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1 史上第一天團——竹林七賢:酗酒嗑藥玩音樂的七個老男孩

竹林七賢,指的是三國曹魏正始(曹芳的一個年號)年間的七個名士,分別是嵇康、阮籍、山濤、向秀、劉伶、王戎和阮咸。至於為什麼叫“竹林七賢”,一說是因為他們跟竹子一樣高風亮節;一說他們喜歡在竹林聚會,他們聚在一起酣酒、和歌、作詩,好不暢快,所以將他們稱為“竹林七賢”。

史上第一天團——竹林七賢:酗酒嗑藥玩音樂的七個老男孩

竹林七賢,乃是史上第一非主流天團,這個天團的成員都有這麼幾個標籤——酗酒、磕藥、搞音樂、裝瘋賣傻、有才,而且還玩得各有特色。

阮籍是天團的核心人物,自幼聰敏,據說他八歲就會彈琴,還擅長長嘯。長嘯盛行於東漢和魏晉南北朝,可惜後來失傳了,不然這一傳統聲樂,應該可以傲視群雄。

阮籍能喝,一喝就能醉一個多月。但阮籍家裡窮,買不起那麼多酒,為了喝府邸中藏的好酒,他主動請求擔任步兵校尉一職,結果酒喝完就不幹了。

不知道是因為受到阮籍的影響還是家族基因的遺傳,阮籍的侄子阮咸和阮籍差不多。阮籍和族人把酒倒在大缸子裡,也不管頭皮屑會不會掉進去,幾個人把頭埋進去就喝。後來進來了一群豬,聞著酒香也去缸子裡喝酒,阮咸就跟在豬群的後面一起喝。

史上第一天團——竹林七賢:酗酒嗑藥玩音樂的七個老男孩

不過論起喝酒,劉伶當之無愧是七人中的王者,在中國,只要是喝酒的人,沒人不知道劉伶,甚至不喝酒的人也有不少知道他,而且知道他往往都是因為酒。

除了喝酒王者以外,劉伶還有行為藝術家的頭銜。據史料記載他經常坐一輛鹿車,帶著美酒和僕人,駕著鹿車四處亂跑,經常跑到荒郊野外,邊看路邊風景邊喝酒。

劉伶還是有點知識的,知道喝酒傷身體,於是每次臨出門前他都會讓僕人帶上鋤頭,還吩咐道“死便埋我”。喝多了就會醉,酒後,劉伶常在家中赤身裸體,肆意放蕩。

除了喝酒之外,竹林七賢的故事一般都離不開兩樣東西——五石散和音樂。

史上第一天團——竹林七賢:酗酒嗑藥玩音樂的七個老男孩

五石散又稱寒食散,起源於漢朝,被曹魏時期的何晏改了藥方,用"五石"製成。五石散藥性燥熱,服用後會使人全身發熱,併產生一種迷幻感覺。就效果而言,五石散類似於毒品,長期服用可成癮,還會導致慢性中毒。

何晏首先服用後,感覺很爽,於是大力推廣,在他的名人效應下,五石散很快就成為當時名士的必備之物,流傳於魏晉南北朝。雖然許多長期服食者都因中毒而喪命,但直到唐朝,依舊有人服食,唐朝孫思邈(miǎo)就曾呼籲世人"遇此方,即須焚之,勿久留也"。

除了嗑藥以外,音樂也是七賢必不可少的東西。

七人皆擅音律,其中阮咸善彈琵琶,時號"妙達八音",有"神解"之譽,甚至他的名字都被拿來命名一個樂器。至於嵇康就更不用說了,他臨行刑前的一曲《廣陵散》奏畢,從此世間再無《廣陵散》。

史上第一天團——竹林七賢:酗酒嗑藥玩音樂的七個老男孩

而有才方面,七賢個個都是才華橫溢,各有著作傳世,其中最為著名的要數嵇康的《與山巨源絕交書》。山巨源,也就是山滔,字巨源。

這篇文章是嵇康在聽到山濤想薦舉他出任司馬集團的官職的消息後寫的,信中拒絕了山濤的薦引,還痛斥山濤,和他劃清界限。雖然是絕交書,但這篇散文風格獨特,千古流傳。

雖然絕交書是寫了,但交情還是有的。山滔作為組合中年紀最大的,也是頗得其他人尊重和信賴,嵇康臨終前,把自己的孩子託付給了山濤。

還有向秀和王戎,兩人也是這個非主流天團中的重要成員,特點多多。

向秀喜歡打鐵,恰好嵇康也喜歡,所以經常可以看到兩人在嵇康家門前的柳樹下打鐵自娛,嵇康掌錘,向秀鼓風,兩人配合默契,旁若無人,自得其樂,可謂在快樂的同時把錢賺了,補貼一點家用。

史上第一天團——竹林七賢:酗酒嗑藥玩音樂的七個老男孩

王戎的個人特點就一個字:摳!

王戎為人吝嗇,他家中有棵很好的李樹,王戎想拿李子去賣,又怕別人得到種子,就事先把李子的果核鑽破。還有他女兒出嫁時,親家向王戎借了數萬錢,王戎難得借了,但親家不還很。後來女兒回來省親時,王戎神色不悅,直到把錢還清才高興起來。

還有王戎的侄子要成婚,王戎只送了一件單衣,完婚後又要了回來。不過也有人認為這是王戎避禍於亂世的自晦之舉,跟王翦的招數異曲同工。

很多人認為竹林七賢消極狂放,不尊禮數,但這只是對司馬氏專政謀篡的一種抗議而已。作為魏人的他們無法阻擋國家被取代的命運,就喊出“孔孟禮教,與我何干”的口號,都跑去學習老莊了。

史上第一天團——竹林七賢:酗酒嗑藥玩音樂的七個老男孩

竹林七賢崇尚自然,反對那些門閥大族標榜的形式上的禮教。他們不是孤立的人物,他們的傾向代表了魏末晉初許多名士的傾向,他們是中國文人史上的標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