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中國不少詩詞句中,都提到了“洛陽才子”,這位才子到底是誰呢?

yutou22


翻閱《昭明文選》卷十〈賦戊·紀行下·西征賦〉,可以看到這樣的內容:終童山東之英妙,賈生洛陽之才子。

這裡所說的賈生,究竟何許人也?其實,就是洛陽才子的原指——賈誼。

說到賈誼,這位大名鼎鼎的洛陽老鄉,頗值得一提。

賈誼是西漢初年著名的政論家、文學家,世稱賈生。漢高祖七年(前200年),他出生於洛陽,少有才名,漢高後五年(前183年)即以能誦詩書善文聞名於當地,河南郡守吳公將其召致門下,對他非常器重,在賈誼輔佐下,吳公治理河南郡,成績卓著,社會安定,時評天下第一。洛陽才子後泛稱洛陽有文學才華的人。

漢文帝登基後,得吳公舉薦,賈誼被文帝徵召,委以博士之職,當時賈誼21歲,在所聘博士中年紀最輕。期間,每逢皇帝出題讓討論時,賈誼都有精闢見解,漢文帝非常欣賞,破格提拔,一年之內便升任為太中大夫。

賈誼著作主要有散文和辭賦兩類。散文的主要文學成就是政論文,評論時政,風格樸實峻拔,議論酣暢,魯迅稱之為“西漢鴻文”,其代表作有《過秦論》、《論積貯疏》、《陳政事疏》等。

其中,《過秦論》一文中,“前事之不忘,後事之師也”成為後世傳誦的名句。

文帝四年(前176年),賈誼被外放為長沙王太傅,故後世亦稱賈長沙、賈太傅。三年後,被召回長安,為梁懷王太傅。梁懷王墜馬而死,賈誼深感歉疚,抑鬱而亡,時僅33歲。

屈原、賈誼同為英年早逝,司馬遷對二人都寄予同情,為他們寫了一篇合傳,後世因而往往把賈誼與屈原並稱為“屈賈”。


洛陽晚報


常言道:“自古洛陽出才子。”在中國浩如煙海的古詩詞中,有許多詩詞都提到“洛陽才子”。而“洛陽才子”原本是指西漢時期著名的文學家、政論家賈誼,後來常用來稱讚才華卓絕的人。


賈誼塑像

“終童山東之英妙,賈生洛陽之才子。”此乃晉代潘岳的《西征賦》中對賈誼才華的高度評價。還有許多詩歌中也明確讚頌賈誼為“洛陽才子”,如:

李端《襄陽曲》:“賈生十八稱才子,空得門前一斷腸。”

李群玉《送唐侍御福建省兄》:“桂枝攀盡賈家才,霄漢春風棣萼開。”

鄭愔《哭朗著作》:“詩禮康成學,文章賈誼才。”

錢起《送嚴維尉河南》:“甘泉未獻楊雄賦,史道何勞賈誼才。”

羅隱《湘南春日懷古》:“洛陽賈誼自無命,少陵杜甫兼有文。”

孟浩然《和賈主薄弁九日登峴山》:“國人鹹寡和,遙愧洛陽才。”

戎昱《九日賈明府見訪》:“獨掩衡門秋景閒,洛陽才子訪柴關。”

杜牧《早春寄嶽州李使君李善棋愛酒情地閒雅》:“分符潁川政,吊屈洛陽才。”(屈,指屈原,賈誼有一篇著名的《吊屈原賦》;洛陽才,指賈誼。二人被並稱“屈賈”)

賈誼塑像

洛陽,十三朝古都,千年皇城,文化底蘊厚重磅礴,名揚廣宇。自漢魏以來,洛陽作為“東都(東京)”的地位,文風鼎盛至極,曹操父子與“竹林七賢”奠定的人文基礎,使洛陽成為長安之外的第二大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而洛陽的厚重文化底蘊和優美繁華的風景,讓天下文人墨客趨之若鶩。至唐朝時,洛陽人文薈萃,熱鬧非凡,雲遊四方的文豪俊傑在洛陽流連忘返,寫下了無數流芳百世不朽萬年的美文和詩篇,為中華浩瀚的文化寶庫增添了濃墨重彩的篇章。


在唐詩璀璨奪目的寶庫裡,不朽的千年畫卷,盡顯洛陽才子的精典。跨越千年吟唱不衰的美麗詩篇,一任煙花落寞,滄海桑田,時光優遊,仍如奇葩璀璨鮮豔奪目。唐詩裡的“洛陽才子”,不僅僅是賈太傅賈誼,在傳唱千年的名篇詩句中,更有無數才華橫溢的才子文豪,俯拾皆是,燦若群星。

“洛陽城裡風光好,洛陽才子他鄉老。”——―韋莊《菩薩蠻》

“洛陽才子姑蘇客,桂苑殊非故鄉陌。”——―白居易

“洛陽才子能幾人,明年桂枝是君得。”——―芩參《送韓巽入都覲省便赴舉》

“洛陽訪才子,江嶺作流人。聞說梅花早,何如此地春?”——―孟浩然《洛中訪袁拾遺不遇》

“獨掩衡門秋景閒,洛陽才子訪柴關。”——―戎昱

“洛陽才子舊交知,別後干戈積詠思。”——―鄭準

“洛陽才子多情思,橫把金鞭約馬頭。”——―翁承贊

“不把瑤華借風月,洛陽才子更何人。”——―張喬

“簡成良史筆,年是洛陽才。”——―薛奇童《和李居秋夜之作》

“還疑縫掖子,復似洛陽才。”——―陳子昂《酬田逸人遊巖見尋不遇題隱居里壁》

“洛陽才子何曾愛,下馬貪趨廣運門。”——―令狐楚《皇城中花園譏劉白賞春不及》

“南國佳人去不回,洛陽才子更須媒。”——―包佶《同閻伯均宿道士觀有述》

“書生鄒魯客,才子洛陽人。”——―王維《送孫二》


“唯餘洛陽子,鬱郁恨常多。”——―孟郊《寄崔純亮》

“洛陽才子憶長安,可憐明月復團團。”——―李如璧《明月》

讓我們在唐詩的繁華氤氳中,追尋洛陽才子的遺蹟,傳誦經典名句,弘揚傳統文化,釋懷秋雲春夢,盪滌心靈塵埃,解脫困頓迷茫。


東籬花香


洛陽才子指西漢著名文學家賈誼。《昭明文選》卷十里說“終童山東之英妙,賈生洛陽之才子。”

賈誼,西漢初年著名政論家、文學家,世稱賈生。賈誼少有才名,十八歲時,以善文為郡人所稱。文帝時任博士,遷太中大夫,受大臣周勃、灌嬰排擠,謫為長沙王太傅,故後世亦稱賈長沙、賈太傅。三年後被召回長安,為梁懷王太傅。梁懷王墜馬而死,賈誼深自歉疚,抑鬱而亡,時僅33歲。司馬遷對屈原、賈誼都寄予同情,為二人寫了一篇合傳,後世因而往往把賈誼與屈原並稱為“屈賈”。魯迅稱之為“西漢鴻文”,因為他是洛陽人,年少有才,所以被稱為洛陽才子。後來古詩詞裡經常用洛陽才子的典故。


天心雷磊


“洛陽才子”,指的是漢代的賈誼,因為他是洛陽人,少年時特別的有才,所以,世人稱之為“洛陽才子”。

後來,泛稱洛陽有文學才華的人。

《昭明文選》卷十《西征賦》有記載:“終童山東之英妙,賈生洛陽之才子。”

古代不少詩詞中提到“洛陽才子”,下面舉幾個例子。

五代蜀人韋莊《菩薩蠻》:

洛陽城裡春光好,洛陽才子他鄉老。柳暗魏王堤,此時心轉迷。

桃花春水綠,水上鴛鴦浴。凝恨對殘暉,憶君君不知。

唐代詩人孟浩然《 洛中訪袁拾遺不遇》:

洛陽訪才子,江嶺作流人。

聞說梅花早,何如北地春。

唐代詩人岑參《送韓巽入都覲省便赴舉》:

槐葉蒼蒼柳葉黃,秋高八月天欲霜。

青門百壺送韓侯,白雲千里連嵩丘。

北堂倚門望君憶,東歸扇枕後秋色。

洛陽才子能幾人,明年桂枝是君得。

歡迎朋友們留言討論。


豫見小文


賈長沙文章如錢溏江潮,,波濤洶湧,濁浪排空。又如滾滾江流,一瀉千里。大氣磅礴,雄辯滔滔。氣勢恢宏,大漢雄文,讀之,蕩氣迴腸,賈誼試不愧洛陽才子之名。惜乎,英年早逝,天妒奇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