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記者探訪武漢出院隔離點“康復驛站”能否滿足出院患者需求?

央廣網武漢3月1日消息(記者李行健 肖源 左艾甫)據中央廣播電視總檯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2月22日,武漢市發佈關於對新冠肺炎治癒出院患者實施康復隔離的通告,要求出院患者應到指定場所統一實施為期14天的免費康復隔離和醫學觀察。觀察期滿,身體狀況符合條件的解除隔離。

面對日益增多的出院患者,隔離點的床位能否滿足出院患者需求?“康復驛站”選址在哪呢?

志願者:等一會下來,看是誰,都要對名字。叫什麼名字?

志願者:兒童醫院的,找一下叫什麼名字?消一下毒,小朋友,把手張開,眼睛閉上。

家屬:我想問一下這裡能不能點東西?

志願者:我們這邊有吃的,一日三餐都管。

家屬:孩子比較挑食,我想訂一點水果過來。孩子在醫院都不吃飯,他就等著出來吃好吃的。可以買方便麵嗎?

志願者:方便麵我送你兩桶……

昨天(2月29日)下午3點,兩名剛剛出院的兒童在家長和社區工作人員的陪同下,被送到東西湖區走馬嶺附近一家由快捷酒店改造的“康復驛站”。從2月27日開始,這家“康復驛站”開始陸續接收出院患者,97個房間,按照一屋一人的原則,目前已經入住80多人,均為東西湖區居民。

记者探访武汉出院隔离点“康复驿站”能否满足出院患者需求?

東西湖區走馬嶺“康復驛站”對快捷酒店按照“三區兩通道”進行了改造(央廣記者 李行健 攝)

據瞭解,此前這些酒店曾作為疑似患者集中隔離收治點、發熱患者和密切接觸者集中隔離觀察點。隨著確診轉院或解除隔離,各區按照不同人員分類將酒店進行再整合,騰出的酒店經過全面消殺,作為出院患者的“康復驛站”。

走馬嶺“康復驛站”負責人、走馬嶺街工委副書記陶勇介紹,目前整個東西湖區共有5家“康復驛站”。由於走馬嶺“康復驛站”此前作為兩次檢測轉陰患者的“待出院隔離觀察點”,所以酒店已經按照“三區兩通道”要求進行了改造。昨天入住的出院患者來自各個醫院,包括火神山醫院、東西湖區人民醫院、兒童醫院以及各個方艙醫院,由區裡和街道調配車輛完成轉運。陶勇說:“因為這裡最開始作為‘雙陰’的一個待出院隔離點,所以就按照‘三區兩通道’的格局來制定。一個是病人的通道,另一個是醫生的通道,病人走了以後,我們進行殺毒、登記,然後安排到酒店的房間。我們旁邊也徵用了一個別人的公司,在上面打通了一個連接酒店那邊的通道。”

记者探访武汉出院隔离点“康复驿站”能否满足出院患者需求?

酒店三層餐廳區域被改造為清潔區通往酒店的緩衝地帶(央廣記者 李行健 攝)

陶勇向記者介紹,酒店三層的餐廳位置被改造成了清潔區和汙染區的緩衝地帶,通過半汙染區連接,酒店特別隔出了一間診療室,供有緊急需要的患者使用。同時,“康復驛站”還給出院患者準備了各類生活物資。“樓上基本上住滿了,你看還剩這麼多物資,都是新的。有枕頭、床墊、墊子、毛毯,床上用品四件套。有的人沒帶洗漱用品,比如牙膏牙刷、肥皂、簡單的日用品,我們都做了儲備,如果需要,我們儘可能滿足。”陶勇說。

小竇是住在走馬嶺“康復驛站”的出院患者之一,她說,出院之後,2月28日從醫院轉到這家“康復驛站”,開始為期14天的康復隔離和醫學觀察。小竇說:“比如他們有時候會發牛奶、水果,我個人覺得他們菜燒得還挺好吃的,昨天晚上的酸菜魚和飯還有今天中午的豆角肉沫都很好吃,感覺廚師有很用心地配餐,裡面的工作人員也很周到、貼心。熱水也有,空調也有,包括我們剛進來的時候,發了枕頭、被子、被單。平時我們生活上有什麼需要跟他們講,他們都是可以盡力滿足的。”

记者探访武汉出院隔离点“康复驿站”能否满足出院患者需求?

“康復驛站”為兒童準備的營養物資(央廣記者 李行健 攝)

走馬嶺“康復驛站”配備了20餘名工作人員,以及來自東西湖區婦幼保健院的7名醫護人員。東西湖區婦幼保健院院長孫冬巖說,除了一些有基礎疾病的康復者需要用藥之外,由於長期封閉,出院患者的心理疏導同樣需要關注。孫冬巖告訴記者:“他們最關心的是‘我想回家,我為什麼還要在這裡’,有的病人說‘還有兩天我就出去了,要不要早點(讓我)出去?’我說‘你如果有正規的康復過程,我們給你出具的證明都是規範的,以後復工也有充分的說明,對不對?’我們告訴他,‘特殊時期,我們也在不斷地摸索過程中,現在得到有效的控制,如果萬一出現意外,一切又回到從前’,這些人都很理解。因為是一個房間一個人,封閉在裡面,最需要是跟人交流,尤其是跟醫護人員講,他有一種更安心的感覺,我們的作用就是常常幫助,總是安慰。”

记者探访武汉出院隔离点“康复驿站”能否满足出院患者需求?

“康復驛站”工作人員為出院患者送餐(央廣網發 走馬嶺“康復驛站”供圖)

記者瞭解到,由於武漢各區在患者人數、援漢醫療隊安置人數、可作為“康復驛站”備選地點的酒店、高校宿舍資源等方面存在差異,部分行政區目前在拓寬康復者集中安置渠道、充分配置醫護人員方面還存在一定壓力。各區正在積極應對,以便迎接可預測的患者出院高峰。

如江岸區徵用湖北大學知行學院部分學生宿舍安置出院患者,同時,部分江岸區出院患者還被安置在位於江夏區的武漢市電子儀表學校。

蔡甸區緊急徵用中建幕牆職工宿舍B幢1-3層,作為出院患者集中隔離觀察點。

東西湖區相對遠離城區,在“康復驛站”的選址上,為了避免不必要的恐慌,酒店均選在儘可能遠離居民點的區域。

江漢區相關負責人介紹,由於江漢區地段較為核心,且日均出院患者達到200人左右,目前正在通過各街道、社區積極協調酒店資源。同時,江漢區還集中搭建200餘間活動板房,並配置相應的生活設施和醫療保障,緩解出院患者隔離點供應緊張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