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米飯熱吃還是涼吃?

任一禾


這個問題涉及了一個專業度的營養名詞 抗性澱粉,所以咱先了解下什麼是抗性澱粉。

抗性澱粉(RS)是一種膳食纖維。同樣是小腸不能消化吸收,在大腸被細菌做食物,發酵後的產物。

抗性澱粉分三類:第一類(RS1) 這類澱粉顆粒大被包裹,影響酶的接觸,消化慢。比如有全穀粒、豆類粒。第二類(RS2) 生的澱粉粒,如香蕉(很不成熟)、土豆、芋頭、紅薯等。只有通過糊化才能被澱粉酶消化。第三類(RS3)也叫變性澱粉,是澱粉經烹調後變性而成,也不能被澱粉酶消化。這裡其實老化後的澱粉。糊化:是澱粉加水中並加熱,出現澱粉粒溶脹、崩潰,形成粘稠均勻的透明糊溶液。老化:"老化"是"糊化"的逆過程,在糊化過程中,已經溶解膨脹的澱粉分子重新排列組合。澱粉老化的過程是不再恢復到老化前的狀態。老化後的澱粉,口感變差,消化吸收率也低)

米飯蒸熟就是澱粉糊化的過程,米飯粒粒相連,黏連香甜,趁熱吃就是消化支鏈澱粉的一個過程,容易消化吸收,生糖反應速度也快。香噴噴的米飯口感好極了。可是如果將米飯放涼後,米飯中的澱粉老化,此時抗性澱粉增多(RS3)自然口感差,不易消化吸收,有的人還吃涼米飯拉肚子,還有可能帶來食品安全風險。因此我們通常不建議吃涼米飯。那我們再重新加熱涼米飯,發現依舊不能像剛蒸出來好吃,就是老化的澱粉難以恢復。不過這倒是給炒米飯留下空間,用放涼的米飯去炒,一粒粒的,被蛋液裹著金黃色,好吃也好看。

抗性澱粉這種東西本來就是一種膳食纖維,膳食纖維的作用我也之前在回答很多網友的提問,其中之一作用就是預防結直腸癌。其實各種膳食纖維高的食物都有這個的預防作用。比如雜糧熱粥、水果、蔬菜、堅果等。比一定非要吃涼米飯。

與我更多交流互動,如果對您有益,轉發分享給更好朋友。


鄭育龍營養師


現在有一種說法:米飯、熟土豆等澱粉類食物放涼後再吃,餐後血糖上升會比較慢。記者為此採訪了中國農業大學食品學院副教授範志紅。她表示,這種說法的確有一定的科學依據,不過對於食物涼熱的選擇,還應考慮到個人腸胃的消化吸收能力。

  研究證明,澱粉類食物放涼後再吃,餐後血糖反應會有所下降。和剛出鍋的熱土豆相比,吃放涼的土豆不僅餐後血糖上升慢,血脂的上升速度也會相對下降。米飯、麵條等澱粉類主食也是如此。

  澱粉類食物該熱著吃還是涼著吃,應視個人生理狀況和消化能力而定。對於身體虛弱、消化不良的人來說,最好還是趁熱吃,腸胃比較省力,消化吸收率比較高。對於消化能力好、血糖血脂高的人來說,放涼一點再吃,可以避免血糖過度上升。不過,熱食物不能熱到燙嘴,否則會損傷消化道。冷食物也不能冷到冰牙,大量吃冰鎮食物,可能會影響到有些人胃腸道的血液循環和消化液的分泌,不利於身體健康。


美糖食天津


肯定是熱吃啊,因為經常吃涼米飯對胃不好,時間長了你會感覺偶爾會胃疼,很多年齡大的人都會有所瞭解,雖然現在生活質量很高,吃不完的米飯可以放到冰箱裡,但很早就有科學家表示長時間吃冰箱裡的食物對身體不好,尤其是時間過長的食物,所以建議熱吃,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