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節後招人平均工資要多少你才能接受?

春藝琴坊


很高興回答你提出的問題,工資多少是要看個人能力,所工作的地點,還有工作單位效益的好壞,不是說要多少工資就能得到多少,一線城市和二三四線城市的工資都有差距,不能相提並論,不管在哪裡工作,工資肯定都想多了好,即使達不到自己滿意,也要高於最低生活保障的。


她一定在夢中


很好,對於我個人在廣西來說說吧,我是農村出來的農民工,工種水電按裝,項目,工價現在來說跟往年沒什麼兩樣,普工,每天150一180元,不包吃,包住。師傅級,每天250一280元,不包吃,包住,月結80%工資款。說實話工作就是不正常有做,有時一個月才幹十多天,總的一句,十年打工,都是一場空。但為了生活,為了子兒上學,不得不幹。都是市場價錢,只有奮鬥了!


農工小姚


首先要看所在城市1線城市和三線城市的工資要對半砍。所在行業和崗位自身技術和能力。

我在三線城市做醫療信息化建設和醫藥器械銷售工作,我面試應聘者沒有一百也有八十了。說說我個人看法。

我會把應聘者分為三類

1.初入社會的應屆畢業生

對薪資要求不是很看重,3500的底線就能接受。但是流失率很高。很難碰到及踏實有能幹又穩定的。

2.30歲左右到了一個不上不下的年紀有一定的社會經驗了但又沒有做太好,或者是是在能力方面還有欠缺。單面對家庭的壓力選擇提升性跳槽。對薪資及崗位都會有預期。3500的底薪加上銷售提成能夠達到8000+應該能夠接受。

3.兩種一種是一線城市返鄉的青年另一種是35歲以上有一定社會經驗及一定能力的人但又沒有達到一定高度的人。

我認為這兩種人是最不穩定或者會打破原有團隊默契的人。

第一種 目前一線城市同行銷售薪資大概分為三個檔7k,11k,13k。做著同樣的工作回鄉後落差難免有些不好接受,想加薪必然要付出,會陷入尷尬境地。

第二種35歲以上的來了以後就要各種資源各種條件要崗位帶隊伍。能力突出的隊伍跟不上,能力不行的,思路不統一,工作有心無力。最後弄得不歡而散。

對於薪資待遇每個人都有預期,也有自己的家庭責任,我認為有能力有想法的人不應該是我要多少能接受,而是提升自身有事讓自己更有價值。你的收入等於你能為企業帶來多大的價值。

也預祝疫情結束,大家找到稱心的工作。有一個好的發之前。


精力充沛的劉多餘



說起這個話題本人最有發言權,不管是剛畢業的大學生這好,初出社會的打工仔也罷,都會面臨一個問題“就業”,家境比較好或者背後有貴人相助自然不在話下,像我這種要錢你錢要背景沒背景的人肯定都在網上瀏覽過相關網站,本人不才,人際關係淺薄,只能求助網路的力量求得一份工作。在瀏覽過n多網站後總結一點,網站上的招聘信息工資方面波動較大,3000-5000,5000-8000,甚至還有8000到15000,看這些數字第一個想法就是同一個崗位工資差距這麼大,當然是吸引別人前來應聘,但真正到了面試官哪裡談起工資大部分比招聘界面上的工資都要低,還會給你灌一些雞湯,什麼勤工能幹、升職加薪、個人能力給你扯一通,我才明白招聘工資只是吸引求職者前來應聘,這樣面試官就已經成功了第一步,接下來經受不住面試官傳銷一般的語言誘惑和發展前景的求職者就會正中下懷,當然這只是一部分,不可能都是這樣,這就得看自己的機遇和能力了!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128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51a8108a96284288bf5292de0e1f02b1\


劉酸vlog


第一個說是有機構統計節後第一週平均招聘月薪9311元,另一個則是人社部宣稱疫情對就業影響不小,目前的市場招聘需求在下降。

如果是年前對跳槽心裡有些想法的人,看到這兩個熱搜,心情應該像坐了過山車一樣跌宕起伏,一會兒覺得自己也可以往9000衝一衝,一會兒又當頭被潑下一盆水,覺得自己還是要冷靜冷靜,別跳槽不成反而連現在的飯碗也保不住。

事實上,平均9000+的招聘月薪全是靠少數人拉起來的,他們不論什麼時候,不論去到哪裡都能讓自己很值錢。

有明確的規劃

真正那些能夠笑到最後的人,都是早早的就對自己的人生開始了規劃的人。

哈佛大學曾在1979年對應屆生做過一個歷時十年的調查,發現那些對人生有規劃的人,往往都比那些沒有方向感的人的人生要更好。

當時他們發現有百分之三的學生對自己未來的規劃明晰,並且記錄在日記本上,而有百分之十三的學生對自己未來有規劃,卻沒有落實在筆頭上,剩下百分之八十四的學生對未來很迷茫,不知道自己要做什麼。

十年後,哈佛大學針對同樣的人又做了調查,有了驚人的發現:

對未來有規劃,但是沒寫下來的學生,比那些沒有規劃的學生,收入高出兩倍。而對未來有明確規劃並且寫下的學生,收入比其他所有學生的總收入還要多出十倍!

對人生的規劃落到職場,就是職業規劃,有職業規劃的人,對自己的優勢、劣勢都有清晰的認知,因此能找到最合適的定位,少走很多彎路,他們想要獲得成功一定是事半功倍的。

有高超的執行力

當一職場人有了清晰的職業規劃,就意味著他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結果導向,這會帶給他很強的內驅力和執行力。

美國ABB的原董事長巴尼維克曾說:“一個企業的成功5%在戰略,95%在執行。”借用他這句名言,向陽君也想說,想要成功不僅要目標清晰,同時也要不斷去執行、去將目標落地,不要講目標變成一座空中閣樓。

結果現在一個月快過了,我問起他們倆減肥的成果怎麼樣了,一個哭喪著臉說減肥太難了,自己還是喜歡有零食相伴、可以隨時躺著當鹹魚的生活,另一個呢二話不說上了秤,拍了張照片過來喜滋滋地說自己已經瘦了快5斤了。

這樣的事經常發生在我們身邊吧,以小見大,沒有執行力,你就什麼也幹不成。

職場的執行力還體現在對目標的修正上,職業規劃不是一個一次性問題,而是一個長期的人生課題,光說不練假把式,需要的不是衝動的決定,而是強有力的行動+長久的堅持。

有豐富的積累

我曾聽過這樣一句話:“職場,就是讓解決問題的人高升,讓製造問題的人讓位,讓抱怨問題的人下課。”

能解決被人不能解決的問題,那你在老闆眼裡必然是值錢的。而想要解決問題,你需要有豐富的積累,甚至有不可替代的優勢。

積累需要長時間的主動學習,更需要不斷研究不斷,總結經驗,最後這些積累才能變成自己的頂端優勢,增加自己的核心競爭力。

溝通中,小許告訴我們,他在目前的公司已經幹了快3年了,好幾次和升職擦肩而過,反而有兩個資歷比他淺的同事得到了機會,他自己卻要面臨裁員。

相比小許的被動,他的同事都是主動學習不斷積累的類型,差距一點點加深,到後來就會變成他被裁員的最後一根稻草。

有敏銳的感知

暫時沒有深入的思考,或者得不出靠譜的結論也不用擔心,習慣和能力都是可以培養出來的,多看一些社會新聞,聽聽各行各業專業人士的分析,總結他們的觀點,消化並且形成自己的認知,長此以往,一定會對自身有利。

從職業規劃的層面出發,你對自身的問題越敏銳,越能在更短的時間解決問題,對行業和職能的區別越敏銳,越能找到適合的方向,而如果對宏觀的大環境越敏銳,越能找到最好的發展平臺借力發展,事半功倍。

2020年的職場環境因為一場疫情變得更復雜。市場招聘需求下降是真的,但也有一批人穩穩地拿著高薪跳槽也是真的,只要你自身足夠出眾,面試也不過分分鐘的事情罷了。

危機之下,只會求穩是不行的,想要自己也擁有面對危機的資本,一定要儘量給自己增值






句句扎心的小恆子


你這個意思應該是說找工作吧,如果是招聘方可能會理解為招工。

受疫情影響,今年好多單位都延期開工,本來已經安排好的招聘會,有的也取消了。開工了的單位有的為了緩解壓力,採取了降薪,有的開80%的工資。所以今年的工作也不大好找。

基於這種情況,再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自己心裡得有個底,再去找工作的時候做到心中有數,以免高不成低不就的情況發生。當然,薪資問題也在於勞資雙方共同來協商,如果自己手裡有過硬的技術,而招聘方也確需要你這樣的人才,也會有個滿意的結果的。


風停霧染在人間


要多少不是個人能決定的,決定的是僱主。你要高了他不會用你,因為老闆也要賺錢,不賺錢他也不忙活。要低了你感覺付出太多。最主要看當地同行業的標準,工地各工種有工地的標準,手工業有手工業的,大工和小工,日工,上班族等等都有基本的標準。不可能因為節後或者疫情後突然給過高的工資,那樣也是臨時抓人,幹不久的!


微風微雨


你好,節後招人平均工資最少包底6000以上才能接受,底於6000一個不考慮,因為我是技術工種做沙發,職位木工,





山裡人城市的追求


這個怎麼說呢

工資參考同城行業水平,最主要還是自身價值吧。拿工資的和發工資的參考物永遠不一樣。但是有一樣可能是一致的:憑你的能力給發工資的帶來更多價值,他才會儘量滿足你接受水平。3000月薪讓你幹3W月薪的事,你接受不了。3W月薪你幹不出300月薪的事出來,老闆接收不了。當然還有很多其他因素,比如平臺 機遇。

最終還是自身能力和價值吧


愛吃貓的小閒魚


肯定很多人跟我第一反應一樣~越多越好啊,至於多少,又說不清楚,我只能說說我的感覺,我個人覺得做自己最擅長的行業,至於工資的話,各行各業都有一個大概的標準,自己心裡也有底大概在多少能夠接手,當然作為過來人來說我還更看中的是在自己能夠承受範圍的工資下對接下來2~3年的規劃佈局有多少幫助,這是無形的工資待遇[呲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