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有人竟然建議疫情結束後取消每週雙休改單休,你願意嗎?怎麼看?

歷史的影


某國為控制疫情擴散,要求民眾擱家裡不要出來亂竄,還不小心提到了“封鎖”一詞,結果有些人不淡定了,說你傷害我感情了,你侵犯我自由權啦!

拜託啊,你命都快沒了,你還談感情呢!

你咋想的你這是?

01

得,對於這同一件事情,對與錯,出發點立場不同,是很難有一個明確界定的。

同樣的,對於題主這個問題,我想很多人會願意,也會有人不願意。

對此,我想代表我自己,談一下我自己的看法。

首先亮明觀點吧,我是願意接受雙休改單休的,前提是時間規劃上得有個點兒,不能無限期的搞。

假如疫情並沒有對公司營收產生影響,或者影響很小,那麼你再這麼搞,那純粹就是瞎起鬨找罵的。


02

假如疫情確實耽擱的工期、項目週期等,造成了經營困境。

為了早日恢復元氣,恢復營收水平,可以根據現狀進行一定的合理的評估,再次基礎上去制定加班計劃,也就是每週減少一天休息日。

至於這一天的工資該怎麼計算,我覺得這個最好也要妥善處理。

最理想的狀態是雙倍工資,但如果不能實現,需要企業給出對應的解決辦法,比如過了這個特殊時期後,再安排補休。


03

假如老闆足夠有魅力,員工足夠有向心力,那麼是不是也可以不要加班工資呢?

我想,這種情況是有可能出現的,雖然概率很低。

我知道,肯定會有人反對這麼做,憑什麼呀,休息日就得休息,加班幹什麼,我不加,愛誰加誰加!

行,可以不加,不加的話廠子可能會倒閉,你可能會承受一段時間的失業,或者為了止損,工廠可能會裁員,那麼你可能會被裁掉。


04

當然了,你可能很牛逼,不在乎這個,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

那麼,你真的有這麼牛嗎?

如果你沒有這麼牛,就不要拿有錢人的任性來耍個性了。

你跟錢過不去,生活就會跟你過不下去。


如果覺得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歡迎隨手在下方留個言、點個贊。我是今夜有風,一個90斤的80後,頭條寫文30萬+,歡迎關注我。

今夜有風


我不知道別人 反正我返城隔離後上班以來是一天沒休過 昨天從8點到晚上十一點 我領導從大年初二到現在沒休過 我們除了做自己本職工作 還得去小區門口守門 現在又調到隔離點 取消雙休我個人想法是不同意 當然了 得看組織安排 不同意也沒辦法


陳穩住


個人觀點,同意取消,因為這一年已經差不多休息了兩個月了,企業訂單的堆積沒有時間生產,到時就會違約產生違約金。員工兩個月不拿工資沒辦法吃飯,沒辦法照顧家裡。沒辦法還貸。所以同意取消週末一天。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助到你,謝謝。


蝶戀花8


在疫情期間的損失只能通過努力去彌補,我覺得這個建議很好,目的很簡單,就是讓企業加快運轉速度,動員全體員工的力量,用時間換空間,用積極的心態面對未來!


舉個例子把:我司主要是做實體零售行業,在2月25日復工的,復工當天老闆跟我們開了一個會,大意是說:因為受疫情影響很大,公司目前現金流壓力很大,會對所有的崗位進行降薪,上至管理層,下至一線員工,要我們提前做好心理準備,但是,一個員工都不會裁掉,哪怕老闆壓力大點,也要保住員工的飯碗,不過,因為之前的休假原因,原來的雙休暫時改成長短周。


我們同事私下在討論,現在這個時勢,沒有被裁員已經很好了,哪怕是降薪30%都能接受,畢竟現在開工也沒有生意,很多商場都還是處於停業階段。這兩個月老闆都是硬虧出去的錢,有些商場還好,可以免部分租金,但是大部分商場都是要按時繳納費用,還有人工的開支,雖然商場2月份很多天都沒有營業,但是相對一線員工的底薪還是要發放,不然,商場裡面的導購肯定不願意,到時候又一波離職潮就很麻煩。


作為我自己,上有老下有小,每個月的房貸、車貸、生活費、小孩的費用等等,都壓得喘不過氣,而且從2月份開始底薪只能發一半,接下來估計要到7月份工資才會正常,所以接下來,半年的時間壓力都會很大,只能希望公司的其他電商業務有增長,可以快速回復正常。


對於剛剛老闆說的雙休改成長短周,很多員工都沒有大的意見,包括我自己也是這樣想,主要有以下幾點:



1、補回春節休假


疫情期間,我司已經多休了差不多一個月時間,很多年度計劃已經落下了,我們需要用更多的時間重新定製年度計劃,然後分解執行,所以工作量肯定會增加,儘量用短的時間把之前的時間補回來。



2、彌補不裁員的損失


老闆對於此次的疫情采取降薪但不裁員,所以,在不裁員的情況下,其實開支是很大的,為了彌補這塊的損失,必須要求員工自覺去加班,把工作做好做完美,只有這樣,公司才能更快速回歸到正常的水平。



3、員工的士氣


雖然長短周的決定是老闆公佈的,但我相信,哪怕老闆不提這個方案,很多人都會自覺週末加班,因為覺得老闆太好,寧願自己壓力大也不願員工失業,我們附近幾個企業都有不同程度的裁員,而且在這個情況下裁員是正常的。


可以共富貴,也可以共患難,更顯得我們老闆的魄力不凡,我相信,全體的員工會更努力為企業奉獻,哪怕是平日的加班,大家都是自覺的。



最後我想說:企業的老闆真的付出了很多,不裁員已經是很好的福利,我們真的不應該去較真一天的假期,我們更應該是如何回報企業帶給我們的福利,如何繼續幫企業創造更多的利潤。


關注@令狐開講了,專注職場領域,致力於讓更多的人活的更明白、更清楚、更成功!

令狐開講了


我感覺不要休息,一年幹365天,一天干24小時,時不我待,只爭朝夕,反正乾死一個少一個,既減輕國家負擔,又減少資源浪費,還能給那些拿高薪不幹活的多分配一部分資源,大家覺得對不對?哈哈





5549ssss


【職場魚觀點】我同意疫情結束後取消每週雙休改為單休,但必須有個時間段。這次疫情對公司都造成了很大的影響,我們也應該為公司分分擔子。接下來我將在以下幾個方面談一下我的想法

企業由每週雙休改為單休也有不得已的苦衷

1.企業復工後,生產任務重,工期緊,不得不增加員工的勞動時間

企業復工後,趕工期,搶任務成為常態。設備設施的產能一定,這時只有延長勞動時間,來彌補其缺陷。

我家周圍很多廠子,復工復產後,員工的工作時間都在1小時以上,而且一個月只能休3天。和他們老闆聊起了這個話題,他們老闆說:”公司一個月沒開工,積累的任務太多了,貨主一直在問我什麼時候發貨。讓我加緊生產出來,趕快給給他們發過去,他們在等米下鍋呢。”

生產任務緊,不但操作工要加班加點,廠裡的所有人都要忙。因為輔助崗位要配合好生產,才能保證從原料採購入廠,加工計劃執行,再到產品出庫的順暢。一個環節出了問題,生產就會受到影響。生產任務完不成,就可能導致後續企業的聲譽受到影響。

2.企業緩解資金壓力,儘快走出疫情影響的需要

疫情期間,除與疫情有關的企業開工外,很多企業基本上處於停工狀態。企業的場地租金及貸款利息、工人工資等等還需要支出。雖然國家鼓勵減免租金,但有些私人土地,雙方談的並不順利,因此企業的經營壓力重。為儘早擺脫困境,降低疫情的影響,走向正規。只有延長工作時間,提高生產量,儘快回籠資金,延續企業發展。

3.企業變更休息時間是短期行為

我一個朋友在一家電器廠上班。復工後他們老闆開會:我們公司現在任務很重,資金壓力也很大。為了早日走出困境,我們幾個董事開會研究決定,要適當延長大家的工作時間,週末單休。本來還要降薪的,我沒同意。請大家站在公司的角度考慮一下,幫公司度過難關。等公司消除了疫情對生產的影響後,立刻恢復常態。

企業是為了應對疫情帶來的後遺症而採取的臨時措施,是為了保證企業持續穩定生產經營的需要。如果是長期的話,企業就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相關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四章三十六條 國家實行勞動者每日工作時間不超過八小時、平均每週工作時間不超過四十四小時的工時制度。

員工也要配合企業,幫企業走出困境

1.企業盈利了,我們才有穩定的工作收入

”大河有水小河滿,大河無水小河干“。我們員工大部分是靠工資養活全家的,只有公司盈利了,才會拿錢拿獎金回家;反之,我們失去的可能就不是多上一天少上一天的問題了,因此員工要認清形勢,和企業共度難關。為了企業,更是為了自己。

2.員工要有感恩的心

企業為員工的發展提供了空間和舞臺,對員工進行相關的培訓,也為員工的升遷提供了通道。我們員工要做的就是努力的工作,認真的學習專業知識,不斷提升自己的職業能力。員工能力的提升也為員工的升職加薪打開了通道。週而復始,員工一步步走向成熟,收入逐步提高。

企業在遇到困難時,我們要懷著感恩的心,回報企業,和企業共度難關。只要這樣,企業好,員工好,企業差,員工各方面也會變差的。

3.當前就業形勢不容樂觀,員工需要一個穩定的工作

記得在網上看了一個帖子,某公司發佈推遲上班的通知,因疫情影響,公司推遲到2020年2月3日上班。後來又發通知要求2月17日來公司上班。再後來發通知 公司由於資金壓力破產了,你不用來上班了。看著可笑。實際是真實存在的,很多企業頂不住資金壓力不得不破產。被離職的現象很嚴重,就業形勢不容樂觀。

如果我們員工不能理解公司的規定而離職的話,不一定能很快的找到一份合適的工作。生活壓力將大增。因此建議我們員工和公司凝成一根繩,勁往一處使,同甘苦共患難,和公司一起走出困境。

總之:疫情過後,公司和個人都要承擔一些由疫情帶來的影響,幫助企業儘快走出困境。我們付出的是短期的時間成本,而企業付出的是真金白銀。只有企業恢復了正常經營,我們才能有穩定的收入,才能維持家庭的美滿幸福。


我是職場魚@職場魚,歡迎大家吐槽,加關注一起聊聊職場的事。


職場魚


這不是老百姓願意不願意的事兒,是讓你咋整就咋上班的事兒!現實中很多企業本身也是單休,加班沒有加班費也很普遍。只不過藉著疫情把以後的單休說的更合理化了。本來二月份少上班了,後面幾個月補一下也可以理解,但問題是,沒上班也沒給工資啊,你沒給工資,後面補什麼班?都當強盜了就別找那麼多借口了。


避涯


這個可以考慮,但要因地制宜,由企業根據實際情況決定,不能一刀切。雙休改單休要有前提:首先,疫情期間按政府推遲復工要求而超出法定休息日期的(包括年假),要按規定發工資。其次,雙休改單休總計工時不得超過因疫情推遲復工的工時,同時按加班核發加班工資。


張道十八


從勞動法來說,國家實行勞動者每日工作時間不超過八小時、平均每週工作時間不超過四十四小時的工時制度。但是實際上這一點有有多少企業能夠做到,前段時間鬧得沸沸揚揚的996,其實大家已經在默認這種996文化,導致原本沒有執行996的企業覺得自己虧了,強制要求員工執行996,又有多少企業把勞動法放在眼裡?


其中勞動法還有一點,就是每週至少休息一天,從這個角度上來說從雙休改為單休是合法的,疫情過後把雙休改成單休你願意嗎?


理解但是不認同


在疫情期間,企業受到了一定的影響,這些我們是可以理解的,員工沒有及時復工,業務受到了影響,但是企業還要面臨著各種開支,這是企業困難的點,我們可以理解,但是並不認同把雙休改成單休。


為什麼這樣說呢?實際上大家已經在陸陸續續復工了,從這一方面來說降低企業的損失,但是要明白企業在享受利潤的同時也是要承擔風險,而且是員工週末來上班,是不是也能拿到雙倍工資呢?這個時候有人又出來說話,企業在困難時期,怎麼可以跟企業談錢呢?但是員工在困難時期的時候,企業要開除不也是沒有考慮員工的情況嗎?

所以說這種做法是不可行,雙休是勞動者的基本權利,不應該是受到疫情的衝擊而取消。


可以幫助企業共度難關,但是應該是調休的形式


受疫情影響,企業確實也損失了,作為員工可以選擇跟企業共度難關,但是並不是上來就直接取消了雙休,畢竟每個人都有家庭,也有自己個人生活,總不能連休息的時間都沒有吧,從做員工的角度上,我理解企業的不容易,企業如果是生產需要,那麼可以跟員工商量,現在上班等公司正常運行之後可以作為調休假,上班了多少天,員工後面可以自行調休。

理解企業的不容易,也希望和企業一起挺過去,是希望企業能夠有相對應的政策出來,不要一上來就說受疫情影響直接取消,強制員工週末加班,人在心不在,工作效率又會有多高了呢?我們已經開始慢慢擺脫了勞動密集型的工作,我們的工作更多是需要付出腦力,強制達不到想要的效果,但是能做好表面工作,就看企業怎麼選擇。


關注@懂職場,與你共同成長,歡迎關注,點評,轉發加點贊,你的認可是我分享的動力

懂職場


這次疫情是耽誤了不少時間,很多單位,尤其是服務類的企業損失慘重,遊客沒了,食客少了,但是這些企業本身就是一週都上班,所以改成六天工作日也沒用。

其他企業雖然停工了近一個月,就好像一臺運轉的機器被按下了暫停鍵,短時間看有點影響,放到一年兩年裡看,其實也沒多長時間,所以也沒必要打亂已經形成的規矩和習慣。

反倒是,通過疫情反觀人類的脆弱,人的一生的短暫,應該繼續增加假期,比如法蘭西就是一週四天班工作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