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0 福安市陽春社區:青少年之家 家門口的“愛心花園”

福安市陽春社區傾力打造服務青少年的公益平臺,為社區青少年提供作業輔導、音樂培訓、經典誦讀等志願服務,讓孩子們在課餘有一個理想、安全的去處

東南網5月21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黃楓 通訊員 鄭祖輝)近日,福安市陽頭街道陽春社區,六年級小學生林成鍇和往常一樣,放學後來到社區青少年之家。父母還沒下班,他自覺地打開書包,在社工輔導下做作業。

陽春社區青少年之家是該社區傾力打造的公益平臺,專門為社區青少年提供作業輔導、音樂培訓、經典誦讀等服務。如今,每日前來的孩子達200多人次。社區青少年之家也被居民稱為家門口的“愛心花園”。

社區青少年之家的前身,是市科協的一個科普活動工作室,只有幾名退休教師提供義務服務。

即便如此,科普活動工作室受歡迎程度仍超乎想象。“家長都爭著送孩子過來,後來工作室增加了幾名志願者,還是無法滿足需求。”社區黨支部書記李華傑說。

2012年,陽春社區在原有科普工作室基礎上開辦“四點半學校”,讓孩子有個理想的課餘學習場所。

“剛開始時,前來的志願者多是家庭婦女,輔導能力不足。”李華傑說,2016年4月,他們主動對接共青團福安市委,籌建社區青少年之家。

“福安青少年課外輔導場所比較缺乏,經營性培訓機構收費又較高。在陽春、城南街道官村兩個地方試點,意義重大。財政每年拿出15萬元,支持社區青少年之家建設。”團市委相關負責人說。

隨後,團市委發揮優勢,幫助陽春社區從多個社會公益團隊中物色專技志願者,並招聘具有專科以上文憑的女社工。陽春社區對原有場所進行改造,添置相關教學設備。

同年7月,陽春社區青少年之家成立,短短數天,就吸引200多名孩子前來報名。“那幾天,電話被家長打爆了。”李華傑說。

青少年之家週一全天開放,為家長和學生提供教育、心理諮詢服務;週一至週五的下午,有社工提供作業輔導服務;週六、週日,來自公益團隊的專技志願者,提供舞蹈、音樂、美術、陶藝、傳統禮儀、經典誦讀等興趣啟蒙、教育培訓服務。

志願者鄭青是二級心理諮詢師,每週由社區安排若干有心理輔導需求的孩子接受她的服務。在和孩子們玩“心理沙盤”遊戲過程中,鄭青觀察每個孩子的表現,總結之後與家長交流,提出指導性意見。

“有一對雙胞胎孩子,長期分居兩地,感情變得淡漠。去年暑假,生活在外省的弟弟被接回來,媽媽把兩個孩子帶來參加‘心理沙盤’遊戲。經過心理輔導後,兩個孩子之間的感情隔閡打開了。”鄭青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