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唐诗三百首唯一重名的两首诗,为一人所作,风华流美中含无限讽喻

我们在之前曾经说过,作为《全唐诗》5000多首诗作的集中代表,《唐诗三百首》辑录了最出色的诗人的最出色作品。这其中有五绝七绝,也有五律七律,更有五古七古,再加上一个乐府古诗,共计300首左右。

唐诗三百首唯一重名的两首诗,为一人所作,风华流美中含无限讽喻

在这些诗作当中,共有差不多200位诗人的作品被收录。这些诗作或抒情,或写景,或送别,或反映历史现实,几乎没有重复的。但是在唐诗三百首当中,还真有两首诗是题目相同的,还都是一人所写。

这两首诗题目都是《隋宫》,一首是七绝,一首是七律,作者都是晚唐李商隐。我们现在先分析第一首,也就是七绝的《隋宫》。且看:

乘兴南游不戒严,九重谁省谏书函。

春风举国裁宫锦,半作障泥半作帆。

这首诗的题目是《隋宫》,显然写的是隋炀帝的事情。诗人以隋炀帝纵情享乐失掉江山作为典故写入诗中,实际上蕴含的是对于当时的唐代统治者的一种暗讽。李商隐生活的时代,是一个大唐帝国逐渐没落的时代,是一个大唐王朝逐渐式微的时代,作为李商隐自然希望大唐王朝能够继续延续,但是皇帝们的纵情享乐以及寻仙问丹的做法,让知识分子们很难在对他们充满期望。

唐诗三百首唯一重名的两首诗,为一人所作,风华流美中含无限讽喻

李商隐的这首诗,就是作于此时。

前两句写的是隋炀帝为了纵情享乐,不顾个人安危,也不顾大臣们的反对。“乘兴南游不戒严,九重谁省谏书函”,隋炀帝虽然京城在长安,但是他自己却常年在江南,尤其是扬州。他喜欢扬州的景色、气候,更喜欢当地的美人如云。为了这种享乐,乘坐龙舟下扬州,甚至都没有做好皇帝应有的戒严。如此把自己的生命视为儿戏的人,又怎么会把大业、黎民放在眼中呢?至于忠臣们递上的谏书,更是不管不顾了。

唐诗三百首唯一重名的两首诗,为一人所作,风华流美中含无限讽喻

后两句写隋炀帝下扬州之时的极尽奢华。“春风举国裁宫锦,半作障泥半作帆”,为了皇帝一人的享乐,耗尽了举国之财力、人力,不但有战争,不但有大运河的工程,甚至还需要如此大规模的“宫锦”,可见当时隋炀帝的奢华了,也可反衬出人们生活的质量了。而这些“宫锦”,则是“半作障泥半作帆”,一半做了马匹下的装饰,一半做了龙舟的帆,可见马队之长,可见龙舟之奢华。

唐诗三百首唯一重名的两首诗,为一人所作,风华流美中含无限讽喻

然而极尽奢华之后,隋炀帝很快身死名灭,自己被部将杀死,而他的隋王朝也很快覆灭。李商隐这首诗绝少有议论,但是却深刻的表达出了诗人的爱恨憎恶。因为在诗人看来,今日的唐王朝与昔日的隋王朝并无二致,而今日的皇帝昏庸、恣意享乐也和隋炀帝很是相似!所以这首诗虽然是风华流美的叙述,但是内含无限讽喻;虽然是写的是隋炀帝,但是背后直指当时的帝王!

晚唐李商隐,就是以这样的诗词,奠定了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