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面對疫情 城市清道夫不“掉線”

面對疫情 城市清道夫不“掉線”

面對疫情 城市清道夫不“掉線”

2月26日凌晨4時許,景山前街,環衛工人陳健在給同事們開會,強調一定要做好個人防護。疫情發生以來,陳健所在單位增加了對轄區垃圾桶的消毒清潔。

本版攝影/新京報記者 吳江

面对疫情 城市清道夫不“掉线”

2月25日,南宮生活垃圾焚燒廠,一名工作人員在消毒間換裝。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北京不少行業延長假期,近期逐漸復工復產。作為一個特殊行業,環衛在節假日和疫情期間從未停工,保障城市垃圾及時清運處理。

昨日召開的北京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聞發佈會上,市城市管理委員會副主任李如剛介紹,北京環衛職工總數有11.4萬人,其中一線的職工約有10萬人。疫情防控期間,全市日均出動環衛作業人員8.3萬餘人、環衛作業車輛5000余車次,確保北京環境衛生乾淨整潔。

北京要求各區規範生活垃圾處理,嚴格區分生活垃圾和醫療垃圾,嚴禁將醫療垃圾混入生活垃圾。加大清運頻次,防止垃圾桶滿冒,做到日產日清。加強餐飲服務單位廚餘垃圾收運管理,做到密閉化收集運輸、規範消毒,防止跑冒滴漏汙染環境。北京生活垃圾日均清運量 1.65萬噸,55座各類生活垃圾處理設施正常運行,全市生活垃圾處置體系運行平穩。

近日,新京報記者探訪北京環衛集團旗下北京機掃公司、固廢物流公司馬家樓轉運站、南宮生活垃圾焚燒廠,瞭解防疫期間垃圾處理全流程,聽環衛工人講述近期的環衛故事。

不少環衛工人春節至今幾乎無休

北京機掃公司主要負責北京核心道路和重要區域的環衛保障任務,包括長安街、二三環主輔路、四環輔路,天安門、奧林匹克公園等地區的道路清掃等。

王建宇是北京機掃公司的一名“道路吸掃車”駕駛員,負責清掃主幹道上的泥土和灰塵。每天上午,他從位於南四環的單位出發,一路經過看丹橋、大紅門橋,最後回到公司,全程約20公里,用時兩個多小時,下午要再清掃一遍。

出發前,王建宇提了一瓶裝有84消毒液的噴壺,將輪胎、門把手和駕駛室仔細噴了一遍,隨後駕駛著“老夥計”上路了。“別看上下午走的路線都一樣,裡邊也有講究。”王建宇笑著說,上午清掃時走道路右側,下午走左側,這樣能把道路兩側都清掃一次。

王建宇按下駕駛室顯示屏上的“全溼掃關”按鈕,車身兩側的圓形“掃帚”隨即轉動起來,路面垃圾被吸入底盤上的管道內,路面瞬間恢復乾淨整潔。

環衛工人是與節假日幾乎“絕緣”的群體。每逢五一、國慶、春節等節假日,也是他們最忙碌的時節。

今年是王建宇從事環衛工作的第十年,這些年他只回家鄉承德過了一次春節。剛剛過去的春節假期,王建宇如往常一樣在工作中度過。由於新冠肺炎疫情,春節至今,他幾乎沒怎麼休息,這也是很多環衛工人近期的生活寫照。

如今,王建宇養成了每天下班後健身的習慣,他會在公司的宿舍做俯臥撐,或去院裡拉單槓,有時也和同事下會兒棋。

“會想家嗎?”

“想,不過慢慢就習慣了。幹久了,對這一行也有了感情。”

轉運站全年不停工

王建宇駕駛“道路吸掃車”收集的“掃街土”,會運送到位於西南四環的馬家樓轉運站,傾瀉到緊急卸料口後集中裝箱,最終送往安定垃圾衛生填埋場。

如果說北京機掃公司的環衛人員處於垃圾處理鏈條的起點,那馬家樓轉運站就是中點。

北京固廢物流公司馬家樓轉運站服務範圍包括分選和轉運東城區、西城區以及部分朝陽區的生活垃圾。主要功能是接收和處理尚未實施垃圾分類的小區運送來的混合生活垃圾。

站長王立山介紹,轉運站垃圾分選採用滾筒篩篩選、磁力分選、風力分選為主,人工分揀為輔的4種處理工藝。混合垃圾經過分選後,產生3類物質,包括焚燒料、有機料、可回收物。其中焚燒料送往垃圾焚燒廠焚燒發電,有機料送往堆肥廠,鐵和塑料等可回收物運到專門機構處理再利用,每一類垃圾都將被賦予新的價值。

馬家樓轉運站全年不停工,保障各地運送來的生活垃圾及時分選並壓縮轉運。疫情期間,轉運站大門、每棟樓的入口都佈置了體溫檢測點,站內隨處可見防疫標語。轉運站給每名員工發放了口罩、手套、護目鏡等防護用品,食堂和洗手間都配備了洗手液。

焚燒廠調整流程處理廢棄口罩

作為生活垃圾終點之一的南宮生活垃圾焚燒廠(下稱“南宮焚燒廠”),位於大興區南五環和六環之間,2017年6月投產運行。由北京東西城南部、大興區運來的生活垃圾都在此處理,焚燒後轉變為電能。平均每噸垃圾可焚燒產生約400度電能,5噸垃圾產出的電能就能滿足一家三口一年的用電需求。

防疫期間,南宮焚燒廠向所有工作人員發放了口罩、護目鏡、手套等防護用品。所有進入廠區的人員必須進行體溫檢測,運送垃圾的車輛在進出場區前都要進行消毒。

2月25日上午,南宮焚燒廠卸料大廳,駕駛員正操控垃圾運輸車,將垃圾傾倒入垃圾儲倉。疫情期間,卸料大廳增設了噴霧設備,對傾倒的垃圾噴灑消毒液。上方控制室內,垃圾吊操作員正操控倉內的巨型鋼鐵抓鬥,抓取儲倉內的垃圾投入焚燒爐。與此同時,廠區中控室的工作人員通過電子屏幕實時監控卸料大廳、焚燒爐等區域的運行狀況。

近期,南宮焚燒廠收到的垃圾出現了變化。“這裡平時每天處理約1000噸垃圾,春節假期,每天接收的垃圾量減少了10%-20%,2月初垃圾量基本恢復日常水平。”北京南宮生物質能源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袁滿昌介紹。

由於近期居民小區普遍對生活垃圾噴灑消毒液,加上北京下了兩場大雪,垃圾含水率提升,熱值下降,南宮焚燒廠在焚燒環節增加了柴油助燃,確保爐溫穩定在850℃以上,徹底分解二公式英類物質。

為降低疫情傳播風險,南宮焚燒廠對於一些小區自發單獨收集的廢棄口罩、一次性手套,以及大興機場運來的垃圾,不再經過常規的3到5天發酵和瀝水,直接投入焚燒爐燃燒。春節以來,南宮焚燒廠一共收到25批次專門收運的廢棄口罩和一次性手套。

為保安全運行 值守到同事返工

春節假期,南宮焚燒廠經歷了一次“大考”。

最初,焚燒廠的排班安排和往年一樣,春節輪休的工人回家過年,值班人員留守廠區,保障焚燒廠正常運行。隨著新冠肺炎疫情發展,北京收緊了防控政策。1月27日大年初三,南宮焚燒廠接到防疫通知,所有出京人員返京後須先行隔離14天。

焚燒廠在編員工71人,其中運行人員日常分為4個班組。春節假期有兩個班組休班,儘管他們提前趕回北京,有人甚至剛回老家就折返,但因為要隔離,值班人員即將出現空缺。

袁滿昌感到形勢緊急,當晚他召集了廠內十餘名員工開會,“我們可能要替隔離的同事繼續頂一段時間。”

焚燒廠檢修部經理陳偉利是參會者之一,父親患了哮喘,不久前剛剛出院,他原計劃初六結束值班後迴天津看望父母。會後,他給父親打了個電話,告知過年不能回家了,讓老人保重身體。“當時有點擔心,怕老人會難過,影響身體。”陳偉利說。不過,電話那頭父親很平靜,只是告訴他安心工作,家裡不用掛念,孩子他們也會照顧好。

從大年三十到二月初,陳偉利和其他員工一起值守,直到隔離的同事返工。

“那時疫情形勢嚴峻,人員也少,正是困難時期,很多環衛一線人員都沒有休假,身在這一行,就得做好本職工作。我們上不了抗疫前線,能做到的就是讓焚燒廠安全運行。”陳偉利說。

新京報記者 黃哲程 張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