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紅樓夢》的完美男人北靜王,他的歷史原型居然是大清皇室玩家?

《紅樓夢》的完美男人北靜王,他的歷史原型居然是大清皇室玩家?

賈寶玉有句名言,一說大家都知道:女兒是水做的骨肉,男人是泥做的骨肉。我見了女兒,我便清爽;見了男子,便覺濁臭逼人。賈寶玉這話表露了他對清高天性的追求,所以他愛黛玉,愛大觀園的姐姐妹妹們,他厭惡功名利祿、仕途經濟,因而順帶著討厭每一個身在凡塵的鬚眉濁物。這樣,當寶姐姐勸他追功名,他會生氣,當湘雲妹妹教他走仕途,他能陡然翻臉。

這樣一個早早立了flag的怪孩子,他還是喜歡一些小男孩的,比如秦鍾。他也崇拜有些大男生,比如北靜王。如果說對秦鍾,寶玉是愛他的容貌,愛他乾乾淨淨的品性,惺惺相惜。那對於北靜王,他更多是一種仰望和尊重。北靜王叫水溶,他是賈府的貴賓,賈家的靠山和好朋友,首次出場是在紅樓夢十四回,秦可卿病逝後小王爺路祭表心意。賈寶玉其實早就聽過王爺的相貌德行,並偷偷粉他。所以當有緣相見時,他馬上開心的無以言表。書裡這麼說:那寶玉素聞北靜王的賢德,且才貌俱全,風流跌宕,不為官俗國體所縛,每思相會,只是父親拘束,不克如願。今見反來叫他,自是喜歡。

這簡直是小迷弟見偶像的心情,迫不及待。偶像其實也不是曹雪芹叔叔一時興起杜撰的人物,在他生活的時代,交往的圈子裡確確實實有這樣一個原型。根據劉心武的考證,他就是康熙的三十一子,雍正的弟弟允禧。而水溶這個名字也有據可循,乾隆爺有個兒子叫永瑢,曾經過繼給了無後的允禧做孫子。這樣祖孫二人的性格和名字共同組成了紅樓夢裡的北靜王。

《紅樓夢》的完美男人北靜王,他的歷史原型居然是大清皇室玩家?

水溶和永瑢,相似程度無須他證。 前者的兩個字不過是後者各去一筆。而允禧的性格,到底和書裡的北靜王有何相似,這便要細心考察一番了。康熙爺一輩子生育能力不差,兒女成群,這和性無能的清末君王比來實在是值得炫耀,不過兒孫多也出麻煩,分家產就容易導致混亂,擱今天在法庭上一通罵戰,兒女子孫胡攪蠻纏。可那時候皇位只有一個,所以有了九子奪嫡的歷史變局。當然允禧年齡小,哥哥們又強大又生猛,老爹爹死時自己只有十二歲,也競爭不了什麼皇帝寶座。這也落得清閒,不過兄長雍正和侄子乾隆都不算什麼大度君王,氣量不大,心狠手辣,所以他不僅要放棄對皇位的想法,還要表現出無慾無求的模樣。

允禧別號紫瓊崖道人,他一輩子興趣廣泛,愛好書法、繪畫、詩詞,生在今天不是藝術家就是大學中文系教授。不僅這樣,身為王公的允禧性格醇厚豁達,禮賢下士,好學不倦,他的府上常常聚集著當時最有面兒的學者和藝術家。當時的書畫大家朱文震、傅雯也是北漂,他特別願意做伯樂,收容他們。最有名的是畫竹子的鄭板橋,兩人初次見面,允禧時年十五,鄭叔叔已經三十三了,可以說是忘年交。

當年,老鄭運氣差,高考總是中不了,為這事老往首都跑,雍正三年、乾隆元年、乾隆六年,這位爺三次赴京趕考。據鄭板橋回憶,小王爺允禧對他可好了,既有互相通信的友誼,還有袒而割肉的交情,是不是老鄭攀高枝兒我們不知道,但是足以說明兩人關係非常鐵。

後來,連拉關係帶走後門,在小王爺的幫助之下,乾隆七年春天,天高雲淡春光無限,鄭板橋被任命為範縣縣令,兩人互相唱和送別。老鄭寫道:紅杏花開應教頻,東風吹動馬頭塵。小王爺回詩一首:萬丈才華繡不如,銅章新拜五雲書。朝廷今得鳴琴牧,江漢應閒問字居。這段吟詩作對、把酒言歡的時光深深銘刻在兩人的心裡,時隔多年以後,小王爺揮毫落筆,字眼裡還充滿對老鄭的敬佩與思念:二十年前晤鄭公,談諧親風古人風。

《紅樓夢》的完美男人北靜王,他的歷史原型居然是大清皇室玩家?

捎帶一句,允禧並不長壽,乾隆二十二年就離世了,去世時四十八歲,諡號曰靖。這也和北靜王的靜字同音,曹雪芹的父輩也是官僚貴胄、文人騷客,他們無疑和禮賢下士的小王爺允禧關係密切,到曹雪芹著書立言時這位貴族名流的形象就自然徘徊在腦海,經過一番思想的湧動、藝術的加工,北靜王的翩翩風度就出現在讀者眼前。

回到紅樓夢裡,賈政在與北靜王閒聊時,有這麼一段對話,可以說是對歷史上小王爺允禧最為生動的詮釋。他姿態謙卑、待人友好。水溶見寶玉語言清楚,談吐有致,向賈政誇獎道:令郎真乃龍駒(ju)鳳雛。賈政這當父親的笑著推辭,比如說兩句哪裡哪裡的客套話。然後水溶又說:令郎如是資質,想老太夫人,夫人輩自然鍾愛極矣,但吾輩後生,甚不宜鍾溺,鍾溺則未免荒失學業。昔小王曾蹈此轍,想令郎亦未必不如是也。若令郎在家難以用功,不妨常到寒第。小王雖不才,卻多蒙海上眾名士凡至都者,未有不另垂青目。是以寒第高人頗聚。令郎常去談會談會,則學問可以日進矣。

這一段呢,就講:老先生啊,我那裡名家薈萃,學者雲集,讓寶玉常來我那裡薰陶薰陶。寫這段時,曹雪芹叔叔是不是想起了靖王爺允禧曾經對自己的良言教誨呢?雪芹,來我們家熏熏,熏熏更健康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