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8 臨習《祭侄文稿》的核心要領(中)

四、起收筆的變化

《祭侄文稿》在起、收筆上手法多樣、富有變化,線形以中鋒篆籀筆法為主,通篇圓入筆佔70%左右,尖入筆佔30%左右。臨習時,注意以禿的逆鋒起筆居多,尖入筆適當少一點,這也是顏真卿行書區別於二王一脈行書最大的特點。如帖中“歲、顏、子、身”等字(圖1)都是禿的逆鋒圓起筆;

臨習《祭侄文稿》的核心要領(中)

圖1 逆鋒圓起筆的字

“門、亡、天、戩”等字(圖2)都是直接露鋒尖起筆。


臨習《祭侄文稿》的核心要領(中)

圖2 露鋒尖起筆的字

收筆方面,也要非常講究,收筆的多元化決定著字的不同美感。顏真卿《祭侄文稿》的收筆分為出鋒、回鋒、戛然而止等方式,如“傾、既”是出鋒收筆;“生、史”屬於回鋒收筆;“蹙、郡”則屬於戛然而止的收筆,線拉到末端沒有勾出也沒有迴轉,而是直接停在空中提筆。字帖中圓筆、尖筆並用,在臨摹時必須要仔細觀察每一個字的起收筆是藏鋒還是露鋒,然後根據他的起收筆方式臨摹才能達到精細。

五、字內空間的處理

鄧石如稱:“疏處可使走馬,密處不使透風,常計白以當黑,奇趣乃出。”可見字內空間的變化是如此重要。《祭侄文稿》字的筆畫重疊的方向以及筆畫之間的間隔變化很多。不同的橫之間、不同的豎之間所留的空白,以及單個字上下部分所留空間的疏密,都直接關係到整個字的藝術美感。如“歸”的三個橫間隔不均等,右下方“巾”三豎之間空白左松右緊;“申”中間布白上小下大,橫並非是在正中間,而是在頂上;還有“庚”的三橫形成的兩個空白間距也各不一樣;再如“蒲”右下三豎之間一鬆一緊形成了大小疏密的變化;“真卿”連筆,其中“真”字頂上大膽留空,而底下寫得很密,兩點又往左右撐開。這些在臨寫的時候都要認真觀察,特別是在多個豎、多個橫重疊的時候,要清楚怎樣讓它們的空白具有豐富的變化。

六、長短線的運用

長短線在行書裡能起到什麼作用呢?就是能形成書寫節奏的抑揚頓挫,並且能起到收和放的變化,加上富有壓縮和放開的拉力對比,使得字勢的伸展和收攏對比顯得更加強烈。

單字以及字與字之間線條長短的應用,關係到字的伸縮感,也就是收放的對比。在《祭侄文稿》的書寫中,有許多關於長線短線穿插的字組(圖3),

臨習《祭侄文稿》的核心要領(中)

圖3 長線短線穿插的字組

比如“刺史”二字中的連帶都是拉長線條,而“上、輕”兩字則不連筆並以短筆為主,這些筆畫特地縮短成線段,分成一節一節,“上”的豎和最後一橫在諸多書體中都寫成長線,但在字帖中顏真卿故意縮短筆畫。“亡侄”從起筆到收筆實際上是一次性寫成,都是長線條,到“贈”字左邊是拉長線,右邊是分截的短線,斷和停的多。帖中從大塊面看,“爾父……卵覆”這段以斷筆短線為主,而“荼毒……尚饗”以連綿長線為主,這兩段直接形成了大章法上的跌宕起伏。

曾錦溪以《祭侄文稿》筆意創作的作品

臨習《祭侄文稿》的核心要領(中)

曾錦溪臨《祭侄文稿》

臨習《祭侄文稿》的核心要領(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