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4 四川構築內陸開放經濟新高地

成都

開放經濟

國際班列

2013年5月至今,成都已累計開行國際班列超過2000列,連續兩年開行班列數居全國首位。

自貿區

四川自貿區掛牌一年來,累計新增企業3.4萬家、新設外商投資企業300家以上;自貿試驗區片區所在的成都、瀘州兩市2017年進出口增長49.1%。

創交會

在剛剛落幕的2018成都全球創新創業交易會上,成都鮮明地提出了“發展新經濟培育新動能”,各類創新創業項目、技術成交總額達305億元,有望繼續助推西部經濟高質量發展。

借第四屆中美省州長論壇在成都舉行之機,美國阿拉斯加州州長沃克帶領50位該州不同行業的代表來到成都找市場。雖然阿拉斯加帝王蟹已經成為四川百姓餐桌上的美味,但沃克還希望繼續擴大野生三文魚等海產品在中國市場的份額。

憑藉“一帶一路”的東風,過去深居內陸的四川省基礎設施更加完善,平臺優勢更加凸顯,經濟支撐更加強勁,構築內陸開放經濟高地的根基更加牢固。

開“門”迎客

開放之路更寬

5月9日,寶馬公司正式在成都啟動售後零件的鐵路運輸及清關進口新模式。今後,寶馬汽車零件搭乘中歐班列“蓉歐快鐵”實現常態化,物流時效將從傳統海運的至少60天縮短至不到20天,為廣大消費者帶來更好的售後服務體驗。這也是自2016年寶馬進口整車搭乘“蓉歐快鐵”以來,中歐汽車產業在鐵路跨境運輸合作上的進一步深入。

近年來,處於“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交匯點的四川省,加快構建“空中絲路”和“陸上絲路”,打造起連接泛歐和泛亞的交通物流樞紐,內陸省份的開放程度顯著提升。

從2013年5月至今,成都已累計開行國際班列超過2000列,並連續兩年開行班列數居全國首位。16條國際班列線路形成了向西至歐洲腹地、向北至俄羅斯、向南至東盟的“Y”字形國際物流通道。

成都國際鐵路港向南60多公里開外,正在修建的成都天府國際機場有望在2020年正式投用。這是繼北京、上海、廣州後的第四個國家級國際航空樞紐,將成為我國向西、向南的國際空中門戶,支撐四川、西部乃至中國的對外開放。

平臺彙集

開放底色更亮

5月18日在成都高新區舉行的2018中歐創新創業投資峰會,吸引了21個國家的投資機構與企業參加,簽約了總額不低於10億元的中歐區域合作投資基金成都專項基金,還促成國際風投俱樂部中國中心落地、中歐技術交易中心服務機構落地等多項成果。

創辦20餘年、近3年管理資金超百億歐元的歐洲國際投資創新聯盟,就把首次在中國的活動放到成都舉行。聯盟創始人兼會長威廉·斯蒂文森告訴記者,歐洲企業和投資人希望通過成都切入中國市場。

近期,隨著中外知名企業四川行、成都全球創新創業交易會、中美省州長論壇等活動接連舉行,推動了一大批投資項目在四川落地。同時,深耕多年的中國西部國際博覽會、中國—歐盟投資貿易科技合作洽談會等開放平臺規模更大、質量更高,為四川開放經濟的發展與提升夯實了基礎。

四川省商務廳的數據顯示:四川自貿區掛牌一年來,累計新增企業3.4萬家、新設外商投資企業300家以上;自貿試驗區片區所在的成都、瀘州兩市2017年進出口增長49.1%。

產業轉型

開放支撐更強

5月19日,全球移動芯片巨頭ARM在中國成立的合資企業——安謀中國簽約落戶四川天府新區,ARM集成電路設計服務平臺、ARM中國西部研發中心、教育研發總部和ARM智慧小鎮等項目將陸續投建,為四川電子信息產業邁向萬億級產業助力。

近年來,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全面創新改革試驗的引領下,四川省著力打造電子信息、汽車製造、生物醫藥、軌道交通、航空與燃機等重點產業集群,在保持合理經濟增速的同時,實現新舊動能的平穩接續。

位於成都天府軟件園內的愛立信成都研發中心,在去年底啟動了5G技術研發試驗第三階段的相關工作,全力衝刺即將到來的5G商用。愛立信成都研發中心總經理李恩徵向記者介紹,依託成都豐富的高校、人才資源,成都研發中心已成為愛立信在全球重要的5G“實驗室”之一,去年愛立信在美國進行商業測試的一款準5G產品就出自這裡。

全方位擴大開放,為海內外企業深化合作、互利共贏提供了廣闊舞臺。在剛剛落幕的2018成都全球創新創業交易會上,成都鮮明地提出了“發展新經濟培育新動能”,各類創新創業項目、技術成交總額達305億元,有望繼續助推西部經濟高質量發展。據新華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