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70岁老头用银子和女人赌自己的余生,他赢了,在玄武门有精彩表现

很多朋友知道五代冯道,历唐汉晋周四朝,时时受重用,堪称不倒翁。

宋朝史家欧阳修和司马光都不喜欢他,骂他,认为他无耻,是大奸臣。

然而,冯道尽管似乎确实不知道忠贞二字如何写,却能使百姓免于战乱,能够在乱世之中,活了下来。

不求一人之清誉,愿使百姓得保全。

他到底是好人,还是坏人?

就看你是站在皇帝的立场,还是平民的立场了。

实际上,在冯道出生前近三百年,也有个人,跟他极似。

他就是裴矩。

裴矩出生于547年,历仕北齐北周以及大隋。

他在三朝都很被看重,隋文帝杨坚任北周丞相时,不顾裴矩正丁母忧,夺情起复,辟为记室。

之后,他在隋朝混得风生水起。

70岁老头用银子和女人赌自己的余生,他赢了,在玄武门有精彩表现

(裴矩 剧照)

三十余年间,征岭南,分突厥,通西域,战辽东,他都出了不少主意。尽管也有失策之处,但多数却能使隋朝得利,简直成为隋皇父子少不得的贴心人。

杨广往江都,自然也要带上裴矩。

到了扬州,局势突变,叛乱纷起,一日十警。

此时的裴矩,已经70岁了,作为重臣,他将这些坏消息都告诉了杨广。

《隋书》载:

时四方盗贼蜂起,郡县上奏者不可胜计。矩言之,帝怒,遣矩诣京师接候蕃客,以疾不行。

裴矩可不是不撞南墙不回头的人,他迅速调整心态——

帝既昏侈逾甚,矩无所谏诤,但悦媚取容而已。

姜是老的辣,几个朝代走下来,裴矩知道,大势已不可违,又到了鼎革之时了。

皇帝从都城带来的那些骁果勇士,将可能成为决定大隋命运的人。

怎么办?

如何自救?

无论如何,都得赌一把啊。

《资治通鉴》里说:

黄门侍郎裴矩知必将有乱,虽厮役皆厚遇之,又建策为骁果娶妇。

小厮杂役,在混乱之中,操刀在手,便可生杀予夺啊。

70岁老头用银子和女人赌自己的余生,他赢了,在玄武门有精彩表现

(小厮剧照)

平时那些胆小谨慎之人,狂热之时,正好有冤报冤,有仇报仇。

因此,帮他办事的人,都得厚待。

至于那些更厉害的骁果将士,此时已有逃心,因此,当杨广问他怎么办时,他说,安心之计,唯有安家。家在,心在。

《隋书》里说:

矩召江都境内寡妇及未嫁女,皆集宫监,又召将帅及兵等恣其所取。由是骁果等悦,咸相谓曰:“裴公之惠也。”

对于骁果,是裴之的恩惠,可对于扬州的寡妇和未嫁女呢?

这些生长在温柔之乡的女人们,见多了名士风流,真愿跟那粗壮的西北汉子搭伙过日子吗?

因此,《隋书》里用的是“恣其所取”,一个恣字,尽显当时那些女子的悲哀。

他为安军心而牺牲扬州女子,只能说,凡事都有成本,此消彼长,只看当时之取舍了。

前面说,裴矩是在赌,他根本无法知道,真到了乱军之中,他的这些小恩小惠,能不能起作用。

毕竟,尽管“及乱作,贼皆曰:非裴黄门之罪”,但他们人微言轻啊,宇文化及如果坚持要杀他,谁也保不了。

不过,赌中这一半,起码活下来了。之后才有转圜的空间啊。

书中写到:

既而化及至,矩迎拜马首,故得免。

原来,关键时刻,投降才是活命的真谛。

之后,他又归降了窦建德,李渊……

在玄武门之变中,李世民派他前往宫中说服了意图顽抗的太子属下,立了一功。

70岁老头用银子和女人赌自己的余生,他赢了,在玄武门有精彩表现

(李世民 剧照)

唐太宗即位之后,他任民部尚书。曾犯颜直谏,获得李世民的表扬——

记得前面我们说到,他最终不愿在隋炀帝面前说真话了吗?

因此,司马光说到:

裴矩佞于隋而忠于唐,非其性之有变也;君恶闻其过,则忠化为佞,君乐闻直言,则佞化为忠。

贞观元年,裴矩去世,享寿八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