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4 習武之人練出了“提縱之功”,你的拳術將會一日千里

江東子弟今雖在,肯為君王捲土來?這首詩是王安石的《疊題烏江亭》。項羽有拎發過山之功,其實是個比喻,沒有人能把自己拎起來過山。但相傳項羽的提縱之力,相當驚人。古時騎馬,都是一跨而上,相傳霸王則不然,是一縱而上。沒有強大的提縱之功,是辦不到的。說一個人武功好,並不僅僅指力量大,有力量是好事兒,但還需要其他東西,才算完整。成就一門東西的因素有很多。事情也是一樣,成事兒需要因緣具足才可以。

習武之人練出了“提縱之功”,你的拳術將會一日千里


打太極拳最容易忽視一個細節,就是小腿。小腿的功夫,直接決定了你的提縱力。渾身哪裡都能松,唯獨小腿一定不能鬆懈,練拳時注意檢查一下,如果打拳時,小腿無力,身法移動就會慢,這很現實。大腿是爆發力,小腿是提縱力。提縱力有什麼用?就解決一個事兒,騰挪!高速移動就是騰挪。靠的是提縱之功,小腿配合命門就可以做到。二人對戰之下,沒有高速移動,就成了沙包,站著捱打。腿快的打腿慢的。怎麼解決這個問題?拳架當中,不僅要練腰胯力,更要多練小腿提縱力。所有重心轉換,或導腿之時,尤其要多留意。還有就是要學會“提腰”,老話叫,腰眼一緊。蹬地逼命門,別做成前頂命門,腰椎就折了,發不出勁來。把蹬地的運勢往上逼,蹬地緊腰眼,身體即可高速移動。老話講,提不起來,就縱不出去。提是內功,縱是動態。能運轉起來,要靠速度,忽然啟動丹田,一沉就蹬起,向四面八方轉換。丹田再有貨,小腿也要靈便,才能和大地說上話。

習武之人練出了“提縱之功”,你的拳術將會一日千里


高處不勝寒,縱有一身驚世駭俗的武功,也難逃天意的安排。人最終不是輸給了天,而是過不了自己這一關。楚河漢界,今已不在。所有的輝煌都寫在了書裡。無法做到的事情就不要強求。武人要明辨是非,更要學會霍然於心。武學的終極,不是擊敗對手,而是降伏自己,使自身的人格不斷完善。

習武之人練出了“提縱之功”,你的拳術將會一日千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