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為什麼美國要整死薩達姆?

新青年必讀


9·11事件以後,美國兵發地處中亞的阿富汗,隨即推翻了塔利班政權;但9·11事件對美國民眾打擊極大,其影響依然及其深遠,美國民眾對政府保護國民的能力深表懷疑。

2004年美國即將迎來總統大選,但當時美國內經濟卻持續低迷,民調顯示小布什的支持率跌落谷底;此時,包括副總統切尼在內的部分高官,都捲入了金融醜聞,導致國內民憤極大,對小布什來說可謂屋漏偏逢連綿雨。

在此嚴峻的背景下,為扭轉對自身不利的態勢,小布什總統就祭出了反恐的法寶,以伊拉克擁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為理由,對伊拉克發動了軍事打擊,史稱伊拉克戰爭,或“第二次海灣戰爭”。

在小布什總統父親老布什總統任上,伊拉克軍事侵佔了科威特,並將其納入伊拉克的一個省,嚴重違背了聯合國憲章;因此,聯合國授權美國組建聯軍,將伊拉克軍隊趕出了科威特,儘管伊拉克本土重要的軍事實施遭遇了聯軍的狂轟濫炸,但小布什總統並未指揮聯軍佔領伊拉克本土。

當時,薩達姆儘管輸掉了海灣戰爭,但伊拉克並未傷筋動骨,擁有的石油儲存量僅次於沙特,打算繞開美元用歐元或黃金支付石油買賣,對石油美元結算體系無疑是個沉重打擊,威脅到了美國在中東乃至全球的利益。

因此,小布什發動對伊拉克的戰爭,確實包含有伊拉克繞開美元用歐元或黃金支付石油買賣,挑戰了美國的石油霸權,觸及到了美國的根本利益,是其兵發巴格達的主要原因之一,包括上述已經說過的其他原因之外。

說穿了第二次海灣戰爭的導火線,就是薩達姆繞開美元用歐元或黃金支付石油買賣,觸及了美國的根本利益,於是,美國就先下手為強,推翻了薩達姆政權,馬上就樹起了親美對美國言從計聽的伊拉克傀儡政權。

控制住了伊拉克,在抓住薩達姆的前提下將其處於極刑,全球石油交易體系持續採用美元結算,就保住了美國的石油霸權,讓全球看看企圖繞開美元石油結算,用歐元或黃金結算石油價格的薩達姆最終是個什麼下場,此舉,等於殺雞儆猴,讓企圖有繞過美元用其他貨幣結算石油買賣的石油輸出國徹底斷了此心。

因此,薩達姆兵敗之後,除非不抓住,一旦被抓住了肯定得死,這位中東梟雄畢竟內心深處有統一阿拉伯的雄心壯志,以及用歐元和黃金結算石油買賣的打算,美國不可能容忍薩達姆挑戰美國的石油霸權,所以被抓住後的薩達姆必須得死。


國平軍史


薩達姆在被處死的當年,引起了人們的討論,甚至連法國和英國的媒體都認為美國不應該處死薩達姆。

在輿論壓力之下,小布什為何始終堅持處死薩達姆呢?

當年的薩達姆其實是伊拉克的一個象徵。除死。薩達姆就是為了打擊中東勢力的象徵。而薩達姆死後,薩達姆的勢力還在進行的鬥爭。。

如同薩達姆的同鄉“小老弟”革命指揮委員會副主席易卜拉欣,直到2015年才在一次軍事行動中被擊殺,他堅持打游擊戰,居然打了十幾年

在薩達姆死後的十年時間裡面,易卜拉欣一直在伊拉克的一個人所不知的角落裡同美國人鬥爭,讓美軍損失慘重。

即使薩達姆已經被絞刑,伊拉克仍然存在著大量的前政府武裝!而薩達姆一旦沒有被處死,那麼就會有很多人來營救他。

甚至被處死後,也被秘密的安葬了,這讓人們都不知道他的真的屍體到底放在哪裡

其次美國人需要一個背鍋俠,薩達姆顯然是一個非常合適的對象

歸根到底,薩達姆雖然已經沒有了權利,但是影響力太大,所以說必須處死他

薩達姆在伊拉克,包括在整個中東北非(利比亞、約旦等)仍然有一定的號召力,美國人不出是他自己的戰略就無法實施。

當然反之的話,如果薩達姆真的成為了孤家寡人。如果薩達姆真的沒有了政治影響力,美國人完全可以放大一碼,改成終身監禁,但錯就錯在薩達姆個人的魅力太強了,美國人不得不處死他。


奇葩歷史大觀


2006年11月5日,薩達姆被判絞刑,罪名是謀殺和反人類罪。12月30日執行絞刑,梟雄薩達姆的一生到此結束。

在執行死刑之前,薩達姆呼籲伊拉克人民團結起來,共同反抗美侵略者。

那麼美國為什麼非要置薩達姆於死地?

美國當年發動伊拉克戰爭,直接繞開聯合國安理會,就是怕俄羅斯一票否決,聲稱伊拉克藏有大規模的殺傷性武器,但是知道整個伊拉克戰爭結束,美國也沒能找出這些武器,換句話說,這其實就是美國的一個藉口。

(伊拉克戰爭)

美國執意要殺薩達姆,簡單來說就是為了推翻薩達姆政權,因為薩達姆領導下的政權,直接威脅到了美國的利益。

當時薩達姆帶領伊拉克過著富足的日子,伊拉克的石油儲存量僅次於沙特,薩達姆還在國內實行免費看病、免費教育,因此薩達姆在伊拉克的威望是極大的。

正因為薩達姆的威望高,在伊拉克影響力太大,再加上薩達姆曾經說過“用歐元和由黃金支持的“非洲單一貨幣”來替代美元,用於石油買賣和對外貿易”。

(薩達姆)

也正是因為這句話,成了伊拉克戰爭的導火線,因為這句話直接威脅到了美國在中東地區的利益,所以美國智能先下手為強,將薩達姆政權推翻。

另外薩達姆一生都和美國作對,對於一個不聽話的人,還經常和自己唱反調的人,除了讓他閉嘴還能做什麼?要讓他永遠閉嘴,唯一的辦法就是讓這個人永遠消失在地球上。

如果不涉及美國的利益,誰願意大動干戈?發動戰爭,美國人也不傻,要知道一場戰爭下來是需要花費大量金錢的。

(戰爭消耗資金)

【每天更新,更多有趣的歷史新知識,期待您的關注】


貓眼觀史


“匹夫無罪懷璧其罪”薩達姆必須死,否則美國就沒有了出兵伊拉克的合法性。

薩達姆曾經伊拉克的強權人物,他依靠著泛阿拉伯主義的阿拉伯復興社會黨上臺,而後不僅掌握了掌握伊拉克復興社會黨的黨權,還成為伊拉克的獨裁人物。

薩達姆統治初期的伊拉克,通過殘酷的政治手腕,薩達姆一度實現了國內的政治穩定,反對薩達姆的伊拉克什葉派力量和庫爾德人也在薩達姆統治遭到極大的壓制,而依靠著豐富的石油資源伊拉克賺取了大量的外匯,薩達姆也用這些外匯購買了大量的蘇式和法式武器,組織起一直裝備精良而規模龐大的軍隊。此後薩達姆在第四次中東戰爭中,直接派出軍隊協同埃及、敘利亞作戰,儘管最後被以色列軍隊擊敗,但是這為薩達姆在阿拉伯世界贏得了極高的威望。

曾經風華正茂的薩達姆

而第四次中東戰爭之後,一直是阿拉伯世界大旗的埃及逐漸放棄與以色列軍事鬥爭的策略,轉而開始同以色列進行和平接觸,政治解決爭端,這也讓阿拉伯民族主義者對埃及大失所望,而薩達姆則趁機結果阿拉伯世界民族主義大旗,儼然是阿拉伯世界的執牛耳者。

1979年伊朗發生伊斯蘭革命,什葉派宗教勢力上臺,此後伊朗開始向周邊國家進行什葉派革命輸出,這引起了遜尼派佔統治地位的眾多阿拉伯國家的不滿和不安,包括沙特、科威特等國在內的阿拉伯國家暗地裡鼓動薩達姆軍事打擊伊朗,而此時薩達姆也是自我感覺良好,而伊朗的死對頭美國也是煽風點火,加之伊朗和伊拉克本身就存在領土爭端,於是薩達姆腦袋一熱就發動了對伊朗的兩伊戰爭。

兩伊戰爭時期的薩達姆

兩伊戰爭初期薩達姆還是有很大勝算的,當時伊拉克組織了阿拉伯世界數量最多的軍隊,而且裝備新式武器,背後還有沙特、科威特等金主的支持,美國人也在搖旗吶喊,而此時伊朗剛剛經歷了國內的革命後動盪,什葉派革命勢力還對原來的伊朗軍隊尤其空軍等先進軍種進行了大規模清洗,實力大不如前,此消彼長之下,薩達姆覺得的是穩操勝券了。

可是戰局的發展卻讓人大跌眼鏡,實力強大的伊拉克軍隊在將一場閃擊戰打成了陣地戰,拿著20世紀70年代的世界先進武器,卻打出一戰時期的技戰術水平,結果就是兩伊戰爭打了足足八年,伊拉克多次遭到伊朗軍隊的反擊,不僅被逐出伊朗,深深伊朗軍隊還突進伊拉克境內,伊拉克也由站前的富國成為了戰後窮國,欠了一屁股債的窮國。

伊拉克的債務主要來自沙特、科威特等國的借債,而兩伊戰爭結束後,伊拉克空有百萬軍隊卻已經一窮二白,而薩達姆認為他是為了保衛阿拉伯世界才變成這樣的,而戰爭的結果不應該由伊拉克自己承擔,科威特和沙特也要買單,可是科威特和沙特不這麼想,他們認為,欠債還錢,天經地義......

而在伊拉克從英國人手裡獨立之前,科威特曾經屬於過伊拉克,於是薩達姆還是老帳新帳一起算,1990年伊拉克出兵完全佔領了科威特,並宣佈科威特為伊拉克的一個省,但是1991年美國為首的各國軍隊,發動了伊拉克的海灣戰爭,結果伊拉克軍隊遭到重創,徹底一夜回到解放前。

海灣戰爭中被重創的伊拉克軍隊

美國發動海灣戰爭的時任總統是老布什,而對伊拉克動武也是他卸任總統前發佈的最後一道重大命令,此後不久老布什選舉失利敗給了克林頓,沒有能夠實現連任,而只能灰溜溜的下臺。可是相對應的卻是薩達姆依然以近乎100%的“高票”繼續連任伊拉克總統,而且此後薩達姆對境內蠢蠢欲動的庫爾德人和什葉派勢力進行殘酷打擊,後來美國指責薩達姆使用了毒氣。而90年代美國在伊拉克設置禁飛區,嚴禁伊拉克空軍打擊庫爾德人。

時間進入到21世紀,伊拉克進過遭受到嚴厲的制裁,伊拉克經濟持續困難,但是薩達姆的仍穩坐總統寶座,而美國的總統則已經換成老布什的兒子小布什,然而小布什上臺不久,極端伊斯蘭勢力就給了他當頭一棒,發動了911恐怖襲擊,而美國政府很快“破案”,認定是阿富汗的塔利班政府和基地組織所為,於是美國開始發動了規模宏大的反恐戰爭,對阿富汗狂轟濫炸,而由於技術兵器存在的巨大差距,塔利班政府很快撤離首都坎大哈進入山區,而美軍也順利的佔領了阿富汗,可以說從開戰到佔領坎大哈的這一時期,美國的損失不大。

受到阿富汗戰爭的刺激,小布什看著薩達姆統治下伊拉克十分的不滿,當年老爹老布什與薩達姆鏖戰一番,將伊拉克打得屁滾尿流,可是如今老爹老布什在老家種地已經10多年了,可是薩達姆卻仍居總統寶座,這樣當然讓小布什不順眼了,而阿富汗的順風順水也小布什認為發動一場顛覆伊拉克的戰爭,也問題不大。

海灣戰爭後薩達姆,仍穩居總統寶座,而戰勝他的老布什卻已經灰溜溜下臺

於是2003年美國以伊拉克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為由,發動了伊拉克戰爭,此次戰爭美國在國際社會遭到了激烈的反對,而且也沒有得到聯合國授權,最後只有美國的鐵桿英國人支持,於是美英聯軍最終攻入伊拉克,顛覆了伊拉克薩達姆政權,而薩達姆最終也在逃亡半年後,被美軍活捉。

被捕的薩達姆迎來了美國組織的伊拉克臨時政府對他的審判,而此時無論是阿富汗還是伊拉克,美國才正式開始發動戰爭帶來的苦果,相比較戰爭入侵時候的順利,當地美國駐軍遭到了當地人全方位的無時無刻的襲擊,路邊炸彈、人肉炸彈、狙擊手、RPG,美國駐軍的傷亡數字持續上升,而美國人當時聲稱的伊拉克存有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卻根本沒有找到。

但是最終伊拉克臨時政府法庭對薩達姆的審判結果還是判處薩達姆死刑,由於當時伊拉克眾多的反美武裝中,很多人都是薩達姆的支持者,而且薩達姆統治伊拉克30多年,雖然譭譽參半,但是作為政治人物在阿拉伯世界和伊拉克國內都有著很多的支持者,而作為勝利者進行的審批中,薩達姆必須死,否則美國本來就站不穩的合法性,就更加沒有說服力,同時一旦薩達姆不死,他的強大號召力,將會為美國樹立更多的敵人,這當然是美國所不希望看到的。

在被審判的法庭上薩達姆“舌戰群儒”

2006年一代梟雄,薩達姆在伊拉克被處以絞刑處死。

2015年薩達姆在其家鄉提克里特的陵墓被“伊斯蘭國”極端分子損毀。


大東北的小豆包


美國只想推翻薩達姆政權,想要殺掉薩達姆的並非美國,而是伊拉克人民,因為薩達姆在任期間犯下多項罪名,伊拉克人民無法容忍,所以在審判中判處薩達姆死刑。



美國為什麼要推翻薩達姆?

1990年伊拉克發動海灣戰爭,入侵科威特,僅僅一天不到的時間,伊拉克就軍隊就佔領了整個科威特。

1991年,美國得到聯合國授權之後,聯合33個盟國向伊拉克發起進攻,整個“沙漠風暴”行動當中,聯軍一共摧毀和俘虜伊拉克3700多輛坦克,1800多輛裝甲車,2100多門火炮,並且擊落150多架飛機,伊拉克被俘17.5萬人,傷亡10~15萬人,美國及聯軍最終擊潰伊拉克軍隊,迫使伊拉克軍隊撤回國內,保全了科威特的獨立。



海灣戰爭,美國只想擊退伊拉克軍隊保全科威特的獨立地位。並不像消滅伊拉克,但是到了2003年,美國總統小布什下令美軍徹底推翻薩達姆政權。

美國之所以全面進攻伊拉克,除了薩達姆所犯下的罪行以外,另一方面,伊拉克準備放棄美元,準備使用歐元等其他貨幣進行石油交易。


如果薩達姆的計劃得逞,無疑將會對美元的霸權地位構成直接威脅,這是美國無法容忍的。而且如果其他國家效仿伊拉克,美元的霸主地位將會迅速崩塌,美國的經濟利益會受到直接影響,因此 為了維護美元的絕對地位,美國毅然發動了伊拉克戰爭。

判處薩達姆死刑的是伊拉克政府,那麼伊拉克政府為什麼要判處薩達姆死刑呢?

1982年,薩達姆屠殺杜賈爾村148名村民,一些村莊被夷為平地,以此報復杜賈爾村村民對薩達姆的刺殺。

1988年,薩達姆軍隊使用化學武器對庫爾德人村莊進行襲擊,使大約5000人死亡,包括婦女和兒童,倖存者也因為受到化學試劑的汙染而永久性失明,或者患有癌症和生理缺陷。

1988年,薩達姆政權對伊拉克北部的庫爾德人進行種族滅絕屠殺,20多萬伊拉克軍隊包圍了該地區,整個屠殺中超過18萬名庫爾德人死亡。

薩達姆死後,不斷有薩達姆時期的萬人坑被發現,死者包括婦女、兒童以及老人,薩達姆罪行罄竹難書,判處死刑實屬理所當然,並非完全是美國的態度,而是伊拉克人民的決定。



如今庫爾德人紛紛拿起武器,開始獨立建國運動,就是因為飽受薩達姆屠殺之苦,想要效仿以色列建立屬於自己的國家,以此維護自己的安全。


視野新觀


薩達姆的死,可以看做是海灣戰爭的正式終結,兩代布什總統接力,把薩達姆挨著虐了2遍。

第一次,老布什放過了薩達姆。

薑還是老的辣,老布什看問題比較全面,通過海灣戰爭這一仗,已經收穫了大多數國家的讚美和支持,美國的國際聲望和形象達到了高峰,戰爭的費用大多數都由盟國承擔了,美國花費不過190億美元,科威特、沙特、日本等盟國支付了剩下的770億美元,薩達姆的軍隊已經被趕出了了科威特,老布什的戰略目的已經達到,沒必要再冒著風險進入伊拉克境內橫添是非。

考慮到美軍進入伊拉克境內會遇到的激烈反抗的可能性,也考慮到伊拉克在戰爭中損失這麼慘重,只要在伊拉克境內搞點事情,讓伊拉克的反對派團結起來,薩達姆政權必然輕易倒臺。

於是,雖然拉姆斯菲爾德等軍隊右翼勢力強烈反對,老布什還是下令美軍在伊拉克科威特邊境就此打住,然後就宣佈勝利,回家慶祝去了。

但是後來的事實表明,薩達姆的基礎還是比較穩固的,伊拉克國內的反對派還不成氣候,壓根就沒整出什麼大動作,這讓美國人大失所望。

隨後,蘇聯解體了,東歐、巴爾幹繼續劇烈動盪,世界格局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美國人的傳統重心畢竟在歐亞大陸兩端,中東的事情就暫時放一放了,也沒工夫去搞薩達姆。

此後,薩達姆就成了一個“怨婦”兼“演員”,他統治下的伊拉克,因為入侵科威特而備受國際制裁,民不聊生,他對美國是恨之入骨,恨美國斷送了他的“統一”夢想,恨美國人給伊拉克帶來了災難。

他在伊拉克天天罵美國、罵布什,也罵小布什為“毒蛇的兒子”,罵那些吃裡扒外的叛徒,據說,伊拉克著名的拉希德酒店還鋪上“罪犯”老布什的馬賽克畫像,讓住客經過大堂的時候踩踏。

1993年4月,當老布什訪問科威特時,兩國情報部門破獲了一起企圖炸死老布什的汽車炸彈陰謀,而嫌疑人交代說正是受到了“來自巴格達”的最高指示。

當老布什競選連任失敗後,薩達姆興奮地在巴格達舉行大型慶祝活動,聲稱“罪犯”得到了人民的審判。

至於對美國主導的武器核查行動,薩達姆也是百般的不配合,繼續各種怒罵美國。美國人要忙別的事情,也就沒搭理他。

但是到了911實踐之後,美國的國策轉向“全球反恐戰爭”,阿富汗成為第一個被美國盯上的目標,2001年秋天後,薩達姆就預感到大事不妙。

此時已經來不及了。

老布什是政治家,小布什只能算是一個偏任性的政客。

你敢殺我爹,看我弄不死你。

作為優秀的政治家老布什的兒子,小布什在這方面是一個優秀的兒子,把老子未竟的事業給接著幹下去了。

小布什接手的美國,正是21世紀初,四常的實力加起來也遠沒有美國的一半,美國可謂傲世全球無敵手,1990年代的麻煩事也基本上解決了,南聯盟也炸完了,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了。

美國人要和薩達姆算總賬了。

當阿富汗的戰事穩定之後,美國人就開始找伊拉克人的麻煩了。

美國人要求薩達姆在一個月內證明自己已經銷燬了所有的大殺器,伊拉克人加班加點忙了一個月,做了一份很詳盡的報告給美國政府。

面對伊拉克人遞上來的報告,小布什政府輕飄飄地說了句:沒有任何參考價值。

美國人要求美國主導的武器核查人員進駐伊拉克,薩達姆同意了。

面對老美提出的每一個苛刻條件,薩達姆全都順從地接受了。

其實,美國人要找的只是一個開戰理由。

最後,美國人只能死盯著“大殺器”問題不放。

最後,2003年3月17日,小布什要求薩達姆父子48小時內離開伊拉克,否則就入侵伊拉克。

當然了,薩達姆父子沒有離開,48小時後,早已經在邊境整裝待發的20萬英美聯軍即可攻入了伊拉克。

半個多月後,美國全面控制了伊拉克局勢,到了12月,薩達姆被捕,在歷經了2年多的審判後,於2006年12月最後一天,被絞刑處死。

當然,伊拉克戰爭,美國人破壞了一箇舊秩序,卻無法建立一個有效的新秩序,伊拉克從此陷入了無止盡的教派、民族衝突之中,庫爾德、什葉派、遜尼派三方力量內鬥不斷,內耗大大地弱化了伊拉克的國力。

當然,這也是美國人所需要看到的,伊拉克再也不可能威脅到美國在中東的戰略佈局。

如果薩達姆當年在海灣戰爭之後,低調一些,態度誠懇一些,不去那麼得罪美國。興許,還能做到2011年。


雲中史記


美國要殺薩達姆的理由:

1、美國要殺薩達姆的第一個理由是伊拉克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但是這個在打完伊拉克後,一個大規模殺傷性武器都沒找到。

2、斬草除根。薩達姆在伊拉克統治幾十年,其家族下屬那是盤根錯節,其勢力很大。因此,薩達姆如果不死,那麼對於美國來說不會放心,因為薩達姆可能死灰復燃。

3、為了選舉。美國總統都有以戰爭為自己提升支持率,拉票的習慣。而在2006年年底,即將到來的是美國的中期選舉。因此,當時的小布什將殺掉薩達姆作為自己重要的政績,以提升自己的支持率。


美國下定決心除去薩達姆的原因有兩點:其一、薩達姆挑戰美國在中東地區的利益(石油);其二,薩達姆挑戰美國的美元經濟系統。美國推翻薩達姆的理由是伊拉克藏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

薩達姆在美國的扶持下接管了伊拉克的最高權力,併成為美國在中東的代言人。實力的膨脹使得薩達姆以阿拉伯世界領袖自居,並開始對美國的命令陽奉陰違,最終公開反對美國。1980年,薩達姆發動了兩伊戰爭,意圖吞併伊朗,雙方持續了八年的戰爭。

此戰使得伊拉克經濟受到重創,且有報告顯示伊拉克在庫爾德城鎮哈拉卜沙發動化學武器襲擊,造成1.5萬名平民傷亡。

兩伊戰爭後, 薩達姆不顧美國的反對,為了控制石油的出口價而入侵科威特。

薩達姆入侵科威特的目的就是為了控制中東地區的石油價格,從而振興伊拉克的經濟,不過石油作為全球重要的能源資源,控價權一直都在美國的掌握之中。因此美國發動了“沙漠風暴”行動,率領多國部隊對伊拉克進行了軍事進攻,同時對伊拉克進行了經濟制裁,迫於美國的強大武力,薩達姆下令軍隊退回伊拉克,不再入侵科威特。

2002年歐元正式成歐盟加盟國的結算貨幣,2003年薩達姆宣佈伊拉克的石油採用歐元作為結算貨幣,不再用美元作為結算貨幣。

薩達姆挑戰美元貨幣體系的行為受到美國的嚴厲打擊,美國立即以薩達姆藏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以及包庇縱容恐怖份子為由出兵推翻了薩達姆政權,而薩達姆也被美軍判以絞刑處死。

全球貿易以美元為結算貨幣是美國剝削世界財富的重要手段,日本發展經濟的成果就被美國收割了。美軍佔領伊拉克後,立即將石油的結算貨幣改為美元,以前38美元一桶,戰後則改成149美元一桶,全球都會美國推翻薩達姆政權埋單了。

有國際輿論分析認為,美國和伊拉克再次爆發直接戰爭最可能的原因是巴格達拒絕讓聯合國武器核查人員重返伊拉克進行檢查。因為在他們撤出伊拉克的4年裡巴格達完全可能重建並恢復製造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努力。美國堅信這期間伊拉克發展了很多武器,至少是強化了生化武器,甚至有可能達到了接近製造核武器的階段。

美國認定由於是否允許聯合國武器核查人員重返伊拉克、及巴格達即使同意核查其過程也會一波三折、且核查可能最終難有明確結果等原因,因而薩達姆政權已經對鄰國和世界構成了威脅,除推翻它之外不可能阻止其發展核武器的決心。

因此可以說美國對伊拉克的態度已遠不是按聯合國安理會決議恢復武器核查的問題,而純粹是要將薩達姆總統趕下臺了。

美國在國際事務中對其它國家無端猜測、懷疑,甚至作出類似指責、恫嚇的現象並不少見,其所依據的情報出現失誤也並不罕見。不過美國這次咬住伊拉克不放,一定要推翻薩達姆政權,似乎也抓住了伊拉克的把柄。

自“沙漠之狐”軍事行動1年後,安理會於1999年12月17日通過了1284號決議,可以無條件檢查伊拉克境內任何可疑的地點。正是有了這個“尚方寶劍”,華盛頓才會如此“咄咄逼人”,安南秘書長也只能“照章辦事”,而伊拉克也就不得不“委曲求全”了。

據分析在是否允許聯合國武器核查人員重返伊拉克問題上巴格達舉棋不定、反反覆覆,且左右為難,原因之一在於:倘若答允核查,巴格達也許永遠無法讓美國等滿意;但如拒絕,對它的國際制裁就難有解除的可能。

雖然伊拉克近年一直在努力改善與阿拉伯國家間的關係,並在阿盟內部取得了不俗的成績,但當年犯下的“一念之差”使它到現在還在為之付出代價,真可謂遺害無窮。


YLQQ1892771


伊拉克在薩達姆的領導下襬脫了貧困,過上了富足的生活,諸如教育、醫療等還實行全免,對於這樣一位“明君”,美國為何要將其整死呢?

很多人說薩達姆是暴君,是獨裁者,美國是“替天行道”,如是而已。事實果真如此嗎?

薩達姆通過卓有成效的治國理政,將一個貧窮落後的國家變成了中東強國,並且因其個人獨特的行事風格,在中東伊斯蘭世界威風凜凜。

美國對波斯灣石油覬覦良久,一直找不到藉口加以控制,如今伊拉克號稱世界第三軍事強國,有必要去試探一下。何況薩達姆對美國越發不聽話,如果任其做大,將來盟友以色列勢必遭殃,又要淪落四處流浪的地步。

在兩伊戰爭期間,美國沒有生出憐憫之心去幫助伊朗,無非是德黑蘭與其關係不和;在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後, 美國終於原形畢露,以捍衛科威特主權為幌子,將伊拉克軍隊驅逐出境。

老布什為什麼沒有跟蹤追擊,順便將伊拉克一鍋端呢?顯然,那時強大的蘇聯還在,“有賊心沒賊膽”,不便將薩達姆推翻。

但是,多年後,小布什看到,伊拉克開始逐漸復甦,有可能繼續成為中東強國,對該地區的盟友構成威脅,而蘇聯解體後,俄羅斯實力已難與前蘇聯相提並論,並且薩達姆一以貫之地對美國持藐視態度,於是以伊拉克藏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為由,糾合北約盟友將巴格達炸得粉身碎骨,寸草不生,還活捉了薩達姆,將其施以絞刑。

美國這樣做,無非是以正視聽,以儆效尤,看誰還敢在美國面前稱王稱霸,尤其是警告伊朗,因為德黑蘭曾扣押美國52名人質,這是華盛頓莫大的恥辱。

美國以為採取殘忍手段將薩達姆整死,就能令伊朗、敘利亞等國膽戰心驚嗎?非也,是英雄者永遠無懼於惡霸的欺凌,反而更加堅韌不拔、無所畏懼,氣勢如虹。


點贊太容易,評論顯真情,歡迎關注、留言,等你評論,等你『一鳴驚人』!

江淮聖手


薩達姆是美國一手培養起來的政治強人,軍事獨裁者!但是薩達姆以伊拉克利益為重,在實力強勁後開始反對美國,所以美國就要弄死薩達姆。美國下定決心除去薩達姆的原因有兩點:其一、薩達姆挑戰美國在中東地區的利益(石油);其二,薩達姆挑戰美國的美元經濟系統。美國推翻薩達姆的理由是伊拉克藏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

薩達姆在美國的扶持下接管了伊拉克的最高權力,併成為美國在中東的代言人。實力的膨脹使得薩達姆以阿拉伯世界領袖自居,並開始對美國的命令陽奉陰違,最終公開反對美國。1980年,薩達姆發動了兩伊戰爭,意圖吞併伊朗,雙方持續了八年的戰爭。此戰使得伊拉克經濟受到重創,且有報告顯示伊拉克在庫爾德城鎮哈拉卜沙發動化學武器襲擊,造成1.5萬名平民傷亡。

兩伊戰爭後, 薩達姆不顧美國的反對,為了控制石油的出口價而入侵科威特。薩達姆入侵科威特的目的就是為了控制中東地區的石油價格,從而振興伊拉克的經濟,不過石油作為全球重要的能源資源,控價權一直都在美國的掌握之中。因此美國發動了“沙漠風暴”行動,率領多國部隊對伊拉克進行了軍事進攻,同時對伊拉克進行了經濟制裁,迫於美國的強大武力,薩達姆下令軍隊退回伊拉克,不再入侵科威特。

2002年歐元正式成歐盟加盟國的結算貨幣,2003年薩達姆宣佈伊拉克的石油採用歐元作為結算貨幣,不再用美元作為結算貨幣。薩達姆挑戰美元貨幣體系的行為受到美國的嚴厲打擊,美國立即以薩達姆藏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以及包庇縱容恐怖份子為由出兵推翻了薩達姆政權,而薩達姆也被美軍判以絞刑處死。全球貿易以美元為結算貨幣是美國剝削世界財富的重要手段,日本發展經濟的成果就被美國收割了。美軍佔領伊拉克後,立即將石油的結算貨幣改為美元,以前38美元一桶,戰後則改成149美元一桶,全球都會美國推翻薩達姆政權埋單了。


大秦鐵鷹劍士


很久以前,薩達姆剛上任時,伊拉克就像美國的小兄弟,在美國這個世界警察的“支持下”,薩達姆向隔壁的伊朗舉起了“大刀”。

十年後,美國發動海灣戰爭,開始收拾“躁動”的伊拉克。又過了十多年,美國再次下手了,這一次美國不僅要打垮伊拉克,更要整死薩達姆。

為什麼會這樣?美國為什麼總是不放過薩達姆?

伊拉克影響美國的利益

美國第一次打伊拉克,純粹是出於利益。

沒錯,美國曾經支持伊拉克,因為伊朗對於美國從來都是“剛”,當伊拉克和隔壁兄弟伊朗幹架時,美國很高興,這樣的小弟必須支持。

但是,伊朗太難打了,伊拉克根本打不下來,但伊拉克的錢卻沒少花,關鍵是對外欠了很多借款。科威特就是那個借錢給伊拉克打仗的人。算著欠科威特的幾百億美元,看著富得流油的科威特,薩達姆心動了。

心動不如行動,薩達姆動手了,命令自己的部隊全面侵佔科威特。薩達姆哪裡來的自信?當然是那“世界第四軍事強國”的虛名讓其膨脹,還有與蘇聯老大哥的關係不錯,關鍵是,曾經也是美國的小兄弟。

但薩達姆搞錯了一件事,美國老大哥支持你是為了取得更多的利益,你侵佔了科威特,成了海灣媲美於沙特的超級產油大國了,議價能力大幅度提高,控制石油的能力顯著增強,這怎麼能行?這嚴重影響美國的利益。

那蘇聯老大哥為什麼不說句“公道話”呢?當時的蘇聯老大哥面臨解體,自身難保,哪有時間管伊拉克和美國的事。

就這樣,1991年初,美國打著“行俠仗義,打抱不平”的藉口,在海灣狠狠收拾了伊拉克。伊拉克不得已退出了科威特,國民總值大幅倒退,人民生活水平急劇下降。

從此,美國成了薩達姆和伊拉克的“頭號敵人”。

海灣戰爭後,美國加強了和海灣國家的軍事合作和經濟合作,當然這個合作不包括和伊拉克的合作。對於海灣戰爭,薩達姆是帶著仇恨的,與美進行各方面的合作完全辦不到。1996年,美國和英國對伊拉克進行了為期四天的空襲,旨在“教育教育”伊拉克,希望他們不要搞對立,而要搞合作。

這無疑再次增加了薩達姆和伊拉克人民對美英的仇恨。薩達姆就這樣繼續“剛”著,而美國想著如何再次收拾伊拉克。

進入新世紀,伊拉克竟然開始在石油交易中,不用美元,而是用歐元代替,這讓美國極其不爽,因為這讓其利益大受影響。美國多年的觀察發現,只要薩達姆是伊拉克總統,那麼就對美國的利益有害無益,而薩達姆一次次競選連任,靠選舉選下去是不太可能了。在美國人看來,除了讓薩達姆消失,美國想不出還有什麼更好的辦法。

伊拉克影響美國的經濟利益,這是美國要讓薩達姆消失的原因之一。

薩達姆的存在對美國的安全有影響

薩達姆不親美,反倒很排斥美國,這讓美國大痛快。世人看見了薩達姆的“剛”,而美國看到了薩達姆存在後的安全隱患。

曾經何時,世界範圍內有薩達姆在研製生化武器或核武器的傳言,這讓美國非常“恐懼”。伊拉克有沒有在研製超常規武器,這事當時不好確定,但可以肯定的是,伊拉克一旦研製成功,那麼美國再想收拾那就難於登天,薩達姆絕對有“放超常規武器”的膽量。

除了擔心薩達姆研製超常規武器外,“911”對美國刺激非常之大,一個本拉登就給美國造就了那麼大的災難,如果是實力遠遠超過本拉登的薩達姆,進行各種私下的恐怖活動,那會給美國帶來多大的麻煩呢?美國人很憂慮,“911”的發生到底有沒有薩達姆在後面的支持呢?

美國人帶著各種擔心,讓薩達姆就此進入了影響美國安全的重要人物庫。薩達姆是要收拾的,美國在尋找切入點,最後美國選擇了“伊拉克研製生化武器”這個切入點。

薩達姆本來就沒有做那樣的事情,所以對於聯合國的調查,薩達姆配合度很是不夠。由於查證困難,小布什直接讓薩達姆交出生化武器。但本來就沒有,如何上交?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美國難道真的要查有沒有生化武器嗎?當然不是,他們是要薩達姆政府垮臺,他們是要薩達姆去閻王殿報道。

所以,美國等不及了,堅持選擇開戰。2003年,伊拉克戰爭爆發,美國如願了,薩達姆被抓(兩年後被殺),政府垮臺,安全隱患解除。同時,美國又不開心,因為戰後調查很久,沒有發現任何生化武器。而且戰後的伊拉克非常難以管理,不少美國大兵死在了戰後的伊拉克。

有調查小組的專家說:如果再給半年時間,一定能有一個完整的結果,就可以證明伊拉克的清白,戰爭就不會發生了。這個專家天真了,美國要的是報告嗎?不是,美國要的是薩達姆死去,政府垮臺,美國要的是得到更多的利益,減少更多的安全隱患。

薩達姆必須離開這個世界,這是美國自我保護的安全策略。

小布什對薩達姆有仇恨

按理來說,小布什和薩達姆沒有過多交集,不應該有仇恨。但是,小布什他爹老布什,和薩達姆是有樑子的。

海灣戰爭,美國贏了,但是薩達姆還是總統,而老布什卻下臺了。因此,老布什在公開場合聲稱:“贏了戰爭,我失業了,但薩達姆繼續著總統生涯。”

其實,這沒什麼,老布什年齡大了,而年輕的克林頓卻激情四射,對於搞活經濟很有一套,這是美國人民地選擇,和薩達姆實在沒有什麼關係,也沒有什麼不公平。

但是,老布什對薩達姆卻非常仇恨,不知道這仇恨來自哪裡,畢竟他是戰爭的勝利者。

海灣戰爭12年後,老布什在一次接受採訪時說道:“我不輕易恨一個人,但我恨薩達姆,他是一個言而無信、內心殘忍的人,我對他除了恨,再也沒有什麼了。”看得出來,薩達姆傷了老布什的心。

可是,本來就是對手,薩達姆對老布什“言而有信”的意義在哪裡?

也許可能,老布什對薩達姆的評價和1993年那次伊拉克訪問有關,當時老布什以平民身份訪問伊拉克,但是出現了汽車炸彈,如果不是美國情報部門消息靈通,如果不是美國同行的安保人員機靈,老布什可能就喋血伊拉克街頭了。事後得知,此事確實是伊拉克情報部門所為,而且經過了薩達姆地認可。

因此,小布什在有一次公開場合說道:“他(薩達姆)對我們美國的仇恨很大,還試圖刺殺我老爸.....”

這些都說明,小布什打伊拉克,除了國家主義,也有自己的小九九,那就是要為老爹復仇。

在美國看來,薩達姆是必須要死的,因為薩達姆對美國經濟利益有影響,也對美國安全有影響,除此之外,“小布什想復仇薩達姆”也算一個小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