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張繼的《楓橋夜泊》是一首傑作,但是它究竟好在什麼地方,你能談談自己的看法嗎?

用戶19456725050


01

在群星閃耀的唐代詩人中,張繼並不起眼,但他留下的這首《楓橋夜泊》,足以讓他的光芒永不暗淡。

這首《楓橋夜泊》,讓蘇州城的寒山寺成為了著名的旅遊景點,每年的元旦和除夕,還會有很多的日本遊客來到蘇州,聆聽那跨越千古時空的寒山寺的鐘聲。

這首詩在日本的傳誦之廣,遠超過李白杜甫。清人俞樾在《新修寒山寺記》中寫道:「凡日本文墨之士鹹適廬來見,見則往往言及寒山寺,且言其國三尺之童,無不能誦是詩。」在清朝的時候,日本人對這首詩的熟悉程度已經可以比得上現在國人對李白《靜夜思》的熟悉程度。

不僅如此,1929年,日本人在青梅山建了一座寺廟,也叫寒山寺,仿照的就是蘇州寒山寺,寺裡立石碑一座,上刻張繼的《楓橋夜泊》,還建有“夜半鐘聲”鐘樓一座,並在附近溪谷清流之上架起了“楓橋”。可見張繼這首《楓橋夜泊》超越國界的藝術影響力。

那麼,張繼的這首《楓橋夜泊》到底好在哪裡?

02

楓橋夜泊

【唐】張繼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先註釋一下詩中的字詞。

《楓橋夜泊》是唐朝安史之亂後,詩人張繼途經寒山寺時,寫下的一首羈旅詩,詩題一作《夜泊楓江》、《夜泊松江》。楓橋,在今江蘇省蘇州市虎丘區楓橋街道閶(chāng)門外,本名「封橋」,後因張繼此詩相沿為「楓橋」。楓橋夜泊,即夜裡泊船在楓橋邊。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月落,明月下沉,上弦月升起較早,所以夜半就開始下落。

烏啼:一說為烏鴉啼鳴,一說為烏啼鎮,顯然烏鴉啼鳴更切合詩境。

江楓,一般解釋作“江邊楓樹”,江指吳淞江,源自太湖,流經上海,匯入長江,俗稱蘇州河。另外有人認為指「江村橋」和「楓橋」,王景略先生在《唐詩三百首全解》中解這首詩時說:「或謂「江楓」是指江邊的楓樹,但以之直接「漁火」似有不協。」在小樓看來,「江楓」與「漁火」是對舉關係,而不是順承關係,詩人張繼在愁眠之中,對著的是江邊的楓樹和江上的漁火,並沒有不協之處。況宋玉《楚辭·招魂》中有詩云「湛湛江水兮上有楓,目極千里傷春心」,「江楓」這個意象蘊含著豐富的文學意蘊,解為「江村橋」和「楓橋」則意境大失。

愁眠,小樓參閱了八本《唐詩三百首》的註釋,都解作因愁難以入眠,這讓人很困惑,因為詩中分明下了一個「眠」,前面並沒有加任何否定詞,詩人並沒有入睡是肯定的,不然他也不會看到月落,聽到烏啼,感到霜滿天。難以入眠是詩外之意,詩人在這裡下了個眠字,表明詩人想要入眠了,畢竟已經到了夜半時分,愁眠,應該是一種狀態,在愁緒中入睡,但卻睡不好,半睡半醒,恍恍惚惚之間。

明月西沉,烏鴉啼鳴,霜氣佈滿天空,面對著江邊的楓樹,江上的漁火,滿懷愁緒,想要入睡,卻怎麼也睡不好。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姑蘇:蘇州的別稱,因城西南有姑蘇山而得名。

寒山寺:在楓橋附近,始建於南朝梁代。相傳因唐代僧人寒山、拾得曾住此而得名。在今蘇州市西楓橋鎮。另一種說法,“寒山”乃泛指肅寒之山,非寺名。其實寒山指寒山寺是無疑的,但是漢語的魅力就在這裡,寒山兩個字組合在一起,自有美妙的意蘊,又與此詩意境相合,所以「寒山寺」雖然只是一個地名,但與詩中的意境產生了美妙的藝術反應。

夜半鐘聲:當時佛寺有半夜敲鐘的習慣,也叫「無常鍾」或「分夜鍾」。宋朝歐陽修曾提出疑問表示,詩人為了貪求好句,以至於道理說不通,這是作文章的毛病,如張繼詩句“夜半鐘聲到客船”,句子雖好,但那有三更半夜打鐘的道理?其實當時佛寺確有有半夜敲鐘的習慣,前人的詩中,也提到過夜半鍾,如白居易有「新秋松影下,半夜鐘聲後」,只是別人寫的夜半鍾,意境無及張繼此詩者。

半夜裡,忽然有悠悠鐘聲,從姑蘇城外的寒山寺傳到我的客船。

03

此詩的好處,首先是其技法的高妙。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詩人連用落月、烏啼、霜氣、江楓、漁火這些意象,營造了一個悽清的意境,然而用一個愁字粘著這些意象,讓愁緒漫延於意境之中。

這兩句中,詩的意境是凝重的,是淒冷的。詩人飽經亂離,漂泊至此,孤苦悽清,他只能一個人睡在客船之上,面對的是下沉的明月,江邊的楓樹,江上的漁火,聽到的是烏鴉的啼叫,感覺到的是滿天的霜氣,

霜凝於地,如何能滿天,然而正是這違反常識的描寫,最能表達出詩人內心深切的感受。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這首詩的前兩句意象密集,連用了五個意象,而後面這兩句,卻意象疏宕,只用了夜半鐘聲一個意象。用密集的意象來表現凝重的意境,用疏宕的意象來表現空靈清遠的意境,書法美學有「疏可走馬,密不透風」一說,也可用來評鑑此詩高妙的技法。

人在夜裡,聽覺會分外敏銳,所以對靜夜裡的鐘聲,給人的感受會特別強烈,雖然前面也有寫到烏鴉的啼叫,但那是自然界的聲音,我們都知道,自然界的聲音有催眠作用,要不是詩人愁緒滿懷,恐怕早已入眠。

而正是這鐘聲,把詩人從愁苦的情思出拉出來,使得詩境從前兩句的悽清凝重,轉而變得空靈清遠。

詩人為了表現鐘聲在詩中的重要性,特意使用了倒裝句,本來,詩人應該是先聽到鐘聲,才聯想到這是來自寒山寺的鐘聲,但詩人將「夜半鐘聲到客船」一句放在最後,使鐘聲悠悠不絕,詩的情味也綿綿不盡。

04

此詩最佳這之處,當然是這「夜半鐘聲」,這夜半鐘聲的引入,使得全詩的意境豐富到三層,為全詩創造出令人心醉神迷的藝術意境。

第一層意境是情思的意境,在詩的前兩句。詩的前兩句,圍繞的是一個愁字,所選用的意象雖然都是現實中的事物 ,但不具有現實的提示性,落月、烏啼、霜氣、江楓、漁火這些意象,都是在渲染詩人的愁思。

第二層意境是現實的意境,悠悠的鐘聲使詩人從他自我的情思中脫離,開始觀照他現實的處境,姑蘇城、寒山寺,明確的地點,提示現實的意境。此時是哪個和尚在寒山寺裡敲鐘呢?又是為什麼敲鐘呢?詩人的愁緒並沒有消失,但是被鐘聲逼進內心的角落。

第三層意境是想象的意境,這夜半的鐘聲,打斷的詩人的情思,同時又打開了一個想象的橋樑,寒山寺是歷史名寺,曾經有那麼著名的僧人在此修行,這夜半鐘聲,就像歷史的回聲,滲透著宗教的情思,迴盪在詩人張繼的心靈。

你看,就是「夜半鐘聲到客船」一句,使得這首詩遠遠超越了別的寫羈旅愁緒的詩,也使得寒山寺的鐘聲千年迴響,悠悠不絕。日本人肯定深曉此詩的佳妙之處,所以二戰時,他們把寒山寺的寺鐘運走了,現在都不知道放在哪裡。

文 | 謝小樓

精讀《唐詩三百首》041:張繼《楓橋夜泊》


謝小樓


這首七絕,為大曆唐人中不可多得的精品,全詩以"愁"為中心,隨著落月、啼烏、滿天霜、江楓、漁火、不眠人慢慢鋪開,營造了一種空明靜謐的夜色畫面。夜半鐘聲的悠揚,打破這種寧靜,卻也使得這首詩整個的意境得以昇華,那一橋一船,一城一寺,永遠召喚著古往今來的閒愁之客,不斷去到那裡尋夢。《唐詩三集合編》"全篇詩意自'愁眠'上起,妙在不說出。"《磧砂唐詩》:"'對愁眠'三字為全章關目。明逗一'愁'字,虛寫竟夕光景,輾轉反側之意自見。"《古唐詩合解》:"此詩裝句法最妙,似連而斷,似斷而連。" 寒山寺在楓橋西一里,初建於梁代,唐初詩僧寒山曾住於此,因而得名。

夜行無人,夜行無月,只有枕著滿船的愁,彼此相伴而入眠,然則更難以入眠,那麼,是何讓詩人一夜難以入眠?只有那夜半的鐘聲,在遠處悠揚的時候,會告訴我們答案。

近年來,許多學者對這首詩提出了新解,也得到了諸多證據支撐,也獲得了一些學術上的認可。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據當代學者考證,"月落"不是月亮已落或將落未落,而是村莊名或橋名,"烏啼"並非是烏鴉夜啼,而是山的名字。"江楓"也不是江邊的楓樹,亦為橋名。這樣的話,那月色的朦朧、在漁火映照下若影若現的楓樹以及讓人心動的烏啼聲,都已不復存在,都已在悄然間流逝不在,如此一來,這首流傳千年的古詩竟然變得那麼具體而實在,只是簡單的意象羅列,那幅朦朧靜謐、清冷空明的江南水鄉秋夜楓樹圖也消失殆盡,只剩下一連串村莊名或橋名的堆砌,毫無美感可言。

然而即便如此,我們更願意去誤解,我們更願意相信殘月已落,烏鴉夜啼,楓樹環橋。因為當這個錯誤發生的時候,便註定了一眼萬年,註定了不會隨著歷史的灰燼湮沒不在。


一往文學


楓橋夜泊

唐·張繼

月落烏啼霜滿天,

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

夜半鐘聲到客船。

唐天寶十五年,也就是公元756年,作者乘船經水路到達姑蘇城外時,已近黃昏。唐代規制,地方城門未時(下午一點鐘到三點鐘之間)關閉,也就是三點鐘前就關閉了,作者因而無法入城,只好泊船松江之上過夜,暫行暫止,我想古人寫詩也不會無緣無故,或許借物遣懷,或許詠物言志,或許借景抒情,或許有感四季天象之變化無常,節日花卉,鳥獸魚蟲,遊覽名勝,遍賞古蹟,都市江村,傷離別,思鄉思親,塞外與江南並舉,風雲雷電名山大川江河湖海,琴棋書畫酒,愛情與諷怨,饋贈酬答,甚至偶爾玩個自題簡直類似於現在的朋友圈自拍。

張繼此詩絕妙之處在於用記敘的方式描寫了夜泊楓橋時的情景,又運用了靜態與動態結合的手法描寫了人與景的協調。本詩將敘述與描寫交織交錯在一起,就像織布用的經線與緯線一樣,結合本詩的時間觀和空間觀的把控,更加顯的大氣磅礴,有經天緯地的從容感。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此兩句大抵能推理出寫詩的時間,農曆初七初八,月球在太陽以東90°左右,日落後6小時跟著落下。此刻的月相,就是上弦月,詩中“烏啼”並不是指烏鴉在啼叫,而是指月亮從烏啼山落下的意境,烏鴉生活習性,晚上一般不會飛翔啼叫,但是如果受到驚擾,也會飛鳴。三國時曹操的《短歌行》中就有“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的句子,唐代王王維也有《鳥鳴澗》:“人閒桂花落,夜靜春山空。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幾首詩可以相佐。那麼問題就來了,到底是月亮落下烏啼山還是月落驚擾了烏鴉而發出鳴叫,其實這已經不重要了,倒是作者匠心獨運的傑出才智與巧妙安排,才恰如其分地將月落的靜與烏啼的動揉捏在一起,又應情應景的將畫面錯落的安置與詩句之中,運用如此的手法,就不難理解江楓漁火對愁眠一句了,寒山寺前的松江上有兩座橋,一座是江村橋,一座是楓橋,當時在江村橋下面應該是已經擠滿了停宿的漁船,船伕只能將船停泊於楓橋之下,所以才有楓橋夜泊的話語,如此推理,則合情合理,半夜漁火又是怎麼回事呢,漁家辛勞,當然是為一天的勞作而做準備,如半夜動火做飯,縫補漁網收拾漁具都有可能,兩橋相對燈火微明,一點燈光,兩處閒愁,此情無計可消除!寂寥之情相伴自然環境的霜寒之境,詩便成!蘇州地處江南,農曆十一月就有霜,江風微寒,水天相接,地面上的霜廣闊而遼遠,延伸到江岸的盡頭,由此而推測此詩作於冬月七八日,當時最有可能的就是作者為了躲避安史之亂的戰火,坐船到江浙一帶逃難,錦繡的前程和正待有一番作為的仕子之情在安史之亂的戰火中而消失。作者的失意之情,沮喪之情,,失落之情無法言表,仕宦之途渺茫,正所謂“文章千古好,仕宦一時榮”,雖然夜已深,但是愁煩之心導致無法入眠,輾轉反側,遂側立船頭,點點漁火引燃詩人情愫,人立於船頭,周圍遠近高低之景將作者置於中心點,像極了攝影中的廣角鏡頭與長焦鏡頭,兩種鏡頭的切換,自然流暢,沒有任何剪輯畫面,沒有任何PS鏡頭,沒修圖沒打碼沒美顏,一氣呵成,雋永留長。

於情於理也好,揆情度理也好,總之過分牽強附會的解釋都是枉然,如果過度的摳字眼,要讓詩中每一句都去對應景物,則全詩便索然無味了。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作者側立船頭,以一種置身事外的心境看周圍的風景,以一種置身事外的心境傾聽靜寂的夜晚聲音,忽而遠處的寒山寺傳來鐘聲,靜動的結合達到了一種高度的契合,以詩人為中心,物我合一,人與自然的一種和諧之美,這一聲鐘聲打破了寂靜的夜晚,驚醒了烏鴉,盪滌了作者的心靈,讓夜晚的一切有了短暫的喧鬧,但又很快回復了寧靜。人在江湖,怎能置身事外,往往更多的是一份身不由己吧。孟浩然的《宿建德江》,王安石的《泊船瓜洲》,想來都是一理。


一縷英雄


張繼的《楓橋夜泊》是一首傑作。但它究競好在什麼地方?你能談談自己的看法嗎?

這首詩是張繼的一首《七絕》,我們來重溫一遍:

月落烏啼霜滿天,

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

夜半鐘聲到客船。

張繼,字懿孫,今湖北人。後人評議:"為人博識善議,清風秀骨,有道家之風"。在安祿山叛.亂期間遊歷吳、越一帶。唐代宗大曆年末,擔任檢校祠部員外郎,政績突出。他的詩多以豋臨紀行,也有關切時事的詩篇。詩體清迥,自然流暢,通俗易懂。 《楓橋夜泊》這首詩是傳誦最廣的一首。

這首詩流傳自今不衰,絕非偶然。它猶如一幅朦朦朧朧的美麗圖畫,又如"猶抱瑟琶遮面"的美人展現在我們面前。靜靜的夜晚,朦朧的夜色,船兒靠在楓橋之下,點點漁火隠隱照在江面上,在這夜深人靜的時候,不由得詩人愁緒滿懷。此時,又從寒山寺傳來半夜的鐘聲。這鐘聲,一聲聲敲打著難眠而又狐獨的心扉。

詩中景物、色彩、音韻巧妙地交織、融合,景色、人物、遠處、近處層次清楚而和諧,與詩人的愁思融為一體,只有夜泊的詩人才能有的情素。非主人不能吟出這樣絕妙的詩句。



高樓避愁


這是一個非常勵志的人和事,尤其是在正值高考招錄放榜的當下講來。

1200多年前,湖北襄州(今湖北襄陽)才子張繼進京趕考,滿懷期待能證明自己才華的他,卻在放榜之日,迎來了一個榜上無名的失意結果。

考場失意,這是張繼個人的不幸,卻成為了蘇州的大幸。落魄江湖載酒行的張繼途經蘇州,在一個失眠的夜晚,將滿懷愁緒合著寒山寺的夜半鐘聲,寫成了《楓橋夜泊》這首膾炙人口的千古絕句:

月落烏啼霜滿天,

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

夜半鐘聲到客船。

這首詩首先以素描的筆法,拉開了一幅只有黑白兩色的蕭索畫面,月和霜,是淒冷的白,夜和烏,是寂寞的黑。繼而,江楓和漁火在黑白的思緒中,展現出局部的暗紅,卻遠不能溫暖整個失眠的夜晚。畫面接下來隨著詩人的詩筆盪開,從楓橋邊直到姑蘇城外寒山古寺的所在,那是因為有劃破蒼茫夜色的鐘聲相牽。這夜半時分響起的古剎鐘聲,撩撥著客船之上羈旅詩人愁苦落寞的心絃。是勸解,是鼓勵,是祝福,還是召喚?或許,不同的聽鍾人,會生出不同的感嘆。

這首詩句句形象鮮明,有顏色,有聲音,可畫可感,可思可悟。句與句之間邏輯關係又非常清晰,尤其是夜半聞鐘的情景,飽含未盡之言,令人回味無窮,堪稱寫愁的經典。從而還衍生出一個獨特的文化標籤,讓蘇州一座原本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石拱橋名滿天下,名字也由原本的封橋改作了詩中的楓橋。更讓原本名聲不顯的寒山寺,從此躋身中國十大名寺之列。

1979年除夕,在蘇州市對外友協倡導配合下,寒山寺舉辦了第一屆寒山寺聽鐘聲活動,此後人數、規模逐年擴大,已成為一年一度的傳統節日活動。

值得一提的是,此詩在日本也家喻戶曉,還被選入日本小學課本,其國三尺之童,無不能誦此詩。1929年,對此詩已經愛到魔怔的日本人還在本國青梅山仿照蘇州寒山寺籌建了一座寒山寺,同樣立著張繼的《楓橋夜泊》詩碑,並建“夜半鐘聲”鐘樓一座,亦在附近溪谷清流之上架起了“楓橋”。當然,對於正版的蘇州寒山寺鐘聲,日本人更是抱有朝聖般的心態,在蘇州寒山寺舉辦聽鍾活動之後,日本人每年都會組團來中國聽鍾。唐朝的張繼,至今都還在為蘇州的GDP做著巨大的貢獻!

1200多年過去了,誰還記得當年上榜的狀元是誰?但一個落魄書生的失意愁苦之作,卻驚豔了千年,產生了跨國的影響。自古得失之事,真是玄奧難參!順便說一句,天寶十二年(約公元753年),復讀生張繼終於得中進士,但春風得意的張進士卻再也沒有一篇詩作可以與當年的失意之作相提並論……


一水詩書


《楓橋夜泊》

張繼(唐)

月落烏啼霜滿天,

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

夜半鐘聲到客船。

因為本首詩中字詞的跳躍性,出現一種"似連而斷,似斷而連”,的空白,在理解上會產生了多種歧義,於含蓄的意象組合而形成的一種朦朧、深邃、多層次的審美意境,心裡能感受到這種氛圍,但用語言卻難以表達,《楓橋夜泊》的意境達到了詩歌藝術顛峰。所以後人在解讀這首詩產生了許多的見解,彷彿是"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萊特"。

我試著從個人認識的角度上去解讀自己所理解的《楓橋夜泊》:

第一句:月落烏啼霜滿天,釋義:月亮從中天落下去,皎潔的月光變得暈淡了,驚動到棲息的烏鴉,啼叫聲迴盪在靜夜裡,月華飄灑在夜空裡,像霜般閃爍著點點光斑。

第二句:江楓漁火對愁眠,釋義:江邊的楓樹在夜裡濃重的暗影與江中的漁火的光亮相對映襯著,濃重的樹影靜穆在幕色裡,像沉沉地睡著了;而孤零的燈光在幕色裡,迷朦著悠怨的氛圍。

第三句:姑蘇城外寒山寺,釋義:在這寂靜、疏曠的姑蘇城外,距離楓橋江邊不遠處還聳立一座佛家聖地一一寒山寺。

第四句:夜半鐘聲到客船,釋義:夜半寺中的敲鐘聲,劃破了靜夜的淒涼,傳到江岸停泊的客船上,撞擊著詩人沉浸在家國破敗的愁緒,引發詩人對佛家那種人生無常,看淡苦難的體悟。

因為在這首詩中,詩人的思想感情的傾向性被深深隱藏起來,而且詩人選取了一組寂靜、淒涼的意象群來營造詩境的氛圍,藉以表達詩人客居它鄉的漂泊、淒涼之感,而且詩人在選取意象(主觀情感過濾後客觀景物)時,讀者只能通過意象的變形:霜滿天,江楓的睡狀、漁火的愁態都予以了比喻、擬人化,形成了虛幻性意象,來領悟詩人情感思想,所以留給讀者無限的想象空間。[這就產生高度典型的意象,豐滿、含蓄的意境,形成了"無我之境"的最高審美理想。]

《楓橋夜泊》這首詩選取意象很有空間層次、疏密程度、動靜結合、明暗搭配。從空中的"月落、烏鴉、霜滿天"到地面上的"漁火、楓樹"形成由高到低的空間層次;把"月落、霜滿天″與“烏啼"相對而形成動靜結合;"漁火"與"江楓"形成了明暗對比;一、二句中密集的意象"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與三、四句疏朗的意象:"寒山寺"、"鐘聲"、"客船"形成疏密對照。[這首詩通過景物的動靜、明暗、由高到低、疏密相兼全景式、次層性構建,形成了一種詩中有畫藝術特徵。]

另外《楓橋夜泊》中,詩人先通動讓客觀景象情感化,形成一系列的淒涼、孤寂的意象,甚至把"霜滿天"、"江楓"、"漁火"的意象虛擬性的變形,而使詩的境界在更深、更遠、更廣的層次上展開,境中蘊含之蘊更加深邃,顯示出詩義的情感的朦朧和含蓄。如若一二句還處"情境"的範疇,而三、四句則提升向"意境"的範疇。在這首詩中一二句到三、四句的跳躍,由世俗世界(孤寂的江邊之境)向脫俗世界(佛家之境)的轉換,產生了更大詩義空白,這個空白依靠讀者展開想象去補充。[詩人的這種大幅度地轉換場景,是為"造意"而為,使詩意從情感層面向哲學思想層面提升,即詩人夜半聽到寺廟鐘聲引發對佛教"超脫困苦"、"人世無常"的體悟,這是最高層次"意境"的審美範疇]


夢裡花落知多少718


月落烏啼霜滿天,

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

夜半鐘聲到客船。

這首詩是詩人張繼(進士),因逢國家動盪,仕途遙遠,逃離京城來到蘇州楓橋夜泊(宿)而作。

楓橋鐵鈴關,是古運河船隻進入內河的一個關卡,有將士把守,故又稱‘’封橋‘’。而在它對面不遠有一橋叫‘’江村橋‘’,在這兩橋之間的河岸,是南來北往的漁船,到晚上來夜泊的地方。古時一般船隻夜裡不趕路,靠岸後賣一點油鹽、米、菜等,明天一早再趕路程。在這段河邊,不斷有船隻來停靠,漁火點點。

在江村橋的東橋堍,就是有名的寒山寺,而寒山寺的正門就在這裡,寺內的巨鍾,每到一更要敲一下,五更敲五下,夜半歸來的漁民對這鐘聲可以說是‘’情有獨鍾‘’了。

以上介紹便於讀者對詩句的理解:

月亮西沉霜霧很重,遠處傳來幾聲烏啼,詩人的船停泊在江村橋和楓橋之間的河岸邊,對著不斷歸來的漁火(船上的燈,晚上作息燒飯時用)在發愁——仕途、國運。在這姑蘇城外的寒山寺裡,傳來了三下鐘聲,原來已是半夜了,還有零星的船隻來停泊。(古時人們出行喜歡乘船走水路,並且船隻停泊不是隨便在江邊可以靠岸的)。


海闊天空我傲遊




“楓橋夜泊“是唐朝詩人張繼的一首羈旅詩。

在歷代眾多詩人詞客的羈旅詩中佔有一席之地,是著名詩章。這首詩與後輩馬致遠的《天淨沙.秋思》:“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夊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可謂異曲同工。寫盡愁字難見愁,滿腹憂愁與水流。

“楓橋夜泊“用一首七絕的表現手法,描繪出詩人舟行秋夜所見所聞所思的羈旅之愁。

在一個明月西沉,寒霜漸凝的夜晚,詩人行舟江畔。夜空中飛鳥如鴉,啼空而過;漁火閃爍,一晃眼前;面對激流行舟,碎浪如鉤,勾起詩人滿腹憂思,“對愁(而)眠“。不知不覺中,來到姑蘇城外的寒山寺已是夜半,系舟泊船,只聽寒山寺僧人的鐘聲已經敲響,彷彿告訴人們客船到了。.

短短的二十八個字,黑暗與光明相映(“月落丷、“霜滿天"對“漁火“),無聲與有聲襯托(“對愁眠““城、寺、夜半”對寂夜“鐘聲“),景為情中之景,聲為意中之聲,愁為淡淡行愁。“對愁眠“是此詩詩眼,虛與實、景與情、黑夜與光明(漁火)、無聲與有聲,皆為詩眼服務,一切盡在不言中。

正如《古唐詩合解》所言:”此詩裝句法,似連而斷,似斷而連。”說它是一首傑作毫無誇張!


老狼48440790


這首詩好在哪兒啊,我認為是好在意境和留白。

即使你不明白這首詩的意思,僅僅看這28個字,也能感受到一股憂愁。

這是意境。

全詩寫愁,然而全文只有一個愁字,其他都在寫月亮、寺廟、鐘聲,給人足夠的想象空間。

這叫留白。

起首兩句,“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說月亮落下了,烏鴉在啼叫,霜氣滿天。

月亮本來就是詩人慣用來表達憂愁的事物,烏鴉代表著不吉祥,霜氣帶給人的是一種寒意,你看這一句,7個字寫了3個事物,內涵都是“憂傷”。

再來,江邊的楓樹,漁船上微弱的燈光,世界之大,卻只有這兩樣景物,透出的是寂寞。而這句講楓樹和漁火擬人化了,好比兩個寂寞的人,你看著我我看著你,伴著憂愁入眠。

這兩句詩,明裡寫了月、烏、霜、楓、漁火,其實暗裡還有個“不眠人”,就是詩人自己。可以說元素用得非常密集。

而月落烏啼又是動態景象,江風漁火是靜態,這一靜一動對比也非常巧妙。

接下來兩句,“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當你的思緒還在眼前的江風漁火上的時候,詩人突然把鏡頭甩到遠方,根本不給你細細品味的機會。

姑蘇城外的寒山寺,想必是在鏡頭堪堪能達到的最遠處,黑壓壓的山上孤立著一座寺廟。這寒山寺本來只是一個寺廟的名字,可以結合本詩的意境,對比前面的霜和愁,這個“寒”字真的是非常應景。如果這個寺廟叫歡喜寺,張繼同學可能要罵一萬句mmp.

我們可以想象,愁得睡不著覺的張繼,一個人躺在漁船上,夜已三更,突然傳來一陣悠揚的鐘聲。

這鐘聲不但側面襯托出了夜深人靜,同時也揭露了詩人的情感——心裡還在發愁,鐘聲可不是雞血,而是憂愁的催化劑。

這兩句寫得非常簡單明瞭,就說了一個事:鐘聲。

詩人好像是要表達:寶寶心裡苦,但是寶寶不說!

這就是意境和留白。



也可自話


《楓橋夜泊》是中國最早的印象系列的全景電影。作者張繼就是一千年前的張藝謀。

導演張藝謀在全國各地的著名景區導演了一系列的歌舞表演,比如《印象·劉三姐》、《印象·麗江》、《印象·西湖》、《印象·海南島》、《印象·大紅袍》、《印象·普陀》、《印象·武隆》等等,看似簡單,其實他的偉大之處是把本來就美麗的風景勝地用現代聲光電的手法畫龍點睛。如同給景區打包並且安了個把手,旅遊者游完了美景,可以提起來帶走了。

就像以往的奧運會開幕式都是大型團體操表演,張藝謀導演的2008年奧運會給全世界留下了深刻印象,就是突破了團體操的形式,演出了一場聲光電的全景電影。

以往的詩人在描述風景時都會有兩種手法,一是過度的形容,二是過分的表述自己的志向。比如李白的望廬山瀑布:“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再比如宋王安石的登飛來峰:“飛來山上千尋塔,聞說雞鳴見日升。不畏浮雲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這些都是寫風景的著名詩篇,但是要拍成電影很難實現,鏡頭表現不出來。

再看張繼的楓橋夜泊:“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如同一部現代化手段的聲光電的實體表演,就是一部旅遊風景片。鏡頭一開始是一個定格畫面,在朦朧的籠罩著大霧的河面上,只有兩岸的樹木在夜幕下點綴一點暖色,畫面中用快進的方式表現一個月亮的運動過程。緊接著一個特寫鏡頭推倒了停泊在河邊的小船上,船頭掛著魚燈,鏡頭開始搖移到小船的各個角落,熟睡的船伕,難眠的書生……畫面的配音先是烏鴉的叫聲,顯得整個畫面悽苦寧靜,緊接著鐘聲響起來,鏡頭切換到寒山寺,這時畫面動了起來,幾條小船劃了過來,在靜靜的水面上只有槳與小船的摩擦聲,吱嘎,吱嘎……

張繼用寫實的手法把每個細節寫進了人的大腦印象之中,難怪他沒能考中,唐朝的時候沒有電影學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