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唐詩三百首唯一重名的兩首詩,為一人所作,風華流美中含無限諷喻

我們在之前曾經說過,作為《全唐詩》5000多首詩作的集中代表,《唐詩三百首》輯錄了最出色的詩人的最出色作品。這其中有五絕七絕,也有五律七律,更有五古七古,再加上一個樂府古詩,共計300首左右。

唐詩三百首唯一重名的兩首詩,為一人所作,風華流美中含無限諷喻

在這些詩作當中,共有差不多200位詩人的作品被收錄。這些詩作或抒情,或寫景,或送別,或反映歷史現實,幾乎沒有重複的。但是在唐詩三百首當中,還真有兩首詩是題目相同的,還都是一人所寫。

這兩首詩題目都是《隋宮》,一首是七絕,一首是七律,作者都是晚唐李商隱。我們現在先分析第一首,也就是七絕的《隋宮》。且看:

乘興南遊不戒嚴,九重誰省諫書函。

春風舉國裁宮錦,半作障泥半作帆。

這首詩的題目是《隋宮》,顯然寫的是隋煬帝的事情。詩人以隋煬帝縱情享樂失掉江山作為典故寫入詩中,實際上蘊含的是對於當時的唐代統治者的一種暗諷。李商隱生活的時代,是一個大唐帝國逐漸沒落的時代,是一個大唐王朝逐漸式微的時代,作為李商隱自然希望大唐王朝能夠繼續延續,但是皇帝們的縱情享樂以及尋仙問丹的做法,讓知識分子們很難在對他們充滿期望。

唐詩三百首唯一重名的兩首詩,為一人所作,風華流美中含無限諷喻

李商隱的這首詩,就是作於此時。

前兩句寫的是隋煬帝為了縱情享樂,不顧個人安危,也不顧大臣們的反對。“乘興南遊不戒嚴,九重誰省諫書函”,隋煬帝雖然京城在長安,但是他自己卻常年在江南,尤其是揚州。他喜歡揚州的景色、氣候,更喜歡當地的美人如雲。為了這種享樂,乘坐龍舟下揚州,甚至都沒有做好皇帝應有的戒嚴。如此把自己的生命視為兒戲的人,又怎麼會把大業、黎民放在眼中呢?至於忠臣們遞上的諫書,更是不管不顧了。

唐詩三百首唯一重名的兩首詩,為一人所作,風華流美中含無限諷喻

後兩句寫隋煬帝下揚州之時的極盡奢華。“春風舉國裁宮錦,半作障泥半作帆”,為了皇帝一人的享樂,耗盡了舉國之財力、人力,不但有戰爭,不但有大運河的工程,甚至還需要如此大規模的“宮錦”,可見當時隋煬帝的奢華了,也可反襯出人們生活的質量了。而這些“宮錦”,則是“半作障泥半作帆”,一半做了馬匹下的裝飾,一半做了龍舟的帆,可見馬隊之長,可見龍舟之奢華。

唐詩三百首唯一重名的兩首詩,為一人所作,風華流美中含無限諷喻

然而極盡奢華之後,隋煬帝很快身死名滅,自己被部將殺死,而他的隋王朝也很快覆滅。李商隱這首詩絕少有議論,但是卻深刻的表達出了詩人的愛恨憎惡。因為在詩人看來,今日的唐王朝與昔日的隋王朝並無二致,而今日的皇帝昏庸、恣意享樂也和隋煬帝很是相似!所以這首詩雖然是風華流美的敘述,但是內含無限諷喻;雖然是寫的是隋煬帝,但是背後直指當時的帝王!

晚唐李商隱,就是以這樣的詩詞,奠定了其在文學史上的地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