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音响入门志」为何我的江蕙听起来像蔡依林?(下)


「音响入门志」为何我的江蕙听起来像蔡依林?(下)

音箱像个演员,要演什么像什么,演小提琴、演电吉他、演爵士鼓…样样都要演得像。但演员也有蹩脚的,那叫演技差,而音箱蹩脚的,叫失真大




「音响入门志」为何我的江蕙听起来像蔡依林?(下)

音响市场上失真、Hi-Fi、Hi-End 产品并存,遗憾的是,失真占绝大多数。

从留声机,保存声音的技术诞生以来,音响的发展简单来说就是从失真走向传真。失真 (Distortion) 有很多种,谐波失真、振幅失真、频率响应失真、相位失真…,失真让你的音乐听起来「不像真的」;中提琴听起来像小提琴,江蕙听起来像蔡依林…,凡此种种症状都表示您的音响是個蹩脚的演员,演什么不像什么。


音响是什么?


对真实的参考标准有基本概念后,走进音响店聆听各种器材前,我们有必要先了解一下:音响是什么?

从原理来说,音响是一套将电能转变为声能的机器 ( 所以电源的纯净与充沛很重要 ),而从组成要素来说,音响有音源设备、功放、音箱三部份。


「音响入门志」为何我的江蕙听起来像蔡依林?(下)


音源设备,信号的来源,无论是黑胶、CD、收音机、手机、电脑…音响中有个发出信号的东西,这就是音源。而功放负责将音源设备传过来的音乐信号,放大到足以推动喇叭,喇叭单元推动空气产生声波传送到耳朵,这就是音响不能缺少的三大部份。

虽然音响分三部份,但有很多整合机种,例如收音机、便携式蓝牙音箱,是三部份都整合在一起,床头音响主机,是把音源设备与功放整合,电脑多媒体喇叭则把功放內建到喇叭音箱,将功放跟喇叭整合。

这种插电的功放內建喇叭,通称为主动式音箱,而不插电的则称为被动式喇叭,被动式喇叭就需要外接功放来驱动。

除了整合,当然也有细分,例如将一台 CD Player 分成转盘跟 DAC(Digital to Analog Converter 解码器 ),将一台合并式功放分为前、后级功放,或将喇叭分为左、右声道跟重低音 (2.1声道 ),但无论整合或细分,万变不离其宗,音源设备的信号被功放放大到推动喇叭的过程,是不会改变的。


如果音响是一条河或一栋大楼


音源的好坏影响系统极大,以河流来做比喻,上游的水若是脏的,到下游当然也还是脏的,音源没给的细节、音源已经失真的信号,功放也不会凭空再生出细节,或修正失真,你给功放垃圾,功放也只能把垃圾放大,到了喇叭那边当然也一样,可以说音源决定了整栋音响大楼的高度

功放既然是负责将音源设备传过来的信号,放大到足够驱动喇叭,基本重点便在于低失真与驱动力,然后当然还要有美好的音色。其中驱动力是一个相对性的条件,亦即要看匹配的喇叭与空间大小,如果喇叭很吃功率,空间也很大,那功放自然功率不能小,喇叭若效率够高,又放在小空间领听,那倒是可以挑功率小点的功放。只要搭配合宜,

功放就是一个大楼强健的钢筋结构

至于喇叭,虽然是整套音响的最下游,但却可以说是整套音响最重要的部份,因为所有的呈现都在喇叭上,喇叭等级不够,表现不出上游的美好,喇叭可以说是整套系统的地基,没有够深的地基,是盖不了高楼的。在整套系統的搭配上,因为喇叭跟空间的关系最密切,要放桌上自然不能买落地喇叭;要放大空间自然不能买小喇叭,加上音色、频宽这些东西都最关系到每个人的主观喜好,所以选音响应该要先挑喇叭,然後再依照喇叭的需求跟特色,挑功放与音源设备。


实践自己的声音美学


玩音响有很多方法,有人喜欢买 Hi-End 名牌,有人喜欢找古董喇叭,有的人则喜欢 DIY 自己组装,跳跳大路通罗马,路不重要,重要的是罗马。

不管是什么音响器材,重要的是它发出来的声音是不是你想要的。

同一张 CD 给十个发烧友的系統播放,自然不会十套音响发出来的声音都相同,其中的差异是每个人的品味差异,也就是声音美学的差异。 日本《Stereo Sound》杂志将发烧友称为:“唱片演奏家”,音响就是我们的乐器,透过音响我们呈现自己对唱片的诠释,建立个人的美学价值。就像一个剧本,十个导演去导都会有不同的面貌,音响最终的目的不是重現而是诠释。 相机不也一样?相机不是重点,重点是相片。有人能用傻瓜相机当摄影大师,用平价音响也有人能漂亮地实践自己的声音美学。 如果音响越贵声音就越好,那直接看购买发票就能判断谁家音响好听了不是?事情当人不会这么简单,人是有创造力的,而这,才是音响有意思的地方,也是人生有趣的地方不是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