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2018年玉米種植面積預計還要減少,玉米要漲價了嗎?

Kimi-Dan


首先需要明確的是,2018年我國玉米的播種面積預計會恢復性增加,而不是還要減少。原因見下文。其次,玉米漲不漲價,得分階段來看,其中秋收前預計先弱後強,2018年產玉米上市之後,在正常年景的情況下,我比較看好新玉米的市場行情。

一、預計玉米播種面積恢復性增長的原因

首先,認真看文件,領會好精神。國家對今年糧食種植結構調整的指導精神,是根據市場需求變化,適當調減水稻面積。東北地區重點壓減寒地低產區粳稻面積,長江流域重點壓減雙季稻產區秈稻面積,力爭水稻面積調減1000萬畝以上。鞏固玉米調減成果,繼續調減鐮刀彎非優勢產區籽粒玉米麵積。調減耗肥水、易感病的作物,重點調減華北地下水超採區和新疆塔里木河流域地下水超採區的小麥面積,適當調減西北條鏽病菌源區和江淮赤黴病易發區的小麥。從這一點來看,今年種植結構調整的重點是調減水稻面積,一如前兩年的大力壓減玉米麵積。而玉米,是鞏固成果,不再是政策關注的首位。



其次,要看到政策的支持力度,日前農業部和財政部聯合下發了2018年財政強農惠農政策扶持重點,其中對東北三省一區的玉米繼續實行生產者補貼。

再次,2017年12月份以來的玉米價格持續上漲行情,讓農民的玉米種植收益明顯高於大豆。再加上東北粳稻的最低收購價格大幅下調了0.20元/斤,2018年產的國標三等粳稻託市價為1.30元/斤。農民的種植意向改變順理成章。據黑龍江農委公佈的信息,2018年還省春耕種植意向已初步確定,呈現出大豆、水稻種植意向減少,玉米、小麥、薯類等種植意向增加的趨勢。據糧小咖瞭解,春節前東北地區農民備種,玉米種子的銷售量同比明顯增加。

儘管3月下旬以來,產銷區玉米價格出現持續走低行情,但目前的市場價格仍處於偏高水平,其中北方港口玉米新糧主流收購價在1730-1780元/噸,華北深加工企業對2017年產玉米的掛牌價多在0.95元/斤左右。

特別需要分享的是,4月20日消息,央視針對當前農民春播關注的播種品種問題,專門做了一期節目,分析認為,今年東北三省及內蒙玉米播種面積將小幅上升,但由於需求好,預計今年秋季玉米平均收購價格按照標準水雜計算,能達到每斤0.95元,比去年的0.89元每斤上漲0.06元。關於種植收益,雖然今年地租和農資價格上漲較多,但由於玉米收購價格上漲,加上玉米生產者補貼,今年的玉米種植收益還是不錯的,大約能達到一垧地一萬元的收入。



最後,從2018年全國全國農作物種子產需形勢春季例會上了解到,預計今年雜交玉米種子需求略增,各地反映,高質量籽粒玉米價格穩中有升,增強了種植玉米收益穩中有升的預期,今年東北地區籽粒玉米種植面積預計增加1200萬畝左右,黃淮海地區預計增加200萬畝左右,貴州省因政策調整玉米種植面積將出現大幅下降,全國籽粒玉米種植面積總體預計增加800萬畝左右。



二、後期玉米價格走勢分析預計

分幾個階段來看:

一是5月末前,預計玉米價格將持續震盪走弱。主要的原因是臨儲玉米拍賣持續進行,截止4月20日,今年已經連續拍賣2期,投放了將近1400萬噸,成交了約1184萬噸,雖然競價交易氣氛熱烈,溢價成交的情況比較多,最高溢價達到200元/噸以上,但由於起拍價對比市場價來說,相對較低,臨儲玉米優勢比較明顯。目前,已經成交的玉米已經陸續出庫,華北深加工企業已經有大量東北臨儲玉米到貨,使得本週連續上漲的區域性、階段性行情迅速重新回到下跌行情。

隨著國內玉米市場正式進入臨儲拍賣時代,再加上近期東北產區和華北黃淮產區基層的玉米餘糧也在出售,短期內市場供應的增加,對價格下行起到了較強的拉動作用。在臨儲拍賣持續保持高投放的態勢下,國內玉米現貨價格短期內將維持弱勢下滑走勢,而且流入市場的玉米越來越多,其實際成交價格只能是越來越低,對現貨市場的壓力也越來越大。

二是6月份到秋收之前,隨著臨儲玉米拍賣的常態化,市場價格也會和臨儲玉米成交價格行程一個合理的價差,但這個價差將隨著企業前期備的2017年產玉米庫存的消耗,以及市場上2017年產玉米糧源的進一步減少,而對市場價格起到支撐作用,畢竟對於飼料企業和部分深加工企業來說,不能使用或大量使用東北臨儲玉米,所以挺價意願將會增強,特別是供應偏緊的優質玉米,階段性的反彈回升行情很肯定會出現。



三是秋收後的玉米價格,在正常年景下,且不會出現2017年華北黃淮產玉米品質大範圍下降的情況下,仍然看好新糧的收購價格,說些概念性的支撐因素吧,主要從需求層面,一方面是飼料養殖需求繼續增加,而且原本因為豬肉消費已達到高點、環保督查力度加大影響養殖、進口高粱等替代品種導致的增速放緩,也將在對美國高粱實施反傾銷、規模養殖集團紛紛在東北西北等地建廠的帶動下,玉米的飼料需求將繼續增長。另一方面,工業用糧增幅較大,深加工企業近兩年因為玉米價格市場化後低於臨儲收購時期,再加上補貼力度較大,利潤明顯增加,2017年以來新增產能也增加較多。

據中國澱粉工業協會預計,2018年,國內玉米消費總量將繼續提高,預計將有1500萬噸的增長空間,增至2.25億噸。其中,玉米飼用消費預計將達到1.40億噸,比上年增加500萬噸以上,主要受益於飼料生產總量的提升以及國家對東北內蒙古飼料企業的補貼政策。玉米深加工產能將大幅釋放,預計玉米深加工消費量將增加800萬噸,至7300萬噸。這將對後期的玉米價格形成較強支撐。


糧小咖


玉米會漲價?筆者認為未必,預計短期內價格持續上漲動力不足。

玉米價格與天氣變化,採購心態,飼料廠策略,國內政策,國際國內玉米市場,產區收購情況,進口玉米到港情況,疫病流行情況,畜禽產品行情,國際運費變化,國際經濟形勢,小麥價格變化,飼料需求等因素有關。

大家知道,2017年底到現在,國內玉米普遍出現上漲,尤其是東北、華北產區當地深加工企業相繼上調玉米收購價。原因有三:一是冷空氣來襲影響市場購銷,玉米外運受阻。二是售糧高峰初期,區域農戶售糧情緒較強。三是環保限產擔憂利多影響,深加工企業補貨節奏加快。

未來玉米價格還會漲嗎?答案是否定的。實際上經過短暫上漲行情之後,目前南北港口玉米價格已率先回落,主要原因是庫存龐大,南方飼料預計到貨增多,市場觀望心理增強。而國內其他產銷區供需基本情況也暫不支持玉米價格上漲。

不知題主是什麼地方人?如果你是東北人,東北玉米歷來以高產優質而著名,玉米麵積減少的可能性不大!

如果題主地處華北地區,就要考慮到調整產業結構的因素了。

今年是鄉村振興的頭一年,農業調產是不少地方的重頭戲。玉米生產作為傳統農業,一再縮減面積是大勢所趨!


村姑說村事


首先,2018年玉米價格較去年同期有所漲價幾乎是必然了,但實事求是的講,造成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並不是因為玉米種植面積的減少,而是玉米消費需求的增加!

2018年,玉米種植面積或將小幅回暖!

眾所周知,2017年,我國玉米市場價格出現了近年來少有的回暖,從11月底開始,玉米價格可謂是一浪高過一浪。

特別是在2018年春節之後,受加工企業恢復生產、市場優質糧源偏緊的影響,國內玉米現貨價格較去年有了顯著的提高。市場監控數據顯示,2018年1—3月份,國內玉米產區平均批發價每斤0.9元,去年同期,國內玉米產區平均批發價還不到0.8元。

與此同時,我國的大豆種植面積和總產量有了顯著的提升,但是由於市場終端需求較低,市場行情卻一直保持低迷態勢,市場價格甚至不及往年,種植效益也不及玉米!

2018年,玉米市場需求再創新高!

受此影響,2018年東北地區的玉米種植面積將出現一定的回暖,但是整體上漲幅度不大,玉米總產量也將有小幅度增加。但是,筆者依舊對2018年產玉米價格保持信心,因為今年的國內玉米市場需求將達到新的高度。

以目前筆者掌握的情況來看,今年我國的玉米消費總量將增至2.25億噸,其中最主要的功勞就是玉米深加工產量的提高,有預計顯示,我國的玉米深加工產能在依舊會有1500萬噸的增長空間。

在我國玉米供應量沒有太大變化的前提下,玉米需求量卻有了顯著的提升,2018年國內玉米供應不及消費的情況仍將存在。所以,這也為今年的國內玉米市場價格奠定了高位的基礎!

筆者可以斷言,2018年,玉米價格將不會低於去年同期的水平,你準備好了麼?


鍾情三農


目前看來,今年下半年的玉米價格肯定會有所增長的,但是眼前由於臨儲玉米的拍賣,玉米價格會先進入一個“谷底”,在十月份新玉米收穫之後玉米價格會迎來一個新的高峰,具體原因老張昨天剛剛分析過,有興趣的可以翻看一下老張昨天寫過。廢話不多說,老張敢認為下半年玉米要漲價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一、國家大量收購。

本次的中儲糧拍賣實際上是為了國庫糧倉進入新糧做準備,也就是說這次臨儲拍賣多少到了下半年臨儲就會購買多少新糧,因此下半年玉米新糧出來之後必定被國家糧倉先行搶購。


二、進口玉米受阻。

我國的玉米進口主要是來自美國,目前兩國的貿易戰因為“中興”事件再次升級,所以目前我們的玉米主要進口已經由美國變為巴西。但是前幾日巴西農業部門宣佈下半年會減少對華玉米出口,那麼這部分的玉米缺口必定需要國內農民手中的玉米去填補,所以下半年玉米價格上升的外部因素成熟。

三、國內內需加大。

國內畜牧業在下半年都會陸續著手為春節做準備,所以下半年開始國內畜牧業存欄數量必定上漲,而玉米作為主要的飼料來源,必定需求急劇增大,所以下半年玉米價格增長的內部因素也成熟。


四、玉米種植面積減少。

今年以來國家進一步促進玉米種植區的“輪作”工作,今年玉米種植減少的面積很大,估計玉米產量減少數量可大一箇中型玉米主產區的全年產量,所以今年玉米價格上漲也算是有了更多的保障。

以上就是老張關於今年玉米價格上漲原因的分析,老張認為今年的玉米價格上張會在九月下旬開始發力,到十月、十一月達到高峰。請廣大玉米種植戶們耐心等待!


老張談三農


2018年,國內玉米種植面積並不會減少,反而會出現小幅增加!而玉米價格也將出現一定的上漲,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兩點:

1、效益優勢明顯,今年玉米種植面積將回暖!

眾所周知,對於很多農民朋友們來說,什麼種植結構調整也好,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些口號也罷,對他們來說都是很虛空飄渺的事情,只有讓他們真正掙到錢了他們才會滿意!如果種植玉米來錢快,那麼他們肯定不會種植大豆,如果種植大豆的收益真的比玉米要好,那麼他們肯定也就不會再去種植玉米!

2017年秋收以來,玉米收購價格持續走高,種植收益比上年明顯改善,東北部分產區反映農民種大豆收益不如玉米,種植大豆的積極性有所降低。

所以,不出意料的話,今年我國玉米種植面積將出現明顯的回暖!

2、玉米市場需求量繼續保持增長態勢!

熟悉玉米市場行情的朋友都應該知道,我國每年的玉米供給量在2億噸以上,其中絕大多數都被用做了飼料和深加工領域!每年我國的玉米市場需求量也在2億噸以上,而今年,這個數值將達到一個新的高度。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玉米消費總量將繼續提高,達到2.25億噸的水平。

而且,利好於玉米市場行情的消息還不止這一個。

根據國家糧油信息中心最新月度供需報告顯示,2017/2018市場年度我國飼用玉米需求1.46億噸,較上年度大增9.12%,其中,DDGS、高粱反傾銷導致的玉米反替代功不可沒。

在這的天時地利人和的情況下,2018年國內玉米價格如果不會“有所作為”的話,真是天理不容。

望周知!讓自己的親屬、朋友瞭解。

《糧油市場報》官方賬號首發於在悟空問答!04.23


糧油市場報


這一說法;來自於農業農村部4月17日所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的一個說法,不過依舊有些斷章取義,發佈會表示2018年的大豆生產者補貼會高於玉米,但是玉米種植面積能否減少還真的不一定。下面科學興農針對玉米麵積及價位談一下個人看法。

玉米種植面積

來自四月二號新華社所公佈的黑龍江種植意向報告,2018年大豆種植面積下滑,玉米種植意向呈現增加趨勢,這也同之前的分析比較一致,在2017年國產大豆普遍不景氣的狀況下,讓不少豆農對於是否繼續種植大豆喪失了耐心。畢竟農民也是要吃飯的,不少大豆種植大戶表示,大豆種植甚至面臨虧損的地步。而反觀玉米來說,自春節過後就連續上漲,讓原本種植效益就比大豆高的玉米,更加受到農民的青睞。因此來說玉米種植面積並不見得減少。

玉米行情

自三月中旬開始,臨儲連續拍賣,導致玉米行情走出了連續下跌的行情通道。讓不少原本表示種植玉米的農戶,又有些動搖。而隨著四月份的連續拍賣,價位也連續下跌的形勢。4月17日農業農村部表示,臨儲提前拍賣是為了保障7玉米價位的平穩運行。

也就是說,臨儲拍賣是因為今年春節之後玉米漲幅過快所導致,並非說今年玉米價位過高。那麼就是說,玉米依舊有上漲的空間。臨儲拍賣不會以打壓市場行情為目的,因此來說,四月份的拍賣一來就為了穩定玉米市場價位,另一方面是為了保證玉米市場供給。4月12-13日的拍賣,成交率幾乎都是100%成交,也足以說明市場對於糧食的渴求。

目前連續多輪次的拍賣導致玉米價位走低,但是不會大幅走低,並且隨著12-13日拍賣結束,山東部分廠家甚至上調了玉米價位。可以說玉米下行空間十分有限,然而玉米上浮空間卻比較樂觀。

從價位來說,當前玉米價位即便下跌,也要比去年玉米高出每噸20-50元。也就是說整體來看,玉米只是暫時的市場調整並且下跌,長期來看是處在上漲通道中的,也就是說未來的玉米效益依舊比較可觀的。也就是說,並非玉米價位要漲,而是已經漲上來了。

以上就是科學興農的一點看法,歡迎添加關注,為您分享更多信息。


科學興農


2018年玉米種植面積預計還要減少,玉米要漲價了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