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1 他自願放棄美國20萬年薪,只為做出中國老百姓買得起的抗癌藥!

2011年6月,貝達藥業創始人丁列明

打開香檳,鮮少喝酒的他也喝上了。這個年近半百的農村娃研發的肺癌新藥“凱美納”終於通過試驗,投入市場。這是貝達藥業的狂歡,也是我國肺癌患者的新希望。但貝達藥業創始人丁列明的故事卻鮮有人知。

他自願放棄美國20萬年薪,只為做出中國老百姓買得起的抗癌藥!

丁列明出生在浙江嵊州的一個落後的山村裡,從浙江醫科大學畢業後,他被分配到老家的衛生站,但不甘平庸的他勵精圖治,考上了浙醫大傳染病學的碩士,畢業後,他獲得了留校機會。

偶然的一次機會,他被公派出國,去美國弗吉尼亞大學醫學院做訪問學者。而後又考取美國醫學的博士,成為病理科執業醫師,就這樣他得以定居美國,每年20萬的年收入讓丁列明過上了舒坦的生活

他自願放棄美國20萬年薪,只為做出中國老百姓買得起的抗癌藥!

弗吉尼亞大學

在國外的那段時間,他發現讓研究的新藥投入市場需要很長的週期時間,而自己卻無法插手市場方面的事兒,因為那是企業界的事,而非醫師能左右的。

同時,他也發現中國市場上鮮有創新藥,許多藥還是要靠進口,但進口藥實在是太貴,普通老百姓不一定承擔得起

他自願放棄美國20萬年薪,只為做出中國老百姓買得起的抗癌藥!

丁列明選擇回國,他帶著數百萬元的資產和夢想回到故土,註冊了“貝達藥業”,貝達譯為“Better pharma(更好的製藥公司)”。

在貝達團隊的努力下,丁列明的新藥“凱美納”問世了,這是專門針對肺癌細胞的藥。當時市面上,最火的新藥是外國出產的“易瑞沙”,丁列明就拿“易瑞沙”和自己的“凱美納”做雙盲試驗。

醫藥試驗的花費十分高昂,一個病人的三期試驗就要花費近5000萬元。在這種情況下,丁列明決定免費提供藥物供給試驗患者。

他自願放棄美國20萬年薪,只為做出中國老百姓買得起的抗癌藥!

試驗沒過多久,丁列明幾近彈盡糧絕,連銀行貸款的利息他都快付不了了。老天眷顧,在丁列明快崩潰的時候,新藥的試驗結果出來了:自己生產的“凱美納”要比進口藥“易瑞沙”還要好,而且價格更加低廉親民!不久後就獲得藥監局新藥證書的審批。

他自願放棄美國20萬年薪,只為做出中國老百姓買得起的抗癌藥!

如今,這家抗癌藥企新星已赴深上市,當初的農村窮小子

一躍成為身價30億的創業明星。這個不被國人熟知的藥企如今依舊秉承創新、利民的理念,不僅做出中國百姓吃得起的好藥,更為中國的創新藥研發添磚加瓦

有句話說:企業的經營離不開創新和人。如果說“創新”是企業在市場上博弈的砝碼,那麼“利民”的這份企業家責任心,則是打造百年企業的利器,它更深入人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