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5000萬資產算財務自由嗎?

楓晚停1


如果說到財務自由,坤鵬論最先想到的這是一個消極的假設,每個人都想不工作,喜歡做什麼就做什麼,那麼這個世界會是什麼樣子的,也不應該提倡這種態度。單純從財務自由的理解上看,財務自由的“財務”是很容易滿足的,而且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限制。拿普通人想法,每月除主動收入外,被動收入達到一萬元錢,在有車有房的情況下就夠了,因為即使沒有被動收入,人們靠著主動收入生活,平平淡淡,偶爾營造些小驚喜,仍然會感覺很幸福。所以財務自由的財務指標更是人們認識的一種態度,而不是金額。

5000萬資產存到銀行,按照央行一年定期存款的基準利率計算,5000萬×1.5%=75萬,如果投資一些收益更高的項目,可以達到年收益4.5%,那麼一年收益可達到225萬。無論75萬還是225萬足夠一個普通家庭日常開銷。你說能夠達到財務自由的財務標準嗎?但是人的需求不一定,在我們沒有錢的情況下,每個月縮衣節食,可能一千元錢就夠一個人日常生活用。坤鵬論的一個學生剛畢業,家裡給拿了800元錢出來找工作,500元錢租了一個房,找了一份工作,月末開工資,靠餘下的300元錢維持了一個月的生活,天天吃麵條。而我們再看一些明星大腕,如黃曉明和baby的一場婚禮花了兩個億。一套衣服動輒幾十萬、上百萬,一個包動輒幾十萬、上百萬,那麼手裡有5000萬資產,對於這些人來講,離財務自由的財務標準相差太遠。

而最難達到的就是財務自由中的“自由”界定問題,別說5000萬,在《2017年胡潤財富報告》中,中國大陸每1.4萬人中就有1人是億萬富豪。也就是中國有10萬人擁有1億資產。可我猜想這十億人中,沒有幾個啥也不想幹,整天打打遊戲,上上網,而是如馬雲、王健林一樣,日程安排緊湊,比普通人的時間節奏快得多。所以財務自由只是普通人的一種臆想,真正能夠達到財務自由的“財務”指標的這些人,大多數都有自己的夢想和追求,實現自身的價值,錢對他們只是一個數字,自由對他們來說不可能達到,因為他們承擔著更多的社會的責任和義務。


坤鵬論


財務自由壓根就不能定義,如果非要定義的話,那麼就是你的被動收入大於你想實現的夢想,所需要的所有開支。

我在上小學的時候,農村裡10塊錢可以買到很多東西,那時候我對財富自由的定義是,每天有人給我10塊錢。

當我上初中的時候,每個星期有個一兩百塊錢,我可以每頓都吃學校食堂最貴的,想吃什麼零食就買,那時候我對財富自由的定義是,每週有人給我200塊錢。

後來上了高中,每個月有2000塊錢,即可實現我所需要的一切,財務自由變成了每月2000塊錢。再到後來上了大學,我發現每個月有個2萬塊錢,才能夠自由自在的生活,那時候我的財富自由變成了每月2萬塊錢。

到後來畢業工作後,我發現每月被動收入有個5萬塊錢,即可財富自由了。

現在我有更多的追求和夢想,所以被動月收入至少十萬才是財富自由。

如果月收入想要被動十萬的話,以房產收租為例,一套房收3000塊錢,那麼我要擁有33套房才行。

所以我的財富自由變成了33套房,併為此而努力起來。

或者是存放在銀行,按照銀行的4%年利率來算是3000萬元的存款,所以也可以說擁有3000萬元存款,就實現了財富自由。

一個人的開心程度,除了和他擁有多少有關,還跟他的滿足程度有關。

當一個人的慾望越大,現實的差距越大,那麼就會越痛苦。

我們到底為什麼要實現財富自由,賺錢是不是我們的終極目的,不是!我們真正的目的,是實現成功和快樂,錢只是實現的工具而已。

在財務自由的路上,假如現實很難,那我們就降低下自己的慾望吧。

古語云:知足常樂,會知足的人才會常樂!


詹偉平財經


對於中年人來說,5000萬資產可以算財務自由,除非這5000萬是不可變現,且沒有回報的資產。

假設5000萬全部是現金,對資產進行配置,按低中高年回報進行測算:

首先,按低迴報測算,年回報5%,一年收入250萬元人民幣,約合40萬美元收入一年;

其次,按中等回報測算,年回報10%,一年收入500萬元人民幣,約合80萬美元收入一年;

最後,按高回報測算,年回報15%,一年收入750萬元人民幣,約合120萬元美元收入一年。

這三種回報,無論哪一種,應該都夠中產的生活水準了吧!

當然,計算財務自由,還和年齡有關,25歲和50歲對財務自由的要求是不一樣的,假設預期壽命是90歲,25歲還有65年生存年限消耗財富,而對於一個50歲的中年人,則只有40年的生存年限消耗財富。

假設投資回報和真實通脹率都是7%,5000萬對於50歲中年人來說,保持今天的生活水準不變,大約相當於每年可以有現在的125萬可以用於生活開支,現在一年125萬,也是可以維持一個家庭的體面生活的。

但對一個25歲的年輕人來說,一年只有不到100萬,且還有結婚生子養育大的開支沒有支出,用起來會比較拮据。


魚眼貓眼鷹眼


作為一個財經工作者,儘管擁有5000萬元,我認為能否財務自由,也是相對的,要看個人的生活標準和要求了。但一般情況下,無論你生活在哪一座城市,可能生活基本沒有問題了,也可作到財務自由了。

一則,如果你5000萬元只是資產,假如是難以生息的資產又變不了現,那麼就是無效資產,不可能讓一個人實現財務自由。

二則,如果你生活在北上廣深這樣的大城市,過上一般人的節儉生活,5000萬元可能夠了,但如果你向高標準看齊,買一幢豪宅、買上幾輛車,可能剩下的錢就不多了,生活還有可能成為問題。

三則,如果你生活在二線省會城市,買一幢豪宅、買上幾輛豪車,或許5000萬元已夠花一輩子了。如果生活在三、四線小城市,無論怎麼樣,只要不參與賭博、吸毒,可以一輩子過上比較富足和無憂無慮的生活了。

四則,只要國家不是嚴重的通貨膨脹,貨幣非常嚴重的貶值,5000萬元不會變成1000萬元或500萬元,生活不可能有問題,財務也會非常自由。

就說這多了,不足之處請補充更正。朋友們工作順利、生活快樂!


開偉觀察


作為一個普普通通的平民階層的一員,我的感受是,如果除去自住房之外的淨資產達到5000萬人民幣,那麼,按目前的消費水準,基本可以說實現了初步的財務自由,當然,這種自由不包括在北上廣深港以及國外一些大都市買豪宅,住迪拜七星級酒店總統套房,隨意買瑪莎拉蒂本特利,隔三差五聚幾個朋友吃一頓幾十萬的大餐,買私人飛機豪華遊艇,隨便換愛馬仕一類的奢侈品,在蘇富比佳士得想拍什麼就拍什麼,隨意購買頂級珠寶.....以上種種都是百億以上富豪才消費得起的事情,淨資產5千萬人民幣的人的財務自由絕對不包括這些。如果是除去自住房之外有淨資產5千萬人民幣,又善於穩妥的投資理財的話,保底的年回報率可以基本保證5%-8%,那麼一年可以穩妥的有250萬至400萬收益,當然,日常生活是基本有保障的了,但對於大多數人來說,生活的費用與收入的增長的關係一定是水漲船高的,所以,錢總是覺得不夠花也很正常……因此,就算淨資產有5000萬人民幣的人,仍然大多數感覺財務不自由,還是要努力工作賺錢的。



一懶物語


這個名詞是這幾年開始流行起來的,“賺***萬後就可以不用再工作了,人生就自由了”。

首先我們來討論一下財務自由的定義,大部分人不用去百度搜索也能給出,就是存到一大筆錢後從此就可以不用工作了,不用看別人的臉色,也不再為誰打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不再為五斗米折腰。聽上去真的很美好。

我這裡給出的財務自由的定義就是:當你的被動收入足夠支撐你想要的生活方式時候,這才是財務自由。所以財務自由不是指一個固定的金額,達到後就能一勞永逸的數字,而是一種持續的狀態。因為人生到了不同的階段,理想水平也會有所不同,所需要的也會持續上升。

關於為什麼要追求財務自由?我想說的是,有一個前提,你必須先犧牲掉年輕的自由時間,才有可能有權利去追求財務自由。

現在有些年輕人秉著一種想法:錢不重要,自由誠可貴,要去做喜歡的事情,不能為了錢去選擇不喜歡的工作,更不能為了錢去委屈自己等等。其實有這種想法的人只是用一個自我安慰的方式來掩蓋自己的懶惰或者是把自己的沒有成就合理化。因為自由也是靠財富和時間來換得的。

錢不是萬能的,沒有錢是萬萬不能的。沒有錢就沒有選擇的權利,更別提所謂的自由。在年輕時選擇了安逸是一個很可怕的事情。在年輕還有體力的時候衝刺,未來才有財務自由的權利。


財經交易女俠


5000萬的資產並不算財務自由,因為可能存在5000萬的固定資產而沒有任何的流動資產。但,要說5000萬的資金,那麼對於現階段的經濟水平來講,不管是對應著我國哪一座城市,正常生活的情況下都是財務自由的。

5000萬的資金每年理財以5%的年化收益率進行計算,可以收利息多少?250萬!不用任何的工作,年收入250萬!這樣的收入放眼我國任何一座城市都能夠生活的很好。可能很多讀者認為,北上廣深一年不給幾千萬才能夠生活的很好嘛!其實北上廣深的生活成本並不高,一個月幾千元、幾萬元、幾十萬元的生活方式很多,各種各樣。要說相對自由,250萬的年收入絕對能夠過得很好。

但,要說過的為所欲為,那麼可能就不夠了,今天買輛豪車,明天再買輛豪車,資金三下兩下就沒了,超出了正常生活的範圍。所以,那樣去對比並不正確,還是需要正確的消費觀點才是。正常的生活,比如想去個什麼地方能夠說走就走,比如想吃些什麼食物能夠不用去思考價格(當然不是一頓飯四十幾萬的餐,要正常的範圍以內)。

怎麼說呢,不能說是絕對的財務自由,想幹嘛就幹嘛。但絕對是可以實現財務自由的,不用整天想著如何去賺錢,不用考慮更多的社會成本。就算是子女的教育一年幾十萬也能夠毫無壓力的承擔住。如果想自己工作或者創業什麼,也能夠以自己的能力實現下來,實現對於自己興趣愛好方面的發展。


厚金說


財務自由有很多種維度,如果你現在有5000萬,那麼你這5000萬需要有非常好的分配,能夠獲得比較高額的年化收益率,才能夠達到財務自由。並且每一個城市都不一樣,如果在比較大型的城市,像紐約曼哈頓東京這樣的城市,如果5000萬人民幣對於這樣的城市來說並不算太多,所以,不同的城市,對於財富自由也有不同的要求,如果僅僅以5000萬就想達到財務自由是非常困難的。

但是如果在二三線城市5000萬就相當於是財務自由了,因為在二三線城市能夠購買商鋪房子等等固定資產,並且他們用不了你多少錢,而且能長期給你帶來回報。用回報的錢就足夠你的生活。當然也要建立於你的生活水平,如果你現在每個月都花費二十幾萬,三十幾萬,那麼5000萬對於你來說也是不夠花的。所以財務自由建立在你自己的消費觀念,以及你對於城市的看法和你所在的城市。

如果想要達到財務自由,就需要對自己未來的消費做出一定的預期,並且也要考慮到通貨膨脹,所以我認為5000萬在中國的二三線城市購地,在一線城市可能還夠嗆。除非你將這5000萬合理的運用投入到更多不同的行業當中,給你源源不斷的帶來利息,這樣你才能夠十五千萬變成一個億,才能慢慢的真正的達到財務自由。

得到財務自由是每一個人都所向往的,所以你要用好這5000萬,將這5000萬最大的效益發揮出來,大部分用於比較穩健的投資,也有一部分可以用於比較風險大的投資當中去。


變革家


5000萬人民幣肯定夠花一輩子啊!

我們可以看看現在生活中很多普通工薪階層家庭收入只有幾千甚至上萬元,我們就以一個家庭年收入15萬來計算,一輩子我們用80年來計算,總共就是1200萬元,當然在這裡面我們還要考慮通貨膨脹貨幣貶值這些,但按照目前的情況來看,即便是錢越來越不值錢,5000萬人民幣都夠用了。

像現在我們一個人一個普通家庭,從20歲開始工作到60歲開始退休,按每月幾千到2萬元的月薪漲幅來看,一輩子能夠掙的錢大概也就是幾百萬元而已,但這幾百萬元可以讓很多普通家庭度過一生,只要不亂消費基本上都可以。

但是如果是高消費5000萬也很快就會花光,比方說買大房子買好車買奢侈品消費,即便是上億的資產都能花的光。

5000萬對於很多普通人來說,一個家裡幾個勞動力加起來一倍的收入流水都很難做到,如果是我,只會消費這些。

買兩套三居室的房子,一套自己住,一套父母住,兩套加起來一般城市500萬元可以搞定,然後就是日常的生活開銷,一個月6000元足以,一年就是72000元,10年就是72萬,50年就是300多萬而已,孩子的生育和教育每年40000元足夠了,25年下來就是100萬元,再加上平時的其他方面的消費,按每月一萬消費,這應該是算非常好了,幾十年下來也就幾百萬。

這些全部加起來也就是2000萬就能搞得定了,如果有一定的投資理念,這麼多錢放在銀行吃利息都足夠了。


樓盤網


5000萬的資產絕對是有錢人,但5000萬的資產不一定人財物自由。

01,什麼是財務自由?

其實對於多少錢才是有錢人,一直都沒有固定的標準,但是對於怎樣才是財務自由,確有明確的標準。

有5000萬的資產,我認為是有錢人,但一個有5億資產的人會覺得5000萬不算什麼,當你真有5億的時候,又會追求50億,所以有錢人沒有固定的標準。

什麼是財務自由,對於每個人來說,是有標準的。

財務自由,簡單的說,就是不用幹,也有收入,而且夠花。需要自己每天上班的那叫做工作收入,需要自己日常管理的,那叫做生意收入,這些都不是被動收入。

羅伯特清琦,所寫的系列作品中,財務自由就是被動收入大於正常開支。

02,不同人,不同標準

正是因為有了明確的標準,所以不同的人追求財務自由也有不同的標準。

如果我們在中小城市生活,已經有了住房,不需要供樓,那麼每個月的生活費不會太貴,假設每個月的生活費是5000元,我們追求的財務自由只需要被動收入超過5000元就可以了。

因為銀行理財產品有4%的收益率,我們只需要有150萬的銀行理財產品,每年的利息收入就有6萬元,這些被動收入超過每個月的5000元,成功實現財務自由。

03,5000萬呢

如果我們把5000萬放在銀行理財產品裡,一年的利息收入就200萬,正常來說也實現財務自由了。

但假如這5000萬全都是房產,而且是豪宅,沒有人租或者沒有房租,反正沒有租金收入,那就沒辦法實現財務自由。

相反,一套5000萬的豪宅,不但沒有被動收入,反而讓你揹負更大的支出,僅僅是管理費就夠嗆了,還要請人搞衛生呢,簡單的安保呢。

看來,有錢人,如果不懂理財,也是煩惱。

有錢人需要懂理財,普通人更需要懂理財,我的文章裡不斷的跟大家分享理財的經驗和技巧。

“財說得明白”,這裡用簡單的語言,把理財的東西說得清楚明白。已經發表的文章,包括房產,基金,銀行理財,黃金等,有些熱文已經收錄在菜單裡,請你關注,在後臺查看菜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