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70歲老頭用銀子和女人賭自己的餘生,他贏了,在玄武門有精彩表現

很多朋友知道五代馮道,歷唐漢晉週四朝,時時受重用,堪稱不倒翁。

宋朝史家歐陽修和司馬光都不喜歡他,罵他,認為他無恥,是大奸臣。

然而,馮道盡管似乎確實不知道忠貞二字如何寫,卻能使百姓免於戰亂,能夠在亂世之中,活了下來。

不求一人之清譽,願使百姓得保全。

他到底是好人,還是壞人?

就看你是站在皇帝的立場,還是平民的立場了。

實際上,在馮道出生前近三百年,也有個人,跟他極似。

他就是裴矩。

裴矩出生於547年,歷仕北齊北周以及大隋。

他在三朝都很被看重,隋文帝楊堅任北周丞相時,不顧裴矩正丁母憂,奪情起復,闢為記室。

之後,他在隋朝混得風生水起。

70歲老頭用銀子和女人賭自己的餘生,他贏了,在玄武門有精彩表現

(裴矩 劇照)

三十餘年間,徵嶺南,分突厥,通西域,戰遼東,他都出了不少主意。儘管也有失策之處,但多數卻能使隋朝得利,簡直成為隋皇父子少不得的貼心人。

楊廣往江都,自然也要帶上裴矩。

到了揚州,局勢突變,叛亂紛起,一日十警。

此時的裴矩,已經70歲了,作為重臣,他將這些壞消息都告訴了楊廣。

《隋書》載:

時四方盜賊蜂起,郡縣上奏者不可勝計。矩言之,帝怒,遣矩詣京師接候蕃客,以疾不行。

裴矩可不是不撞南牆不回頭的人,他迅速調整心態——

帝既昏侈逾甚,矩無所諫諍,但悅媚取容而已。

薑是老的辣,幾個朝代走下來,裴矩知道,大勢已不可違,又到了鼎革之時了。

皇帝從都城帶來的那些驍果勇士,將可能成為決定大隋命運的人。

怎麼辦?

如何自救?

無論如何,都得賭一把啊。

《資治通鑑》裡說:

黃門侍郎裴矩知必將有亂,雖廝役皆厚遇之,又建策為驍果娶婦。

小廝雜役,在混亂之中,操刀在手,便可生殺予奪啊。

70歲老頭用銀子和女人賭自己的餘生,他贏了,在玄武門有精彩表現

(小廝劇照)

平時那些膽小謹慎之人,狂熱之時,正好有冤報冤,有仇報仇。

因此,幫他辦事的人,都得厚待。

至於那些更厲害的驍果將士,此時已有逃心,因此,當楊廣問他怎麼辦時,他說,安心之計,唯有安家。家在,心在。

《隋書》裡說:

矩召江都境內寡婦及未嫁女,皆集宮監,又召將帥及兵等恣其所取。由是驍果等悅,鹹相謂曰:“裴公之惠也。”

對於驍果,是裴之的恩惠,可對於揚州的寡婦和未嫁女呢?

這些生長在溫柔之鄉的女人們,見多了名士風流,真願跟那粗壯的西北漢子搭夥過日子嗎?

因此,《隋書》裡用的是“恣其所取”,一個恣字,盡顯當時那些女子的悲哀。

他為安軍心而犧牲揚州女子,只能說,凡事都有成本,此消彼長,只看當時之取捨了。

前面說,裴矩是在賭,他根本無法知道,真到了亂軍之中,他的這些小恩小惠,能不能起作用。

畢竟,儘管“及亂作,賊皆曰:非裴黃門之罪”,但他們人微言輕啊,宇文化及如果堅持要殺他,誰也保不了。

不過,賭中這一半,起碼活下來了。之後才有轉圜的空間啊。

書中寫到:

既而化及至,矩迎拜馬首,故得免。

原來,關鍵時刻,投降才是活命的真諦。

之後,他又歸降了竇建德,李淵……

在玄武門之變中,李世民派他前往宮中說服了意圖頑抗的太子屬下,立了一功。

70歲老頭用銀子和女人賭自己的餘生,他贏了,在玄武門有精彩表現

(李世民 劇照)

唐太宗即位之後,他任民部尚書。曾犯顏直諫,獲得李世民的表揚——

記得前面我們說到,他最終不願在隋煬帝面前說真話了嗎?

因此,司馬光說到:

裴矩佞於隋而忠於唐,非其性之有變也;君惡聞其過,則忠化為佞,君樂聞直言,則佞化為忠。

貞觀元年,裴矩去世,享壽八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