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我國玉米必須稀植才穩產高產,可為什麼有人非要密植呢?

十星科技


首先這個問題就是一個偽命題,第一中國很大,所以中國區域特徵及光熱條件差異極大,水肥條件也不同。第二不同品種需要的密度不一樣。因此說每個事情都要因地制宜的看。

從個人研究和實驗來看密度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越少越好,當然水肥供應是前提。我們課題組自2009年開始滴灌玉米的研究,先後做了國家科技援疆、科技部863、科技支撐,農業部的行業專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項目,做完了滴灌玉米的品種刷選,水肥一體化技術,株行距配置等研究。相關結果獲得國家發明專利十幾項,推廣面積幾百萬畝。

我團隊從滴灌玉米的株距20+60/20+70/20+80/20+90/20+100/30+50/30+60/30+70/30+80/30+90/30+100/40+50/40+60/40+70/40+80/40+90/40+100/50+50/50+60/50+70/50+80/50+90/60+60/60+70/60+80/70+70釐米的行距,密度從3333、4444、5555、6000、7777、8334、9999、11110等不同尺度從新疆的奇台到伊犁都開展了實驗,最後確定了新疆滴灌玉米最佳栽培模式是兩個:石河子周邊30+90,密度7777。伊犁和奇台是20+70,密度8400。這個目前平均產量都在每畝950kg以上,高產田分別是1398和1328。

另外中國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部玉米專家指導組、全國玉米栽培學組專家對中國農科院作物科學研究所在新疆的玉米密植高產全程機械化示範田進行實測驗收。結果顯示,示範田玉米最高畝產達到1517.11公斤,刷新了全國玉米高產紀錄。

這個記錄採用的就是~~~此次示範推廣共選用49個耐密高產品種,實施密植高產全程機械化栽培和水肥一體化技術,充分挖掘良種、良法與光溫水肥資源的增產潛力。根據測產結果,共有11個品種單產達到每畝1400公斤,其中最高實測單產達到1517.11公斤。

所以不要成天反對密植也不要反對稀植,作物栽培是一個多方面的過程,我們收穫作物也是群體產量,我們要的是畝產量,而不是一棵玉米產量,如何實現單株產量×密度 這個數學最大才是關鍵。

下面給你幾個我實驗田(7770的密度)照片看看





新疆農墾科學院梁飛


主要原因是“一些‘不下地’的專家在辦公室裡看美國資料”而胡亂發表的觀點,誤導了很多農民,也誤導了一些種業界人士。作者歷經3年撰寫而成的《“七論”玉米降密度,穩定高產是正道》文章,大家可以在《今日頭條》上搜索查閱,或者關注“十星科技”後發私信獲取科技指導。今天,化繁就簡,直接說問題,和解決方案:

請記住一個大育種家程相文的的試驗:就是“所謂的耐密品種——鄭單958”,也是畝密度4000株產量最高,但也僅僅比畝密度3000株的增產13%左右!














2017年10月25日,在“2017黃淮海玉米發展戰略高峰論壇”上,河南農大李潮海教授指出“風災”呈逐年上升趨勢(如圖)。

近幾年,某某xx6的品種,“只能抗五級以下的風”成為種業界的一種笑談。

2017年8月,河北唐山豐潤區,上千畝的xx30品種都倒了,而別的品種一個沒倒。

2015年7月,魯西北、冀中南,xxx35、xxxx6、發生嚴重倒伏。

2014年8月,河北邢臺威縣,xxxx8出現了倒伏和折斷,而別的品種沒事兒。

2012年8月,河北邢臺市柏鄉縣、寧晉縣近萬畝xxxx9不單單是倒伏問題,而是“倒折”的折斷!

2009年8月下旬,山東、河北、河南1000多萬畝夏玉米倒伏,損失慘重。

建議: 選擇品種一定要選擇“抗倒能力強的”且“耐高溫熱害的”,最好是“稀植大穗”的創新型品種!對於一些抗倒性較差或者“類958型品種”,在推廣時一定配套帶上“控旺劑+藍色晶典”(注意不可單用控旺劑防倒,以免誘發莖腐病和早衰)。

對於從技術上解決玉米倒伏問題,作者進行了多年的大量的研究,特將總結的結果介紹如下:

一般玉米田“兩次化控”最好:在正常年份,5-6葉期,和8-9葉期各噴一次 【控旺劑“影響力”或“玉黃金”】20毫升 +【藍色晶典50克】,可以實現“第一次降低穗位高度,第二次降低整體株高”,避免了早控“不降株高,晚控不降穗位高度”的弊端,也避免了“一次用量過大造成藥害”和“單用控旺劑容易誘發早衰或青枯病(莖腐病)”的負面影響,實現的“低投入,大回報”!

給你更新、更真、更好的三農科技!

關注十星,一年是精英!跟著十星,兩年成富翁!

思想改變命運,科技創造財富!北方農村網科技總顧問、副總編“十星科技”頭條號作者,從事農業技術近30年,有足夠的經驗能幫助到你! 歡迎關注“十星科技”頭條號或“十星農業科技”微信公眾號,隨時為你解答問題!

真正的科技,把複雜的問題簡單化!十星科技,更願意幫你“一句話解決問題”!


十星科技


玉米無論足稀植還是密植,都要有一個度的問題,只有掌握了玉米蜜植和稀植的這個度,玉米才能達到它的最高產量,。無論玉米稀植和蜜植還需要根據當地的地溫,肥料的施用,玉米品種的特性,當地的灌概條件等實際情況合理種植,玉米才有理的產量。水肥條件好的地塊是可以合理蜜植一點的,這樣玉米是能提高產量的。相反水利條件差,土地貧脊的地方是不能提高密植的。這樣的土地密植不但不高產還有可能減產的,。以上根據農村種植現況提出來的,希望朋友多多探討,指正。謝謝-



選擇沉默2


這是種植者一種心理現象導致的。多數種植者認為多種一棵是一棵,就有一棵的收穫。其實任何生物都有生存生長的合理密度,過於密植栽培不理與玉米的產量。玉米每畝3-4千株就可以。


笑哈哈8011


我國的玉米種植經過這些年的摸索認為不是什麼品種都需要希植,如現如今大家都叫單籽崩就需要密植,而且密植的方法也不一樣。如果按老方法種植一尺三寸的壟是不高產的,如果用種二留一的方法但畝保苗不變的情況下決對高產。現在有一個新品種畝保苗七千株夠密了吧?但是卻實現了畝產兩千多斤的高產量。另外一個因素就是化肥咋樣用,如雨水正常是苗長到一米二三時在追肥,如北方乾旱地區最好是種地時一次性施入。現在有一次性的肥料


用戶15070453756


聽磚家的話農民只有喝西北風,玉米種植的密稀都要根據當地的地力環境決定,同一個品種在不同的地域密度就不同,335可達畝株4千5左右,而405在我們這畝株3千23最合適,7一12葉之間一遍玉米伴侶控棵,畝產平均1千45(幹粒)。



孤飛鶴


我是農民,現在種植玉米跟以前有所不同,以前講究稀植通風透光,產量對比略高一點,但是總體產量穩步不前。現在玉米密植的確產量大幅度提高,原因是品種雜交矮化,又可以人為控制,抗倒伏能力增強,光照面積加大,玉米個頭雖然小一點,但籽粒飽滿,數量增多,產量也就上去了!再加上農民捨得施肥。還有一條南北氣候,雨水分部,農作物灌溉條件,各種元素肥料的合理搭配對產量的影響都有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