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1 这部大热恐怖片,我不喜欢

(本文由闲人电影原创:idlemovie)

这部大热恐怖片,我不喜欢

今年可谓是恐怖片大年,接连不断地好消息传来,有口碑爆棚的《寂静之地》,MTC高达89分的《遗传厄运》,以及《招魂2》中“恶魔修女”的外传电影《修女》和童年阴影《瘦长鬼影》。

当然,离我们最近的还是《寂静之地》,能够有这份荣幸全靠生活甜蜜的艾米丽·布朗特和约翰·卡拉辛斯基。

这部大热恐怖片,我不喜欢

艾米丽·布朗特是片中的女主,曾经因为口吃怯与和人交流,最终成功进入演艺圈,被梅姨盛赞是“最好的年轻女演员”。

她说自己的成名经历就是一场恐怖片,能够在好莱坞坚持下去是因为身边始终有一个最甜的老公,而这个很甜的老公不是别人,正是《寂静之地》的导演约翰·卡拉辛斯基,也是电影的男主。

这部大热恐怖片,我不喜欢

他们俩的相遇相知和所有的小粉丝嫁给偶像一样,卡拉辛斯是艾米丽的小迷弟,他把《穿普拉达的女魔头》足足看了75遍,对她扮演首席助理这一角色的演技佩服至极。

在一次饭店的偶遇,彼时咖位较小的卡拉辛斯慌慌张张地向艾米丽表达了自己的对偶像的崇拜之情,两人当场交换了联系方式,而后坠入爱河。

婚后的生活并不像人们预想那样不和谐,反而事业婚姻双丰收,这次的《寂静之地》便是二人的夫妻店之作。

这部大热恐怖片,我不喜欢

《寂静之地》是继《中邪》、《昆池岩》之后最受期待的电影。

在北美上映时一周就收割了七千五百万美元票房,而它的成本仅仅只有一千七百万,以三倍成本来算,这部片接下来的票房都是纯利润了,典型的以小博大的例子。

烂番茄96%,iMDb 8.2,好评如潮,一切征兆都在说明《寂静之地》是部恐怖片佳作。

结果真的如预期一样吗?

这部大热恐怖片,我不喜欢

作为恐怖片,《寂静之地》无疑是失败的,整部电影的恐怖元素少之又少,本来已经做好准备被吓一跳了,却在故弄玄虚的音效声中度过了平庸的九十分钟。

精神上和感官上没有一点压迫感,这不是变态的受虐倾向而是看恐怖片没有被吓到是件很憋屈的事啊。

之所以说《寂静之地》作为恐怖片不合格是因为它不具备恐怖片的任何及格元素。

这部大热恐怖片,我不喜欢

从90年代全世界开始流行恐怖片以来,就很自然的分成两大阵营,亚洲和好莱坞。

亚洲的恐怖片擅长打心理战,营造出诡异气氛,不同于好莱坞血肉横飞的视觉挑战,精神上的快感远比生理上的快感来的刺激,而好莱坞的恐怖片则是直接给,不给你搞那些虚头巴脑的东西。

因此,恐怖片便有了三个不成文的等级。

初级恐怖片靠屎尿屁的画面和各种恶心人的妆容,中级恐怖片靠背景音乐和惊悚膈应人的道具,高级恐怖片靠伪纪录片的形式和演员当下真实的反应。

这样来看,《寂静之地》没有一项达标,也再一次应证了“噱头越大失望越大”这句话,难怪能够被一刀不剪地引进内地大荧幕。

这部大热恐怖片,我不喜欢

不过,贴上恐怖片标签的《寂静之地》倒也不是一无是处,相较于《昆池岩》在电影院下“爆米花雨”。

《寂静之地》恰恰与其相反,电影院吃爆米花的人很少,算是它作为恐怖片的一大贡献了,给了一个相对安静的观影环境。

这部大热恐怖片,我不喜欢

既然不恐怖为什么会吓到许多人?

这就是导演的高明之处,尽管全片没有多少台词的手法并不新奇而且“想活命,别出声”这个设定也很像英叔的僵尸片“暂时停止呼吸”的概念,但是他很好地拿捏了观众的情绪走向与情感节奏。

他让观众进入到了电影中的寂静之地,不断强化“出声就会死”的概念,一步一步地将观众逼到快要崩溃的边缘,而且不给他们任何呐喊的机会,直到最后观众还是没能听到久违的情绪释放。

这样观众便不容易从影片中抽离,短时间内都会有一种压抑的状态,就好比自己被关在四周都是高围墙的小黑屋里,静的听不到一点声音,时间一长,人就会从内心开始恐惧这种氛围,可怕源随之产生。

这部大热恐怖片,我不喜欢

影片从一开始就在营造这种叫人神经紧绷的压抑感。

地球被不明生物入侵,他们几乎将人类消灭殆尽,一座座城镇变成了空城,一对父母带着自己的孩子住在一处僻静的农场里。

这个不明生物有三大特点,失明、攻击性强、对音源极为敏感,开头这对夫妇的小儿子就是因为拨动了玩具的声音引来了不明生物才被杀死。

这部大热恐怖片,我不喜欢

此时,小心脏吊到嗓子眼儿的观众的脑海中就会有一个意识,只要有非自然的声音响起,怪物就将来临。

而这种稍微带点预判的惊吓方式观众反而会觉得可怕,因为未知的死亡和知道自己会死但不知道何时死相比,显然第二种更为惊悚和煎熬。

这部大热恐怖片,我不喜欢

为了加强观众的这种意识,导演还用了其他手段。

让一家人互相交流时都变成哑巴,沟通全靠手语和眼神,玩大富翁也是针织做的跳棋。

这部大热恐怖片,我不喜欢

走路必须光脚,出门也是徒步行走,父亲还在一家人经常穿行的路上铺上了沙子进行消音。

家人不在家时,传递讯息靠屋外灯光颜色的变化,坚决不能发生一丝声音。

这部大热恐怖片,我不喜欢

即使是母亲被楼梯上的钉子扎中,在浴缸中临盆待产,要忍受10级阵痛,也要咬牙禁声。

到了这里,观众算是彻底入坑了,观影时会不自觉地屏住呼吸,不发出一点声音,精神保持在高度集中的状态,在为片中人物担忧的同时但凡有点风吹草动就会击垮他们的心理防线。

这部大热恐怖片,我不喜欢

这点风吹草动,导演在影片后半段也循序渐进地放了出来,毕竟,“庄稼”长成了就要考虑收割的问题了。

导演在后半段的剧情编排上,让母亲一个人在家中弄出了点动静引来了怪物。

这时,一直在暗处较为神秘的怪物终于露出了它的部分身子,是个有点类异形的家伙。

这个家伙就在屋子里上下蹦跶寻找母亲的踪迹,意图把她杀掉。

这部大热恐怖片,我不喜欢

紧接着,父亲为了救母亲,让大儿子点燃屋外的烟花引走怪物。

可是,当他把母亲带到有床垫隔绝声音的地下室后,在屋外的大儿子却撞见了冲出来的怪物,逃跑中碰到汽车而后消失。

这部大热恐怖片,我不喜欢

一个人走出去的女儿听到这边的动静之后立马跑过来找到了藏在车底下的小男孩。

两人在玉米仓上等父亲出来找他们时,一个不小心小男孩掉进了仓内,瞬时发出巨大声响,本还在四处找寻的怪物快速地跳到了他们俩身前。

像这样的桥段,电影中还有一些,但就是这一来二去的窒息惊吓,已经让许多人感到恐惧。

所以,《寂静之地》会吓到部分人就不足为奇了。

这部大热恐怖片,我不喜欢

但是《寂静之地》作为家庭伦理片,还算配的上它受到的赞誉,也对得起它在烂番茄上的新鲜度和豆瓣电影上的评分。

父母做的所有都是为了孩子们能够安全的存活下去,在地下室,母亲一直在自责,责怪自己没有保护好孩子,让他们过着担惊受怕的日子。

这部大热恐怖片,我不喜欢

父亲看到孩子们躲的车遭遇怪物袭击,对孩子们做出“我爱你们”的手语之后,大叫将怪物引到自己身边,大儿子趁机开车逃走。

这种牺牲自己保全孩子的亲情不论用过多少遍都不会过时,它总能触动我们心底最脆弱的那根神经,从而跟剧情产生共鸣。

我们偶尔也会像电影中那样和父母有些隔阂与矛盾,但是为人父母其实都如他们一样,在子女遇到困难时,第一时间站出来的总是他们。

微博搜索关注:Idlemovie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