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駱駝祥子》:用一生悲慘命運,留下4條人生啟示。


《駱駝祥子》:用一生悲慘命運,留下4條人生啟示。


“體面的,要強的,好夢想的,利己的,個人的,健壯的,偉大的,祥子,不知陪著人家送了多少回殯;不知道何時何地會埋起他自己來,埋起這墮落的,自私的,不幸的,社會病胎裡的產兒,個人主義的末路鬼!”——老舍

初中曾讀過作者老舍的《駱駝祥子》部分篇章,只記得他是個車伕,在舊社會的底層,生活很艱難。

近日重讀《駱駝祥子》,確是不一樣的感受:造成祥子悲劇原因,一部分是舊社會的“病態”,還有祥子自身固有的缺陷,同情祥子的同時也看到了他夢想破滅,一步步被生活吃掉的結局實屬必然。


《駱駝祥子》:用一生悲慘命運,留下4條人生啟示。

《駱駝祥子》簡單來說,以20世紀20年代軍閥混戰時期為背景,講述了人力車伕祥子的悲慘命運,即祥子以車為引線的三起三落。

一起:祥子年輕時健康,勤勞樸實,心懷夢想在北平當人力車伕,苦幹三年,湊足一百塊錢,買了新車。一落:連人帶車被憲兵抓去當壯丁,理想第一次破滅。

二起:賣駱駝,拼命拉車,省吃儉用攢錢準備買新車。二落:幹包月時,祥子辛苦攢的錢也被孫偵探搜去,第二次理想破滅。

三起:虎妞以低價給祥子買鄰居二強子的車,祥子又有車了。三落:為了置辦虎妞的喪事,祥子又賣掉了車,夢想再破。

祥子的命運三部曲由“精精落進向上——不甘失敗——自甘墮落”。

對於新時代的我們,舊時代祥子的悲慘遭遇仍有警示意義,今天,用4條人生啟示給你講透。

01

時代拋棄誰之前,已經打好了招呼

“祥子對於什麼時候出車也不大去考慮。他覺得用力拉車去掙口飯吃,是天下最有骨氣的事;他願意出去,沒人可以攔住他。外面的謠言他不大往心裡聽,什麼西苑又來了兵,什麼長辛店又打上了仗,什麼西直門外又在拉伕,什麼齊化門已經關了半天,他都不大注意。自然,街上鋪戶已都上了門....”


《駱駝祥子》:用一生悲慘命運,留下4條人生啟示。

祥子通過三年的努力,買到了自己洋車,他勤奮的工作,這本是好事,但他只活在自己的世界裡,不僅不留意身邊環境的變化,拒絕與外界交流,最終把自己陷入不安全的境地。

為了2塊大洋和所謂被人瞧得起的“面子”接單,懷著僥倖心從西直門出了北京城,就被亂兵抓差,丟了100大洋買的洋車。

回想起這個情節,我倒不可憐祥子。人是社會的產物,誰都不可能脫離社會,還能很好的生存。不瞭解當下的局勢,就失去了避開不幸的機會。有人說時代拋棄你的時候,連聲招呼都不打。其實我倒認為時代沒有拋棄誰,每一個活著的人在時代的浪潮中,不免經歷風吹雨打,如果跟不上時代的發展,只能說是自己選擇拋棄了這個時代,沒有與時俱進。

這讓我想起我叔伯,讀書畢業後,在廠裡打工,只顧著打工,大家都在討論鎮上新開了一個市場,能有機會在裡面做個體戶,實現工作生活自由規劃,叔不這麼想,覺得在廠裡打工是最靠譜的,自己去幹活,危險太大。

眼瞧著十幾年後,別人在鎮裡買了房,過上了更有質量的生活,他再想幹的時候,已經來不及了。鎮上發展起來後,廠裡的工人年輕化,不收中年人,他只能被辭退回到家種地。

有時候總聽到人說,時代不行,社會不公平,於是合理化自己的遭遇。實際上任何環境下都有不幸,順勢而行,是我們可以做的。“一葉障目不見泰山”,僅僅只是管好自己,不顧社會變遷,早晚會被淪為社會車輪下的泥濘。

人要有抱著終生學習的心態,善於從書本、社會、生活中吸取知識,深刻地認識社會,適應社會,“物競天擇,適者生存”不但是指生物界,也是人類社會生存的法則。

02

擁有什麼樣的認知,配過什麼樣的生活


“沒有父母兄弟,沒有本家親戚,他的唯一的朋友就是這座古城。這座城給了他一切,就是在這裡餓著也比鄉下可愛。”


《駱駝祥子》:用一生悲慘命運,留下4條人生啟示。

進城後的祥子一方面完全失去了與農村的聯繫,打心底裡看不起農村的生活,而且再也不願與之發生任何聯繫了,另一方面他又沒有紮根於城市生活,甚至還不知道與新的社會環境建立應有的聯繫。

譬如祥子既拒絕了劉四主動借錢給他買車的建議,倔強的堅持自己攢錢,也拒絕高媽給他的放貸、儲蓄和起會集資的建議,堅持靠自己的勞動來實現自己的理想,同時也放棄了接受新知的機會,又或許他根本就沒有想接受。

從這些地方可以看出祥子的質樸,也可以看出體現在他身上的那種農民式個人主義的經濟觀念,以及他與城市生活的隔膜,對商品經濟的無知。在“新的環境裡還能保留著舊的習慣”的人,而由“陌生人所組成的現代社會是無法用鄉土社會的習俗來應付的”。

如果祥子真的把錢存進銀行或放了債,那麼孫偵探的訛詐也不會對祥子造成致命的打擊;如果祥子真的聽從虎妞的安排坐吃車份子,那麼祥子的身體也不會因飽受烈日、暴雨的打擊而衰竭。

反觀祥子的老婆虎妞,在懷孕期間將出租屋分租出去供給他人使用,以獲得薄利,來補貼家用;祥子因為過於不注重身體保養,生病幾個月期間不能出車,祥子唸叨趕緊出車,而虎妞主動將車出租,獲取生活費,又可以先照顧好身體。

所以,人只能賺認知內的錢,你的認知上限就是你的收入上限。再怎麼蠻幹,認知水平沒有提高,很難有實際生活轉變。

“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找到適應社會生存的鑰匙,才能如魚得水。智者往往能夠根據經驗和事物的發展走勢,準確預知世事的變化和結局,主動尋求自我策略的變化,使自己長久立於不敗之地。

03

沒有夢想,沒有堅定的方向,最終也會沒有生活


“越不肯努力便越自憐,以前他什麼都不怕,現在他會找安閒自在:颳風下雨,他都不出車;身上有點痠痛,也一歇就是兩三天。自憐便自私,他那點錢不肯借給別人一塊,專為留著風天雨天自己墊著用。”


《駱駝祥子》:用一生悲慘命運,留下4條人生啟示。

經歷了三起三落後的祥子,對生活倦怠,沒點生氣,但還不至於完全墮落。

真正墮落的時候,是在妻子虎妞死後,本想和小福子過日子,又不願共同承擔對方兩弟弟的撫養,逃避走了,接著經不住生活的誘惑,包月拉車時與人偷情,騙財,喝酒,嫖娼,染上性病。

看著故事一步步到這裡,確實讓人揪心。故事放到今天,這也是我們任何現代人人人都得警惕的惡性循環:墮落並不只出現於底層,而是在人類的各個階級都有,畢竟每人都有自己的失意。也許祥子必然會被環境影響成這麼一副不成人形的模樣,但他明明有權利維護自己的積極,誠實,和勤快。

一次次夢想被打擊,最根本是他缺失獨立的判斷能力,和堅定的人生方向,最初的夢想被敲碎後,一次次妥協註定了祥子的未來。

透過祥子,我們看到的是大多數人的人生。社會開明也充滿挑戰。

但凡我們的初心依然無時無刻的經受各種挑戰,當我們認真努力拼搏後,沒有得到成績或獎勵,我們會不會認為努力是徒勞的,幹多幹少一個樣,因此而放棄努力;

當我們面對金錢或權利的誘惑,而需要突破法律的底線時,我們會不會認為試試也無妨,抱著僥倖的心理,放棄自己的原則;甚至當我們堅守正義,一時間得不到回應時,會不會認為堅守是無益的,於是無視法律規則。

各種狀況,不一而足,所表現的都是人生旅途中遇到的荊棘和誘惑,跨過去就是一道門,跨不過去就永遠變成一堵牆,不僅把我們擋在通往夢想的路上,也可能把我們引向一條不歸路。

我想這也是老舍先生想通過祥子告訴我們的道理,人生不易,堅守更顯得珍貴。


《駱駝祥子》:用一生悲慘命運,留下4條人生啟示。

經驗是生活的肥料,有什麼樣的經驗便變成什麼樣的人,在沙漠裡養不出牡丹來。

看到《駱駝祥子》裡的這句話,很多人會去感慨,這是時代的悲劇,每一代都有屬於各自掙脫不了的宿命。

但,做不了牡丹,是不是還可以做沙漠松樹,仙人掌呢。

我不知道在20世紀30年代的北京城,那些從鄉下到京城打拼的年輕人,是否都是如祥子一般的下場。

在歲月的荒蕪裡,大部分的我們註定平凡,但沒有夢想,沒有方向,就沒有生活。相反,命運總能傳遞給你一種東西-----可能性。

04

一路奮戰,只為不被世界改變

如果說祥子的一生是不幸的,那遇見曹先生簡直是不幸中的萬幸。最後祥子走投無路時,曹先生決定收留他的小福子。

遇見曹先生是祥子生命中的機會,他不但沒有把握,後來再遇見也因知曉小福子自縊後放棄上進要強。

他看到其他吃喝嫖賭,行屍走肉的車伕,日子也過的也很有趣,他開始反思那自己為何要過的那麼辛苦呢,為何不也像他們那樣盡情享樂?

他覺得倒比以前舒服,別人看他也順眼。他變成了自己當初最討厭的人的樣子。明天只是今天的繼續,明天承繼著今天的委屈。那不如和其它車伕一樣,盡情享樂。

曾經意氣風發的祥子,罐子破摔。將自己最後一點希望親自抹殺掉。這次徹底墮落,再也沒有翻盤的可能了。


《駱駝祥子》:用一生悲慘命運,留下4條人生啟示。

非常認同電影《熔爐》那句話:為什麼會有冬天,那是為了讓我們尋找溫暖,我們一路奮戰,不是為了改變世界,而是為了不讓世界改變我們。

記得李誕曾在奇葩說上吐槽張韶涵:“你想要對自己的人生重新燃起希望,你就可以點開新聞,看一看張韶涵的人生,你就會覺得自己好幸福啊!”

張韶涵15歲,外出打工補貼債臺高築的家庭;26歲,因病暫停工作,療養期間被親生母親爆“不盡贍養義務”;慘遭唱片公司“雪藏”、人生低谷時又被朋友背叛;36歲,沉寂10年後憑藉我是歌手實力迴歸,又被親舅威脅。但她仍然選擇奮戰從命運枷鎖中掙脫出來。

很多時候生活是不可控的,我們可以控制的是自己,願我們面對生活,一路奮戰,不被生活改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