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五嶺”是哪五嶺?

很多嶺南地區的人在成長的過程中都會或多或少地聽過“五嶺”一詞,也經常聽著老一輩說“南海以北,五嶺以南是嶺南”這樣的口頭禪。那麼大家口中的“五嶺”是哪五嶺?你知道嗎?

“五嶺”是哪五嶺?

“五嶺”其實不是一個地名,而是一個特殊的名詞。“五嶺”是專指分佈於廣西東部至廣東東部和湖南江西等省交界的越城嶺、都龐嶺、萌渚嶺、騎田嶺、大庾嶺的五座山嶺,統稱為“五嶺”。千百年來,由這五座山嶺組成的巨大橫向山脈橫亙在中華大地,分隔了長江水系和珠江水系,而不同的山系和水系註定了他們會養育不同的文化。“五嶺”以北發育了目前廣為人知的中原文化、荊楚文化、巴蜀文化、吳越文化。而“五嶺”以南則誕生了廣東文化、桂系文化和海南文化等迥然不同的文化。

“五嶺”是哪五嶺?

“五嶺”的地理位置


梅關古道為什麼被稱為古代的“高速公路”?

由於特殊的地理環境,雖然“五嶺”這座巨大的橫向山脈成為了中原文化向南發展的屏障,但大山之中可以往來的通道也為南北文化的交融提供了可能,而梅關古道則將這種可能變成了現實。

“五嶺”中的大庾嶺正是梅關古道主要所在地,這是一條橫穿江西贛州和廣東南雄的古道,總長近10公里,它是古代時間中原人通過嶺南地區、貨物運送、文化傳遞的重要通道。說到這裡,我們不得不提及一個大家很熟悉的人物,唐朝著名的宰相、詩人、政治家——張九齡。張九齡是土生土長的韶關人,他都深知大庾嶺梅關的險阻。在一次返鄉後,張九齡向朝廷奏請並親自主持了這條通道的擴建。

“五嶺”是哪五嶺?

梅關古道


南粵第一關

梅關古往今來都是兵家必爭之地,梅嶺南北自古以來也是古戰場,歷史上許多英雄豪傑都在這裡留有戰跡。近代孫中山領導的北伐軍二次入贛都是經過梅關,毛澤東、朱德也曾率紅四軍攻佔梅嶺,彭德懷率紅五軍團與白軍在這裡相持,後與紅一軍團匯合,組織廠著名的水口戰役,在梅嶺一帶打敗白軍20個團的圍剿。紅軍主力長征之後,陳毅、項英從中央蘇區突圍,在這裡建立了以梅嶺為中心區域的遊擊根據地,堅持了三年游擊戰爭,陳毅寫下了《登大庾嶺》、《偷渡梅關》和《梅嶺三章》等光輝詩篇。

“五嶺”是哪五嶺?

古蹟斑斑的梅關古道

風物嶺南行,小編用心與你溝通。走進嶺南,瞭解嶺南風物,歡迎大家一起探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