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怎麼看待明末流寇後來忠心於南明?

無奈的蒼鷹


當南明正規軍不是望風而降,就是一觸即潰之時,明末的兩支農民軍主力,大順軍和大西軍的餘部卻一直在南明的旗幟下與清軍殊死作戰,的確是令人嗟呀的一件事情,其實細究起來,這種現象並不一定是因為農民軍多麼忠於南明朝廷,而是各有各的緣故。

一、偏處一隅、聽調不聽宣的大順軍

大順軍與滿清和南明朝廷可以說都是有血海深仇的,大順軍逼死了明朝末代皇帝,而其領袖李自成也死在明朝地主武裝手裡。大順軍本來幾乎統一了整個北方,卻因為清軍入關功虧一簣,無數將士和家眷死於清軍之手。所以,跟哪邊混似乎都不是一個好選擇。

大順軍作為農民軍,有典型的農民式的狡猾,趨利避害是其本能反應,所以傾向於和軟弱的南明合作

然而不選邊站又不行。大順軍餘部無立錐之地,如果繼續自行其是的話,就會腹背受敵,滅亡指日可待。李自成的侄子李過本來打算投靠看起來更強大的滿清,但是李自成的小舅子高一功堅決反對,主張與南明合作,其具體原因已經不得而知,不過從後來看,大順軍投靠南明是有條件的,基本上是聽調不聽宣的半獨立狀態,這也是因為南明朝廷弱勢,如果投降強勢的滿清,肯定沒有這個待遇。

而接下來的一次殺降事件,堅定了大順軍不降清的決心。大順軍進攻荊州失敗後,被迫撤入三峽地區,部分將領悲觀失望,李自成的三弟李孜、磁侯田見秀、 義侯張鼐、武陽伯李友、太平伯吳汝義在彝陵口帶領部眾五千餘人向清軍投降,結果全部將領都被處死。



既然投降也是個死,大順軍當然就絕不降清了。退到三峽的餘部號稱夔東十三家軍,與四川南明軍合作抵抗滿清長達十八年之久,所有將領不是戰死,就是自盡。可以說大順軍餘部如此堅定的抵抗意志,都要拜滿清的殺降政策所賜。

二、先為權臣、後為強藩的大西軍

大西軍在領袖張獻忠死後,由其四個義子率領放棄四川退往貴州。長子孫可望治政有方,很快將貴州建設成為堅強的根據地。此時南明朝廷岌岌可危,孫可望仿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之法,扶持永曆皇帝,權傾朝野。

李定國的個人想法決定了大西軍與南明共存亡的結局

但是次子李定國卻始終記著張獻忠死於清軍之手的深仇大恨,堅決主張抗清,連敗清軍,逼死定南王孔有德,殺死滿親王尼堪,威望超過了孫可望。孫可望出於嫉妒想殺害李定國,雙方發生內戰,不得人心的孫可望失敗降清。

李定國沒有什麼文化,其執政後南明文臣多以君臣大義對其潛移默化,李定國逐漸以岳飛自比,始終效忠懦弱無能的永曆帝。

李定國抗清示意圖

李定國雖然抗清態度堅決,但其性格比較偏執,對投奔其的孫可望部眾不能平等對待,導致大西軍一再分裂,他對政治也一竅不通,永曆朝政日益腐敗,所以最終仍然失敗。大西軍的堅決抗清本來就只靠李定國一人維持,他一死,餘部包括其兒子都投降了。可以說,大西軍對南明朝廷並沒有多少忠心,只是李定國這方面表現得太突出了,掩蓋了大多數將士並不怎麼尊重朝廷的行為。


海軍史研究會員


那是國家生死之際,民族滅種之秋。


華夏的子孫可以內鬥,可以殺的你死我活,但面對民族的危亡,卻又勇敢站出來,面對野蠻和強暴去流血犧牲,這就是中國的大義。

這和抗日戰爭何其相似呢?日本人入侵中國,國家面臨生死存亡,打的熱火朝天,彼此都有無數血債的國共兩黨立刻捐棄前嫌,共同奔赴抗日戰場,昔日的軍閥們無不拿出手頭的軍隊,川軍,桂軍,他們穿著草鞋,拿著簡陋的武器走向勝利和死亡,這就是華夏子孫。

他們為了國家大義和民族存亡

對於明末的這些人,我們不能稱他們為流寇,實際上,在前期他們或許是流寇,但更多的時候,他們代表了沒有飯吃,活不下去的農民們,他們的造反就和中國歷史上的很多起義者一樣,給別人帶來了殘酷,但對他們自己又何嘗不是一種殘酷呢?歷史上的造反者所做的無非就是成王敗寇,反明是為了自身的生存,而反清,則是為了更多人的生存。

或許有些歷史虛無論患者又會跳出來說什麼民族主義之類的,的確,從我們現在來看都是一家,可那個時候呢?你能說你和關外的滿清是一家嗎?滿清入關後,帶來的是刀劍和屠殺,你所謂的一家人,在那個時候,在關外,融合了你的同胞的錢包,融合了他們的土地,把他們的妻子和女兒當做奴婢和洩慾工具,把他們和他們的兒子當做奴隸,顯然他們是不會把你當做一家的,如果那個時候你去和英明神武的努爾哈赤,皇太極等人說我們都是一家......

你也配?人家有主子,有自己奴才,但無論如何都不會和你是一家。

家國大義就是如此,農民軍和明軍殺的熱火朝天,但清軍進來了,大家能做的也只有一點,那就是共同抗敵,以身許國。

這裡湧現過無數殉國而死的英雄人物,他們不是流寇,他們是我中華民族的英雄。

他們的犧牲鼓舞了無數後世的華夏子孫

起先做為張獻忠的義子跟隨張獻忠反明,但在清軍入關後,張獻忠選擇了北上抗清,他對下屬們說:“三百年的大明是中華正統,他沒有滅亡是天意,我死了以後,你們要歸順大明,不要做不義之事。"李定國聽從了他的教導,決定“共襄勤王,恢復大明天下”他取得桂林大捷,將殺人無數的漢奸孔友德逼的自焚而死。又在衡州陣斬謹親王尼堪,這就是兩蹶名王的典故。

李定國兩蹶名王,天下震動,但卻面臨了後方的叛徒出賣和反清勢力的相互傾軋,最終功敗垂成,1661年六月十一日,李定國正逢四十二歲生日,突然發病,接著又傳來永曆帝於四月初八被吳三桂絞殺的消息。李定國慟哭並命人為永曆帝發喪,全軍將士穿白衣 ,李定國披髮徒跣,號誦搶地,兩目皆血淚,大哭道:“我對不起大明,也對不起皇帝,我該怎麼面對天下。“從此病重, 六月二十七日夜,李定國死於勐臘(一說景線),臨終前還囑咐兒子及部下:“寧可死到荒郊野外,也不可降清。”

李定國死後,部下有數千人不降,聚於阿瓦河東百里,稱為“桂家”。勐臘各族人民亦奉李定國為神,過晉王墓均膜拜。並於後山復建“漢王廟”,每年春節進行隆重祭祀,一直到了辛亥革命之時,他都是雲南人的榜樣,人們都說願吾滇人,毋忘李定國,那就是學習他精忠報國,為國而死的勇氣和氣節,他雖然之前反明,但在面對民族大義和國家生死存亡之際,毅然歸附從此兵鋒所向,兩蹶名王,多次大捷,而歸附明朝的農民軍,有許許多多像他一樣的人物,正是因為這樣的精神,我們華夏才最終又取得了辛亥革命的勝利,也正是因為有更多這樣的人,我們才沒有在日本侵華戰爭中再次淪為奴隸和亡國之人,這就是中華民族的氣節。


關河南望


首先要搞清題目中的兩個名詞:明末流寇和南明。

所謂明末流寇指的是明朝末年農民起義軍的殘部,主要是指李自成的大順軍餘部和張獻忠的大西軍餘部;而南明則是明朝廷的延續,北京被李自成攻陷,崇禎帝在煤山自殺後,明廷在南方的駐軍將領和官紳擁戴明皇室後人即皇帝位,建立了政權,歷經四帝一監國,包括弘光政權、魯王監國、隆武政權、紹武政權、永曆政權和臺灣明鄭時期。

明末農民起義軍首領李自成

明朝在農民起義軍攻擊下滅亡,李自成進入北京建立大順政權,但很快便敗於清軍手中。李自成倉皇難逃,清軍緊追不放,李自成部一路潰敗,李本人也死於九宮山;幾乎與此同時,張獻忠在四川建立大西政權,自稱皇帝,不久也亡於清軍之手。

明朝亡國後,清軍入關建立清王朝,南方的南明政權與其同時存在。在這種背景下,大順和大西殘部與南明政權團結一致,聯合抗清。明末農民起義軍殘部為什麼忠於南明政權抗擊清軍呢?

不外乎以下兩個原因:

一、李自成和張獻忠都死於清軍追擊,他們的部下與清政府有不共戴天之仇,反抗清軍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二、南明政權畢竟是漢人政權,在外敵入侵的民族大義面前,起義軍餘部選擇了與南明政府合作,李自成部下李過、高一功、李來亨包括李自成妻子高氏都接受了南明封號;張獻忠餘部李定國等也接受南明官職,共同抗清。

南明永曆皇帝被殺後,李自成餘部李來亨率部在鄂西一帶繼續抗清,康熙初年被清軍團團包圍,李來亨後來在茅麓山一帶自焚而死——從某種意義上講,李來亨軍事勢力的滅亡代表著南明政權的結束。


民國年間那些事


首先,流寇兩大頭頭,李闖和張賊都掛了。幾十萬軍隊沒了老大,還能搞出什麼名堂。

其次,大順軍被清軍在北方和西北擊潰,失去了根據地,只餘十幾萬殘部。流寇始終是流寇,他們的本質是打不過便逃,逃不了便降。況且流寇所謂十幾萬,真正有戰鬥力的是幾千老營兵。當時明軍文官堵胤錫,他是南明最有才能的兩個文官之一,他憑一已之力勸說順軍加入明軍,改編為忠貞營。忠貞營後來成為華中明軍最強的一支,多次反攻荊州。

大西軍的情況很慘,張老賊死後,四川還在堅持抵抗的明軍發起反攻,孫可望,李定國僥倖跑到重慶,砍了守軍將領。後來乘機兵入雲南,發展實力。當時大明是華夏的正統,從知識分子,商人到沒啥用的百姓,都認同大明。所以要想站穩腳跟,必須忠心南明。

不過,這些流寇確實發揮了很大作用,大西軍作為南明西線的主力,斬殺兩王,擊潰清軍主力,清廷甚至想劃江而治。忠貞營在華中失利後分成幾支退入鄰省作戰。


清風明月252177025


關於明末流寇歸順明朝一事,實在是時也勢也。可以說,在南明弘光政權時期,明廷對於流寇還是恨之入骨的,此時弘光政權的主導思想是借虜平寇,也就是藉助清軍之力討滅農民軍,無論是所謂的奸臣馬士英還是忠臣史可法,他們的這一主張,大抵相同。

史可法在甲申六月間上疏道:“應用敕書,速行撰擬,應用銀幣,速行置辦。並隨行官役若干名數,應給若干廩費,一併料理完備。定於月內起行,庶款虜不為無名,滅寇在此一舉矣

馬士英疏“陳恢復大計”說:“吳三桂宜速行接濟,在海有粟可挽,有金聲桓可使;而又可因三桂以款虜。原任知縣馬紹愉、陳新甲曾使款奴。昔下策,今上策也。當諮送督輔以備驅使。”

可見南明朝廷的基本國策如此,也就斷絕了與農民軍合作的可能,遑論大順政權此時仍然在攻擊南明。

農民軍與明軍聯合是在民族矛盾進一步激化,已經凌駕於階級矛盾之上時出現的一種應對方案,主要與明軍聯合的有兩大勢力,一者是李自成死後的大順軍餘部,二者則是張獻忠死後的大西軍餘部。

前者的代表是李過、高一功,後者的代表則是孫可望、李定國。

農民軍與明軍聯合,實則是生存需要,清軍來勢洶洶,無論農民軍還是明軍都無法單獨擊敗清軍,縱使聯合,勢力也大有不如,而因為清軍在江南下達剃髮令,民族矛盾已經激化到了頂點,而李自成已死,明朝的大仇人已經不復存在,因此大順軍餘部和明軍有了合作的基礎,這也就有了高一功、李過等人歸順南明隆武政權,被收編為忠貞營,李過賜名李赤心,高一功賜名高必正,二人不負其名,為隆武政權奮力作戰,隆武帝遇害後,又向永曆帝稱臣,為之對抗清軍,頗有功勞。二人先後死於軍中,終於是做了大明的忠臣。

前文有述,清軍強逼剃髮,原本歸順的江南地方紛紛反抗,本來投降清軍的金聲桓、李成棟等人又率部歸順永曆政權,可以說此時正是反清的又一次高潮,在李自成死後,南明勢力弱小的情況下,雙方沒有了仇恨基礎,而有了聯合的意向,他們這些昔日賊將之所以效力明軍,應該還是民族之大節佔了上風。

顧炎武有言“有亡國,有亡天下,亡國與亡天下奚辨?曰:易姓改號謂之亡國。仁義充塞,而至於率獸食人,人將相食,謂之亡天下。魏晉人之清談,何以亡天下?是孟子所謂楊、墨之言,至於使天下無父無君,而入於禽獸者也。”在亡天下的威脅下,昔日流寇終於與明軍攜手,甚至為之效死。

如果說大順軍與明軍的聯手是因為大順軍群龍無首,明軍此時尚有節制他們的能力,那麼大西軍餘部和明軍的聯手更加耐人尋味。孫可望與永曆政權聯繫是在雲南發生了沙定洲之亂的背景下,土司沙定洲起兵造反,雲南最有實力的明朝黔國公沐天波敗走,沙定洲發兵進佔雲南,意在做一個雲南王。

此時,另一位土司龍在田通知了孫可望等人云南之亂的發生,大西軍本來兇殘暴虐,以好殺知名,殘忍之名在西南地區可謂臭名昭著,但是自張獻忠死後,孫可望等人認為殘殺政策已經不適合大西軍,而清軍殺張獻忠之仇與民族大義已經高於他們與明軍的宿怨了,因此孫可望自稱明將,又意圖聯合沐天波,其歸明抗清的初步意向已經顯露。

但是孫可望的歸順顯然沒有高一功、李過那麼簡單,此時永曆政權在正面對抗清軍,而孫可望藉機控制了雲南為核心的西南地區,名義上雖然表示願意歸順永曆帝,但不但保持了武裝,更佔據了廣闊的地盤,後來第一次反清大高潮結束,永曆帝敗走投奔孫可望,從此孫可望便成了永曆政權的活曹操,上演了一幕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戲碼。

孫可望的野心始終是在第一位的,這也就為之後的背叛做好了鋪墊,題主問的是忠心於明的農民軍將領,那麼不得不提的是孫可望的老同事李定國與劉文秀。

李定國可謂是南明史上大名鼎鼎之人,兩蹶名王,天下震動,此萬曆以來全盛天下所未有也,更值得敬佩的是他的耿耿忠心。

至於李定國為何會如此忠誠的原因,以下這段話可能少見端倪。“李定國初與孫可望併為賊。蜀人金公趾在軍中,為說《三國演義》,每斥可望為董卓、曹操,而許定國以諸葛。定國大惑曰:‘孔明不敢望,關、張、伯約,不敢不勉。’自是遂與可望左。及受桂王封爵,自誓努力報國,洗去賊名,百折不回,殉身緬海,為有明三百年忠臣之殿。則亦傳習郢書之效矣。”李定國與孫可望,同為張獻忠義子,其初膾 肝越貨,所過皆屠,與可望無姝焉,說書人金光,以《三國演義》 中諸葛、關、張之忠義相激動,遂幡然束身歸明,盡忠永曆,力與 可望抗,累建殊勳,使興朝連殞名王,屢催勁旅,日落虞淵,魯戈獨奮,為明代三百年忠臣之殿即與瞿、何二公鼎峙,亦無愧色,不 可謂非演義之力焉。

看來李定國的忠心不二和三國演義的文學作用也有莫大意義,三國演義既成了清軍軍官的軍事參考書,也成了造就大明孤膽忠臣的關鍵,真是歷史的趣味。

總而言之,之所以農民軍將領選擇盡忠於民,乃是因為民族大義凌駕在階級仇恨之上,令人慨嘆良多,日後國共合作以抗日寇,只怕也有異曲同工之妙。


qyc什麼都不懂


明末的歷史充滿了偶然性、悲壯性、屈辱性!

李闖的大順軍、張大王的大西軍,我們不能稱為流寇,應該叫他們農民軍。

大順軍、大西軍都能從反明武裝轉身成為抗清主力,正應了“仗義每多屠狗輩,負心多是讀書人”的至理名言,而這也是時勢的變化!
生存是第一要義,反明是生存,抗清更是為了生存。

農民軍之所以要反抗,是因為明朝的統治已經讓他們沒有飯吃了。所以為了能夠吃飽飯,揭竿反明也就不意外了。

如果不出意外,李闖或張大王都會建立一個長治久安的新王朝,成為天下的新主人。

然而清朝的入關打碎了他們的夢想。清朝對農民軍實行的不是招安,而是消滅,這對農民軍來說是無法忍受的。

所以為了生存,聯合一切可以聯合的力量,爭取生存的權利就成了必然。


民族大義是天地正理,南明是漢家,滿清是異族,親疏關係已經分明。

“身體髮膚,受之父母”是漢民族傳統的文化思想;“博冠峨帶,衣袖飄飄”是漢民族傳承千年的民族服飾。

清王朝入關後實行高壓的民族手段,推行剃髮易服和屠殺政策,嚴重傷害了漢民族的民族感情和生存空間。

在這種民族存亡的生死時刻,只要心存正義的人都知道怎麼做。

明朝再不好那也是華夏同宗,南明再弱那也是天下正統,這一點農民軍是清楚的。

所以和南明政府聯合起來,為民族爭奪生存的空間也就成了當時的歷史使命!


縱觀歷朝歷代,明末清初和五胡亂華對漢民族來說是兩段最悲壯的時代。

而明末的農民軍最後能和政府軍聯合起來,反抗外來政權的入侵,可以說精神不滅,民族長存!

【我是江東汪郎,帶給你不一樣的歷史視覺!堅持原創,喜歡我就請關注我吧!】


江東汪郎


我是歷史問答達人“青言論史”,樂於為您解答中國古代史的相關問題。


滿清入關以後做的第一件事並不是南下打弘光政權,而是向西挺進追擊李自成。如果你給我說,這是因為吳三桂的攛掇,我只能說你太膚淺。更有可能的,是老剿匪軍洪承疇的意見給了多爾袞必打起義軍的理由。因為相比於那個腐朽的明朝而言,起義軍才是最可怕的敵人,現在他們新敗,就應該乘勝追擊一舉殲滅。

所以,在這樣的形勢下,被圍剿得很難生存的農民軍就必須考慮生存的問題。在三足鼎立的時候,弱勢一方聯強滅弱是昏招,所以他們只能聯合南明。這就是我說的生存艱難。

而另一方面就是民族大義的問題了。明朝再腐朽、再昏聵,也是漢人自己的政權,而滿清則是個地地道道的外來政權,而他們在對待漢人的問題上,在做作地表現出短暫的溫情以後隨即就亮出了血腥的屠刀,這讓起義軍更加無法投靠到他們的麾下去。

相比而言,南明畢竟還是自己的政權,為南明賣命不但可以洗白自己,更能為國效力,那何樂而不為呢?

所以,無論是從形勢還是從人心來看,明末的流民起義軍“改邪歸正”,重回明軍戰鬥序列都是大勢所趨。



青言論史


你說的應該是李定國將軍。

明末農民起義軍之所以最後忠心於南明,其實是一個無奈的選擇。

在清朝還沒有參與進來的時候,明末的農民起義軍目標很明確,就是反抗明朝的統治,然後推翻明朝建立一個新的王朝。古往今來王朝的更新換代莫過於此,只要自己政策得民心,在百姓的擁護下,成為下一個王朝的領袖是輕而易舉的事。

然後關鍵時刻,清軍入關了。

清朝作為一個少數民族政權,和周邊的農民起義軍完全不同,他們戰鬥力強悍而又目標明確,打著為明朝崇禎皇帝報仇的名義猛烈攻擊李自成等農民起義軍。

古往今來,農民起義軍最大的問題,一是沒有明確目標,這一點在李自成入主北京後暴露無遺;二是軍紀散漫,流寇風氣重,不具備一個新的王朝的自律條件,因此很容易由得民心到失民心。

這些缺點被清朝很快發現並利用,在百姓懷念明朝,痛恨闖賊時,清朝宣稱農民起義軍都是流寇,自己就是來報仇的,凡是痛恨李闖的都更我來,李自成的形勢迅速陷入被動,在退出北京不久後就被清朝徹底絞殺。

但是清朝也不是什麼好角色啊,所謂的為崇禎報仇實際上就是為了實現自己爭奪天下,入主中原的目標。

所以醒悟過來的漢人越來越過,人民開始逐漸由擁清走向抗清。

這時候,堅持鬥爭的農民起義軍面臨一個選擇,是繼續反清反人民,還是爭取人民支持和人民一致反清?

所以,李定國將軍終於打起反清復明的大旗。

因為當時的南明政權可以看做是明朝政權的延續,因此忠於南明也就相當於爭取了天下百姓的心,也就給自己帶來更大的群眾基礎!

所以他們後來對南明忠心耿耿,李定國將軍更是取得了“兩厥名王”的巨大勝利!

最後說一句:流寇之名是清朝給農民起義軍的蔑稱,他們中的很多人,實際上是一直堅持抵抗清朝南下的英雄人物!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我是“靜Yes”,一個愛好歷史的妹紙!期待關注!


靜夜史


其一,明朝是漢人最後一個王朝,不管怎麼打,都是漢族自己家的兄弟。

如果外來的強盜欺負兄弟怎麼辦?當然是抱團抗爭!

明一朝,不和親、不割地、不賠款,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算是最有骨氣的王朝了!


其二,百姓對於明朝滅亡充滿了不甘。明朝滅亡不是朝廷不作為,而是天公不作美,遇到了可怕的小冰河時期。當時整個中國的年平均氣溫都比現在要低,夏天大旱與大澇相繼出現,冬天則奇寒無比,不光河北,連上海、江蘇、福建、廣東等地都狂降暴雪。

朝廷救災的救災,救人的救人,沒有辜負百姓。所以國民對於明朝的歸屬感依舊很強!(北方等地受災較嚴重,所以出現了各種叛亂)


其三,就是明朝立國很正。朱元璋漢族苦出身,帶領大家推翻蒙古人建立的元朝,如果漢族政權又被推翻,是否會回到元朝時的境況無從得知。這在老百姓心中自然是不痛快的事,因為異族統治就意味著漢族人的地位下降,處於被壓迫的境地,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

其四,滿清的政權來路不正。都知道滿清是從李自成手裡奪的江山,這點乾隆也承認過,李自成把大明打得都快滅亡了,鷸蚌相爭漁翁得利,滿清一出手輕易將江山收入囊中,這樣類似於搶來的政權,自然無法服眾。


用戶55213537977


明末清初,很多過去的流寇集團紛紛圍繞南明的各個地方政權,對抗入關的滿清。這種現象其實是為了自身階層與集團利益的自保行為。南明的王爺們,在這個過程中只是扮演了一個政治正確的符號。

要理解明末這些流寇集團的選擇,我們可以看看他們當中最成功的福建鄭氏集團 。因為這夥海寇出生的人,不僅是所有流寇中最成功的一夥人,也是堅持時間最長的一個。


在明末,鄭芝龍主導下的海寇集團,就已經因為明朝對地方控制力的削弱而擁有了很大勢力。他們也成功的與明朝地方官僚階層,達成了妥協,幾乎整體性的成為了地方勢力的重要組成部分。以至於鄭成功在早年已經走上了讀書考科舉的路線。鄭芝龍本人則在南京被清軍佔領後,成為了福建的隆武政權的頂樑柱。


儘管他的集團有錢有勢,卻不可能與控制全國大部分地方的清廷直接對抗。但在龍武爭取覆滅後,鄭芝龍本人也在北方被殺。鄭成功也就必然走向了與清廷的對立面。只是從很多方面來看,他們對明朝旗號的忠誠度是有很大問題的。

他們可以出兵攻打南京,也可以在南明需要支援的時候在廣東的潮汕地區玩武裝吞併。甚至於在南明各政權都被消滅後,他們手裡扣著大明朝的魯王與其後代,卻只是軟禁而不給予明確的身份。之後退到廈門-金門-臺灣的鄭成功和鄭經,更是數次與清廷談判,不惜剃髮易服。只是最後因為清廷要其放棄商業利益,轉為普通的土地領主,才沒有談成。

從鄭氏集團的一路遭遇,你就能明白明末各個流寇集團的生存困境。入主中原的大清,實際上是一個滿洲軍事征服者+中原儒家士紳+前明軍頭的混合利益集團。他們幾乎完全佔據了皇室、文人與武將的全部位置。那些曾經打擊明朝的流寇,實際上發展自己在面對一個換了名號的新對手。


無論是大順的李自成政權,還是大西的張獻忠政權,在很長時間裡都是對滿清充滿天生的敵意。在清軍入關後,幾乎一半的兵力和時間被用來對付這些人。因為這些流寇集團的存在,才是危機清朝統治中原的根本。那些前明留下的文武官員和勢力,也非常需要清廷的保護來對抗流寇集團。以洪承疇為代表的儒家士大夫與吳三桂為代表的地方軍頭,都是這種心理的體現。


至於流寇集團呢?他們在明朝時候就是非法的組織集團,在清朝建立後依然不得要領。基於這種傳統矛盾,他們很自然的以南明的各個政權為旗幟,力圖將自己洗白後轉化為正規的社會力量集團。他們當中的不少人其實也投降清朝,但因為出生低微,總是不如前明的遺老們混的好。其中典型就的李成棟。作為農民軍出生的他,帶著自己的部隊投靠清軍,在嘉定三屠中殺的不亦樂乎。但在自信心膨脹後,覺得獲得的待遇太低,轉而又突然反正加入南明一邊。結果自然是被打回原形,徹底覆滅。

類似例子在張獻忠這一系的人身上也體現的非常明顯。張獻忠早年就在不得志的時候,投降過明朝,後來再次宣佈叛變。他麾下的李定國和孫可望,幾乎撐起了南明永曆政權的全部力量。但因為覺得分配不均,孫可望馬上選擇投靠清軍,將原本豎起來的南明大旗踢開。


在天下大勢基本已經確定的時候,李定國這類人實際上已經沒有了和清廷討價還價的資本。他們最初有利用南明爭奪天下的野心,後來則是希望利用南明為自己保留下一塊地盤。最後發現機會的窗口期全部喪失,也就死的非常悽慘了。


所以,今人在看待這些為南明作戰的流寇集團時,根本對其不宜高估。因為忠於大明還是大清,本身並不是一個問題。從哪邊可以獲得更多的利益,才是他們最關心的事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