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中国不少诗词句中,都提到了“洛阳才子”,这位才子到底是谁呢?

yutou22


翻阅《昭明文选》卷十〈赋戊·纪行下·西征赋〉,可以看到这样的内容:终童山东之英妙,贾生洛阳之才子。

这里所说的贾生,究竟何许人也?其实,就是洛阳才子的原指——贾谊。

说到贾谊,这位大名鼎鼎的洛阳老乡,颇值得一提。

贾谊是西汉初年著名的政论家、文学家,世称贾生。汉高祖七年(前200年),他出生于洛阳,少有才名,汉高后五年(前183年)即以能诵诗书善文闻名于当地,河南郡守吴公将其召致门下,对他非常器重,在贾谊辅佐下,吴公治理河南郡,成绩卓著,社会安定,时评天下第一。洛阳才子后泛称洛阳有文学才华的人。

汉文帝登基后,得吴公举荐,贾谊被文帝征召,委以博士之职,当时贾谊21岁,在所聘博士中年纪最轻。期间,每逢皇帝出题让讨论时,贾谊都有精辟见解,汉文帝非常欣赏,破格提拔,一年之内便升任为太中大夫。

贾谊著作主要有散文和辞赋两类。散文的主要文学成就是政论文,评论时政,风格朴实峻拔,议论酣畅,鲁迅称之为“西汉鸿文”,其代表作有《过秦论》、《论积贮疏》、《陈政事疏》等。

其中,《过秦论》一文中,“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也”成为后世传诵的名句。

文帝四年(前176年),贾谊被外放为长沙王太傅,故后世亦称贾长沙、贾太傅。三年后,被召回长安,为梁怀王太傅。梁怀王坠马而死,贾谊深感歉疚,抑郁而亡,时仅33岁。

屈原、贾谊同为英年早逝,司马迁对二人都寄予同情,为他们写了一篇合传,后世因而往往把贾谊与屈原并称为“屈贾”。


洛阳晚报


常言道:“自古洛阳出才子。”在中国浩如烟海的古诗词中,有许多诗词都提到“洛阳才子”。而“洛阳才子”原本是指西汉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政论家贾谊,后来常用来称赞才华卓绝的人。


贾谊塑像

“终童山东之英妙,贾生洛阳之才子。”此乃晋代潘岳的《西征赋》中对贾谊才华的高度评价。还有许多诗歌中也明确赞颂贾谊为“洛阳才子”,如:

李端《襄阳曲》:“贾生十八称才子,空得门前一断肠。”

李群玉《送唐侍御福建省兄》:“桂枝攀尽贾家才,霄汉春风棣萼开。”

郑愔《哭朗著作》:“诗礼康成学,文章贾谊才。”

钱起《送严维尉河南》:“甘泉未献杨雄赋,史道何劳贾谊才。”

罗隐《湘南春日怀古》:“洛阳贾谊自无命,少陵杜甫兼有文。”

孟浩然《和贾主薄弁九日登岘山》:“国人咸寡和,遥愧洛阳才。”

戎昱《九日贾明府见访》:“独掩衡门秋景闲,洛阳才子访柴关。”

杜牧《早春寄岳州李使君李善棋爱酒情地闲雅》:“分符颍川政,吊屈洛阳才。”(屈,指屈原,贾谊有一篇著名的《吊屈原赋》;洛阳才,指贾谊。二人被并称“屈贾”)

贾谊塑像

洛阳,十三朝古都,千年皇城,文化底蕴厚重磅礴,名扬广宇。自汉魏以来,洛阳作为“东都(东京)”的地位,文风鼎盛至极,曹操父子与“竹林七贤”奠定的人文基础,使洛阳成为长安之外的第二大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而洛阳的厚重文化底蕴和优美繁华的风景,让天下文人墨客趋之若鹜。至唐朝时,洛阳人文荟萃,热闹非凡,云游四方的文豪俊杰在洛阳流连忘返,写下了无数流芳百世不朽万年的美文和诗篇,为中华浩瀚的文化宝库增添了浓墨重彩的篇章。


在唐诗璀璨夺目的宝库里,不朽的千年画卷,尽显洛阳才子的精典。跨越千年吟唱不衰的美丽诗篇,一任烟花落寞,沧海桑田,时光优游,仍如奇葩璀璨鲜艳夺目。唐诗里的“洛阳才子”,不仅仅是贾太傅贾谊,在传唱千年的名篇诗句中,更有无数才华横溢的才子文豪,俯拾皆是,灿若群星。

“洛阳城里风光好,洛阳才子他乡老。”——―韦庄《菩萨蛮》

“洛阳才子姑苏客,桂苑殊非故乡陌。”——―白居易

“洛阳才子能几人,明年桂枝是君得。”——―芩参《送韩巽入都觐省便赴举》

“洛阳访才子,江岭作流人。闻说梅花早,何如此地春?”——―孟浩然《洛中访袁拾遗不遇》

“独掩衡门秋景闲,洛阳才子访柴关。”——―戎昱

“洛阳才子旧交知,别后干戈积咏思。”——―郑准

“洛阳才子多情思,横把金鞭约马头。”——―翁承赞

“不把瑶华借风月,洛阳才子更何人。”——―张乔

“简成良史笔,年是洛阳才。”——―薛奇童《和李居秋夜之作》

“还疑缝掖子,复似洛阳才。”——―陈子昂《酬田逸人游岩见寻不遇题隐居里壁》

“洛阳才子何曾爱,下马贪趋广运门。”——―令狐楚《皇城中花园讥刘白赏春不及》

“南国佳人去不回,洛阳才子更须媒。”——―包佶《同阎伯均宿道士观有述》

“书生邹鲁客,才子洛阳人。”——―王维《送孙二》


“唯馀洛阳子,郁郁恨常多。”——―孟郊《寄崔纯亮》

“洛阳才子忆长安,可怜明月复团团。”——―李如璧《明月》

让我们在唐诗的繁华氤氲中,追寻洛阳才子的遗迹,传诵经典名句,弘扬传统文化,释怀秋云春梦,荡涤心灵尘埃,解脱困顿迷茫。


东篱花香


洛阳才子指西汉著名文学家贾谊。《昭明文选》卷十里说“终童山东之英妙,贾生洛阳之才子。”

贾谊,西汉初年著名政论家、文学家,世称贾生。贾谊少有才名,十八岁时,以善文为郡人所称。文帝时任博士,迁太中大夫,受大臣周勃、灌婴排挤,谪为长沙王太傅,故后世亦称贾长沙、贾太傅。三年后被召回长安,为梁怀王太傅。梁怀王坠马而死,贾谊深自歉疚,抑郁而亡,时仅33岁。司马迁对屈原、贾谊都寄予同情,为二人写了一篇合传,后世因而往往把贾谊与屈原并称为“屈贾”。鲁迅称之为“西汉鸿文”,因为他是洛阳人,年少有才,所以被称为洛阳才子。后来古诗词里经常用洛阳才子的典故。


天心雷磊


“洛阳才子”,指的是汉代的贾谊,因为他是洛阳人,少年时特别的有才,所以,世人称之为“洛阳才子”。

后来,泛称洛阳有文学才华的人。

《昭明文选》卷十《西征赋》有记载:“终童山东之英妙,贾生洛阳之才子。”

古代不少诗词中提到“洛阳才子”,下面举几个例子。

五代蜀人韦庄《菩萨蛮》:

洛阳城里春光好,洛阳才子他乡老。柳暗魏王堤,此时心转迷。

桃花春水绿,水上鸳鸯浴。凝恨对残晖,忆君君不知。

唐代诗人孟浩然《 洛中访袁拾遗不遇》:

洛阳访才子,江岭作流人。

闻说梅花早,何如北地春。

唐代诗人岑参《送韩巽入都觐省便赴举》:

槐叶苍苍柳叶黄,秋高八月天欲霜。

青门百壶送韩侯,白云千里连嵩丘。

北堂倚门望君忆,东归扇枕后秋色。

洛阳才子能几人,明年桂枝是君得。

欢迎朋友们留言讨论。


豫见小文


贾长沙文章如钱溏江潮,,波涛汹湧,浊浪排空。又如滚滚江流,一泻千里。大气磅礴,雄辩滔滔。气势恢宏,大汉雄文,读之,荡气回肠,贾谊试不愧洛阳才子之名。惜乎,英年早逝,天妒奇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