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你覺得電影《紅海行動》如何?

Hello河南



春節檔電影黑馬《紅海行動》憑藉良好口碑,上映10天票房超過了20億。這部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電影《紅海行動》,講述中國海軍“蛟龍突擊隊”的故事,從恐怖分子手中解救中國商船,在戰亂國家營救中國公民的一幀幀畫面,生動展現了英勇無畏、不怕犧牲、團結協作、有勇有謀的新時代中國軍人形象。

這部軍事題材電影和《戰狼2》類似,但更超燃、熱血,堪比好萊塢大片的製作水準。電影中的諸多細節處理非常到位,製作成本接近5億,光道具就花了2億多,新入列海軍價值14億人民幣的臨沂艦跟著劇組拍攝了近一個月時間,堪稱中國電影史上的最貴道具。電影全長138分鐘,情節銜接的十分緊湊,不拖泥帶水,全程也沒有尿點,打鬥場面激烈、真實,有的地方甚至讓人喘不過氣來。

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電影中的“蛟龍”隊員保護每一箇中國公民的堅定信念,正是這種堅如磐石的信念給了他們勇往直前、迎難而上的勇氣和動力,讓他們在絕境中逆襲,完成了幾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應該說,電影《紅海行動》不僅是一部蕩氣迴腸的愛國主義影片,也是一堂啟示我們在困難面前如何奮鬥的教育課,雖然我們不必經歷戰爭的殘酷,但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攻堅路上也一樣充滿艱難險阻,當我們必須面對自己的“紅海行動”時,應如蛟龍突擊隊一樣,無懼無畏、勇往直前。



震長


這部電影我看了兩次,第一次我自己去看的,第二次我帶我女朋友去看的,全程燃爆,女朋友看電影唯一一次沒有打瞌睡的電影, 哈哈 裡面內容太精彩 巷戰 ,狙戰 ,海戰,游擊戰, 很多 目不暇接關鍵是真實,強烈推薦


晚上吃個火鍋吧


大年初一8:45的場次,和女友一起去看的。


現在回想激動的心情依舊難以平復,我父親就是海軍,看到電影中軍裝和禮服感覺很親切,可能和平年代待久了電影中的畫面太殘酷了。

人類的悲觀並不相同,我看到中東平民和軍入死去的時候其實心裡並沒有什麼波瀾。雖然電影中的死法很血腥殘忍,但是當看到中國軍人為了救平民而死去的時候我哭了,整個人渾身顫抖的那種抽泣,旁邊一對情侶還在笑,我不知道他們怎麼能笑的出來。



電影非常贊,沒有誇張炫耀中國的軍力,軍人也是人也會受傷犧牲,中國的高科技武器也會失靈,電影內容更接近現實。


如果你想看極限反殺可能會失望,不知道最 終票房會怎樣。不過過年期間上映可能不討喜,我不會再想看第二次了,因為心裡真的很難受!

真的怕會哭 ~~


HL水哥選車


大家好,今天我來給大家說一下我對電影評價吧。

幾天前,我們全家一同觀看了電影《紅海行動》,看完後最大的感慨就是:幸虧沒帶小孩子來。《紅海行動》作為一部弘揚主旋律的戰爭類型片,能在賀歲檔的眾多電影中脫穎而出,取得口碑和票房的雙豐收,拋開裡面的愛國情懷,電影本身肯定有很多值得肯定的地方,是我國類型片的一次偉大嘗試。今天我就來跟大家聊一聊電影的優點和不足。


動作場面火爆血腥

炸!炸!炸!燒!燒!燒!這就是電影帶給我最直觀的感受,從電影開始的第一分鐘就在槍戰,炮火的轟鳴聲不絕於耳,動作場面就是比起好萊塢的大片也毫不遜色。不同於以往的那些主旋律電影,影片少了假大空的臺詞,更多的是在做任務時的專業對話,戰士們訓練有素的行動,真槍實彈的對抗,都讓真實戰爭場面呈現在觀眾面前。導演林超賢對影片中出現的各種武器裝備雕刻得都很到位,從火箭筒到坦克再到無人機,都一步步通過鏡頭語言直觀呈現給觀眾,基本上然觀眾把能用的武器都“用”了一遍。


除了場面的火爆,這次讓我很意外的是,影片的血腥程度真的達到了我國電影的巔峰,甚至一度讓我疑惑:這樣的鏡頭是怎麼過審的?有幾個鏡頭真的是到了血肉橫飛的地步,別說我父母,就連我有的地方都看不下去。這讓我想起了以前看過的《拯救大兵瑞恩》和《血戰鋼鋸嶺》等戰爭片,裡面也充斥著這樣的鏡頭,這大大的增加了觀影的真實感,突出了戰爭的殘酷和任務的艱鉅。


節奏良好,大小視角全部兼顧

《紅海行動》的故事雖然談不上有發人深思的設計,但是故事主線乾淨利落,不拖泥帶水,最重要的是,故事本身目的性很強,像軍事命令一樣,所以觀眾會跟著戰士們的視角一起行動,情緒就會跟著影片一起走。而且影片的視角大小全部兼顧,既有對於戰爭場面和小隊協同作戰的整體把握,又著重描寫了個人在戰爭中的反應和心理,層次感分明。


比如說蛟龍突擊隊遭到伏擊的那場戰役,一開始是被迫擊炮炸開了花,之後各司其職展開集體血拼。但到了這場戰役的第二階段,導演把視角縮小到個人,敵軍出現了一位經驗老辣的狙擊手,和我方的狙擊手鬥智鬥勇鬥心理素質,讓人看了大呼過癮。



電影雖好,仍有不足

首先,就是電影本身的故事性不夠,雖然是戰爭片,但是在故事方面如果欠缺的話,就難以引發觀眾的思考與共鳴,大家往往都是看完電影也就忘了電影。

其次就是血腥場面有點太多了,個人認為已經到了賣弄的程度,這反而降低了觀眾的觀看體驗,尤其國家還沒有分級制度,這對於孩子們來說實在是很不合適。



最後就是影片還是沒能進一步進行思考,整個觀影過程就像在玩現代戰爭一樣,雖然熱鬧,但是深度不足,這可能是這類電影的通病吧。這一點讓我想起了《拯救大兵瑞恩》中的一個鏡頭,救援小隊的戰士們圍著篝火談起了自己對人生、戰爭的感悟,十分感人,這些都值得我們借鑑和學習。

歡迎關注漫影時光,分享動漫影視作品的點滴感悟


漫影時光


關於對紅海行動的評價,網上已經有很多很多,幾乎各個方面都有涉及,題主完全可以自行查閱一番。不過既然問題提出了,我也簡單說說我的一些看法。

1.取材方面。該片取材於也門撤僑的真實事件,蛟龍突擊隊也以真實代號出現在影片中,影片對事件的還原度相當高。海外撤僑事件彰顯了我國對待海外公民的責任,具有極大的感召力。

2.製作方面。就現代軍事題材來看,本片將好萊塢軍事動作片的精良華麗成功運用到了國產片中,甚至有過之無不及。同時也將國內軍事題材的製作水準提升到一個全新的檔次,完全可以和歐美影片一較高下。尤其是在一些細節把控方面,比如武器的運用等,都打到了相當高的水準。

3.演員方面。給我留下最深印象的當屬機槍手佟莉,除了聲音有較高的辨識度外,無論從身手還是其他方面,完全體現出了一個特種兵的精髓。其他演員也非常棒,秒殺一切小鮮肉。

4.票房方面。目前已經破29億,每天新增票房還在一個億以上,估計超越唐人街2應該沒有問題,美人魚的位置基本也保不住,但是超越戰狼2還有一定難度。

5.不足之處。影片雖好,但是也會存在一些不足,比如直呼隊員名字也犯了一些常識性的錯誤,但畢竟是對真實事件的藝術昇華,可以接受,改進更佳。

以上就是鄙人對本片的幾點評價,完全是個人觀點,不對之處敬請斧正。謝謝關注,必回。


副業挖掘機


作為春節檔被稱為口碑最好的電影《紅海行動》,作為一部電影來看,像在豆瓣這樣的平臺目前還有8.5分,我認為從一部電影的角度來看完全是虛高了,我覺得這部片子應該在豆瓣7分左右,如果到IMDb應該在6分左右。

《紅海行動》劇照

那麼為什麼這部片子的評分會這麼的虛高呢?我認為主要有這麼幾個因素:

一、共鳴,《紅海行動》把中國民眾那種壓抑很久的民族情緒給激發出來了,要知道80年代以後在戰狼2之前還沒有哪部電影能真正的把中國人的那種驕傲和自豪給表達出來,所以一部普通的戰狼2能拿到50多億的票房,而這部《紅海行動》在戰鬥場面的製作上又比戰狼2更加精良,而且部分鏡頭非常真實,這也是前所未見的。

《戰狼2》劇照

二、我們的觀眾欣賞水平還很低,可以這麼說,我們在看一部電影的時候甚至不知道如何來欣賞一部電影。一部電影的製作也包括硬件和軟件,硬件大概就是指我們能看到奧斯卡頒獎禮上的很多技術獎項,比如攝影、道具、視覺效果、音效、音樂、美術、設計等,軟件是指劇本、導演、編劇、演員等。我們看一部電影情緒很重要,但是要客觀地評價一部電影就要綜合考慮了。《紅海行動》無疑是硬件到位,軟件欠缺的。

三、對比,我們很少引進國外好的類似的關於現代的戰爭電影,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同類型的戰爭片,或奧斯卡提名的電影也有不少,如果有時間大家可以欣賞一下,立判高下,近幾年我推薦的有《拆彈部隊》、《美國狙擊手》等。在戰爭中戰士不僅是戰士,他更是一個人,如果不把戰士當人來拍,那麼這就是電影最大的敗筆。這一點《戰狼2》都比《紅海行動》做的更好。

《美國狙擊手》劇照

那麼接下來我來講一下《紅》這部電影幾個硬傷,讓他無法成為一部8分以上的好電影。

一、全程高潮,一部好電影和一首好歌、一首好詩、一篇好文字都有共同點,他們都是陰陽頓挫,有高有低,有快有慢,有收有放,有鋪墊有高潮。就像一首好歌如果全是副歌部分聽到最後也會膩,更何況是一部2個小時的電影,雖然一開始看著過癮,但是估計很少有人受得了兩個小時的高潮。

二、人物刻畫,在這部電影中我們幾乎看不到人物,只看到了機械人,雖然有劇情要求,但這是作為一部電影,而不是紀錄片來得,就算紀錄片也要表達人的情感的訴求。這點我們國家以前有《地道戰》、《地雷戰》、《小兵張嘎》、《狼牙山五壯士》、《英雄兒女》等作為榜樣,近期的《戰狼2》同樣也在這一點上完爆《紅海行動》。而好萊塢更是在戰爭電影中把刻畫人物當做電影的靈魂。

《英雄兒女》劇照

三、劇情空洞,劇情就像彈簧,當你把彈簧丫的越緊,它就能彈的越高。對電影的推動也是如此,好的劇情一般都是壓彈有節奏,推向最高潮前肯定有一個最深壓的動作,可惜在《紅海》裡我只看到了導演一而再、再而三的直接高潮。而且劇情相對老套,舉個栗子,當我看到電影裡有個戰士有吃糖的習慣後,我就和身邊的同伴說,這個人必死無疑。

四、3-40原則,什麼是3-40原則,就是一部電影可以把每3-4分鐘都單獨剪輯出來構成一個小片段,整部電影由40個左右這樣的小片段組成。好的電影都這樣,因為人的注意力習慣就只有200秒左右,如果不能及時的跟進轉場很容易造成觀賞疲勞,可是這部電影動不動就搞一個10-20分鐘的戰鬥場面實在受不了,看到最後越看越累。電影看得心累可以,但是看的身體累就不行了。

不可否認《紅海行動》算是一部表現了我們軍事實力強大的電影,同時也是正能量慢慢,但是離真正的好電影,還有很遙遠的距離。


洛紐夏


首先,我認為最大的亮點就是:用電影展現了戰爭的殘酷,血腥的場面讓人深有感觸,有戰爭就有死亡,有死亡就會悲慟,有悲慟才有深思。

第二點:道具。


各種槍械(我也不懂槍)、軍艦(臨沂號)、坦克備受關注,都是真傢伙上場。導演有心了。

第三:演員的素質與水平。各個演員為了更好更專業的體現士兵的風采,接受了長期的實地訓練,令人欽佩。每一個角色都演繹的淋漓盡致,團隊的配合天衣無縫,犧牲小我成全大我的精神感染所有人。

四:單獨說下佟莉這個角色。一個女性卻拿著重型機槍(是不是大菠蘿)讓我眼前一亮。打破了壯漢持重型武器的格局,值得稱讚。

這部電影絕對值得一看。


輕狂一書生


對於沒有的東西,通過努力獲得了,這才會被人大家讚賞。

而張譯的演技一直在線,在《紅海行動》裡只能算是發揮得一如既往的好。

如果要誇他在《紅海行動》演技棒的話,那就好像說他在《士兵突擊》《我的團長我的團》《親愛的》等影視劇裡的演技不棒似的。

張譯本身就是10年的老兵出身,從2006年參演《士兵突擊》開始影視作品不斷,演技紮實,為人低調,是一個實力派的演員。

而黃景瑜除了耽美網劇《上癮》之外就沒有代表作了,而且他在《上癮》裡的演技只能算青澀,演青春期性啟蒙階段的高中生尚可,但絕對談不上演技棒。

但在《紅海行動》裡,黃景瑜飾演一個心理素質好、槍技高超的狙擊手,性格乖痞,行動果斷,把中國軍人無畏無私的形象展現完美。

在林超賢導演的指導下,我們能看到黃景瑜演技的進步和對角色理解的加深,大家誇他是看到了他的進步。

經過《紅海行動》一戰,黃景瑜擺脫了因為出演《上癮》而被封殺的陰影,以後的演藝道路將會開闊光明!

簡單問題專業回答,專業問題趣味回答!關注頭條號:影迷也瘋狂,連接電影和你!


影迷也瘋狂


今年春節檔四大金剛:《捉妖記2》《唐人街探案2》《西遊記女兒國》《紅海行動》,單看預售和熱度,前三部無疑都超過了《紅海行動》,然而就口碑和潛力來看,《紅海行動》無疑是最大的贏家。

看完《紅海行動》的觀眾最大的感受就是一個字“燃”。是的,比起之前的兩部主旋律電影《湄公河行動》《戰狼2》,《紅海行動》將“燃”字進一步詮釋,有過之而無不及。

影情梗概

根據真實故事改編的《紅海行動》講述的中國海軍“蛟龍突擊隊”8人小組奉命執行撤僑任務,突擊隊兵分兩路進行救援,但不幸遭到伏擊,人員傷亡;同時在粉碎叛軍武裝首領的驚天陰謀中慘勝的故事。

燃在哪?

1.《人民日報》

2月28日,《 人民日報 》“鐘聲”欄目發表評論指出,近來湧現的中國軍事題材電影深入人心,展現了中國不好戰但也絕不畏戰的形象,揭示了實力與道義兼具的底氣。

2.新加坡《聯合早報》

新加坡《聯合早報》指出,《紅海行動》向世界展現了中國海軍形象和國家實力。

3.張召忠

著名的軍事專家@局座召忠誇讚:“《紅海行動》兩個多小時從頭打到尾,根本就停不下來,兩三分鐘就一個高潮,驚喜不斷,根本就沒有那些傳統套路。像這樣的國產軍事大片非常少見,堪稱精品力作。”

4.陳嘉上導演

“從第一分鐘一隻燃到最後一秒,竟然全程用動作去講故事。這是一部終極的動作片,湄公河行動對比起來算文藝片了”

5.網友

“拍得太好了”

“很燃很帶感”

“全程無水點”

“熱血啊!!為海軍戰士感到自豪”

“要去二刷,三刷!”

共鳴之聲

近來湧現的中國軍事題材電影深入人心,展現了中國不好戰但也絕不畏戰的形象,揭示了實力與道義兼具的底氣。

隨著現代化建設的穩步推進和綜合實力的進一步提升,中國為世界提供著越來越多的公共安全產品。

一聲“勇者無懼、強者無敵”,喊出新時代中國軍人的精氣神;一句“中國海軍,我們帶你們回家”,讓人動容之餘更為強大的祖國而自豪。《紅海行動》再次點燃了中國人的大國豪情,讓世界關注正在強起來的中國維護世界和平的擔當精神。

透過電影,國外媒體敏銳地觀察到新時代的中國更加自信。這種自信,伴隨國家實力上升而增。又逢戊戌,但中國早已拋卻兩甲子前的落後迷茫。百年鉅變,書寫了中國站起來、富起來、強起來的不凡歷程,中國正以鏗鏘腳步走近世界舞臺中央。優秀的藝術作品總是鐫刻鮮明的時代烙印。

相比《湄公河行動》,《紅海行動》升級為一個反恐戰爭軍事動作片,格局和命題都更加宏大。電影情節不僅有海上撤僑,還有突擊隊深入恐怖組織基地裡營救人質,讓人熱血沸騰!

把危險留給自己,把安全帶給人民!

還記得閱兵分列式的場景嗎:

“同志們辛苦了!”

“為人民服務!”

以前,或許很多人不能理解,這部電影或許能告訴你這兩句話對於中國軍人的分量!


娛樂十七話


我的印象裡面,紅海從上映伊始,豆瓣評分就是8.5分左右。




不少豆瓣網友說,《紅海行動》是中國版的《黑鷹墜落》。這個評價就很高了。

黑鷹墜落是現代戰爭片的標杆電影。到目前為止,豆瓣網的評分,還沒有哪部以現代戰爭為背景的戰爭片的評分,能高過黑鷹墜落。



===========================

實事求是的講,紅海的質量,跟黑鷹有一丟丟差距。個人覺得紅海打8分,是正常水平。8.5有點虛高了。


IMDB上紅海行動暫時是7.6分,不過評價人數還不是很多。而黑鷹墜落是7.7分,32萬人評價。


============分割線============

插個題外話,林超賢導演的另一部作品《湄公河行動》。



豆瓣評分是8分,IMDB評分是6.7分。

===========================

個人感覺,豆瓣的評分相比於IMDB,在個別題材上會有一些虛高。比如兩部入選豆瓣Top250,且排名在前50名的韓國作品《熔爐》和《辯護人》。



豆瓣上的評分是9.2分和9.1分,但是在IMDB上分別只有8分和7.8分。



張藝謀的作品《金陵十三釵》,豆瓣8分,IMDB7.6分。



這個現象我不好評價,尤其是韓國電影。在豆瓣網貌似有點過分吹捧了。




豆瓣上打分的人,更注重韓國人的大尺度,焦點集中在韓國什麼都敢拍,中國電影不敢拍,再過五十年也拍不出來的邏輯上。

這種思維,個人認為已經脫離了客觀、公證的打分態度。極容易情緒化和跟風打分。缺什麼就捧什麼,中國缺法制,就捧法制電影。反觀美國觀眾,什麼都見慣了,反而更能客觀公正的打分。從電影本身去打分!而不是揪住主題不放。某一些豆瓣影評人,總喜歡用主題給電影貼標籤。拍的好不好不重要,主題好就好了一大半。

這也是豆瓣評分,為什麼某些作品虛高的原因之一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