這兩天黃石的新增病例數為零,算是一個階段性的勝利,但是我們依然不能鬆懈。密切接觸者還有一定存量,恢復期病人管理,養老院等重點場所管理,復工復學,都會給防控帶來很大壓力,任何鬆懈麻痺都會給疫情帶來很大變數。下一階段的防控重點開始轉變到‘去存量,防變量’,管理好現有的密切接觸者和恢復期病人,逐漸消化存量,同時防範養老院等重點場所,復工復學可能發生的變數,這些都需要更加細緻的工作。”(特派記者 鄧雯婷)

疾控“福尔摩斯”:一个确诊病例背后的缜密调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