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從疫情開始這邊藥店就沒賣過口罩,口罩去哪裡了?

中國移動通信1008611


因疫情防控需要,國家加強了對口罩等緊缺物資的管控,將緊缺物資合理規劃生產調配到最需要的一線和有計劃地分配給企業復工需要。


家有煮夫婦


這個就很有意思了

其實推薦你去看看回形針

以下是摘錄其在視頻中的回答

為什麼口罩短缺的問題遲遲無法解決?你什麼時候才能買到口罩?

要知道,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口罩生產和出口國,產量佔全球的 50% 。2019 年,中國生產了約 50 億隻口罩,其中可用於病毒防護的醫用口罩 27 億隻。

但在爆發的疫情面前,這完全是杯水車薪。根據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和《中國衛生健康統計年鑑 2019》的數據,現在哪怕只有第二產業、交通運輸業和醫療工作人員復工,一人一天只用一個口罩,每天就要 2.38 億隻,按 2019 全年的產量只夠撐 11 天。

再加上春節假期的停工和全國醫療資源優先調配湖北,在 1 月 20 日後的一週左右,所有人都見證了口罩的價格暴漲、搶購、詐騙、政府的限價、查處,以及最終幾乎全渠道的斷貨。

對於這種供求關係數量級上的差距,除了緊急提高口罩產能外沒有任何辦法,但復工擴產也沒那麼簡單。

口罩產業鏈可分為上中下游。上游的原材料是石化企業從原油中提煉出的化工產品——聚丙烯,這種熱塑性塑膠會再經融化、塑形成高熔指聚丙烯纖維料,用來生產口罩。

目前國內的 30 餘家企業在 2019 年的高熔纖維料產量約 88 萬噸,當年只有 2% 用於口罩生產。

如果在今年疫情期間,把這些高熔纖維料全拿來做口罩,能做出 2200 億個,哪怕全國 14 億人一天換一個,都能用 5 個月。

但接下來,問題就出現了。

中上游廠商商會把高熔聚丙烯纖維料加工成無紡布,尤其是熔噴布,在口罩中起到關鍵的過濾作用。

這需要把高熔纖維料通過高速高壓的熱空氣流熔化,再從紡絲微孔中噴出,拉成直徑 0.3~7µm 的超細纖維,像做棉花糖一樣,在氣流引導下均勻地鋪在收集裝置上,利用自身餘熱黏合成網。

這時的熔噴布只有 30% 左右的過濾效率,還要再通過高壓電極放電等方式讓熔噴布帶上一定量的電荷,稱為駐極處理,這樣再靠靜電效應吸附微粒,過濾效率可提升至 80% 以上。

然而,中國的熔噴布產量本就不高,直到今天,在國務院的防控物資對接平臺上,近 1300 條需求中有一半都是要熔噴布。且根據財新的報導,僅以湖北仙桃為例,當地的熔噴布價格已從疫情前的每噸 2.2 萬元暴漲到 17 萬元。

而這就直接影響了中游的口罩製造商。

他們要把無紡布、熔噴布、耳帶、鼻夾組裝成最終的口罩。但各種原料、運輸、人工成本的上升,加之政府對口罩價格限制上漲,兩頭夾擊下,一些口罩廠只能虧本生產。

根據工信部的統計,1 月 20 日後 20 天左右,中國的口罩產能才恢復到 19 年的水平,我們粗略估計這 20 天國內生產的口罩約 4 億隻。而在此期間,主要是通過各種渠道進口的外國口罩救了中國,海關總署的數據顯示,1 月 24 日至 2 月 11 日,就有 7.3 億隻口罩漂洋過海支援國內。

到 2 月中旬,隨著各地復工、擴產以及汽車、電子、服裝等其他企業加入口罩生產,國內的口罩產能得以快速攀升,截至 2 月 25 日,日產能提升至 380%,日產量已到 7619 萬隻。

雖然口罩產量不斷提高,但下游的口罩銷售商還是很難拿到貨。

在我們走訪的 9 家藥店中,7 家從春節後 30 多天一直斷貨,且仍不知道什麼時候能補貨,剩下兩家賣的主要還是進口口罩。即便是採購能力更強的電商或者醫保定點藥店也只能做到預約搶購、搖號分配。

因為現在的防控物資幾乎都由政府統一調度。從甘肅省疫情防控小組的這份通知可以看出,國產口罩必須優先供應給醫療和生產人員。對普通人來說,買進口口罩反而更容易。

儘管目前官方還未公佈數據,但我們粗略估計到 2 月 29 日,中國自產加進口的口罩能有每天 2 億隻左右。勉強滿足第二產業、交通運輸業和醫療人員的需求。

不過,隨著復工人數的增加,這還不夠,國內口罩緊張大概率仍將持續到疫情真正得到控制之後,且如果其他國家的疫情也開始爆發,到下半年中國的口罩可能還要支援國外。

也就是說,2020 年,中國將同時成為人類歷史上最大的口罩生產國、消費國、進口國和出口國,只不過,這或許並不是什麼值得驕傲的事情。


文文家gg


據說口罩都上前線了啊


獨孤女子159


藥店不賣是怕處罰,因為政策不怎麼人性化,所以好多藥直接不賣了,在就是市場供不應求。


農村人在外漂泊


發往武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