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1 珍貴樹種禿杉引種栽培研究

珍貴樹種禿杉引種栽培研究

幼齡期項目引種成果曾獲江蘇省句容市1996年度科技進步一等獎;江蘇省1993年度科技進步三等獎。

禿杉(Taiwaia flousiana)是原產我國西南雲貴高原的國家級珍貴保護樹種,杉科臺灣杉屬高大常綠針葉喬木樹樹種。它具樹形挺拔秀麗,壽命長,幹型直,適應性強,結實遲等優良特性,有很高的綠化觀賞價值和造林發掘應用價值[吉山花瑤]。20世紀80年代中後期,我國南方亞熱帶地區,尤其是在南方中低的地區和丘陵地區,以至沿海海塗地區已廣泛進行了引種,取得了幼齡引種表現較好的效果[3-4,5-8,10]。

為了保護併發掘禿杉珍貴樹種資源應用,加強低丘地區森林生態景觀建設,我們於1989年進行了禿杉引種栽培研究。1990年用2年生帶宿土球苗造林,觀測其生長表現及對不良極端氣候的適應性,評價引種效果。本文總結報道2年(苗期1年,造林25年)的研究結果。

1 材料與方法

1.1 引種地與原產地的自然條件

禿杉種源來自貴州雷公山地區。原產地貴州省雷山縣地處我國西部雲貴高原,中亞熱帶高海拔地區。引種地江蘇省句容市地處我國東南部江蘇寧鎮丘陵,北亞熱帶低海拔地區。與原產地相比,引種地年降雨量較少,空氣溼度小,年日照時數多,日照百分率高,極端最高溫度高,最低溫度低,全年無霜期短(見表1)。因此,夏季極端高溫、乾旱,以及降雨溼度,以及冬季低溫對禿杉引種生長影響較大,是主要影響因子。

珍貴樹種禿杉引種栽培研究

1.2 引種試驗研究概況

苗期試驗1989年春育苗,按文獻進行種子消毒,浸種催芽,芽苗移植,遮陽保溼,防寒保苗,並將苗木留床培育1年。

造林試驗於1990年春用2年苗造林。根據禿杉幼齡喜好蔭溼,怕高溫乾旱的生物學特性,選擇句容茅山丘陵立地較優的山凹窪坡地、土層較厚的立地條件(杉木生長優良立地)栽植2年生帶土移植苗。

造林地坡向北偏西,坡度25°,土層厚0.70m。前茬為麻櫟雜闊林,面積0.4/hm2。栽植株行櫃為1.1m×2m(4 500株/hm2),

1.3 生長及適應性觀測

苗期測定苗高、地徑生長,觀測病害、旱害及寒害。固定30株櫸株測定,重複3個樣方,每個樣方面積1.2m2。

造林期測定樹高、胸(地徑)、平均冠幅、枝下高等性狀,觀察個別年份遭遇夏季極端高溫乾旱氣候、冬季極端低溫降雪氣候出現的日灼病害與寒害;並統計了林木保存率。此外,還測定了3年生樹高年生長(年淨生長量)進程,研究其季節生長節律。生長測定固定30株樣株;生態適應性觀測固定100株樣株,分別在造林2、3、5、5、10、15、20、15a時進行。

表1 引種地與原產地的主要自然條件對比

珍貴樹種禿杉引種栽培研究

2 引種研究結果

2.1 苗期幼齡期生長表現

據苗期試驗觀測,禿杉幼苗生長較慢,種播苗出苗需較高積溫,初夏易發生猝倒病害,怕高溫日灼。冬季—6.5~10.6℃極端低溫受凍率達60%,其中頂梢受凍達25.8%以上。但2年生以後凍害明顯減輕,至造林3a時已不見明顯寒害凍害。從表2測定看出,1~2年生苗平均高僅0.15~0.40m;2年生苗造林,2~3年生時,成活保存率達90%,平均苗高僅0.68~1.40m;地徑0.85~2.70m。造林當年(2a)樹高淨生長量僅0.28m;地徑0.88cm,處於生長恢復階段。幼樹造林3年生開始速生,年高淨生長量達0.72m,地徑年淨生長量達1.92cm。

表2 禿杉引種苗期幼齡期生長

珍貴樹種禿杉引種栽培研究

注:苗期幼齡期生長為苗高、地徑生長。“2-1”—後面數字的苗齡以此類推。

 

2.2 幼樹樹高年(月)生長節律

經測定,由表3看出,禿杉樹幼樹高年生長基本呈單峰生長型。樹高4月中下旬開始生長,5—6月速生,7—8月明顯下降處於低谷,9月略有上升,但一直呈明顯下降趨勢。其結果與李曉儲、黃利斌文獻[8]報道的結果相符。

表3 禿杉幼樹(3 a)樹高年生長測定

珍貴樹種禿杉引種栽培研究

2.3 幼林生態適應性

引種期內主要遭遇了1993年元月天降大雪3d出現—13℃左右極端低溫;2008年1月下旬降雪3d,出現—8℃極端低溫;以及1994年夏季持續35℃高溫乾旱達40d,7—8月降雨量僅為正常年份10%的極端氣候;以及2013年夏持續35 ℃高溫38d,高於37℃以上13d,最高氣溫達40℃的極端天氣。經觀測,3年生幼林和7年生成林均未發生凍害和明顯雪害。夏季持續高溫乾旱給幼樹造成了較明顯日灼危害,致使4年生幼林成活保存率下降15%(由3a的90%下降75%)。但隨著樹齡增大,幼樹適應性不斷增強,至10年生時已未發生明顯日灼危害。從表4可見,雖經2013年持續38d的35℃以上高溫和40℃極端高溫,25年生禿杉成活保存率仍保持69.7%,未見枯萎植株。

2.4 禿杉林的生長

表4林分生長測定表明,在未經間伐一般管撫條件下,5~10年生禿杉幼林平均樹高達2.30~5.40m,胸徑2.4~7.1cm;15~20年生平均樹高為7.87~10.30m,胸徑17.6~17.8cm。25年生時平均樹高已達12.20m,胸徑19.9cm;平均生長量分別達0.49m和0.8cm。最優單株樹高達15.10m,胸徑30.1cm。並看出樹高5~10a速生,以後一直保持在平均生長量水平。

胸徑5~10a速生,10~15a呈現峰值(連年平均生長量達1.38cm),爾後,因密度過密,自然整枝嚴重,枝下高達3.9~4.3m嚴重影響生長,連年平均生長量明顯下降至0.70~0.50cm(20~25a)。

表4 禿杉引種林生長測定

珍貴樹種禿杉引種栽培研究

注:—2為2年生帶土球苗木,栽植時苗木高度為0.40m左右。

通過對林緣木和林中木測定還表明,25年生禿杉樹高相差不大,但平均胸徑相差顯著。林緣木平均胸徑達22.2cm,比林中木(平均17.5cm)大26.9%。由此可見,現實密度的禿杉引種林密度過密,必須進行適度疏伐,調整樹冠結構,促進後續生長。

表5 不同林地位置禿杉成林的生長

珍貴樹種禿杉引種栽培研究

注:林中鬱閉度95%,林緣鬱閉度50%。林分原栽植密度1m×2m;現保留230株/667m2,保存率69.7%。

3 結論

通過26a引種研究,表明禿杉能夠適應我國東南部江蘇句容低丘山凹(窪)立地條件和該地北亞熱帶的氣候,正常生長,表現出生長潛力。

除苗期冬季在—6~—10℃低溫下有明顯凍害;幼齡期(2~3a)夏季遭遇持續高溫乾旱出現39~40℃極端高溫氣候,會發生日灼危害,影響成活保存率外,其生態適應性隨樹齡增大逐漸增強。一般5年生後已無明顯寒害或日灼危害。在1.1m×2m較密栽植條件下,20~25年生禿杉林平均樹高達10.30~12.20m,平均胸徑17.6~19.9cm;年均生長量樹高為0.52~0.49m,胸徑0.9~0.8cm。最大單株樹高達15.10m,胸徑30.1cm;年均生長量分別達0.60m和1.2cm。其生長與當地良好立地同齡杉木相近。

由於禿杉壽命長,樹冠優美,根系龐大,具有固土保水生態功能,研究發現禿杉樹葉還能揮發出部分植物殺菌素揮發物質,其群落具明顯抑菌保健功能。故在森林生態景觀建設上具有較好的應用潛力。目前,我場主要經營生態公益林和生態風景林。因此,因地制宜繁育栽培珍貴樹種禿杉,繼續管撫好禿杉生態風景林,對於促進珍貴樹種資源保護利用具有積極現實的意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